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格局根本看不清国运——把握国运的要点(深度理论)
摘要
分析经济形势已不在于GDP指标及产业结构,也不在于“铁公基”、大工程包,这些均是直观表层变量,未来真正推动“国运”的有五种力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你来我往,已经从言语威胁转变成政策方案的落地推行,社会开始关注国运。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中国的国运?
本文是《福卡分析》2015年第33期中的一篇文章,原题为《推动“国运”的五种力量》。虽然已时过三年,但该文对于今天把握国运依然具有参考意义,特此重新发布(略有更改),以飨读者。
不懂国运无以搞清形势
分析、预判经济走势、国家发展前景已不在于GDP指标及产业结构,也不在于“铁公基”、大工程包等。事实证明,这些惯用的分析框架愈来愈无法解释、更谈不上预测日益复杂化的中国。
经济形势如此,政治态势亦如此。不仅老百姓大呼看不懂,甚至连学富五车的专家、坐拥纵览全局之便的有关方面也开始犯困,可见这些都是直观、表层变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由于看不懂,各种悲观论调控制了舆论基调,给本就看似波诡云谲的经济表现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政策不断调整不但让人感觉有些无所适从,而且更平添了很多怀疑和困惑。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走向何方,一时间成为萦绕在人们心头最大的疑问,而更终极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决定“国运”的本源性力量?
决定国运的五种力量
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认为行业中存在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影响着产业吸引力。
在此,为了便于更好理解,福卡“借用”这个五力模型的形式,提出推动“国运”的五种力量,即位于核心位置的“五个市场经济”(相当于波特模型中“竞争者”所处位置,为自由、国家、全球、社会、平民五五种),其左边的“老经济”,右边的“新经济”,上面的“金融”,下面的“互联网”。这五种力量所构成的五力图是影响世界经济走势及各国经济此消彼长的根本性五大变量:
对后危机时期的老经济而言,有个如何去产能、如何转型的问题;
新经济(新贸易格局、工业4.0、生物经济、生命经济、体验经济等)能否迅速地突破,量大面广地登上历史舞台;
所有企业、所有事业都需要钱,问题是金融本身特性是与虎谋皮,对其利用不当反被其扰,更何况金融的内在本性趋恶,金融如何借其力而不是受其累;
互联网如同金融,具有利用和反受其乱的两面性,由于互联网属于新生产方式,有原始野蛮的特性,往往超越人们的经验,时常会处于失控状况,如何驾驭;
五个市场经济虽受制于其他四大力量的影响,但鉴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协调性具有五力图中的核心位置。
世界各国,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其未来经济趋势本质上将取决于这五种力量的模块组合形式,即五种力量是彼此利用、相互借力还是对冲内耗。
在五力图中,金融与互联网处于最活跃、相对最主动的位置,处理得好,将加速其他三大变量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破坏性影响。
从五力图的角度,金融显然不是核心(核心是五个市场经济),如果是,那也仅仅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核心。检验金融正负能量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能否为实体经济、科创服务,如果金融自娱自乐,自我做大,异化成各行业的黑洞,吞噬社会利益,那就是绝对的负能量。
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技术,本质上是中性的,如同核技术(技术本身无关对错,关键要看掌握在谁手中、如何用),但不加管束、规范同样会扰乱其他变量。互联网作为去中心、去中介、去垄断、去高地的扁平化力量,对“洼地”而言,是种天然的正能量,同时互联网还是一种信息、能力的加速器,运用好了,会加快形成新优势、新高地。
中美发挥五种力量推动国运上升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能优先全方位地运用五力图,目前处于第一方阵的是美中两国。
美国首先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其次是金融大帝国,再次新经济分量也最重。其优势在于原来的基础雄厚及金融、互联网都处于发展中期,具有拨乱反正的历史机缘。
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一定意义上赋予了其独有的纠偏机遇与空间,互联网热潮从1970年代率先爆发至20世纪末泡沫破灭,再到本世纪初创新再起蓬头,也是先行者所能独享的否定之否定红利。
但美国的高地优势正在被互联网扁平化,金融业也因其自由市场原教旨的内在性时不时地走邪入魔。
中国同样五力俱全,与美国比层次低,优势是在金融与互联网两大变量中,中国尚处于原始阶段,就有规避美式教训的历史机会,而且一旦规避成功,能对美国形成赶超效应。简言之,金融、互联网这两大最活跃领域,中国具有后发优势,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成为全世界经济中的罕见亮点,这两大力量确实功不可没。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中国作为主战场的第四次金融大爆炸以各种姿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与魔力。
尽管金融与互联网在当下负能量表现频频,前者表现为虹吸实体经济及引发极度动荡,后者表现为鼓励和夸大急功近利、善巧方便的商业精神,但中国经济要通过结构调整赶超美国还真离不开这两大变量。
这两大力量积极主动的特有作用,具有主动自我蒸发过剩的天然属性。若没有这两股力量,则只能靠自然规律,即用萧条去过剩,完成结构调整,然后走向复苏。
这是经济周期的经典路径,其过程既漫长又痛苦,对于中国这样超级过剩(货币到商品)的国家,显然成本大到无力承受,金融与互联网恰好化解了矛盾,帮助中国既避免萧条,又逐步深化结构调整,何乐而不为?
