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想在伦敦啃老,我离开了那座花园 | 三明治
砰地一声,玛蒂把我的房门打开,褐色的皮肤皱缩在一起,像一枚风干的核桃,带着浓重口音说:“嘿,我不是让你出门的时候把房间窗户关上吗?我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家,小偷很容易从花园翻进来。”
我一脸诧异:“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为什么进我的房间?”
玛蒂理直气壮地说:“这里是我的房子,你只是租客而已 。我想什么时候进来,就什么时候进来!”
和这位非洲裔的伦敦老太太相处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作为留学生,我在伦敦的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
这样的伦敦夜晚,应该才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
比起美国、澳洲这样的留学热门地,英国的研究生正式上课时间只有九个月,剩下的大半年梅姨允许你享受一下半个欧洲人民的福利,可以找工作、在欧洲大陆旅行,或者直接卷铺盖回国走人,悉听尊便。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正门
在研究生,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对不一样生活的包容。一位金史密斯学院同学,是英国男孩,付不起伦敦的房租,便在泰晤士河上买了条船住着,也照样和可爱的演员女友幸福结了婚。这事放在中国,估计第一个爸妈就不会同意。
当习惯了V&A、Tate Modern等顶尖艺术馆免费展览、清新的好空气和一磅一大桶的新鲜牛奶,看过了五颜六色的同性恋游行和裸骑,我迷恋上了生活的自由度。在这里,人们可以以想要的方式生活,没有人会评判。 2015年9月交完毕业论文,我便打主意留在伦敦。
宿舍快到期的时候,我开始着手找房子。我遇到过挂着光鲜照片,房间却破破烂烂的黑心中介,一上来就要约定打扫卫生时间的华人房东。在这些房东里面,玛蒂是看起来最友善的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牙买加人,一个人住在离金史密斯学院不远的独栋别墅里面。
我们刚见面的时候就聊得来,她唯一的女儿之前也是金史密斯学院的学姐,读舞蹈治疗专业。玛蒂的侄子定居广州做工程师,因此她见到我,就对我身上那些“中国元素”感兴趣,端出一套精美的茶具和饼干,邀我坐下来聊。
玛蒂说:“在牙买加,最有钱的都是当地的华人。他们有头脑,在当地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多人也就在非洲扎下根了。他们会在非洲养自己的情人,但一般还是娶的是中国老婆。”
我尴尬地笑:“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钱人’,就像为了呆在伦敦,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应该还需要去打工补贴生活费。”
玛蒂的房子平时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楼是厨房和会客厅。厨房里锅具挂了整整一个墙壁,打开侧门是五颜六色的花园,种着向日葵、迷迭香、绣球花和茂盛的说不出名字的植物。
生机勃勃的屋后花园
玛蒂向我介绍道:“这个花园可是我的心头好。平时没事就来浇浇水。以后等你有自己的家,也建一个花园吧。”
我哑然失笑,没告诉她在中国,能够带花园的房子都算是豪宅。但是未来,我会在哪里,又谁知道呢?
