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巴巴的天花板在哪?

李华 商业观察家 2022-09-27

 


■  撰文  |  李 华

 与商业观察家作者交流可添加微信lihua759321



阿里巴巴在2019年第一季度市场表现依然领跑同行业,几个指标,核心电商收入、月活用户数、利润表现等都明显好于同行业。考虑到阿里巴巴这么大基数背景下,这样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


但从目前同业表现来看,或因宏观经济疲软(人口红利衰竭),以及自身原因,许多都陷入发展瓶颈期。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支撑阿里的发展动力是什么?阿里巴巴的未来在哪里?它还能有怎样的可能性?它的挑战与瓶颈又在哪里?



平台



淘宝天猫移动月活跃用户2019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了2200万,达7.21亿,增量主体来自低线市场。


这个数据跑过其他电商平台。


当拼多多于低线市场崛起,实际上,是在抄阿里、京东、苏宁这样既有电商平台的后路,即他们未来要做的用户市场。


有意思的地方则在于,体量更大的阿里巴巴受拼多多崛起的影响反而是最小的,阿里并没有完全失去低线市场的影响力。


这或许要归功于阿里巴巴的生态能力。虽然阿里并没有披露具体用户获取构成。但大致可能会来自以下几个层面。


1、淘宝依然有竞争力,低线市场用户在被其他创业公司通过社交等工具转化线上消费之后,淘宝相比过去也能更好触及到他们。


2、对线下资产的投资,会带来新用户,以及提升购物频次。比如大润发470多家大卖场门店的主体在三四线市场,做得是家庭用户(年龄层相对更大)。盒马也有了135家门店,这仅仅135家门店就能让3000万用户住上“盒区房”,会在一二线市场贡献家庭用户。还包括三江购物、银泰百货,以及对淘鲜达业务等其他领域的投资。相关业务的发展 ,他们在未来都可能会不断创造拉新价值和购物频次提升价值。


3、生态能力。举个简单例子,线下门店不仅会为淘宝贡献新用户,还会为支付宝贡献新用户,线下门店客流转化到支付宝会更容易、更高效。同时,支付宝也会为淘宝天猫、饿了么带来新用户。支付宝的用户数更多,因为它不止于线上,还有线下。不止于阿里内部,甚至,拼多多、美团外卖也是支付宝的大客户。按阿里披露,淘宝支付宝上的饿了么订单额占到饿了么总订单额的30%。


其他的还包括一些媒体、地图等业务都会带来用户与交叉营销价值。


4、整合外部资源,花钱买流量,做流量中间商。阿里的流量转化能力、效率是很高的,因为有一个生态体系基础和有核心产品——淘宝。这块看的是投入产出比,买来的流量能创造多少商业价值。


以上,可以看到生态体系对于阿里所能贡献的价值。它是支撑阿里当下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块也可能是阿里未来面临的挑战。


通常来讲,任何一个企业要多元化发展,按阿里的说法是做“经济体”、做生态,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多元化?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多元化一定要通过平台方式发展,如果像阿里近两年来许多通过“自营”方式来多元化,是值得怀疑的,现实中也并没有太多成功案例。


自营可以大幅增加营收,但问题在于不可能样样做的专业,多线布局可能面临战线铺得太长,多线都无法获得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的情况。


现在铺开阿里巴巴的多元化布局,可以发现,只要业务没有获得市场支配性地位,其的多元化业务基本都是亏的。


新业务起初,可能会有先发、规模优势,但发展一段时间,也会发现竞争者学得非常快。


就好像盒马在数字化、生鲜食品化、水产等层面的很多作为都是开创性的,然而,如果看最近这两年来同业的表现,会发现各家企业的进步非常快。


前置仓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在到家业务层面进步很大,他们抢了很多到家订单,一些企业声称,在某个城市的某个时刻曾把盒马打过线上用户留存等层面的负增长。


线下企业如永辉、沃尔玛、步步高等在生鲜、数字化业务层面也是快速跟上。甚至各区域性超市,看看他们,似乎都在对熟食、水产等业务作投入,以更好建立壁垒。行业这两年来的整体进步,是远远超过前些年的。


阿里巴巴在2018年下半年时,似乎也对此有过反思,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公开发言看,阿里似乎也在反思平台战略,反思为什么会买这么多线下资产,怎么就做得这么重了。



一个中心



对于多元化,马云很早前在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流露出了对李嘉诚的欣赏,在给他人建议时其引用过李嘉诚的观点。


马云称,与同伴拜访李嘉诚时,同伴问李嘉诚,为什么你的多元化,绝大部分项目都成功。而中国那么多人都不成功,就你能成功。


李嘉诚回答称:“做生意,要记住,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赚钱的。”


天塌下来,还能赚钱的业务是什么?


