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管啥节,都是购物节”——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2017-12-25 王德培 福卡智库


今天是西方的圣诞节。关于过不过“洋节”,又展开了大争论。


反对者、抵制者有。

如此前北大、清华等校十博士联署倡议“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还是湖南高校学生身着汉服宣扬“抵制圣诞节”,亦或西北大学宣称处分过圣诞的学生,甚至温州市教育局发文要求“不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典”……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唯恐丢掉传统完全西化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


赞成者、无所谓者亦有之。

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也会相应地全球化。


何况在中国,节日的意义早已被空心化、模糊化,演变成了一场疯狂聚会和轰轰烈烈的Party,至于节日本身,早已经被商业化,充满着浓浓的商业气息,更何况还有双11这种“商家造节”,只为了“买买买”。


事实上,“假日经济”是近年来的黄金增长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蛋糕被深挖多年。

元宵节不放假,清明节追念先人,不适宜造势消费,过个端午节还要感谢屈原,于是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就成了商家炒作的对象,促销的契机,从而营造出一个“洋节”的氛围来。


这也印证了鲁迅在1919年所言,“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


因此,没必要对拥有几千年博大精深文化、“海纳百川”能力、“中庸”气质的中国失去了信心。就连进了故宫的特朗普,好像进了迷宫。

中国被世界改变只是硬币的一面,在另外一面,世界也因变中国。

“很少有买菜挑来挑去好习惯的美国主妇和中国女人一样,买扁豆时一根一根挑,还用大拇指的指甲狠狠掐一下,看看是不是嫩”;

苹果公司甩出一款迎合中国品味的“土豪金”,还顺势一股脑端出高端黑、东北银、茶婊绿、古德白、武藤蓝、脑残粉和大便黄;

美国大片则加入了更多中国元素,《2012》、《地心引力》等电影甚至把中国塑造成拯救世界的英雄;

时下的热词“土豪”、“大妈”在西方媒体界已有拼音式英文——Tuhao、Dama,有望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其中。


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首先,从消费潜力看,作为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

《The Economist》称,中国大陆中产阶层规模在2016年已达2.25亿人,2020年预计增至4.7亿人,为消费带来一波新的人口红利。

其次,从消费结构升级看:

一是消费升级有其必然性,从改革开放初期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业消费上升,到80、90年代的“新三件”替代“老三件”,再到现今第三次消费升级,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二是消费从单一的“盯价格”扩散至追品质、玩概念、求体验。从LV包的身份象征到无印良品的环保意识,商品附加值取代“性价比”成为关注重点;品质消费替代低质消费,买不是“剁手”,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享乐型消费逐步形成,取代温饱型消费。


说到底,对于“洋节”的争议其实可以归结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消弭的担忧,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困惑,对中国文化输出现状的不满,对文化自信的迷茫。


如果说全球化本身就是西方推行的一种文化,而中国主要在学习、追赶,却未输出过文化,这不是指具体的文化形式,如京剧昆曲、书法国画等国粹,而是一种价值观。


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具有文化优势,如兼容并蓄、拿来主义、中庸之道,但更多地表现为劣势,在全球化中传播的依然是西方文化,孔子学院、儒家思想面对复杂现实世界充满了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对内、对外都存在。

如“融四岁,能让梨”宣扬的礼让抵不过心理学上黑色解读,辩不过人性自私的说法。


一方面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已断裂,文化自轻、自乱、自省、自堕,失去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导致今天价值体系的紊乱。


另一方面是中国现代文化与古时候传统文化的传承、割裂与背弃关系没有厘清,无法达到一种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境界,以致在蓝色文明面前缺乏文化自信。


国家博物馆门前的“孔子像”悄无声息地“来而又去”,既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在思想文化上的深刻反映,又折射出如何看待孔子思想纠结的、难以言表的文化心态。


全球化的起点是经济,而落脚点终归是文化。在本轮金融危机带来的时代大变局之际,中国文化自信最终要凭借文化自身的张力。

1

文化多元杂交而不是单一的。


中国文化一方面遭遇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震撼冲击,又面临世界文化多元融合大趋势的颠覆,不仅要与世界文化融合,又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根基。

正如哈耶克所言,对于传统,即便我们一时还不能理解,也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因为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也许还未能为我们所知的智慧。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移民文化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接纳;日本高呼脱亚入欧,但大部分动漫作品都是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之上。


2

文化寻求普世而不是强调唯一性。因为文化面对的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同时也是文化、社会的冲突,如社会与个人、生与死、爱与恨、文明与自然等,需要贯穿一种美丽得让人温暖,锋利得刺人心灵,坚固得令人永不放弃的情感与精神。


3

文化适应变化而不是停滞不前,能主动适应变化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欧洲人过于狭隘的对于“艺术”的定义使他们一度不屑于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在文化竞争失去优势地位即是前车之鉴。


4

文化形式是灵动的而不是说教式、面目可憎的,因此这需要探索更好的方式和技巧来表达、传递文化。



精彩推荐

中国迫切需要“共富”模式创新

电视台的危机?

解读“经济工作会议”

创业要成功,先搞清四大矛盾

“武统”概率陡增?

美联储加息,中国无声息

决定企业生死的三个维度

自媒已“异化”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