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峰回路转有玄机,还记得当年的“人无贬基”?
8月11日,人民币迎来汇改两周年,在经历两年内丢掉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惨痛教训,以及人民币“破七”风险之后,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近期人民币更是连续冲破6.70、6.69、6.68、6.66四道关口,离岸人民币涨幅也在不断扩大。
以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年内最低的中间价6.955计算,今年人民币汇率已累计上升近3000个基点,升值近4%。
如果以中间价计算,同样兑换1万美元,现在比年初少花近3000元人民币。
今年初换美元的人,估计现在是悔不该当初;当初把“人无贬基”当笑话的人,更是被现实打脸。
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峰回路转,背后大有玄机:
一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极度紧张,空头惨遭血洗。
鉴于中国具有香港作为离岸市场的“天生优势”,通过离岸市场撬动在岸市场最为事半功倍,监管手段生效快、成本小。
流动性一紧张,空头成本暴增,被平仓风险陡增,离岸市场变动反过来又推动在岸市场回升。
二是美元持续走软释放了人民币压力。
美元长期强势并不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方向,第二次加息后美元已见顶回落,第三次加息美元不涨反跌,而人民币去年的颓势很大一部分源于美元相对太强,而非人民币自身走软,因此,美元跌出了人民币补涨空间。
三是货币政策转向。
201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性化倾向愈发显著,货币超发预期有所缓解,M2一改多年年均14%增长,已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运行,资金面趋紧导致利率上升,人民币更加值钱,意味着人民币坚挺。
四是资本外流放缓。
人民币坚挺减弱资本外流动力,外流放缓又进一步支撑人民币坚挺,彼此形成正向循环。
五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技术性改革。
之前中国外汇市场存在顺周期性,易受非理性预期的惯性影响,目前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可根据宏观面变化调整,从而避免因“羊群效应”导致汇率“失真”。
其实,一国的币值走向,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货币投放规模、国家金融、经济局势、国策方向以及社会普遍的心理预期,这些变量不同变化组合的对角线,人民币也不例外。
”就综合国力而言,确实应了“人无贬基”之说。
尽管6.7%与中国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但作为总量老二,仍属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无出其右者,何况中国正面临新老经济交替,虽老经济脱胎换骨、新经济破土而出的过渡期阵痛不断,但前景依然光明。
如此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人民币升值的后盾。
人民币超发,并不是人民币贬值的根本理由。
M2余额150万亿元,其中100万亿元是过去7年投放的,因此,货币超发导致人民币贬值的观点也颇有市场。
事实上,M2之所以如此庞大,一方面是由于中国GDP总量快速增长、外贸井喷所产生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更在于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过去均不计价格)市场化过程产生的对货币的巨大需求。
换个角度,土地成为吸纳货币的巨大蓄水池,客观上化解了中国的通胀压力。中国货币超发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不同,因而并非人民币贬值的理由。
中国超发货币主要滞留在国内,尚未全面泄洪到世界,因而在世界货币的汇率市场,权重小、冲击小,贬值空间有限。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在2015年8月达到2.79%的巅峰后,目前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一直保持在第五位,市场份额不足2%,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小,国际市场风吹草动的干扰有限,稳定性相对较强。
在世界大动荡大洗牌中,中国的掌控程度最高。
由于中国属于综合类国家,产业正态,金融偏态,并非完全自由市场,政府有较强的对冲经济社会风险的能力,因此不但在经济危机的动荡洗牌期受损相对较小,反而会籍此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国的大国地位,这无疑将为人民币币值提供有力支撑。
尽管美元依托美国尚无人比肩的综合实力,加上全球经济疲弱以及美国加息预期,美元依然处于超强地位,其他货币相对弱势,但也不会太好。
毕竟,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疲弱,制造业萎缩、零售业低迷、企业业务支出、投资缓慢已成经济继续增长的掣肘,且经济再次出现衰退的风险也在提升,再加上国内各种矛盾丛生,都对美元持续走强形成牵制之势。
换句话说,美元相对人民币的强势也是有限的,并不足以把人民币彻底“比下去”。
其实,过去纷繁芜杂的表象恰恰掩盖了一个根本性变化,即人民币汇率进入了清晰可判的中性期。
所谓中性期,就是从货币的强弱程度来看,人民币处于美元与其他货币的中间位置。
尽管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市场所占比例还很小(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为2.79%),但中国外贸占世界第一,几乎与所有贸易国家有贸易结算关系(截至2014年10月,在161个与中国内地和香港进行交易支付的国家中,50个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的比例达到10%以上;2014 年全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达到655万亿元,占中国经常项目交易额的25%),这决定了人民币天然“居中”。
加入SDR后,人民币汇率更是以一揽子货币为参考,为此人民币在汇率平价后客观处于中间价的中性状态。
人民币处于SDR五大货币的老三位置,也是中间状态,这类似于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中所占的比例处于中间位置(美元比重为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
换言之,综合人民币相对美元及其他货币的升贬,人民币中间价升贬相抵,反倒是一种综合币值相对稳定、中性化的货币。
对于国家而言,汇率稳定才是国策主基调;对投资外币者言,则分为两种类型,即保值型与投机型,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投资策略。
若要保值,尽管选取相对人民币升值端的货币,如美元、日元等;若要投机,则选两边波动幅度大的货币。
因为波动大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更多的操作机会。
不过,由于汇率往往是世界政治经济超复杂的收集器,容纳了几乎所有政经乃至自然灾害的任一事件,所以,面对超复杂产品,投机者要自我掂量,以避免被复杂和各种不确定性所“吞噬”。
精彩推荐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