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民同招”,到底意味着什么?

肖经栋 FT中文网 2020-08-17



“公民同招”政策彰显中国教育将走与美英不同的路径。低龄留学需求或将增强。中国精英家庭将为教育付出更多。



文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肖经栋

近期,中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公民同招”具体操作细则。“公民同招”的核心是,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内,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在招生上一视同仁,民办学校不再享有招生自主权。这是中国各地方政府遵照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具体表现,这个意见去年7月初对外正式公布。

“公民同招”政策受到中国社会极大的关注。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读,同时还对每年2万亿左右学区房交易产生重大影响。

和日韩等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开放度比较高。公立和民办学校同时推进,从2003年开始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现有的教育运作机制和美国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有点类似。但“公民同招”之后,则彰显出中国教育理念在走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路径。



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虽然在隋唐之前,门阀制度曾长期存在,但中国的社会管理机制一直是延续中央集权这个脉络。科举制度的建立,旨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避免社会形成势力集团,稳固中央集权。为此,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公平,给所有的人提供机会。通过科举制度,让很多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社会流动的直通车。

现在的高考内容和科举相比固然是天壤之别,但其对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即为所有的人提供公平竞争机会。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上的不平衡导致教育的不公出现。优质民办学校收费高,公立名校旁边的学区房价格高昂,这些让寒门子弟渐渐远离优质教育资源,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来自农村生源不到两成便是这个原因导致。



前些年,中国一些名校已经在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报考的资格,而教育主管部门旨在用抽签方式,为其他学校保留一部分优质生源。

现在,中国政府用“公民同招”政策直接遏制这种教育不公的现象。“公民同招”让公立和民办学校在招生上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多校划片则让学区房的价值急剧下滑,也使得通过购买房产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路径变得不大可靠。这些政策的推行,导致每个学生在义务制阶段内的选校变得随机,教育公平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美国联邦制度导致地方政府权力较大,而社会阶层固化由来已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阶层固化的重要体现与工具。平权政策虽然旨在打破这一困局,但在执行中饱受争议。由于教育费用的高昂,招生要求的高企,以及对校友子女的照顾,美国顶尖名校天然在向社会精英阶层倾斜。美国教育的这些问题,也许正是中国政府的决策层着力避免形成的。

“公民同招”之后,意味着每个学校的生源质量是一致的,而对家庭来说,孩子就读于哪所学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生源质量会一致,或者至少趋于平均,这对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中国学校而言,会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对收费高昂的民办学校。从调研中国目前新建的K12国际学校来看,我发现很多学校会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内强调增加国际元素,比如说,国家所指定的义务制教材,由外教用英语来教学。

但这也可能会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K12国际学校因要满足国家对义务制教育的教学要求,同时又要和其他学校竞争凸出自身的优势,会无意还是有意,对义务制教育阶段内的教学融入国际元素。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

因此,对学校而言,“公民同招”使得大家的生源质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对教学会带来更高的要求。而中国国际学校的定位和特性,会使得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义务制教育阶段内能够符合国家要求,而在高中阶段内又能够培养出符合海外大学招生要求的学生培养路径。这条路径一旦成熟,中国教育国际化会有比较高的层次,也会大大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公民同招”之后,学校对很多孩子尤其是精英阶层的孩子的成长作用会下降,这便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

中国政府应该也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在去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新政中提到要加强家庭教育,这些政策是环环相扣的。

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之后,目前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近千万。经过21年的发展,扩招后大学生的子女多处于义务制教育阶段内。因此,整个社会加强家庭教育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

我估计未来家庭教育规划服务会有比较大的市场需求,会出现类似家庭教师或者家庭教育规划师的职业存在。同时,社会培训机构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在培训内容上会从原先侧重应试考试更多转向素质提升,对培训机构要求会更高。

打破教育不公是中国社会一直的呼声,以“公民同招”为典型代表的政策落地之后,教育公平得到落实的同时,也给很多家庭的教育带来不确定因素。

由于顾虑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或者孩子只能进入到自己并不满意的学校,因此,我估计“公民同招”政策有可能会激发低龄留学需求。低龄留学在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重创,但在疫情结束后,因“公民同招”政策严格执行,很有可能会出现反弹。宜校测算出,2019年中国总共新增1.1万低龄留学生,而低龄留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会呈几何数增长。

正如前面所讲到的,民办学校为了因应竞争需要,会加强国际元素的融入,在外语教学和理念上更多植入到义务制教育阶段内,这样会导致中国有一批具有出国留学需求的学生群体,这跟现在很多因中考成绩并不理想而选择留学会形成差异。也就是说,未来的出国留学更多的是自发行为而非被迫行为。



总而言之,“公民同招”政策严格推行,将会给中国的K12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公民同招”虽然是在招生形式上做了改变,但会影响到教育全盘格局。中国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教育,但在回报上有各种限制,强调凸显教育的公益性。中国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和强调教育公益性,这点和美国很类似,但在教育公平理念和政策执行上,两国渐行渐远。

在这个变化当中,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乃至家庭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会进一步加大。随着这些政策的变动,中国的精英家庭毫无疑问将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去培育自己的孩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任编辑薛莉 shirley.xue@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更多文章

学区房的阶层游戏,要凉了么?

荷兰:停课,也停学

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企业经营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