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兴城”——中国湾区建设掉入路径依赖陷阱?
对外争取海洋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内发展海洋经济、着力建设湾区,中国将迎来湾区经济的大发展。
3.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遍布大小海湾,仅面积在10km2以上的海湾就有150余个。从辽东湾到东山湾,谁都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始料未及的是,世界湾区竟正步入黄昏,中国湾区若照原有路径发展或陷阱重生。
不可否认,湾区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其兴衰高度依赖于国际贸易,而伴随国际贸易路线的重心变化,每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就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
比如纽约湾的崛起极大程度就在于大西洋贸易通道的繁荣,因为一战和二战都爆发在欧洲,对美国的战需物资、生活用品等需求暴涨,加之,美国经济中心的北移,腹地延伸至中西部,自五大湖而来的美国产品都以纽约港作为集散地外销全球,由此成就世界第一湾区。
不过,伴随西部淘金热在19世纪火了旧金山,二战军事造船订单直接拉动奥克兰(作为美国西海岸造船基地与美军海陆大兵营和补给站)兴旺,旧金山湾凭借太平洋贸易通道的开辟与崛起而水涨船高,尤其硅谷“花开”不单从军事电子到信息科技,成就高科技神话,更加速高等教育和文化创意落地,以致旧金山湾荣登世界第二大湾区。
至于第三大湾区则在日本,二战虽以日德战败告终,但战后日本经济上演“神武景气”,到上世纪60-70年代居然凭借发达工业跃升为全球第二。日本以临海区位之长制岛国资源贫瘠之短,在东京湾布局石油化工、钢铁等巨大临海型工业带,贡献近六成的工业产值,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又一个世界工厂,也让东京湾以科技制造实力脱颖而出。
显然,前三轮世界湾区的诞生逻辑上看实体贸易,并追随世界工厂的转移,从美国到日本,如今再到中国,大力发展湾区经济,第四个诞生在中国也自然合情合理。
毕竟,当下中国集装箱、港口已“攻占”全球。
2000-2015年世界前20大港口,中国从3个变成9个,吞吐量从25.3%增至54.2%。到2017年,全球前10大集装箱港口有7个在中国,不单集装箱吞吐量占比超过七成,仅是港口机械,振华重工的全球占比就超过八成。
自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海运就占比65%,且93%外贸靠海运完成,港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7年上海港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23万TEU,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记录,已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至203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保持在4000-4500万TEU。
”从量上来看,2035年的集装箱发展目标已在2017年提前完成。
但始料未及的是,2017年底全国高铁里程达到2.5万公里,到“十三五”末将达3万公里,2040年若至17万公里,这张铁路网带来物流成本的下降足以覆盖海运成本的话,那么大量货运将以陆运代替水运,挤出港口生意,让大量轮船失业。
不单是高铁,飞机也将挤压轮船。
因为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倾向于关注运输时间而不是成本,这让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层次越高,空运所占比重越大。
欧洲有过一组数据显示,海运贸易虽占比贸易总量的70%,货值却仅占47%,而空运虽量上只占0.5%,货值却占到26%。
因此,尽管我国通用飞机保有量才2500余架,但若照不足美国1/10算也将有近1.8万架的空间,单是机场到2025年就将新增136个,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建成约320个,届时,海运必在高端货源上被空运挤压。
更何况,互联网的便捷在于只要鼠标对鼠标就能形成交易,这减少了为交易碰面的机会,肢解了生产和交易积聚的必要性。
尤其是电子商务的繁荣,减少了多少人和物的流动,实质性地消解了港口的物理集中。湾区因港而生的逻辑在中国显然正被颠覆。
现实亦昭告,世界湾区正褪去港口繁荣。
当初处理美国1/3海运货运的纽约港就在集装箱国际化、制造业转移及成本高涨下,到1961年被鹿特丹取代世界第一大港。
之后伴随航运重心转向亚太,英国的利物浦港、美国纽约港相继衰败,新加坡、高雄、釜山港在产业转移中趁势兴起,到2004年上海港已当仁不让荣登港口榜首。
照理,轮到中国港口繁荣了,湾区便有了东风可乘,却殊不知,以港兴城的历史前提正被抽离。
且不说,高铁、飞机、互联网对港口的替代,单是外贸就随全球危机被冰封而荣景不再,更遑论外贸在离岸化与内贸转向中“消失了”!
