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法规解读:疫情期间涉外合同履行的法律应对
文:京师合肥
为了有效防控新冠疫情,一个多月来,中国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限制人员流动、延迟开工、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国内各行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应急措施的影响。依据我国《民法总则》、《合同法》、《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国际商事合同通则》(PICC)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条约,京师律师为您在疫情期间涉外合同履行提供以下法律解读,供您参考。
一、涉外合同是否适用不可抗力?
解读:适用。但首先需要看双方在合同中的具体约定;其次,应当明白各国对“不可抗力”或类似法律事件的认定和处理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普通法系国家。所以,本次疫情是否符合不可抗力以及如何适用,具体需要看特定涉外合同所适用准据法下的相关规定。
二、国内当事人如何取得不可抗力证明?
解读:我们建议国内当事人通过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申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目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已开设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的在线申请功能,该证明作为我国权威机构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律认定,在国际上应该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三、国外当事人能不能要求终止涉外合同或拒收到岸货物?
解读: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当地时间1月30日晚,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且在相关建议中也未将中国列为禁止产品出口国,但国际贸易的具体决定仍然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这在客观上可能对国内产品出口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们建议在保持磋商和抗辩的同时,应参考双方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积极收集整理准据法下有关产品质量、“不可抗力”或类似法律事件的相关规定,为以后双方谈判或诉讼准备好相关的法律依据与证据支持。
四、国内当事人能不能以成本提升为由要求出口涨价?
解读:除非双方在合同中对成本变动有明确约定,不然在实践中此项请求很难得到国内外法律支持。具体到国外法,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合同当事人还应积极采取哪些措施?
解读:及时与贸易有关的金融机构取得联系,比如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行、议付行等,要求其立即停止支付或及时支付相关货款。鉴于涉外合同纠纷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当事人应积极与自己的法律顾问联系,为商业沟通或纠纷解决做好准备。
其次,如果最后不得不进行诉讼或仲裁,当事人应当做好成本相对较高、时间相对较长、结果可能不确定的心理准备。同时,当事人应在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收集、保存国家及当地政府针对本次疫情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该项政策对其所处行业及自身履约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关证据,以争取胜诉或者减少损失。
用专业战斗!京师发起“风雨同舟·大型公益法律咨询”,助力全国数千家企业
战“疫”逆行者(六)| 支援火神山,看看京师“战疫运输队”的故事
疫情法规解读:发布虚假广告或进行虚假宣传,会承担什么样的行政处罚?
疫情法规解读:员工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疫情法规解读:解读北京惠企“16条” ,多项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走出难关!
疫情法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理解与辩护
疫情法规解读:以律师的视角看对“八名新冠肺炎疫情造谣者”的处罚
疫情法规解读:建筑施工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工程实务问题解答
以律师为本,构建“执业零成本”的律师生态圈
联系我们
电话:4001666001微信公众号:京师律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官网:www.jing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