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讨论“社会油腻”了,可“社会栓塞”仍在——中国还有没有未来?(二)
摘要
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而是信仰的具体内容和表达形式都与西方宗教信仰明显不同。用西方的宗教思想来衡量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注定南辕北辙。
对于“社会栓塞”,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种观点很有市场。早在前两年,一篇名为《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很可怕》的文章就流行于网络,受到追捧。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曾放言,“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因此,中国没有未来,“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国家”。
被多重冲击的信仰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确实有出现信仰真空的理由。
首先,中华文化传承的肢解与破碎破坏了中国人的传统信仰。
自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传统文明与信仰就因外来的冲击而呈现风吹雨打自飘零之势。
“五四”运动对中华文明的过激批判甚至全盘否定,让中国文化就此出现断层,文化大革命对文明与信仰的传承更是一场浩劫。
紧接着,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也在很多方面对根植于农耕社会上的中华传统文明和信仰釜底抽薪,使得其因与现代的工业经济文明格格不入而日渐式微。
同时,伴随社会转型,急剧变更和转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迅速拉大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心理落差,用马斯洛的话说,这是个“旧的神祀纷纷离去,而新的上帝尚未露面的时代”,传统的文化信仰难以成为人们心里的明灯,又没有替代的信仰照亮困惑的心灵。
此外,在意识形态原教旨思想作祟下,马列主义信仰被奉为主流,无形中排挤、打压了其他信仰,也阻碍了中国社会信仰体系的重建。
宗教信仰是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
显然,这种局面下,中国人的信仰看似早已支离破碎,丧失了信仰应有的约束规范和“赋能”功能。如此来看,希拉里的预判莫非真的要应验?
亨廷顿曾经说过:“宗教信仰、宗教体制以及宗教对人类个人和集体行为所起的道德指导作用的消失,将导致可怕后果,最终结果将是无政府状态。”
中国原本就不是一个西方式的宗教国家,再加上原有信仰体系的破碎,走向噩梦看起来也顺理成章。
然而,这样的推导貌似无懈可击,却有致命伤,即默认宗教信仰为人类的终极文明,只要没有宗教信仰就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必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已经提供了反证。追根溯源,从原始拜物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再到宗教信仰,宗教不过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阶段。
诚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赖以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发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用一个错误的假设前提来宣判中国“死刑”,论证的过程说得再天花乱坠,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宗教信仰也有两面性
一些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信仰,终将和现代化绝缘。这也高估了宗教信仰的作用。文艺复兴早就证伪了把宗教信仰等同于现代化的观点。
当年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宗教对思想的压迫和控制达到极端,罗马文明被破坏,野蛮占了上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宗教的阴暗和思想束缚中遭遇停滞。
而文艺复兴恰恰是在对宗教的“反动”中使得欧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宗教信仰并不代表先进文明或者先进生产力,因为宗教信仰的排外而导致的纠纷就摧毁了不少文化遗迹甚至国家文明,比如奉行自由、宽容精神,曾经创造出空前灿烂文化的古希腊文化就被扼杀。
历史早已表明,宗教信仰之于现代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会推动文明的发展,也会破坏文明的进程。宗教所秉持的一套固有秩序、思想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会不可避免地与科学、现代思维和制度相冲突。
埃及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与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冲突就是一个典型,更不要说宗教极端思想是从骨子里反对现代化的。
因此,以为宗教信仰为现代化提供精神慰藉和力量,只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而对宗教信仰的另一面视而不见。据此而言,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信仰注定会被现代化进程所抛弃,也是很武断的。
精彩推荐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