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李勇:从征服自然到征服自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法律评论 Author 李勇


《大国治理的法治基石:宪法素养提升十讲》

李勇  著

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版

ISBN:9787515025582


《大国治理的法治基石:宪法素养提升十讲》以简明通俗的编排体系、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撷采各国宪法经典为一炉,将“学术性”的宪法理论变为更易为广大读者接受的“大众性”宪法知识读本,以期揭开律法类书籍严肃和高深的面纱,是为初习宪法学者及众多对宪法有兴趣的读者之最良津逮。同时本书也援引剖析了众多中国现实案例,希冀帮助读者理解、品评宪法事件,为推动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石”支撑。




作者介绍



李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闽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七五”“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德国洪堡学者,中国法学会法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法学部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律文化教研室主任、中央党校法理教研室主任、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

游学亚、欧、北美、南美等三十余个国家,深入感受制度与人的内在关系。他主张把宪法这个“高深的学问”变为日常的谈资,希冀大家能“既不自卑,也不自大地聊起政治、法治的议题”,每个人都具有宪法的素养。




本书序言


从征服自然到征服自己


如果,一些人的财产或人身遭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无端伤害,也可能并非出于无端,但明显超出了必要的界限,这时,如果你还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甚至莫名感到一丝“窃喜”,并不担忧有朝一日自己也可能成为那个“弱者”,不担忧这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以后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国家和社会,任由伤害别人或看到别人被伤害带来的“愉悦感”掩盖了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与痛苦,忽视了当事人的无力感和无助感,那么,你还没有做好现代公民(人)的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征服自然到征服自己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宪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宪法是人类理性认知基础上防止悲剧重演的伟大发明,是人类对社会规律的伟大发现,是人类运用科学的制度来征服自己的宣言书。
天下原本无宪法,就如同没有电脑、手机、网络。宪法同这些“东西”一样,是人类的一项“发明”。我们知道,奴隶由于不对自己负责,以主人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因此创造性很差、责任感不强、安全感缺失。唯有“人”才更有创造性,“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呼吸”,唯有主人才有责任感。宪法这项把人回归成为“人”的发明产生后,越来越多的“人”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人类的生产力被史无前例地提升。如果说,电脑、手机、网络是人类的伟大发明,那么宪法就是这些人类伟大发明中最伟大的发明。它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人类文明的维护者。
一种发明能够流传久远,是因其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因其对人性的感知和人性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宪法又是人类对自身、对社会的最伟大的“发现”。
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拆迁,搞男女有别,唯有男人享受拆迁份额,嫁出去的女儿则没有;有的地方为了震慑犯罪,搞游街示众……这些情况如果在古代,或者被认为有理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但在现代社会,就会引起很多人不舒适或反感。而这种不舒服,恰恰是现代文明的表现,也是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各国宪法的发展代表了人类社会关于权力与权利、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利、权利与义务等关系的思考,依托宪法而形成的意识是人的一种独立自主、权利保护、防范权力滥用的意志。它促成了人类历史的大发展。权利平等、人有尊严、生而有依、病而有靠、老而有养,少而有教,这与封建国家负责收税维护国家政权,人被看作工具,无用则弃有很大不同。这是现代文明,宪法把这些文明固定下来。
现代国家都十分重视宪法,很多国家都有国家宪法日。学习宪法,在中国正在成为热潮。今天,除了宪法日,日常我们也在学习宪法,这是对文明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尊重。2016年国家宪法日的时候,我和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的编导们一起研究讨论,拟定了“宪法与宪法思维”这个题目,介绍了宪法的概念和历史,建议形成用科学的制度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2017年则讨论了“宪法实施”,介绍了一些国家在宪法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我国宪法实施的前景与效果;2019年讨论了“宪法的温度”,提出制度不仅要有刚度,还要有温度,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也要遵循比例原则;2020年讨论了“民法典中的宪法精神”,人不应该被物化,要破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维惯性;2021年讨论了“城市建设中的宪法精神”,分析了人们亲近或疏离一个城市的宪法原因,为建设符合宪法精神的城市提出建议。
