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已在积极准备央行数字货币,相关负责人详解思路和举措

副岛丰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1-03-14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联合举办第十一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日本银行结算机构局FINTECH中心负责人副岛丰围绕日本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认识和准备工作发表演讲。尽管目前日本银行尚无发行CBDC的具体计划,但其也在研究和试验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副岛丰认为,在发行“通用型CBDC”时,最好是维持央行和民间部门所提供的支付系统的分层架构(“间接型”发行形态)。CBDC应该具备通用访问、安全性、韧性、即时支付和互操作性等特征,在引入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物价的稳定和金融系统稳定的关系、隐私保护、跨境支付的效率等相关问题。

岛丰(资料图)
与央行数字货币有关的举措方针

日本银行在2020年10月整理了一个有关央行数字货币的举措方针,其中列举了三点基本看法:

第一,在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各领域都在推进数字化发展。从技术革新的速度来看,今后,社会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可能会急剧增加。

第二,虽然日本银行目前没有发行CBDC的计划,但是从确保支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效率的层面来看,为了能够准确及时地应对今后各种环境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第三,在这样的认识下,日本银行设想了一种包括个人和企业在内的广泛的主体都可使用的“通用型CBDC”,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举措方针。

关于第二点,虽然一直以来的说法都是日本银行没有发行CBDC的具体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银行什么都不做。日本一直也在追赶科技上的差距,比如和欧洲央行一同研究“批发型CBDC”并发布了4篇报告,其中包括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应用的可能性等。在这次的报告中我们也公布了通用型CBDC的研究方针。

CBDC可以被定义为“与民间的银行(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活期存款不同,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央行货币”。CBDC是央行的负债,被用作支付的手段。另外,以该国的法定货币计价发行的CBDC,可发挥作为价值尺度的作用。

有人指出,大家越来越关注“通用型CBDC”是因为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内外各个领域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稳定币”就包含了有关数字货币在内的各种新的尝试。在日本,无现金支付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也出现了银行存款以外的与货币类似可用于支付的新型服务。

当前的支付系统主要是由日本银行活期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存款所支撑着的,为了通过前者进行支付结算,日本银行运营着央行网络。但是近几年诞生了上述提到的与货币类似的支付手段,支付系统周围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日本银行已认识到支付基础设施和货币系统正处于变革时期,并于2020年2月开始举办“支付未来论坛”,与专家讨论零售、批发和跨境各领域的蓝图。在如此大的框架内考虑CBDC至关重要。

图1 货币的分类

资料来源:副岛丰《日本银行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举措》

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CBDC

关于CBDC的作用,人们对于它所寄予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与现金并列的支付手段。目前日本的现金支付还是非常方便的,现金流通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将来发生了这种状况,且民间的数字货币不能充分替代现金所具有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与现金并列的支付手段可以考虑提供通用型CBDC。当然,只要存在现金需求,日本银行就会持续提供现金。

第二,支援民间支付服务。哪怕现金流通没有减少,从提高支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效率性的观点来看,如果有必要的话,为支持民间支付服务而发行CBDC也许会变得较为合理适当。

比如,近几年日本虽然出现了很多作为小额支付手段的无现金支付服务,但是都存在缺乏互操作性的问题。因此,如果由央行亲自发行数字货币,由民间机构将其运用于支付服务的话,就可以确保互操作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银行虽然提供支付手段,但支付服务始终由民间机构提供。

当然,要解决互操作性问题的话,除了发行CBDC外还可以允许开展支付服务的机构加入全国银行系统等现有的清算系统。要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需要官方与民间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第三,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支付系统。得益于数字化货币不仅是一种支付手段,还是一种支付背后发生的交易信息的传播手段。为利用这些信息所建立的机制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在发行CBDC的基础上,提供加上民间企业经营者的创意所发展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可能是一个有助于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稳定高效的支付系统的选择。

