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说丨《活动变人形》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缩影

梧桐 广州大剧院 2023-06-22

8月20-21日在北京,8月28-29日在广州,王蒙同名小说改编舞台剧《活动变人形》首轮演出圆满结束,收获大量好评,巡演送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戏剧评论家梧桐的一篇剧评,一起重温这出好戏!另外剧院君透露一下,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全国巡演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它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梦境,他们的不甘,他们的悲鸣,在一代代地复制粘贴,在一代代地复活重生。


——梧桐谈《活动变人形》观后感


PROFILE

梧桐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戏剧评论家


《活动变人形》的男主人公叫倪吾诚,这篇文章统称为倪先生。我一直以为,倪吾诚不是倪吾诚,而是一个时代或几个时代的“昵称”。

“全世界还有多少这样的等待了、渴望了千年万年亿载的冻僵了的、挤扁了的、压硬了的、失去了语言、情感、温度和运动的灵魂!”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首发于1986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35周年《当代》纪念专刊,写知识分子的苦与闷及自知与不自知的自毁与自焚,天性一般的崇洋媚外,注定了宿命般的生不逢时。2021年,在这部巨作发表35周年的时候,同名话剧问世。

王蒙先生说这是一部有记忆的小说。

是的,它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梦境,他们的不甘,他们的悲鸣,在一代代地复制粘贴,在一代代地复活重生。

谁的腿,也别想闪过时代这道坎

“活动变人形”是倪先生送给儿子的玩具读物,书中画分为头、上身、下身三部分,可随意翻动并组合成不同的人形。剧中对这个东西的解读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他的欲望、希望、理想,是他的头。他的本领、行为、成就,是他的身。他的环境、地位是他的腿。这三者能和谐,哪怕只是彼此相容,他就能活,也许还活得不错。不然,只有烦恼、 痛苦。”

如此,这个“活动变人形”也“升格”成了文化符号,社会符号,精神符号。

只是,多了些悲悯和苍凉,所谓“只有烦恼,只有痛苦”。

这个社会始终是大潮涌动着的——

所以,倪先生留洋归来,夹缝求生,他的钟爱是以思想者的维度高谈阔论,并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自以为颇有仪式感和领袖气的高谈阔论,但是,一没钱,二没力,三气性大,故此,唉声叹气不得志。

所以,倪先生的妻姜静宜,他因所谓“包办婚姻”不喜欢她,却又难以自圆地娶了她,更与她同床共枕生儿育女。她断然漠视他的新意,坚决拒绝被改造,忽而娴熟,忽而市侩,无时无刻不让人窒息难耐。

所以,倪先生的丈母娘姜赵氏,完全彻底地守护着、传承着祖上的伦理纲常,却又常常说些没有伦理纲常的话,做些没有伦理纲常的事,关键是,包括她自己在内,谁都奈何不得她的身心她的灵魂。

所以,倪先生的大姨子姜静珍,家有这样的女人附体,不上头怎么可能?泼辣也就罢了,还愿意时不时地指点江山;空虚也就算了,还愿意冷不丁地爱如潮水……

所以……他们的下一代,下一代,下一代……谁都不是孤零零地来,孤零零地去,灵魂这东西,很多时候是不由自主的。就像爹妈不经过子女同意就把子女牵进这个世界,你说这是天堂,他(她)却笃定这分明就是一片地狱。

所以,一目了然,谁也别想闪过这道“坎”,即便你的腿再长,你的心再大,只要你如倪先生这般走运,被这样的奇人幻境所萦绕,那就安然地享受这种“活动变人形”吧!

对了,千万不要尝试着改变不可改变的一切人和一切事!

因为——

谁的家,也别想躲过内卷这个坑

《活动变人形》全篇挥之不去的是新与旧的抗衡,中与西的对峙。而这种抗衡与对峙凌驾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上方,这个人,这个家,真的就是一具行尸,真的就是一座坟茔。

由小说改编成话剧,三部曲的结构清晰又通畅。第一部分是倪先生的家世背景,第二部分是倪先生的家庭纷争,第三部分是倪先生的自困自救。当然,因为起始是不自由的,所以结果也是不自由的——这话好像也不具通透的逻辑关联。

权当是被倪先生同化了吧!