当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开始产业升级,大量代工厂迁往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洼地,未来中国货物贸易增速或放缓,服务贸易的比重将持续攀升,以致贸易从实物到人口(即航运从运货到运人,比如邮轮旅游等)。
更何况,技术力量的釜底抽薪,仅3D打印就打破了传统制造的成本限制,再加上工业4.0将让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届时,未来工厂迷你化、网络化,就近生产、就近消费,无需中介,甚至实现生产与消费合体。
如此,生产制造一旦去全球化,货物贸易岌岌可危,不但集装箱逐渐“消失”,港口也将陷入衰败,城市又如何以港兴城?
可中国发展湾区依然路径依赖,沉醉于以港兴城,以致陷阱重生。
仅是沿海城市大兴码头就已导致港口过剩,据测算2013年中国港口的多余吞吐力高达5000万个20英尺集装箱,港口已成继钢铁、水泥、玻璃之后的第四大过剩。
如果说长三角沿海更多是同质化竞争,那么渤海湾的煤码头及局部地区的散货运力等则早已严重浪费。
想当初,曹妃甸以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雄心壮志,可仅靠政府一已之力,不顾钢铁去产能、化工重复建设,无怪乎最终烂尾成死城!
到如今环渤海诸多“以港兴市”都在铁锈化工的侵蚀、填海空城的萧条中败下阵,湾区布局传统工业、重化工的陷阱显而易见。
于是,当初的以港兴城,最终也将以港败城告终,除非进行转型升级。
东京湾成功后亦出现此等陷阱,经过工业扩散、重化工退出,转向金融、高新技术等高端产业后才保住了世界湾区的美誉。
实际上,湾区虽以港口为起点,却终将超脱于港口,从内部演化看,或经历港口贸易-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创新创意的过程。比如当下纽约、东京三产比重就超八成,并陷入金融“炼金术”和高科技“魔方”无法自拔。
湾区一旦成熟,就将被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所捕获,以致城市反而被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绑架。
民调甚至显示,湾区经济已达顶峰,再难成为美国经济火车头,因为真正的创新已停滞,湾区近三成人无法自足,8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交通拥堵、增长下滑等颓势已现。
于是,中国刚想以湾区补课海洋文明,哪知世界湾区恰恰步入黄昏,若照西方经典路径发展,岂非请君入瓮、自投罗网?
而中国的复杂性就在于,相比西方300年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中国几重文明几重天,压缩在36年中突飞猛进,自然毫无前例可循,湾区的发展亦将呈现非典的中国特色。
因为相比美国湾区被金融、科技捕获,中国湾区基建先行,至少能打通区域奇经八脉。
但湾区的一哄而上,或在真真假假中引发概念炒作,以致浑水摸鱼者“挂湾区羊头、卖房地产的狗肉”。
可出来混的总归要还,湾区若只做土地文章,多少临港新城变空城,已是惨痛教训;但若只做港口文章,也终将被港口衰败的大势所碾压。
这意味着,中国湾区同时面临港口过剩、洗牌重组与港未盛、城先衰的双重挤压。
只不过,当中国开启海盗船冲向海洋,湾区已是先锋,从杭州湾到粤港澳湾区,前期不是被资本捕获,就是在国家战略下横冲直撞,更不乏陆海统筹先行区等试点落地。
尤其伴随中国进入城市群发展,湾区将跳离港口之名,更多注重区域融合。
精彩推荐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