CBDC应具备的特征

发行“通用型CBDC”时,最好是维持央行和民间部门所提供的支付系统的分层架构(“间接型”发行形态)。日本银行发行具有支付最终性(finality)的央行货币,监视支付系统整体,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通过创新等方式,致力于改善与用户连接的装置,这有助于提高整个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当前系统中,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自己的债务,而商业银行使用其自身的债务即银行存款实现支付和信贷创造的功能。对此,当引入“通用型CBDC”时,中介机构将起到支援央行货币流通的作用。在CBDC中也希望采用分层结构,原因有两点:第一,央行很难承担起所有使用CBDC的企业和家庭的登记以及认证等,这部分工作委托给中介机构更为合适。第二,正如刚刚所提到的,由民间的中介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将有助于这些机构通过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图2 CBDC的两种发行形态

资料来源:副岛丰《日本银行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举措》

日本银行发行“通用型CBDC”时,在功能层面和系统层面上需具备5个的基本特征。

第一,通用访问。比如,有些人没有智能手机,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还会出现各种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将CBDC设计成任何人都便于使用的东西。

第二,安全性。毋庸置疑,我们需要确保CBDC难以伪造并努力消除各种不正当行为。

第三,韧性,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用。“通用型CBDC”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比如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满足离线支付结算需求。

第四,即时支付。使用现金时,我们只要把钱交给对方就可以完成交易。虽然要求CBDC也要有和现金一样快的支付最终性,但是考虑到庞大的交易量,这在技术上并非易事。

第五,互操作性。央行发行的CBDC要能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上使用,而且为适应支付升级,确保这些系统自身的互操作性也很重要。 

图3 CBDC在功能层面和系统层面

需具备的五大基本特征

资料来源:副岛丰《日本银行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举措》

伴随CBDC发行的金融稳定与创新课题

关于CBDC的发行,我们还应该考虑几个课题。

第一,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需要慎重地考虑CBDC所必备的功能条件和制度设计,如发行额、持有额度限制和是否付息等。

第二,引入CBDC要能够促进创新。因此要好好探讨央行和民间机构的协调以及合理的角色分担,也就是日本银行要制定何种程度的CBDC框架,从哪个环节开始交由民间企业自行开发设计。

第三,必须在隐私保护和用户信息运用之间取得平衡。现金是匿名的支付手段,是否要让CBDC也拥有同样的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认证和防止不正当行为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完全匿名是很困难的,但是又必须好好保护个人信息。另外,在考虑关于信息处理的各种要求的同时,有必要探讨央行和民间企业的角色分担,也就是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取得、管理什么范围的数据。

第四,我们要考虑CBDC与跨境支付的关系。如果各个国家都推出CBDC,那CBDC可能可以用于跨境支付。日本银行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关注各国央行动向的同时,不仅要推动CBDC在国内的使用,还要确保其可以活用于跨境支付中 

面向CBDC发行的主要准备举措

目前日本银行虽然没有发行CBDC的具体计划,但是为了能应对今后的环境变化也要做好准备。

为此第一个主要举措就是实证试验,不再止步于一直以来的概念性调查研究,还要更进一步进行更具体、更实际的试验。

在阶段1和阶段2中,作为“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要在系统上构建了一个实验环境,验证每个CBDC的基本功能和应具备的特性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目前中国已在进行试点测试,在经过概念验证后,日本也会判断是否要实施有外界参与的试点测试。

图4 日本银行关于CBDC相关试验的准备阶段

资料来源:副岛丰《日本银行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举措》

第二个主要举措是制度设计。制度设计与实证试验同时进行,并探讨央行和民间机构的协调以及合理的角色分担、CBDC的发行额、持有额度限制以及付息有关的观点,隐私保护和用户信息的运用、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等问题。

第三个主要举措是与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合作。我们要继续与其他央行密切合作,同时加深对CBDC的基本特性和对实务影响的理解,并活用于自己的研究中。另外,在实际引进CBDC时,不能仅停留于系统层面和制度层面,还需要更广泛、更大规模的研究探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与银行、非银支付机构、IT、法律专家以及有关当局等合作,将各种知识见解运用到今后的研究中。


责编: 李俊虎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