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陕西《规划》:西安都市圈+四条城镇发展带!

长安范儿 长安范儿 2024-04-13


近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批准公布。其中首次全面阐明了陕西区域发展和城镇带、城市群、都市圈战略规划。

一、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
区域经济布局



【发展重点】
  • 抓住用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 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协调发展
  • 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
  • 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重大战略】
  • 共建“一带一路”
  •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 聚焦“五通”战略要求,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推进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和创新开放新模式。


  • 加强与重庆、四川、河南、新疆、内蒙古等省市区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营和差异化发展,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空中丝绸之路等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道共建。


  • 深化与福建人文交流合作,共同争取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的高级别论坛,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起点的联动发展。


  • 拓宽与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合作,探索陆运体系与全球海运体系无缝对接机制,助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加强与黄河流域省区全方位合作


  • 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作区联席会议作用,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与黄河流域省区全方位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 加强与山西黄土高原交接地区协作,共同保护黄河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


  • 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西安、渭南、洛阳、郑州深化交通互联、产业互动、要素流通,建设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


  • 推动晋陕蒙 (忻榆鄂)等跨区域合作加强陕甘宁蒙晋交界地区能源合作,统筹能源化工重大项目区域布局,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和水污染共治。

拓展陕西区域发展合作空间


  • 依托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深化津陕对口协作,建立产业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进一步提升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层级,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的合作联动,持续办好陕西—长三角经济合作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化与江苏全方位合作,推动江苏企业来陕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区。


  • 依托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招商活动,深化与广东、香港、澳门战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以经济、人文、生态、基础设施为纽带,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共同推进西汉蓉航空产业带建设。

  • 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加快打通与长江黄金水道快速连接通道,共同推进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沿江绿色优势产业集群。


省内协同发展,全省“一盘棋”


关中:以布局优化为重点,提升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水平。
陕北:以能源革命为引领,加速推动陕北转型升级发展。
陕南: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夯实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基础。


1、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 抓好“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

  •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走“科创+产业”道路,围绕核心产业推进强链、围绕新兴产业加快补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


  •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全球高端要素配置能力。


  • 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与修复,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城市。


2、建设榆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 坚持重大项目引领、重大园区承载、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有序高效绿色开发能源资源。

  • 支持榆林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深化与西安先进制造业互动合作,推动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

  • 支持榆阳—神木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品质,进一步吸引人口集聚,实现中心城区人口过百万,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 支持榆林与呼和浩特、包头、银川、鄂尔多斯等城市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环保、民生、政策等精准对接,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3、优化“一市一策”体系


  • 支持宝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 支持咸阳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承接西安部分产业转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西安都市圈核心区


  • 支持铜川高质量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 支持渭南全方位深化与西安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推动工业倍增,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 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升清洁能化产业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动力。

  • 支持汉中深化与广元、达州、巴中等城市协同发展,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


  • 推动安康以汉江沿岸和月河川道为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富硒食品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和深加工基地,打造中国富硒产业聚集区。


  • 支持商洛融入西安都市圈发展格局,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循环新材料,做强大秦岭旅游目的地,打造气候康养示范城市

  • 支持杨凌发挥农业技术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探索涉农改革试点,扩大农业合作领域,打造“三区三高地”


优化产业平台和空间布局



1、建设关中先进制造业大走廊


以陇海交通线为主轴,以西安、宝鸡、咸阳重点制造业板块为主体,以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和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为补充,集中布局一批军民、央地、部省、省市共建先进制造项目和平台,承接国内外高端制造业转移,加大资金、土地等保障,推进产业发展空间相对集聚、功能适度错位、产业链相互配套,构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先进制造业大走廊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带,打造我省工业发展的“主脊梁”。


2、打造九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组团


统筹产业布局,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动能强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团。


  • 西安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

  • 西安经开区组团,重点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能源装备等产业。

  • 西安航空基地和富阎组团,重点发展航空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 西安航天基地组团,重点发展航天装备制造、卫星及应用等产业。

  • 宝鸡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钛及钛合金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石油钻采装备、数控机床等产业。

  • 咸阳高新区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组团,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

  • 杨凌示范区组团,重点发展智慧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产业。

  • 榆林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无人系统等产业。

  • 汉中经开区组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


3、构建“一核多极”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 “一核”,即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高端服务核心区,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医疗服务、会议会展等产业。

  • 宝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康养、商务会展、职业培训等产业。

  • 咸阳,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乡村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

  • 渭南,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航空体验、职教培训等产业。

  • 榆林,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能源金融等产业。

  • 汉中安康商洛,重点发展山水旅游、生态康养、特色民宿、文化创意等产业。

  • 延安,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数据存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

  • 铜川,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中医康养、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产业。

  • 杨凌,重点发展农业观光、会议会展、运动休闲等产业。


二、

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重点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发展重点】

  •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推动城市群(带)建设
  • 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
  • 提高城市安全宜居水平
  •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全面取消全省(除西安市外)落户限制,实行“实际工作+实际居住”即可落户的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实现省内(除西安市外)户口通迁。

推动城市群(带)建设


把握城镇化客观规律,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构建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主体,以大中型城市为引领,以骨干交通、经济走廊串联的城镇带为主要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1、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 健全陕晋甘三省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重点突破,促进城市群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 健全常态化信息沟通、项目推进合作和政策协调机制,支持西安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

