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末总结:我们在文字间回顾这一年

常识 2019-08-18


我们在文字间回顾这一年

2015年的指针即将从今日走向末尾,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前夕,我们将《常识》过去一年做出的文章中,每月挑选出了一篇,邀您一道回顾。

这些文章或许本身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落下的文字即为历史,梳理之意,除了整理自身,也是为了重拾那些飞速流逝的信息碎片,过去这一年,学校、社会和这个国家,或许都还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点击文章名即可跳转至原页)

新年将至

《常识》祝诸君

以梦为马,破浪前行

我们一起努力

1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点击文章名阅读)



1月13日,常识诞生五周年,我们发表了这篇纪念文。回溯过往,勉励当下,期冀用常识的放大镜去点燃许多东西,让一切重燃热情,让一切更加清澈。



2

《对话梁鸿:从梁庄到吴镇》


继创作完《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两部作品后,在新的一年里,梁鸿老师开始了新的写作计划,这次她要为我们讲述一系列带有虚构色彩的故事——“云下吴镇”,主题则延续了前两部作品的核心:村庄与农民。那么,从梁庄到吴镇,梁鸿的创作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3

《为什么要优雅的如厕》


江安校区教学楼的洗手间翻新了镜子、洗手台和隔间的门,新增卫生纸、洗手液和无障碍隔间的坐垫纸,一副人生处处有惊喜的样子。为此,社交网络上流传出一句“如厕在川大”的佳话。为何厕所的变化值得关注?



4

《他的国》


在白族村庄里,美国人林登生活、经营、参与民族文化保护。面朝洱海,春暖花开。 这是他来到中国的第31个年头,也是参与到大理白族文化保护、“喜林苑”客栈经营的第10年。

5

1950最后的战役

——国共西昌战役纪实


1950年3月,西昌战役,这是国民党正规部队在大陆失败的注解。西昌,也随之成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后一座城市。大时代洪流之中,小人物又有着怎样的命运?



6

《对话野夫:不止1980年代的爱情》


野夫说,他只会讲爱情,不敢讲更多的话题。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恐惧的。但文字是他的投枪,能部分实现自己的救赎。


7

(后台回复“学代会”获取)


最是期末风波起。商业街上,一家家商家卷帘门落下,理发店发生退卡风波。常识耗时一个学期做出的一篇深度调查报道,在7月2日这天,仅存活了短短了几个小时。时至今日,我们仍希望这篇文章曾使您重思,谁的学代表?谁的学生会?谁的学代会?

8

《天津爆炸:一万个墨菲定律》


“这次事故,是由一个个小失误小偶然酿成的巨祸。也就是说,一般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只有这一个环节出事了还能弥补,但恰好是从上到下,每个环节都出事了。”墨菲定律这样描述这种悲剧: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一定会发生。

而当它发生,我们无可奈何,措手不及。由夏而冬,4个月。

过去了吗?过去了。过去了吗?没过去。



9

《消失的商业街》


迎新季一过,商业街又恢复了萧条冷清的景象。老铺子里故人的脸,食物的味道、熙攘的人潮......刚进校的新生,大概并不知道这条街昔日模样。而对于老生而言,流传于社交网络的图片、文字,不过是一次孤独的怀念。

未来呢?我们拭目以待。

10

《突发:江安快递去哪儿了?》


10月,有人已开始为双十一“吃土”做下准备:当购物车满了,短信到了,你怕什么?

——和包裹中间隔着长长长长队。

这篇文章让我们体会到新闻人的使命感:当突发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常识人在现场。

11

“记者节”策划系列

【常识.记者节特别策划】一个初入职的都市报记者的自述

《菁英丨“他们怎么说?”——十位资深媒体人的问答录》

《学术丨“我这样认为”——新闻专业教育的圆桌会谈》

今天,记者依然面临和民国报人相似的生存、身份和公信力的困境。而且似乎更为严重。今年记者节,我们通过多方努力,以“记者节”为话题采访了众多知名新闻工作者、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以及就职于媒体的《常识》年轻记者,分为三篇文章,一并刊发。

节日不仅是为了庆祝纪念,更是回望反思的好机会。

12

与北岛的一次交谈:并未远去的英雄时代


12月1日,我们有幸与北岛交流,回忆《今天》,希冀明天。诗人说,“无权的权力,无家的家园,无言的语言。”

我们在鼓励中得到力量,也想起,“在大家的祝愿下,《今天》一定会走得更远,远到天边,直到和当年那些年轻人,和明天的孩子的身影合在一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