“羊㞎㞎蛋,上脚搓,俺是你兄弟,你是俺哥。打壶酒,咱俩喝。喝醉了,打老婆。打死老婆怎么过?有钱的,再说个。没钱的,背上鼓子唱秧歌。”好听的民谣或许可以繁衍好美的记忆,却不一定能滋养好看的容颜和好有福气的命运。

“这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我的一个噩梦,它从未在心底缺散过。其他作品,我都是主张快乐创作,而这本书是我流着血、撕裂着灵魂写的,这辈子我从未这样苦地写作一本书。”王蒙先生谈及《活动变人形》,情真意切。这样的切肤之痛,字里行间的生活印记,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

有文章说作品中的人物就是王蒙的原生家庭成员。

我以为,这不重要!要命的是,每个有思想的人,每个有阅历的人,每个有灵魂的人,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思想,找到自己的阅历,找到自己的灵魂。这种共鸣,是一种写作与品读的至高境界。

《活动变人形》中的人和家,就有这样广泛的共鸣。尤其在它由文字跃上舞台之后,这种共鸣感更被各种适当又适度的视听语汇加持着,可说是椎心泣血,酣畅淋漓。

相关倪先生的“内卷”之事,是有年代感的,同样也是跨越年代、穿越时空的。有这样的阅读和观演互动,除了原作的文学品格之外,主创阵容功不可没——他们把“内卷”这个坑挖得太“诱人”了!

必须夸赞一番此剧的主创阵容,看上去是一个临时组合,“合力”却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中颇显难得和珍贵。90后编剧温方伊把这部充满新意的“旧作”剪裁得细腻而饱满;导演李伯男为这部作品架构出一套别致而灵动且不失底蕴和寓意的舞台时空;舞美设计刘科栋别具智慧地化用旋转木马的概念,为人生的荒诞和无助剥丝抽茧;另外,灯光设计邢辛、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胡晓辉等核心主创亦不辱使命,更有陈浩领衔的演员团队,不是明星,却呈现出超越明星的表演质量。

谁的命,也别想破掉自损这个圈

本来是拟定好这个小标题,再来说一说七七八八的感悟的。

却被各种琐事缠身。

未完成,待续吧……“待续”何尝不是文人的命里注定呢?

我要说的是,这两年,《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人世间》、《活动变人形》……脱胎于名著的舞台剧作品,好评度和美誉度明显高于所谓“原创”。所以,剧界同仁们,我们可不可以放慢一下原创的脚步,与名著一起跋涉,与名著一起重生,与名著一起品评人生!


文字:梧桐

排版编辑:蜜柑

剧照摄影 夏冬 陈晓斌


错过了首轮演出的观众
舞台剧《活动变人形》全国巡演即将开启
想在哪里看到这部好戏
在留言许愿,说不定就会成真喔!



*扩展阅读:
吵架,痛苦,逃;文明,眼泪,变!从好书到好戏,“活动变人形”将再次华丽变身今日开票!王蒙先生也来为这部舞台剧打CALL生活·戏剧·温方伊·戏剧·生活
他们生长在一块“羊㞎㞎蛋,上脚搓”的土地上……
一个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事可做的人是多么羞愧啊……
如果可以,我选择原谅童年所经历的一切
导演李伯男:文艺作品关注的永远是“人”王蒙登台向观众“致歉”,愿这样的噩梦一去不复返
震撼首演:一部“有记忆的小说”首次被搬上舞台看这些生动鲜活的人,从《活动变人形》中走来!

盛大开演!“难道我们今天不应该看一出这样的戏吗?”

好评如潮!《活动变人形》给你160分钟不间断酣畅淋漓观剧体验!

TA说丨看《活动变人形》,如同“噩梦”一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