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表情包虽小,却折射一个大时代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摘要


表情包是象形文字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一次变革,其普及根本源于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诉求。


 表情包已融入网络社交


2007年7月17日,iCalendar功能在iOS平台上问世,所用图标就是标志着当天日期的“📅”,于是这天被定为世界表情包(emoji)日。从那天起,到2018年7月17日,已经是第11个世界表情包日。


而自从微信在2015年推出表情包制作平台,将付费改为打赏模式之后,许多表情包研发公司和独立制作团队开始涌现,不但掀起了一小波表情包内容创业的风潮,而且也让表情包由此风靡。


一度,90后小伙制作表情包两年赚50万的新闻引起众多关注,“你还在用表情包聊天,人家已经用表情包赚钱了”的调侃道出了社会的艳羡;“一言不合就斗图”,表情包成为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聊天的“必备神器”。由此,小小表情包竟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衍生出了大生意。如今,仅在淘宝网上,与表情包相关商品就已达到近40万件。


表情包大行其道的原因

一,“一言不合就斗图”切合互联网时代下个体的主观情感诉求。

当下社会沟通方式是以短、平、快为特征的即时性交谈,表情包可作为文字的补充及润滑剂运用在平铺直序的短句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是在纯文本交流中,“文字不够表情包来凑”,几个情绪饱满的小表情就模拟且放大了传统面对面交流时代神态、语气,插科打诨、避免尬聊。

二,表情包也是互联网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将互联网调侃、泛娱乐化特征集中放大,逗趣的图片令发送者在语义传递上进退自如,如白屏黑字的“丑拒”是明显的语言攻击,但加上姚明的大笑脸,就成了黑色幽默。另一方面,其自出现之时就深深烙着互联网草根及多变的特质,前者尤其体现在对表情包画面既“萌”又“贱”还“糙”的追求上,以此输出张扬的个性及态度;后者则迎合用户在海量信息冲击下喜新厌旧的心态,昨天还在刷“咆哮尔康”,转眼又是满屏“达康书记”,今天又变成了汪蛋、小龙格林甚至是王菊。


三,科技发展形成技术基础而网民规模形成用户基础。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便捷付费技术的成熟为表情包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更何况现如今,手机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改变了信息收取方式和认知方式,成为一种大众的移动文化现象、重立了新文化秩序。中国有超11.2亿人次利用手机上网,促进表情包高频应用;2016年,“国民级应用”QQ上聊天表情发送量近3187亿次,而据《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2016-2017)》显示,使用次数最多的表情,总计高达75亿多次。


表情包风靡背后的时代性诉求

追本溯源,表情包是象形文字的新一次变革。语言学家Vyv Evans认为“表情符号作为可视语言,已经远远超过埃及的象形文字”。


人类最早的文字就是从图像发展而来,无论是英文等字母文字还是中文等表意文字,从根本上都起源于象形文字。若说此前的文字发展沿袭“图画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顺序,那表情包的出现则是逆向操作,重回读图时代。

首先,表情包重拾象形文字的图画性特征,生成简化、形式直白。

各类表情点击即可生成分享,以视觉上具体的表情模仿和直观的动作模拟,压缩信息内容,“千言万语只在图间”;同时读图形式也降低文字过度解读以致扭曲其意的可能。

其次,表情包在双方的心照不宣间也传递“只可图会、不可言传”的隐秘情感。

表面上浅显易懂的视觉影像实质是冰山一角,暗藏着深层次的叙事,如张学友头像与各类卡通形象的移花接木便是融合了尴尬、嘲笑、心塞等多种情绪,一言以蔽之,“想象力有多远、表情包就能走多远”。对此,东亚国家更擅长用留白的方式将含蓄暧昧的情绪融入表情包,集中体现在欲语还休的画面表意上。


回溯本源的社会性潮流

不仅仅是表情包,当下各种迹象表明社会日渐趋向回溯本源。喧嚣、造作的综艺圈中走红一批《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呼唤传统文化的节目,高冷古琴、箜篌等民乐器逐渐变热,青春版《牡丹亭》爆红,带动“百戏之祖”昆曲日受追捧,沉淀农耕文明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在气象界独成一体……客观上看,这是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诉求。