就是无论经济如何低迷,消费者也会稳定购买,不得不掏钱使用的商品与服务。那就是衣食住行健康。


具体来看,“吃、生鲜食品”业务,即便经济好的时候,以及发展到目前,通过电商运营仍不赚钱。“行”呢,经济低迷,跨城市的旅行与商务活动会减少,或停滞。城市内的出行则是公共事业,需要政府补贴,不赚钱的。健康医疗,当下政府管制还是比较严。一些互联网方面的尝试,也还不赚钱。


“住”,买房的需求也可能会消失,但像电还是要用的,所以,看李嘉诚“转移”海外,投资英国等,买了电力公司。国内方面则是专营管制。


最后,剩下了“衣”。这可能就是阿里巴巴的核心。


服饰等百货品类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经济再差,你也不能赤身裸体,你还是会在意些外表,否则,冷也要冷死你。


服饰通过电商发展,则是适用性最好的品类市场,是最“肥”的一块市场。体量大,利润高,能养巨头。


对于电商经营来说,这也是一块稳赚不赔的生意。


服饰的毛利很高,做缺乏收入的中学生群体的平价休闲服企业,在对代理加盟体系分润后的毛利率都有50%。皮草的平均加价率则有6倍。行业内跨度弹性大,利润空间大。他们能高价盘下铺位,能有高市场费用购买广告。


服饰的问题在于,潮流更替太快,风险在库存身上。即这一季的销售不理想,若想留到下一季再销售,是很难卖出去的,会有新的时尚潮流出现。服饰企业倒下都是倒在了库存身上。


所以,看电商经营服饰品类,会发现电商是不承担库存风险的,只要我能构建流量、场景基础,模型就是帮你卖,卖出去我分润,卖不出去风险跟我也没关系。那么,对于电商来讲,希望甩掉库存风险,愿意大比例,也能大比例分润的高毛利服饰品类,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展现,服饰等百货品类对于阿里巴巴的贡献价值,这台“造血机器”到底是如何支撑阿里巴巴的多元化。这也是阿里巴巴相对京东、拼多多等,在当下的主要的差别。


首先,从总量看,服装过去一直是电商销售的第一大细分品类市场,在2013年前,大致可以占到线上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更早之前占比更高。不过随着其他品类的线上化发展,服装交易额占比也有所下降,但权重基础还是很大。


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限额以上的服饰零售额(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未包括化妆品、母婴个护等)为13707亿元。由于中国服装市场太分散,有很多小型商家未被计入,于是,中国服装协会可能根据生产量、出口量等指标做了个推算,2018年,中国服饰市场总体销售总额在3.08万亿元。(算下来,每位中国人年均花费2100元左右)


在各方面的线上数据看,服饰当下的线上渗透率超过3成,往4成靠。阿里的相关线上市场份额呢,有很多不同数据,但区间可能就在70%-85%样子。


把这些数据统算下来,就能发现服饰等百货品类在线上的巨大体量,以及阿里于这块市场所建立的支配性市场地位。


其次,我们再来重点看看利润回报。因为服装从电商层面的看点,主要在利润。


平台电商的一个核心指标是货币化率,就是营收除以GMV的比率。面上意思是,在一定平台交易额下,能卖出多少比例的广告流量收入,收取多少佣金,创造多少营收出来。广告和佣金的毛利率很高,至少70%以上。


但背后呢,货币化率说到最后,谈得就是商品定价权。


即售卖给消费者的商品价格怎么定?到底是品牌定、渠道定,还是平台定?定多少?利润怎么分?对市场份额的影响程度?


因为如果你要提升货币化率,不管你通过什么方式,增加广告供给也好,还是增加佣金率也好。品牌商家是要算总账的,就是我在你这销售了多少,然后花费了多少成本。货币化率提升如导致我的成本增加,那怎么办?


