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金协会李东荣:低收入群体识别与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发展普惠金融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2016-08-05 李东荣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的“2016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致开幕词时提到,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人们对于普惠金融的理解已经更加清晰、透彻,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等,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当前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国内外政策环境,并且具备良好的技术条件。基于上述观察,李东荣作出判断,认为普惠金融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个好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平等,而金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推动力。李东荣指出,普惠金融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民心事业,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需求,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让金融服务变得更方便、更有效、更简单,如同“傻瓜相机”般易于操作、便于知晓,增强老百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李东荣强调,要特别警惕诈骗者,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提供虚假收益的理财产品骗老百姓的钱。“尤其在农村,农民的财富积攒尤为不易,一个欺诈性理财产品很可能就会摧毁一个家庭。”

“要建立综合性消费保护体制,让老百姓了解金融产品的风险特征。”李东荣建议。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致开幕词


以下为演讲全文:


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的主题是“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和世界愿景”,这个主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动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既是中国乃至全球致力达成的美好愿景,也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


普惠金融迎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

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在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不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有效解决普惠金融成本高、效率低、商业不可持续等问题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全球普惠金融实践的深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加快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普惠金融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首先,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我们对于普惠金融的理念更加清晰和透彻。尽管从世界银行2005年正式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普惠金融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其雏形可追溯到15世纪意大利修道士为抑制高利贷而发放的小额助贫贷款。20世纪70年代,现代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巴西等国家开始出现。随着实践的深入,普惠金融的内涵、外延乃至实现手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从更多依靠政府补贴扶持的福利主义发展到更关注组织上和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服务对象,从最初的贫困人口扩大到以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等为重点的社会各个群体;

▶服务主体,从单一的小额信贷机构,扩展到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业态主题良性竞合的多元化组织体系;

▶服务手段,从最初的机构网点、田间地头,发展到网点加PC端加移动端等多端并存,线上线下互动的多样化方式;

服务内容,从最初的扶贫融资,逐渐涵盖支付、储蓄、信贷、保险和资本市场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其次,当前发展普惠金融,面临非常有利的国内外政策环境。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任务。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发展普惠金融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国际中上游水平,从而确定了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

从国际看,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一项国际社会和业界主流所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是一些欠发达国家,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水平,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形成了很多典型经验和标杆做法。世界银行普惠金融联盟,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等国际性组织,在推广普惠金融理念,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各国实现普惠金融目标,提供了基础框架和实践指引。

再次,当前发展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软性技术条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可以说“无网络不金融”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特征。

上周在我国成功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通过了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该项原则鼓励各国建立可行的法律监管框架和数字基础设施,以先进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由此可见,国际上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已达成基本共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消除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破解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将使广大的小微企业、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总之,金融从业者对于当前发展普惠金融的难得历史机遇,应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抢抓发展机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应有一份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普惠金融要热情更要安全

在此,我想就如何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普惠金融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是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普惠金融是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民心事业,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落实到服务的各环节,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需求,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让金融服务变得更方便、更有效、更简单,如同“傻瓜相机”般便于知晓、易于操作,增强老百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要通过加强信息披露、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加强风险提示与教育、建立综合性消费者保护机制等多元化的手段,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要让企业明白金融产品的基本要素和风险特征。当前要特别警惕诈骗者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提供虚假收益的理财产品,骗老百姓的钱。尤其在农村,农民的财富积攒尤为不易,一个欺诈的理财产品,就很可能摧毁一个家庭。因此,要充分保证老百姓在金融交易中不会轻易被欺诈产生损失。

二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数据密集型的行业。先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前几天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所强调的,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

具体到普惠金融领域,谁能更好、更早、更安全地掌握运用先进技术,并切中当前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短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更多地获得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

比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来源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快速挖掘,完善客户画像、信用评估等业务功能,积极开展多元化、定制化、定准化的普惠金融模式和产品创新。运用云计算技术,有效实现业务系统的弹性扩展,更好适应长尾客户单笔小额海量交易的特点。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移动金融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场景紧密结合,实现小额汇款、小额支付、公共缴费等普惠金融服务的实时化、随身化和移动化。

三是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上强调,在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时,必须警惕风险蔓延。创新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防范风险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所有的普惠金融从业者,无论开展什么样的业务,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应该把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结合起来,把握好两者关系的适度平衡。

要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背景下,普惠金融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可能产生的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在金融知识的储备、风险识别、承受能力以及终端技术条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严格落实国家及金融行业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防控。同时,要构建法律规范、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治理体系,加强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风险监测,实现风险治理全覆盖。

四是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都已经不能割据地从事和发展普惠金融了。国家相关部门应引导各类型从业机构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兼具包容性和竞争性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既要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发挥长期积累的风控经验、管理经验和人才优势,将成熟的经验做法与互联网企业形成良性互补,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又要支持互联网企业开放客户资源、技术能力、金融云服务等,为合作伙伴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证券、基金、信托、消费金融等机构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搜索平台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拓宽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大众财富管理工具

充分运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机遇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所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开创一个普惠金融的美好未来。

声明:本文由SFI整理,未经作者审核,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精彩内容请点击:


谢平:比起财政补贴,普惠金融更需要的是信息和技术补贴


听中行原行长李礼辉讲一堂区块链科普课


觉得区块链很高冷?其实它的应用比你想象的更广泛有趣


万向控股肖风:区块链投资价值集中在数据层、通用协议层和商业应用层


P2P网贷平台怎么管?大咖们支了这些招


新金融风向标大会第一天都有啥“干货”?看这一条就够了


关于金融圈最热的区块链、Fintech,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杨凯生:互联网金融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以古鉴今|范文仲:风控缺位致中国金融创新“起大早、赶晚集”


SFI新任理事长姜建清: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能干什么?


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首秀”:金融科技是开给财富管理乱象的一剂良药


浦山基金会揭开“面纱”,浦山奖发展有了永续动力(附2016年评奖公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