当一国物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精神、文化支撑。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以6%以上的增速稳健前行,年贸易额超4万亿美金;物质财富积聚,2.2亿中产阶级应运而生,对精神、文化消费的诉求与日俱增。


而改革开放经济大开门户的同时也迎来西方新思潮,文化环境趋向多元;同时随着国际竞争重心逐渐切换至软实力输出,带着“大国崛起”自豪感的中国人迫不及待想向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然而,中国发展进程中出现两度矫枉过正。

一是五四运动“新不容旧”,崇尚“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孔非儒”,传统礼教体系走向瓦解;

二是极左的十年,极端粗暴地把近2500年的传统文化定性为腐朽封建,一杆子打死,在“破四旧”中,中国文化底蕴分崩离析。

换言之,即是“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一起倒掉了”,切断了中国文化传承,也催生了对现代文化的不自信。


因此在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下,人们的眼光穿过历史长河,回溯曾带来辉煌荣耀的农耕文明、试图从经典里寻找灵魂。

当下社会需要“传统药”来救治“现代病”。

100多年的近代史就是中国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痛苦转型的历史,在社会急剧变化中,人类饱受焦灼、不安、迷茫等心病纷扰,而传统文化以其沉静、通透的气质恰好在潜移默化中输出力量。


例如,备受企业家追捧的阳明心学,虽携有“唯心论”的枷锁,但这五百年前的老药方传递“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层层递进的入世哲学,强调“撸起袖子加油干”,宽慰抑郁不安者革除浮思闲虑立足脚下,提点迷茫纠结者从对财富无限制索取中回归本心。


简单回眸难以把握本真

夯实底部方能再上台阶

不过,当下的“国学热”诚属元气不足、虚火旺盛,陷入形式化、扭曲化的窠臼。成都幼童骑牛背上学,中式私塾大兴汉服唐装、峨冠博带等即是“买椟还珠”形式化国学,将弘扬国学狭隘地理解为“拿来主义”,盲目拘泥古代生活方式。


这其中还有不少封建糟粕(女德、愚忠、立嫡等)死灰复燃,让国学扭曲化、极端化。究其根本,过度商业化是当下“国学热”走邪入魔的推手。


不少投机者带强目的性地对传统经典断章取义、“借壳还魂”,由此产生了一众“半路出家”、学识浅薄的“国学大师”,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来牟取商业利益。


例如针对中高端人士的各类国学总裁班遍地开花,再如面向普罗大众贩卖国学“鸡汤”的于丹在2008年版税收入破千万……在社会诉求高企、精神生活亟需调剂的背景下,国学有利可逐。


当然,仅靠叹几句呜呼哀哉难以塑造一个风雅、贤良、兼爱的乌托邦,但当下的“国学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针对当下礼崩乐坏的社会乱象,迫切呼吁重塑道德伦理、思想体系的文化自救


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多次为传统文化“代言”,强调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去年新编中小学生教材中更是大幅增加古诗文的篇幅;可见尽管当下泡沫乱象,也是一种盘实底部的过程——文化在中西多元交汇与对立中寻找出路,构建适应现代文明和未来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真正的中国式文艺复兴或将在21世纪下半叶拉开新篇章。一如欧洲的文艺复兴穿透中世纪的黑暗,回照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当时诸城邦林立争霸、干戈不息,在竞争中日新月异;文化方面百花齐放,先哲在彼此诘难、相互争鸣中不断颠覆、破旧立新。


中国也将在一次次对历史的回眸中重现春秋“十家九流”的学术繁荣景象,引发一场对知识、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新。


精彩推荐

中国人的精神要“摊上大事了”

为什么一边骂“戏子误国”,一边粉丝经济正把全社会一网打尽?

“搞事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物质幸福已难以化解中国人心灵的千千结

中国新“文艺复兴”——世界新力量

“不管啥节,都是购物节”——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能源革命的“命门”

福卡的预测正在兑现——未来10年有点“空”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