那我就要提高零售价格(一些时候也会为自己加点利润)。那么,平台上的商品就会卖得更贵。消费者如果买账,大家多赚钱。如果不买账,那就没有利润。品牌商家可能要找新的渠道,平台电商则因为卖得更贵而面临失去一些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速的风险。


所以,这里面的核心是,是否有支配性市场地位,以及是否有足够效率,通过这些来获得定价权。支配性市场地位就是绝对大头的市场份额。如果在行业还有增速的情况下,你的重点可能就是要市场份额,货币化率不会太高。效率呢,比如一个平台有海量商家和海量用户,这里面会出现“好的商品没卖出去,想买的却买不到”的情况,你能更精准地对接需求,会创造更好的转化率与效率。你就会获得附加值。



分品类来看,3C家电的货币化率很低,服装货币化率很高。


这是因为3C家电是标品、高客单价商品,很难差异化,消费者买时要左比右比,也很容易比。所以,3C家电多走效率化方向,上游易形成规模。若看3C家电市场中的各个细分品类,前五大品牌许多都吃掉这个品类市场的80%-90%的市场份额,比如空调等。


就是说,消费者买这些商品都是奔着这几个品牌去的,那么,为什么他们需要花很多钱从你这买广告,让你抽更多佣金?如果你想低价销售获取支配性市场地位,那他们为什么会希望市场中只有一个平台销售渠道?没有任何一个卖家希望市场上只有一个买家。


所以,在3C家电品类,货币化率难提,平台电商间的竞争也激烈。像京东这样,建仓给上游用,提供物流服务,提升库存周转效率,才分到了稀薄利润,做出规模,走出了自己的模型。


服装则不一样,服装是非标品,中国有数以万计的服装企业,龙头企业可能都占不到市场份额的1%,太分散。服装又每单毛利润高,在这种情况下,下游的平台电商是相对容易做出市场规模,获取支配性市场地位的。未来,它的货币化率也可能是有提升空间的。


只是当下线上服装销售还有增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网上衣着零售额在2018年,2019年1-4月都实现了同比20%以上增长。而线下2019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重点大型百货场的同比增速1%还不到。所以,线上可能还是会控制一定货币化率来获得市场份额。但即便现有的货币化率水平,利润已经很大。


《商业观察家》访问的情况是,现在销售排名几百位的服装品牌在阿里平台的佣金率是5%,但他们还是要购买广告。因为除了前100名的品牌会有流量分配外,靠后的品牌很难得到免费流量。(阿里一季度中国零售市场货币化率4.32%)。


服装是什么生意呢,你要打造商圈,要打造服饰消费场景,就要招你想要的品牌入驻,给的条件会很低。线下会给大牌装修补贴,扣点也很低。线上呢也给免费流量。但靠后的品牌,没有足够市场影响力,又想贴着大牌提升品牌溢价,那么进商场的租金、扣点就很高。在线上,他们就是买广告流量的主力。因为不买没有流量。


可以算算阿里的服装商家数。阿里等于是把电商最肥的一块市场先吃掉了。


从电商竞争就可以看出来,做3C电器电商,京东从2004年开始,烧了12年的钱才盈利,如果算集团总体盈利(包含物流、金融等所需投入),那费时更长。


唯品会则分了服饰品类一块小的细分市场。2008年成立的它,仅4年发展,那么小的经营体量就盈利了,然后到现在都是每季财报出来,有同样的宣传口径——又连续多少个季度盈利了。


这就是品类差异,最肥的市场被阿里巴巴占据了,其他只能找更难啃的品类市场发展。像每单毛利额低的快消、生鲜等超市品类市场,电商化发展到现在都还没有盈利,没有利润产生。(拼多多起家于快消、日百、生鲜杂货)


所以,阿里巴巴跟这些企业的最大差异是什么?阿里有“造血机器”,其他的则相对很“穷”。


进而,我们看各个电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会发现最先出问题的反而是京东,而不是阿里。


靠着3C电器微薄利润的京东,或出于进攻,或出于防守,在现阶段,进行了跟自身实力不太匹配的多元化发展,它把业务线铺得有点太开了,资源支撑不了,在一些新业务上找不到焦点和定力。


