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科幻之年
■ 撰文 | 李华
与商业观察家作者交流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
2020,科幻之年。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大量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意见领袖、科学家都以2020年为目标年份做了未来预测。以至于2020年是当之无愧的科幻目标年。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2020年。
所以,我们也可以回过头去,看看那些作品与预测,到底对不对。
令人失望的地方在于,这些预测几乎都高估了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对于2020年。看起来有些过于乐观了。
他们认为人类到2020年时会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但现实并没有实现,登月在初次探索后,陷入了长时间的停滞。
他们也认为人类早登上了火星,但以现在情况看,还有点早。
他们还认为机器人会满大街跑,而现实中能满大街跑的机器人还在实验室。
他们甚至认为,“脑联网”是2020年的标配。遗憾的是,2020年的我们,还只能谈论5G。马斯克虽搞出了个脑机接口设备,可我们知道那仍只是概念上的一个延申。
人类好像对于更远的未来,都非常容易乐观,相对应的,而对眼前的事物却容易陷入悲观。
就好像每一代人对于下一代人的评价都普遍不高,认为不如自己,进而衍生了替国家、替人类的担忧之情。但若展望跨几代人的未来,则好像我们又开始变得乐观了。
问题出在哪里?
一
需求
问题出在需求。
对未来的错判,对技术的错判,很多都源于我们对未来人类需求的错判。而对于眼前的悲观,则总是因为我们找不到需求。
技术的发展需要巨大而持续的投入,需要几代人的铺垫与时间花费。但如果这个技术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那么,就找不到可以持续投入的资金与时间,往往就会热闹一阵再陷入停滞,甚至“消失不见”。
上世纪60年代的汽车也是一个技术蓬勃发展的年代,量产车就实现了4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度,能翻越大山与崎岖路面。那么,对于未来,人们就应该期待技术会朝“炫酷”方向持续革命吗?或者研发“变形金刚”?
并没有。
从过去50-60年的汽车发展方向看,技术研发与应用更多是朝稳定性、舒适度与经济性方向发展。因为人们更愿意为稳定性、舒适度支付金钱。因为技术的研发需要做到普惠性,服务尽可能多的用户,进而才能支撑技术的巨大投入。
当英法两国研发超音速民用飞机——协和飞机时,它满足足够多的用户需求了吗?没有。所以,热闹一阵就消失不见了。
当我们回顾历史。工业革命为何发生?显然不是什么阶级推动,而来自需求推动。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国热衷于探讨蒸汽机的发明,钢铁、煤炭等的革命。但却忽略了它的基础——需求。
当大航海时代开启,原产美洲的细绒棉、长绒棉、土豆、红薯等农作物被引入全球,让全球得以供养更多人口,并积淀了财富与购买力。
这带来了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大量出现。
它有两个基础,首先,来自于美洲的棉花对传统的亚洲棉的替代——实现了新的供给。
产自美洲的细绒棉、长绒棉,乃至相互的杂交棉,纤维更长,产量更大,适合机器生产(中国目前种植的棉花大多源于美洲)。传统的亚洲棉,则产量低、品质低、不适合机器纺纱生产。
其次,人口的增长、购买力的提升,带来了大量需求与订单,而御寒是刚需,且拥有较长保质期,适合工厂集约化生产。动物皮毛、手工作业则是无法满足人口大爆炸的御寒订单与需求的。
所以,刚需在持续推动人们投资机器生产,寻求新的效率。大航海开启的全球化贸易则让欧洲积累了大量财富,拥有足够资本对未来投资。人们的富裕则“饱暖思淫欲”,希望摆脱神权的束缚,而寻求公平、自由,并有能力资助真理与艺术。
所以,没有需求,技术革命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普惠性,又那来的资源持续支撑技术革命。
就像人们对寿命的增长、青春永驻,存在恒古不变的需求。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帝王将相都在“炼丹”的技术上下了“苦功”。可他们成功了吗。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是在过去100多年时间,才从40岁、50岁、60岁、70岁,到现在往80岁方向,实现大跨步发展。
这就是普惠性带动的革命与技术发展。普惠性带来了民众购买力的提升、公共卫生、健康医疗体系,以及更多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肺炎不再是绝症。尽管我们在食用农药、化肥“培育”的食品,可我们的寿命依然会比食用绿色食品的古代贵族高很多。
于是,我们又能发现,当下的一些陷于小范围群体获益的“技术革命”畅想,比如,通过冷冻头颅等来让“生命永恒”,又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披上时代外衣、被我们所嘲笑的“炼丹”?