五个市场经济与两大活跃力量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五个市场经济的核心位置,也必须由金融与互联网来抬,如果抬不动,五个市场也难以走远,如果乱抬,五个市场也将增加协调难度。
可以看到,自由、国家、全球、社会、平民五个市场经济,哪一个也离不开金融与互联网。
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到极致,便是经济金融化,国家、全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国与国竞争的市场经济,金融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与国之间利益关系重塑,危机过后各国竞相开动印钞机大肆放水即为明证。危机发源地美国受伤却最少,与美元强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不无关系。
更何况,社会、平民市场经济,关系着如何调和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错位,金融既是因也是果,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
至于互联网,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技术改写生产、交易、生活方式,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已被人类历史屡屡实证。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手段,推波助澜作用强大。最简单的例证:互联网为金融衍生化提供了技术前提。
因此,五个市场经济要真正展开,金融与互联网这两大力量势必要打出双方均能发挥正能量的组合拳,否则,五个市场经济就将陷入混乱。
举个典型例子,美国金融化过度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大多数人被甩出财富分配的边界(99%∶1%),此时不仅社会(资本社会化,来自社会回归社会)、平民市场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为主旨)无从谈起,就连自由市场经济也要遭遇重大调整(去金融衍生化),还加剧了国家市场经济权重上升(或将挤占本该属于自由市场经济的空间),以及全球市场经济的广泛退潮,这对世界经济而言也并非好事。
就中国而言,客观上前来为金融“救市”的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毕竟实体经济权重摆在那儿。
尚未被认识到的两个市场经济
反过来,如果五个市场被理论认定、国策锁定,同样也会影响其他变量的运行方向。前三个市场经济大家耳熟能详,后两个市场经济相对隐蔽,却正露出小荷尖尖角,且前三个市场越成熟发达(甚至走向其反面),后两者的重要性就越是凸显。
因此,与其受制于形势倒逼而措手不及,不如率先未雨绸缪。对于资本过剩,提前布局,让资本既分散化拥有又相对集中化使用,让绝大多数人成为资本拥有者,充分发挥社会市场经济作用(依托互联网而勃兴的共享经济即为社会市场经济典范)。
平民市场经济有助于应对因机器替代人而出现的多数人沦为过剩人口的宿命,这种经济模式以充分实现就业而非单纯的经济利益为诉求,其运行规律将是全新的,迥异于遵循价值规律的经典市场经济。
经济形态从来就是动态互联的,可以想见,不同诉求的规律相互作用,彼此嵌入,势必将磨合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形态与规律。至此,老经济得以脱胎换骨,新经济得以喷薄而出。
总之,五力图、五大变量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核心、两个活跃、五个互动。即以五个市场经济为核心,以金融、互联网为两大活跃因子,实现五大变量之间的相互桥接。能够协调处理好这五种力量,则国运势必加速上升。
收听德培,看懂形势
快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推荐
汽车业拉开上天入地序幕?把美国挑事归结到价值观是“痴人说梦”,中美碰撞明明就是人世间基本法则“作祟”为什么专家学者们对人民币的预测总是被打脸?——福卡年初的说法又应验了超级大公司将取代国家?穷人要“闹事”,富人要“逃跑”——如何稳定人心?(深度长文)解决物质温饱的时代过去了,到了亟需解决精神温饱的当口(福卡原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