京东受宏观经济疲软的影响也更大,因为它没有“造血机器”,没有天塌下来,也能更稳定赚钱的"产品"。



至于阿里在服饰品类未来还能创造多少利润。


阿里现在的定价比线下还是要便宜的。《商业观察家》访问二线城市百货商场,他们的综合扣点率在22%左右。像百货龙头王府井,其主体业务——联营百货业务的毛利率超过16%。


线下目前依然是中国服饰消费主体,但线下的问题是,人工成本太高,管理难度也高。甚至有品牌企业对《商业观察家》称:“跟线下谈佣金,主要看关系。5%-40%的佣金率我都见过。”


所以,可以一对多服务用户的线上平台,看起来空间还是蛮大的。前提是拥有足够市场地位。



两个基本点



围绕这个中心,我们来看阿里巴巴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两个层面,


首先是“二选一”。


过去市场的“二选一”争论,无论是阿里与京东的“二选一”交锋,还是阿里与当下拼多多的“二选一”舆论。焦点其实都在服饰等百货品类。


为什么?


既因为阿里在服饰品类拥有支配性市场地位,话语权和操作空间大,可以“让利”。也因为服饰品类利大,如果没有利润,那还较什么劲。


像超市品类,现在电商做本来就是亏的,如果再做“二选一”,那还能给品牌商家什么新的条件,来让他们“二选一”,亏得还不够吗?


在服饰等百货品类,如果京东、拼多多能分一点市场份额,他们就能多赚几十亿,然后可以花钱买东西。再分点,能花百亿买东西。再成长点,没准就能像阿里这样动不动几百亿地布局一个领域。


所以,“二选一”本质上,是阿里在防守,很有侵略性的防守。阿里不希望失去市场份额,散失市场地位。京东、拼多多则是进攻方。


京东在过去的“二选一”中,其实,到目前看,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京东与阿里的重合度比较高。主体都做一二线市场用户。没有足够差异化,要真正构建服饰消费场景是比较难的。


拼多多当下可能会带来更大挑战。因为拼多多与阿里的用户群,至少在现在还是有一定差异化的。所以看拼多多,既用支付宝,也用菜鸟服务,京东就不用,京东与阿里看起来就是完全对抗的,没有回旋余地。


《商业观察家》认为,未来的关键,可能主要看拼多多的低线市场用户群能产生多大商业价值,能不能销动品牌服饰,进而构建服饰消费场景。因为如果你这里有增量市场,那我干嘛要排它而放弃一片森林呢,放弃空间会培育出新的竞争对手。


某种程度上,拼多多也可以看作是阿里巴巴的溢出效应。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是孙彤宇,最早的淘宝CEO与奠基人之一。所以,孙是能理解淘宝本质的人。这块信息可能会向拼多多流动。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及团队,做过阿里的代运营——乐其,重点还是快消品品牌电商代运营,花王、惠氏等。所以,淘宝天猫的厉害玩法与有待突破之处,他们应该是有足够认知、理解和信息储备的。拼多多靠什么起家的,就是快消、日百、农产品杂货。


拼多多成长这么快也得益于物流基础设施的产能过剩。按中国的经济模型,每个行业似乎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物流也不会例外,但阿里在这个过剩的过程中,还是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阿里做的“双十一”,一直在“拉升”物流的产能极限,阿里也总是在释放未来电商包裹会达到多少量级的信息,阿里还投资了许多物流快递企业。


物流产能过剩,价格就便宜,冷链甚至都出现过几块一单的情况。价格便宜则电商履约成本更低,有利于电商做大市场份额。由此,平台化发展的拼多多也是受益者。京东的自建物流则没那么“愉快”了。



其次是“东南亚没有冬天”。


国内用户市场总是有做完的时候,去掉12岁以下的儿童与70岁以上的老人,剔除家庭用户共用一个账号的情况(家庭女主人帮全家买东西),再考虑下总有一批固执人群,这辈子都不会接受电商。那么,看淘宝天猫的7亿月活用户基数,其实,离“人口红利”到顶也不远了。作为应用、使用范围更宽泛的社交产品,微信到10亿用户时,也增长不动了。


