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决物质温饱的时代过去了,到了亟需解决精神温饱的当口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摘要


精神消费的匮乏使人们纵然衣食无忧,却不知道内心的“温饱”在哪里。背后折射了物质和精神的消费时代正在切换,人们需要的精神消费是有品位、有层次的精神追求。


焦虑覆盖各个群体


近年来,中国人大有和焦虑划等号之势。


据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约有5000万名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超六成人认为自己的焦虑程度较深;88.9%的人认同“全民焦虑”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


究其根本,这种焦虑来自于内心精神世界的无所依存、无所寄托。这在社会各群体身上均有所表现:


年轻人越来越“丧”。

“老气横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自我画像,拽着“身体被掏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的颓丧,畅饮着丧味的毒鸡汤。例如日本的“一想到第二天要上班,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海螺小姐综合征”、感叹自己人生悲惨的“心之谷综合征”等,其高发人群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越来越难在年轻人身上看到朝气和锐气。


步入中年的中产群体心态的焦灼和尴尬自不必说。

人到中年,青春不复,既有的一切令人厌倦,衰老与迟暮的恐惧又挥之不去,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而关于房价、教育、医疗、养老等生存成本又太昂贵。去年,一位上海退休老教授写的《牛蛙之殇》刷爆朋友圈,直击中产家庭的经济焦虑、攀比焦虑和教育焦虑。一些中产阶级沉迷于成功学,或是不断以知识付费等方式进行“心灵按摩”等现象便是其寻找精神依托的体现。


相比于青年和中年,老年人则更容易陷入精神匮乏的深渊。

老年人退休后,由社会角色转为家庭角色的落差不可避免地引起失落感。例如动辄“搞事情”、“上头条”的中国大妈,她们退休在家、吃穿不愁,但精神需求被忽略。归属感无处落脚,同时又远离社会主流信息,中国大妈们防备心不足,往往使得各种形式的促销、骗子甚至邪教乘虚而入。



物质温饱解决了,精神温饱却不知何处安放

这种集体性的精神匮乏症状使我们虽然已经解决了衣食温饱,却不知道内心的“温饱”在哪里,这背后恰恰折射了中国正从物质消费时代进入到精神消费时代。


2013-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比例由2013年的40%下降到2016年的38%,而娱乐、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比则由38%上升到40%。


美国经济学界对世界人群生活消费行为变化的研究也证实全球正在从“物质消费”进入“精神消费”时代。


然而,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精神饥渴越来越凸显。原因在于:非宗教国家的国情决定了绝大多数人难以将宗教信仰作为精神寄托。通过对世俗价值的贬抑和对神圣价值的推崇,宗教信仰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而与美国90%以上的人相信“上帝的存在”相比,中国显然是一个非宗教国家,这也直接导致了人们难以从宗教信仰上寻找精神寄托和抚慰。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抚。


中国用30多年就走了发达国家百年来走的路,顶在了全世界经济结构、意识形态变化的杠头上,贫富差距、阶层矛盾等问题一触即发,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出现了全面的焦虑。


曾有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期人群心理压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转型的变化与竞争、不确定性等压力源是形成焦虑的主要原因。


更何况,互联网时代,孤独与焦虑被成倍放大。一个在现实中精神孤独、无所寄托的人,也有可能在社交媒体获得数百甚至上万人的关注和互动。但网络的热闹愈发反衬出现实中精神世界的空洞,加剧孤独与焦虑。而社交媒体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已经基本统治了人们的生活。有数据显示,超过20%的人每天查看微信50次以上。同样,某些娱乐事件造成的“全民狂欢”,背后影射出的也是精神文化的缺失。


缺乏满足时代需求的精神消费产品

然而,与精神消费时代滚滚而来的需求不相匹配的是,精神消费的供应却“鞭长不及马腹”。

一方面,国内精神文化食粮相对不足。

与各群体广泛的精神需求相比,国内精神文化作品的生产力仍显不足。更何况,如今的文化发展看似繁荣,但大多数作品夸张华丽的外表难掩其苍白的灵魂,大IP、小鲜肉成为市场追捧的主流,一些媚俗煽情的格调,恰恰暴露出精神、思想的贫乏。以物欲利益为核心的文化创造动机占领主要地位,背弃了文化的精神价值,导致文化产品成为浮躁市场的附庸。


另一方面,引进文化作品水土不服。

例如曾备受追捧的台湾“小清新”文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在大陆大行其道,彼时,大陆经历过动荡之后刚刚稳定下来,台湾文化中的“不变”、“永恒”等特征恰好击中大陆人们渴望安定与平和的心。而此时,台湾近十年接近于原地踏步,大陆形势则呈现出蓬勃向上之景象。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曾经的“小清新”无法再戳中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痛点,很难引起精神共鸣。


普通百姓的精神消费需求尚无处落脚,精神奢侈品则更为稀缺。


据统计,2016年,中国人全球奢侈品消费额达到1204亿美元,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


然而,华丽的数据无法掩盖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还停留在炫耀个人身份地位上的现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做出如此评价:“中国人往往去消费自己根本不认识和不了解的产品,完全以别人的价值判断作为依据,什么贵就买什么。”


但是,昂贵的包带不来优雅的气质,华丽的衣物充实不了荒芜的心灵。在消费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奢侈品也被重新定义。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的世界十大奢侈品,包括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走遍天下的气魄;安稳而平和的睡眠等。可以看出,这些奢侈品跟物质并无太大的关系,精神上的奢侈品是人类更高端的奢侈品。对精神奢侈品的渴望和对高级别享受的追求使这十大奢侈品标准迅速在网络传播扩散,冰冷的物质标准不再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丰富的精神世界需要更多心血的温度。


感官刺激无法丰盈精神家园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已有一些精神刺激类消费品剑走偏锋、应运而生。正常人的精神生活中总有企图改变平静、寻找刺激的一面。这种需求从某个角度讲,有一种原始野蛮性,缺乏理性成分,这是一切黄色、武打、猎奇等作品产生的基础。在这些能够带来精神刺激的消费品中,最火爆的莫过于游戏。就拿国民游戏“王者荣耀”来说:2亿下载量、30亿月流水、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发展速度与规模皆令人咂舌。


尽管监管日益趋严,直播也依然热度不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7.1亿网民中有3.25亿看过直播。


直播的偶然性、未知性和猎奇性使观看者欲罢不能,将大把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此。此外,综艺节目也呈井喷式发展,喜剧类、文化类、真人秀等竞相上线。据统计,2016年各省级卫视共有400多档综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以取乐、刺激为主,为博观众一笑而挖空心思。也无怪乎广电总局指出“观众是笑了,但笑得太廉价”。


此类精神刺激虽然能够提供一时的“心灵港湾”,但其满足的只是感官上的需求,精神的空虚并没有被真正击溃,反而成了隐藏在更深处的焦虑。


显然,精神刺激类的产品难以丰盈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更需要的是有品位、有层次的精神追求。



精彩推荐

物质幸福已难以化解中国人心灵的千千结

中国人的精神要“摊上大事了”

表情包虽小,却折射一个大时代

“搞事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中产焦虑不是小事情——谁来化解?


没人讨论“社会油腻”了,可“社会栓塞”仍在——中国还有没有未来?(一)

没人讨论“社会油腻”了,可“社会栓塞”仍在——中国还有没有未来?(二)

没人讨论“社会油腻”了,可“社会栓塞”仍在——中国还有没有未来?(三)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