我决定租住在这里。我的房间在二楼,面向花园。房间很小,老式黄木家具泛着光。还有一个封起来的黑灰色壁炉,处处显出一个老建筑的古典样式。镜子前的小花瓶里,玛蒂放了只新剪下来的绣球花,柔软艳丽, 还有一盆蓝色小绣球,正在热烈盛开。
我的小屋里热烈盛开的绣球花
为了补贴在伦敦昂贵的花销,也为了向爸妈证明我能在英国独立生存下去,我白天在唐人街餐馆找了份服务员的兼职,晚上和周末窝在金匠图书馆投简历。老板觉得我英语好,并安排在餐厅门口招徕生意,对着外国人讲夫妻肺片的来历,让他们猎奇又新鲜。对中国游客说这里的中餐多么正宗,勾起舌尖上的家乡味。
餐厅基本上10点高峰期过了,大厨照例会做些好吃的犒劳工作人员。厨师是东北人,除了做得一手好吃的饺子外,每晚最令人期待的便是烤鸭和麻辣干锅。
学校附近New Cross Gate夜景
在伦敦的中国城里,随便吃一顿都是几十磅起跳,香辣美味的中餐不仅稀缺而且昂贵。那段时间,我仿佛得了大胃综合症,疲惫的身体一直怒吼着要更多食物。晚上10点餐馆夜宵,一大碗米饭、热气腾腾的麻辣香锅外加一只油腻的鸭腿下肚,却怎么也胖不起来。
大家吃完后,会一起收拾店铺。抹桌子、摆放餐具都是小事,最脏最累的要数轮流打扫厕所。我戴上黄色的塑胶手套,用威猛先生这样腐蚀性很强的清洁剂擦镜子。然后屏住呼吸擦马桶盖,把废纸桶里的厕纸倒在黑色大塑料袋里。
每次打扫完,我都要用洗手液洗三、四遍手,再补偿似的连着拉好几张纸擦手。即便如此,那些强腐蚀性的液体还是在身体上留下了印记。每次冬天一到,用来干活的右手总是比左手粗糙得多,擦多少护手霜也救不回来。
瘆人的回家夜晚
结束餐馆的工作之后,我从市中心坐地铁回到东二区的家,一般都在晚上11点左右。在我回家的路上还要经过一片墓地和一座高耸的教堂,伦敦的夜晚是泛着雾气的冷,天空上挂着一轮苍白的月,几个街区都死寂听不到声响,十分瘆人。
我每次都会裹紧大衣,步履匆匆地赶回去,一心盼望路上不要遇到恼人的酒鬼,能早点到家。
在这个街区,临近午夜还亮着灯的,一般就只有玛蒂家了。
在打工的这段日子,玛蒂每天晚上都会在门廊留一盏灯,橘红色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有几次我去朋友家借宿,晚上没有回家。玛蒂第二天便会托她女儿发短信过来,问是否平安。
周末,我也很少到其他地方玩,经常从屋内搬出一个凳子到花园里,坐着发呆,偶尔也给花浇浇水。隔壁家一只有黑色花纹的橙猫很喜欢顺着墙走来拜访。猫咪和我熟络了之后,也不怕人,来了便自顾自在草坪上打滚玩耍。
坐在玛蒂的花园里,看见夕阳从围墙上沉下去,我会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再撑一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当我还在吭哧吭哧在伦敦中餐馆努力谋生的时候,中国的应届生秋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次我浏览国内的招聘网站时,都在想自己在伦敦的生活其实上让我错过了多少好机会。
爸妈时常微信上留言,最近工作怎样,还一切顺利吗。我脆弱的自尊心很难告诉他们实情,只能讲一切都好,老板待我不错,马上要发工资了。
身边的好友也大多选择留英这条艰难的道路。要是听闻某个朋友的朋友拿到了工作签证,就能让我们这群艰难求职的人羡慕好久。
这段时间,内心的情绪就在压力锅下煲的汤,终于有天达到了沸点,翻滚爆发了起来。
有次在我打扫男厕的时候,餐厅大厨不耐烦地敲敲门:“你能不能快点!我还要上厕所,尿急。”粗鲁的语气,让我清楚认识到,自以为精英的自己,在这里不过是一个卑微的打工者。
我顿时觉得很委屈:爸妈花了这么多钱,送我过来念书,难道是想让我在这里扫厕所的吗?看着厕所的镜子里,消瘦无助的脸庞,我的眼眶一下子泛红了。
第二天,我便辞了服务生的兼职,开始闷在家找工作。我去厨房做晚饭,窗户里看到正在花园浇水的玛蒂。
她一脸奇怪:“这时候你不是应该去餐馆打工了么?”