现在的活跃用户增长其实也相对过去有更大风险,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率不足。即如果是花大价钱来获得一个新用户,这个用户所能带来的商业回报可能是有限的。一方面受购买力水平影响。一方面受消费习惯影响。还可能受价格影响,他们就是会在各个零售商处“游荡”,挑最便宜、没有足够利润回报的商品。他们之前在互联网大浪潮下都未被转化到线上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你看现在淘宝天猫的页面,重心之一是什么?大幅度来推新品。大幅推新品意味着什么?就是"从存量中找增量",一是有新的定价,老款涨价反弹大,所以,新品毛利高,品牌商和平台都能更好获得利润回报。二是,推新换代能刺激消费,有利于提升单客产值。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阿里巴巴的下一步发展,用户增量方面,毫无疑问就是需要从海外市场要用户了。


这块好不好做,面上看,很热闹,似乎很有希望。但若仔细分析还是挺难熬的。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这块市场跟中国接近,人口基数红利大,智能手机使用量大幅增加。从宏观层面的各个指标看,都是非常适合电商发展,并可能做出大市场的。


阿里在这块市场也是重点、重金布局的领域,投资收购了lazada等,整体在东南亚,已投入了数十亿美金。


但《商业观察家》最大的疑问在于,阿里在中国的发展模型适不适用东南亚,阿里的经验够不够用。


先不谈企业文化能不能复制过去、本地团队构建和当地的竞争情况。仅谈发展模型。


阿里在中国得益于服饰等百货品类的“造血能力”,迅速壮大。


但服饰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遇到暖冬,卖羽绒服的能急死。伟大的服装品牌也总是诞生在四季分明的城市,因为季节变迁会带来服装的换季消费需求,带来潮流更快的更替,产生更多的供给,进而持续刺激需求,并培育出更大的市场。


东南亚是什么情况呢,他们靠近赤道,一年只分两季——干季和湿季。所以,一年365天,他们都是穿T恤的,而T恤能卖几个钱?


没钱的人一年买3、4件就够用,有钱的那就一年买20-30件。所有这些加起来,利润还没有在中国卖一件羽绒服高。更别说西服、时装了。


服装的主体利润在秋冬季,纤维使用量高,能玩的花样也多。T恤能玩多大花样,拉链都没有的,也不能用羊绒制作呀。


阿里巴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是最高的,都说是因为“双十一”效应,那“双十一”为什么利润会高?不正是卡在秋冬换季吗。


综上,在东南亚,如果不能靠服饰产生大量利润,要像京东这样,也是lazada当下做的一些工作,通过自营方式做标品(电器、图书)来发展行不行?


按中国的经验,那就是烧十年也不盈利。




投资



阿里的利润盘子中,当下正在快速产生利润的新增长点,是投资业务。某些季度,投资收益是高于营业利润的。


这个不难理解,当你有千亿级的现金,业务体系每年都会产生近千亿的利润。这些钱如全存在银行里,每年也会有百亿元左右的利息收益。


但如果能为这些现金找到更好的出口,那么,收益会更大。


总体来看,《商业观察家》认为,只要经济不崩塌,阿里的投资业务想要赔钱都很难。


解释这个观点,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是信息不对称。


这是《商业观察家》找寻很久,到目前所得到的相对满意的答案。


前段时间,有人士撰文将获得高回报率归因于高风险、敢于承担风险。读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下,还是觉得逻辑有点讲不通。


因为高风险、承担高风险不等于高收益。高收益其实并不来自于风险。更细一点说,“暴利”来自于获得信息不对称,至于你冒多大风险获得不对称,那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像投资机构并不是单纯追求风险。实际上,从他们的行为看,即便顶级风投,也是极度“厌恶”风险的,他们的财务部门会精算到获得每个用户要烧多少钱,到什么程度实现什么效果等等。


如果投资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能解释一些现象。


早期中国互联网发展,大多遵循美国出了什么,中国接着做一个,利用当时国家间的信息鸿沟来获得高回报收益。只是当下信息越来越对称,现在美国出个什么东西,中国的一些投机者甚至会专门“定制”骗局。以至于这套玩法需要在更高层面、更多研究基础面建立竞争优势。


我们还可以发现投资的另一个流派是,投大型平台企业的溢出效应。即在大型平台企业掌管核心业务部门、重要新兴业务部门的管理层,他们如果想离职出来做点什么东西。不管认不认识,基本条件合适,“盲投”个几千万,都是可以的。


因为大型平台之所以能做大,就是因为建立了不对称优势,因此,如果核心人士想要创业,意味着他既会把不对称带出来,也会带来对一些既有业务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投资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我们也是能推导出一些结论的。


首先,旁氏骗局就是无法根除的。只能“约束”,而很难解决。


假如你通过信息不对称在大家还没认识到的情况下,突然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真实的财富神话,这让大家相信神秘、虚高的回报率是可能的、是存在的。那么,旁氏骗局利用“时代的外衣”、神秘感、不对称来建立骗局。又怎么根除?