  • 优化城市群空间内部结构,支持宝鸡与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深化合作、联动发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 推动关中平原、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 深化与中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互动发展,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


2、培育四条城镇发展带


  • 陇海城镇带,强化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宝鸡、渭南、杨凌等重要节点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分工协作,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带和城镇集聚带。


  • 包茂城镇带,推动榆林、延安、铜川、安康等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靖边、安塞、王益、三原、镇安、岚皋等沿线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沿汉江城镇带协同联动。


  • 陕南城镇带,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带建设全过程,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坚守绿色发展底线,着力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口相对集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互动模式。


  • 长城城镇带,深度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示范区、黄河“几” 字弯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高效协同的沿长城城镇连绵带。


3、优化城市人口规模结构

  • 引导全省城市依据区位禀赋、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人口规模,加快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


  • 推动关中和陕北城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引导陕南城市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


以西咸一体化发展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以构建网络化、开放型、一体化发展格局为路径,以促进西安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建设现代化西安都市圈。


1、构建“一核一轴、两翼三区、多组团”发展格局

  • 一核,即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

  • 一轴,即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

  • 两翼,即南部秦岭生态文化提升区和北部渭北产业转移承载区;

  • 三区,即铜川主城区、渭南主城区、杨凌示范区

  • 多组团,即以高陵、临潼、三原为主体的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以富平、阎良为主体的航空产业组团,以临潼、蓝田为主体的旅游休闲组团,以武功、周至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组团,以乾县、礼泉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组团。


2、深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


  • 加强西安市、咸阳市和西咸新区发展战略统筹,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合作互助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制度设计,着力在空间规划对接、产业布局协同、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 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开放便捷、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动市政、能源、信息等对接联网。

  • 按照板块相近、布局合理、功能明晰原则,优化西咸新区五大新城与西安七大开发区、咸阳高新区产业发展格局,合理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协作配套、联系紧密、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

  • 发挥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综合功能,完善西安代管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新区发展活力。


3、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发挥西安带动作用和咸阳、渭南、铜川、杨凌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

  • 编制西安都市圈产业发展地图,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指南,搭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平台。

  • 提升西安综合服务、产业辐射和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引导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推动一般制造业向都市圈梯度转移,形成梯次配套、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

  • 探索建立税收共享、统计核算机制,推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管理+品牌+资源”高效叠加。

4、加强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步伐

  • 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强化一体化发展和衔接协同,有序推动西安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产业园区适度延伸,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 合理加密快速公路通道,加快打通一批城际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有序推动城际公路市政化和城际客运公交化。

  • 扩大西安公共服务辐射半径,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鼓励共享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场馆,推动公交卡等通用,形成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长安范儿,法律支持杨华律师,侵权必究!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入伙:范儿家QQ5群415646147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

专题❶:最新!大西安未来最全发展规划,绝对大手笔!

专题❷:最新!西安高新区发展规划,全面对标深圳南山!

专题❸:三年后的曲江:重点布局4大类82个项目!

专题❹:最新!浐灞生态区规划,打造国际范儿城区!

专题❺:最新!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打造4.0东部新城!

专题❻:最新!沣东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大西安新中心!

专题❼:最新!沣西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科学城!

专题❽:最新!秦汉新城发展规划,打造田园城市!

专题❾:最新!空港新城规划,定位一流国际航空枢纽!

专题❿:最新!泾河新城发展规划,打造北部新中心!

专题⑪:最新!西安高铁新城规划,666米超级立体城!

专题⑫:最新!CCBD规划:701米、666米“西安之门”!

专题⑬:最新!西安航天基地规划,千亿级航天新城!

专题⑭:最新!碑林区发展规划,西安千亿级城区!

专题⑮:最新!灞桥区规划出炉,定位西安最美城区!

专题⑯:最新!高陵区发展规划,大西安北跨主城区

专题⑰:最新!西安航空基地规划,三生融合航空新城

专题⑱:最新!新城区发展规划,幸福林带2020年开放

专题⑲:最新!莲湖区发展规划:两轴两带三板块格局

专题⑳:最新!阎良区发展规划,2.0版中国航空城

专题21:最新!未央区发展规划,打造“五个新中心”!

专题22:最新!蓝田县发展规划,定位西安大花园!

专题23:最新!雁塔区发展规划,中国西部第一区!

专题24:最新!长安区发展规划,长安国际大学城!

专题25:最新!周至县发展规划,三步打造“金周至”!

专题26:最新!临潼区发展规划,打造东拓新中心!

专题27:最新!鄠邑区发展规划,最美城市副中心!

专题28:最新!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目标6000亿!

专题29:2049年,大西安都市区约2400平方公里!

专题30:重磅!大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布!

专题31:鱼化寨,最新规划浮出水面!

专题32:土门巨变!大西安中央活力区(CAZ)规划曝光

专题33:西安CCBD最新规划:两大地标群+五条地铁

专题34:西安文化CBD:18座超高层,打造现象级新地标

专题35:大西安新中心中轴线城市设计曝光,惊艳!

专题36: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海量规划效果图曝光!

专题37: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

专题38:拒绝“韭菜楼”,西安城市主色调“黄韵银律”!

专题39:青龙寺组团改造效果图曝光,超有料!

专题40: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规划首度全面曝光!

专题41:地标建筑荟萃,西安将诞生一座奥体新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