我将这些课程串联起来,并结合在中国大江南北工作调研,五洲三十余个国家访学观察的成果,编撰成为《大国治理的法治基石——宪法素养提升十讲》这本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宪法十讲,论题有:宪法是怎么来的;中国宪法是怎么来的;宪法是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以保护人权为主旨;政权是如何被组织;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宪法的实施;宪法意识要求不能“一刀切”;宪法意识要从小培养。
下篇为“共天知宽”,共天知宽,取自唐代诗人曹松“天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笔者在这里想表达的是,世界各国不同,又没那么不同。没有一国是“孤岛”,在治理上既有个性化特点,也有共识性规律。知天下之大,不妄自尊大;知天下不同,不妄自菲薄。希望成为旅途劳累、工作繁重、居家隔离人士的“必备良药”,读之可览列国、游南北,观察身边事,体察背后情。以故事、案例等形式讨论严肃的宪法问题,品评宪法事件,为推动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全世界所有国家,没有宪法之前,不管有多么灿烂辉煌、引以为傲的文明,总有很大一部分人活得不够安全、不够快乐、不够自尊……或者说不够幸福,而国家也都没能摆脱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后人把历史周期律总结起来,至少还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子定律:“兴勃亡忽”律、“统死放乱”律、“二三瓶颈”律、“包围而昏”律、“政怠宦成”律、“人亡政息”律、“兔死狗烹”律、“求荣取辱”律、“积累莫返”律、“富不过三”律。本书以宪法为线索,尝试回应上述“规律”的宪法原因。
宪法绝不仅仅是那几十或几百个条文,今天我们看到的宪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编写这本书,希望读者们更重视宪法演进逻辑中的原理,我选取有代表性、有启示、有趣味的内容展现给大家,介绍一些与宪法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对大家思想有启发的经典名著,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洛克的《政府论》、伏尔泰的《论宽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密尔的《论自由》等,语言内容也尽量生动活泼,不那么“面目可憎”,使大家短时间里就能了解宪法思想史。
不同于历史上政权管理国家的状态,在我们期待的美好的宪法之治里,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公民充满人性的关爱,深刻理解历史教训,以理性务实为主。从历史上看,宪法之治绝非易事,是个“奢侈品”。有人甚至说,使一个民族产生以往所没有的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远比使之理解阴谋且津津乐道困难得多。而能否把这个“奢侈品”转化为老百姓的日用品,使“高深的学问”成为我们日常的谈资,既不自卑,也不自大地聊起政治、法治的议题,是这本书努力的方向。强力终不能胜公理,唯有此信念,社会才能良性发展。
人类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有很多伟大的书籍和思想,他们(它们)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星,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但却没有一位“英雄”像宪法一样如此广泛地对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不生宪法,万古如长夜”。
另,本书封面通体夜色,表达“天不生宪法,万古如长夜”的主题。腰封颜色斑斓,月亮是宪法(Constitution),放置五颗星,后面分别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有了这些权利和自由,夜色才透出色彩。腰封之下船水交融,想表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念,小舟倒影为一王冠,展现这里的“水”不同于古代“载舟覆舟”的工具,即便是王也要在法下。船驶向灯塔(海南),表达承载民主法治精神的宪法归宿,是人民享有自由与权利。图是我11岁半的姑娘所画,王冠为船倒影也是孩子的主意。


-END-


责任编辑 | 吴晓婧审核人员 | 张文硕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新书推荐 | 赵精武译《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
新书推荐 | 杜宇:《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
新书推荐 | 薛波:民法典时代民商关系论
新书推荐 | 刘晓林: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新书推荐 | 刘树德 孙海波主编《类案检索实用指南》
中国翻译的第一本意大利环境法典 | 新书推荐新书推荐 | 王世洲:《世说刑语——你不能不知道的刑法知识》
李步云:一部法治中国建设基础研究之力作 |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 | 葛恒浩:《刑法解释基础理论研究》
新书推荐 | 夏伟:《刑民交叉的理论构造》
写在「民法典」实施之后,推荐十本北大社新近好书给好学不倦的你
张新宝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理解与适用 | 新书推荐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