有投资,就会有骗局。


因此,这也带来一个结论,做投资的核心能力是风险控制能力,能识别危险。那些最牛的投资机构在历史的很多阶段,利润都不是最高的,他们度过多个经济危机,活下来并成为百年企业,是因为他们的风控能力。


以此看阿里,乃至腾讯的投资业务,他们的投资业务是建立在巨大的不对称优势基础上的。


支付宝是个账户系统,你能一定程度知道用户的支付和账户金额情况,现有的“经济体”,也能让你知道用户的出行情况、消费结构、潮流变化、娱乐喜好、年龄家庭情况,乃至是不是定期缴纳水电电话等费用。供应商、品牌商家在你这的交易额、信用纪录、竞争力情况也是很完备的。


这些是别人都不能全部掌握的。在这样庞大的市场地位、基础之上,在经济不奔溃的情况下,你做投资业务想赔钱都很难。


你有足够的信息数据,所以,你的风控成本比别人低,你有足够的利润来招募最好的人才,你能更敏锐地洞察到商业信息,你的管理组织能力也不差,怎么赔钱?


相比较而言,《商业观察家》认为,阿里的投资业务可能更有看点,因为腾讯现有的基础离商业一线相对阿里还是隔了一层,阿里是更直接参与到商业一线经营中,它有可能会更敏锐、更精准,吃得更透、反应也更快。


从目前阿里的投资情况来看,范围较大,整体总结会很麻烦。所以,我们聚焦到一个点来看。


最近几年阿里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新零售,所以我们聚焦到阿里的线下投资。《商业观察家》总体的感觉是,从线下投资来看,阿里的投资风格是趋于“保守”的,这与市面上一些认为阿里激进、凶猛的看法有些不同。


确实,阿里在很多领域都是百亿级的投,看起来很大,很“激进”,但相对阿里的体量来说,其实,也算不上很大。


对线下的投资,主要是四个板块。超市板块,投了两三百亿,有大润发、三江购物、新华都等。家居零售投了100亿样子,有居然之家和刚投的红星美凯龙。百货品类也收购了银泰,百亿级。电器也算是投了,百亿投了苏宁,但这其实投的是苏宁的线上线下整体。


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投入,阿里所投的线下领域,都是有利润的,在当下都是赚钱的生意。


现在不赚钱的,行业没有利润的,但营收相对高增长的线下领域,阿里到现在为止投了吗,阿里投了便利店吗?阿里又投了社区生鲜吗?


拿收购银泰百货来说,《商业观察家》认为,这笔投资甚至是有一定防御性目的。


就像买辆车,每年也要买保险来对冲一样。阿里的线上百货业务创造了这么大的利润,它难道不需要在线下也花笔“小钱”来“对冲”一下吗?它难道不担心线下的反击吗?(尽管到目前还没发生,但谁说的准呢)不需要搞清楚线下是怎么回事吗?


一下收购线下百货的龙头,也知道了线下的可能性,和价格情况,对于线上业务的定价不会有指导性?


当然,随着线上流量枯竭,从线下要增量,发展B端业务,也会是收购银泰的方向之一。






往期文章


抄底百货业


颠覆7-Eleven,从“热餐”开始:盒马F2、逸刻EGO“趟路”中国式便利店


每日优鲜:北京坪效10万,连续10月盈利,10亿战上海


盒马菜市:下沉的盒马,侯毅的降维攻击


两鲜沈斌:纯粹靠“前置仓”不是生鲜未来,应急需求伤害成本结构


门店做前置仓,有3700多家门店的百果园要“卖菜”了


商超到家:一场赌局


侯毅激辩王填:阿里腾讯的社区团购之争,盒马菜场将开业,要做购物中心


康品汇的世界观,陶云:一站式购齐是个伪概念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