在商业零售业,零售的上一次技术革命,也是来自于开架式售卖形态所能给普通大众带来的普惠性。人们可以自由、随意挑选海量商品,可以一次性买齐,可以节省时间,可以节省金钱,才推动了零售运营的技术革命,包括信息系统、包括物流、包括供应链、包括商品研发等等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
AI
所以,在2020这个科幻之年,我们也需要从需求这个角度,来检验当下活跃的技术、科技潮流。
而由于技术方向领域太多,受文章篇幅,及我们的专业能力所限,我们聚集到一个领域来尝试寻找方法论。
本文重点探寻人工智能的未来需求,或者说,人工智能也有很多技术方向,哪一个方向会有更大的需求。
人工智能目前主要集中于几大领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机器人学等。
其中的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商业观察家》不具备。我们主要从商业应用逻辑来探讨。
从目前一些商业应用来看,《商业观察家》对人工智能在中短期的商业应用需求,消费市场规模,是有一些怀疑的。
这种怀疑不是对人工智能当下处在“弱智”初级阶段的怀疑,而是基于人工智能即便发展到一定成熟水平,我们对其的需求、市场能做到多大也有一些疑问。
主要基于四点。
一、“没有人性”。
看当下人工智能的一些商业应用,比如在酒店、餐饮、客服等场景应用。
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性”,这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与市场需求。而如果有人性,人工智能与人就没有差别了。我们又没有办法跟人工智能进行有性生育进化,那就是一个替代关系了。
《商业观察家》认为,“没有人性”是人工智能做大消费市场的一个瓶颈。(如果对消费需求没有帮助,B端采购人工智能产品也会受限)
举几个场景例子。
比如酒店场景,都不用谈论纯无人酒店,而仅是采用一些服务机器人的酒店,所带来的用户体验都不是很好。
《商业观察家》体验过无人酒店,也体验过酒店服务机器人。我们的消费感觉是,不想再住第二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就不想再住无人酒店,不想使用机器人服务。
因为“无人酒店”会让人感到抑郁。入住酒店后,打前台电话,让送一瓶水,或一双一次性拖鞋,如果不是人送,而是机器人送。就剥夺了我与人的交流机会。
别小看这仅仅一两句话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当使用机器人服务,没有这样交流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简单相互问候的一句话,会有多么重要。
住酒店本来就是商务出差,或到相对不熟悉的环境下,才会使用的服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候下,人容易寂寞、焦虑。忙了一天,如果回到住宿的地方,都还见不到人(住客不会停留在过道等公共区域,回酒店一般就进入房间),连面对面听句人话、说句人话的机会都没有,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人可能会生病的。
服务业是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机器不能完全替代。
还比如餐厅的人工智能应用。传菜机器人,甚至点餐系统等。
体验好吗?消费者喜不喜欢?不喜欢,硬推,人工智能的普惠性体现在那?
一般来讲,老龄化社会对人工智能有更大需求?中国传菜机器人等很多都学老龄化的日本。但如去看日本市场,也不是所有餐馆都用机器人。大量餐馆也都不用。机器人更多也用于不用跟消费者直接服务的环节。
最后,再举个人工智能当下应用相对更宽泛的领域——客服。
以微信客服为例,因为它被定义为成功案例。
使用过微信客服的人,还愿意使用第二次吗?从《商业观察家》,及对周边人群的访问看,都是不想再使用了。除非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再次使用。
《商业观察家》的体验则是,从一开始就排斥,当它回答第一句话后,我们就更恨它了,它让我们花费了更多时间。
但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因为没有其他社交产品可选。如果有得选,微信的人工客服,可能也得回来。
使用客服有情绪传递、确定性心理需求,如果只是机器,而不是同类,那还怎么传递情绪,没有情绪就是“阉割”。
二、成本。
从目前情况看,即便技术成熟,人工智能要在中短期内做出全方位应用的大市场也可能很难。
一是,造成失业,面临社会问题。二是,即便能替代,成本也不见得占优势。
当英国工业革命持续推进后,他们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去寻找更多市场。他们来到中国,讲了一个中国故事:当时中国可能有4亿人口,如果每三个人就买一件英国产的棉纺织品,这得是多大的市场呀。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鸦片战争之后,很多年内,中国人并没有大量购买英国棉纺织品,因为当时中国人“便宜”,也没有足够购买力。
当时,有英国人把中国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土布”,拿到英国的工厂,以中国的零售价格问英国工厂,能不能生产出来,得到的回答是,英国的生产成本都比中国的零售价高。
每三个中国人买一件英国棉纺织品,这个故事在随后的150多年里,都没有实现。再给150年,估计也实现不了。
三、就业。
中国目前还有6亿多乡村常驻人口,东南亚还有6亿多人口,印度有近14亿低购买力人口,非洲也还有12亿多人口。
人工智能如果要大发展,这些人口怎么办?
如果他们可以不工作,而是放飞旅行,那他们的旅行支出、能源钱等从那来?如果待在家里,也是要用电等生活娱乐开销的吧。
所以,人工智能要发展,替代既有很多工作,那么同时,也需要创造更多工作出来。哪些领域能创造这么工作岗位?那就是服务业了。
但是有个问题在于,现在的人工智能公司连酒店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服人员都想要替代,因此,如果他们成功了,社会还会有这么多服务岗位吗?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公司到底是人工智能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
科幻片中关于“机器人”满大街跑的场景,那是基于人们有足够财富。“机器”替代了工作,人们可以不用工作。而社会财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归根结底,没有那么多一夜暴富吧。
当然,也可以说某些场景,比如说富人购买“机器人”是一个大市场,但如果没有工作和效率的承载,“机器”就可能成为一个“宠物”,一个时尚潮流的产品,这样,市场又会有多大?现在,无人机的市场很大吗?
四、隐私。
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一,是数据。
而数据又牵扯到了用户隐私。从商业价值来讲,足够隐私,对商业需求的洞察也会足够精准,但足够隐私,也面临足够冒犯的问题。
退一步讲,人工智能未来商业价值要持续做大,那么,就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功能性工具,而可能要帮助用户做决定,或者说给出用户足以做决定的“建议”。
用户会有多大意愿希望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商业观察家》看不准。
四、公平性。
对于数据,《商业观察家》还有一个疑问。
数据存在隐私问题,所以,你不可能把所有消费者数据公开。不公开,也就是有限制性的准入,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无法对所有市场经营主体,或者未来潜在经营者,推行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如果没有公平性,交易就可能做不大,服务能力等反而是次要的。比如,摆明了不对等,还跟你做交易,找你买东西,会有这么傻吗?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