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电影」人生之真相 · 告诉你此生第一等大事

2016-09-18 忆如来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吊藤馋蜜图▲

敬请在WIFI网络下观看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58qekxoc&width=500&height=375&auto=0▲人生真相



佛说「人生真相」

攀藤食蜜 · 吊藤馋蜜图的启示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拚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孤独的心灵

    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

    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

    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会到来。所以,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因为这个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二、脆弱的生命

    松树: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

    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着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

    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心情,我们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们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那又会怎样呢?想想便知:已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了。

    以后的日子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的!

    老鼠:交互啃食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

    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钟总在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生命进行着倒计时。

    最终,藤蔓必定要被咬断,那便是「死」。

 

三、后生一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堕地狱八万劫,(劫:极久远的时间)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三条毒龙分别指我们心中的贪欲、瞋怒、愚痴。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

    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非份之财、色、名、利怀有居心的杀、盗、淫之罪。

    由于瞋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同事、对同行,乃至对朋友、对亲人「愿他快死」的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我们的心是恐怖之心。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

    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

    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誉欲、食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肯定自己不是这样的旅人吗?

    释迦牟尼佛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从正面跟它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

    认识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我们自己啊!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 节录自《走近佛教》佛恩居士 )

生死事大,救命要紧啊!而我们看到这幅图应该觉悟什么呢?——如何了脱生死,这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这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这一生,唯有了脱生死是我们这一生最重大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时间就要放在了生死、出三界上!这才是修学佛法真实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作传统文化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号协商解决或删除!

感恩!合十!微信/电话18802678950


热点文章:點擊閱讀

「破解灾难真相」龙王附体揭秘水灾真相 · 趋吉避凶宝典!

「触目惊心」图说台风最新灾情。附:破解灾难的根源 · 及化解灾难的方法!!!

「净空法师」遇到灾难,不怕!教你唯一的一条生路,要把握住!

央视实拍《撒贝宁时间》:死者托梦,助警破案!

「净空法师」我們在人間講修福,修大福德,到哪裡修?· 功德百千萬倍!

「凈空法師」念阿彌陀佛還想阿彌陀佛也是妄念

「净空法师」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千年谜案」①海贤老和尚母亲 · ②达摩祖师圆寂后的超级灵异事件!

离婚前、结婚前必看!否则后悔莫及!附: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视频)

「史上最大的误会」佛教与科学谁更科学?附:老法师开示

触目惊心.堕胎这件事到底有多可怕!附:净空法师开示 · 堕胎婴灵皈依文(视频)

此生最该收看的短片,颠覆你的认知!附:高僧开示

小三邪淫现世恶报-两次濒死念佛免难,忏悔治愈恶疾

邪淫危害血淋淋!全是名人!附:戒淫十三法

一个上海美丽女孩邪淫的现世报(视频实录)



「淨土易行道 萬修萬人去」--定弘法師祖母往生的啟示

「净空法师」老法师忍辱与大让 · 感人泪下

「祭祖大典」2016.8.21净空老法师上香拜佛 · 现场两次开示

「珍贵视频」净空老法师于直播间讲经前威仪现场实录集锦

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统统是信愿不足。如何修信愿开示合集

念佛·诵经·听经这三件事,怎么安排时间。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是真正修行。如何读经开示合集

跟老法师学拜佛 · 开示合集


早晚課誦儀規

「净宗早晚课」净修捷要 · 刘素云老师领诵

「净宗早课」四十八愿 · 僧众示范

「净宗早课」四十八愿 · 悟行法师领众读诵

「净宗晚课」《无量寿经》第32-37品 · 悟行法师领众读诵

「净空法师」在家礼佛上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净空法师」早晚课的目的、意义、内容


欢迎转载。法布施。无量功德!感恩!合十

南无阿彌陀佛



惟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民无怨枉。强不淩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推荐网站

amtb.org.tw  净空法师专集

hwadzan.com/sanshi/index.jsp  华藏净宗学会三时系念法会

laifosi.com  来佛寺

dabeigusi.com  大悲古寺净宗修学道场

sxjyqqw.org  圣贤全球同学网

mchunghua.org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長按二維碼  一鍵加關注

微信公眾號 w-yirulai

[本号文章 无版权 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