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潮》| 为什么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如此重要?

蒲公英书房 新校长传媒 2018-12-06



第 14 本 


2008年,一部名叫《浪潮 Die Welle》的德国电影上映,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今天推荐的这本新书是电影的同名原著,它的结局与电影有些不同。透过书中“浪潮”的故事,我们可以和学生深入探讨关于盲从与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避免书中情景再次发生的唯一路径。




1.“浪潮”的开始


《浪潮》是根据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那是在1967年4月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位学生向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对此,琼斯不知道如何回答。之后他决定,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他要重建纳粹德国,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就在他的教室里。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而且,不出琼斯所料,正如《浪潮》所表现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实验中,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狂热,而且告密成风。



五天以后,当几百名学生在礼堂里伸出手臂向琼斯致以崇高的”浪潮"问候礼时,你首先能想到的,或许正是里芬斯塔尔在《意志的胜利》(1934)中记录的德国人向希特勒欢呼的场面。不过一切还好,琼斯最后控制了局势,戛然而止——"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在最后的聚会上,琼斯接下来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关于第三帝国的影片:帝国党代会、集体、纪律、服从,以及这个集体的所作所为:恐怖、暴力、毒气室。琼斯看着一张张不知所措的脸。最初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


这就是《浪潮》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纳粹速成班”的故事。它速成亦速朽,然而一切顺理成章。



相较琼斯的教学实验来说,由这个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同名电影《浪潮》的结局显然更富戏剧性:狂热分子蒂姆,原本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同学称作”软脚虾”的学生,却拔出了从网上购得的手枪,乞求老师文格尔(主人公)不要解散“浪潮”。“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背叛,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对此,主人公原型罗恩·琼斯老师评价说:“这个实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2.当个体被集体异化:通向奴役之路


"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学生如何通向奴役之路。与之同时进行的是个体被集体化如何被异化。


在第一节课上,当被问及“独裁统治的基础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包括意识形态、控制、监视、一位元首等等。不过,这都是一些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当这一切变成一种日常的和风细雨时,“浪潮”成员们似乎都失去了警觉,而是沉醉于他们的“共同理想”。


比如:在星期六的会场上,当文格尔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时,旁边一位女生称马尔科"已经被传染了"。在他们看来,谁反对浪潮谁就是瘟疫。只有拥护"浪潮"的人才是健康的。



正如文格尔最后打开谜底时所说的:"你们还记得我曾经问过的问题吗,独裁统治是否会实现,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法西斯主义。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别人优秀,我们将所有反对我们的人排队在这个集体之外,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不知道还将会发生多么严重的事情。""浪潮"本是个中性词,当它成为一种暴力,便成了吞噬一切的恶。


3.“尽职”的背后:人性没有终结


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时,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著名的极权主义研究专家阿伦特发现了一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也就是说,艾希曼之所以恶行累累,不是因为他本性恶,而在于他在一种恶的体制中 “尽职",而这种尽职的背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还是一种美德。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请一批实验志愿者在一群实验组织者—心理学家们的监督下,考察一群被实验对象的单词记忆能力。每个实验对象的身体被联接到一根电击棒上,电击棒由志愿者们操控,被实验对象每次背错一个单词,志愿者就要对他进行电击一次,电压强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达到300伏。实验过程中,很多被实验对象在高压电流的刺激下,反复挣扎,发出惨叫,请求停止试验,当时情形如同梦魇,按照一般人的逻辑,目睹被实验对象的种种挣扎,很多志愿者会一定会停止电击,放弃实验。


然而事实是,所有志愿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来,其余全部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对被实验对象都实施了电击,最高达到450伏。也就是权威在场时,人们会服从权威,即使作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心理不安。因此,谁也不能打保票说,人类可以坐享民主之成,从此一劳永逸,因为"人性没有终结",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如人性古老,亦都比人性更早消亡。



4.独立思考:让人成为人的力量


有人说,《浪潮》这个故事要我们警惕法西斯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只要有了合适的环境与土壤,共性压倒个性和独裁的恶魔就会破土而出。也有人说,故事在强调个体对抗群体意志的胜利。然而,如果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人,我们更多的思考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结合这本小说,我们看到,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正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目标。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驯养并不能保证人类会远离专制,远离残暴,不变成魔兽。而阻止退变让我们永远坚守在人的航道上的力量,就是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



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变数,会影响到教育者自身的判断,从而让行为背离我们的教育初衷,如小说中的历史教师本·罗斯的实验就是众多变数的表现之一。《浪潮》用反证的方式告诉我们,用罗斯的实验方法培养的孩子,向他们灌输没有灵魂的集体主义,泯灭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当人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整齐划一就是强大的时候,至少,他们扼杀了自由精神、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从而让人丧失为人的力量。



《浪潮》

作者:托德·斯特拉瑟 著;于素芳 译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往期回顾 

《有效学习》丨低效学习,真的是假学习!不想耽误孩子,就要关注这些细节

《日本国立小学365天》:日本教育的细节解码

中国学校如何打造“世界级教育”?有一本书说透了

如何爱孩子?当我们走进学校,是否经常这样问自己?

《终身成长》| 首届全球最高教育奖得主新书,将重新定义成功学


责编丨赵方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