我说:“不了啦。和爸妈说好了,这段时间他们经济上支持我。我还是全力准备找工作的事情。”
玛蒂走进厨房,沏了壶茶说:“毕竟是研究生,应当找起来会很顺利。”
她拿自己刚来伦敦的那段经历来鼓励我,当时全家从牙买加移民过来,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她不仅要独力抚养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还需要还房贷。因此白天她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晚上继续做另一家医院的兼职护士,一天只睡4,5个小时。
玛蒂回屋,拿过来了几张老照片,在牙买加的老房子里,是一个豪气而宽敞的联排别墅,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泳池里嬉戏。而另一张是她穿护士服的单人黑白特写,戴着珍珠耳饰,温婉娇小,和现在我面前这位天天缩在绒线帽子和睡衣里的老人,完全天壤之别。
我转过头,去看窗外的花园,绣球花盛开如初嫁的新娘。我忽然对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有了这份鼓励,我开始更加努力地投简历。但是作为一个文科生,既没有本地人那样英语流畅,投心仪的广告市场的职位迟迟没有音讯,又不会金融、写代码,让我面前最热门、容易拿工作签证的路子被卡死。当然还有很多小公司打来电话可以提供offer,但一提到需要工作签证,便没了下文。
那段时间,我每天习惯性地点开邮箱,看到一封封的拒绝信。英式的拒绝信都写得很委婉巧妙,“亲爱的艺馨,我们很荣幸收到你的申请,你非常优秀,但不是我们要找的理想人选。”
平日为了省钱,我经常从超市里买些面包、熟牛肉片和橙子,马马虎虎吃一点,然后昏睡一天,醒来就开始没来由地流泪。
眼看着朋友圈的同龄人,都顺利开始了新的工作,自己却在异国他乡啃老,还一事无成。我觉得自己十分失败,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
拉上窗帘
我把房间里的窗帘拉上,再没有以前那样的心思,去欣赏外面花园的风景。
玛蒂对我的状态感到十分焦虑。一看我在家闷得太久,就过来咚咚咚敲门:“你要不要出来走走,陪我聊个天。”
而我总是粗暴地回复,我没有空,或者我不想说话。
我用沉默不回应,塑造了一堵隐形的墙,去隔离自己的失败和焦虑。我也不想让玛蒂看到我蓬头垢面的样子,像一株正在快速枯萎的植物。
于是玛蒂也开始不耐烦了,经常挑剔我在家的一举一动。比如洗衣机只能用节能模式,出去要报备、不回家也要报备。
她在关闭的房门外大吼,我在房内冷漠不回应。条条框框的规则交织在一起,终于爆发了。
我们因为关窗户的事情大吵了一架。我告诉她出门开窗户是因为我有哮喘,老房子空气很闷不透风,得换换气。而玛蒂提高音量,怒气冲冲回复我说:“那你在家的时候开窗不就好了,我家我说了算。”
玛蒂让女儿发了封长邮件,警告我离开家要关窗户。看到邮件的那瞬间,我终于下定决心定了回中国的机票,单程。
人到底是要给自己一个活路的,在异国他乡屡屡碰壁之后,我决心要重新开始。
我好好洗了把脸,走到玛蒂的房间门口敲门。
她很诧异:“什么事?”
我十分冷静地跟玛蒂说,下个月我不续租了。她吓了一跳,第一反应竟然是同情:“政府那帮混蛋不让你在英国继续呆下去了吗?我知道他们对欧洲以外的人并不友好。”
我说:“不,在英国找不到合适工作,我实在是想回去试试机会。”
她眉头皱了起来,瞪大了眼睛:“你真的想好了吗?这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我刚来伦敦的时候,也有过好多次想要回牙买加的念头。但我每次在花园里坐坐、浇浇水,心情就平静了起来,可以鼓起勇气面对新的一天。我就这么挺了过来,一直走到了现在。你还年轻,对生活要有信心。要是现在没有钱付房租,可以晚点再交。”
我拉着她的手,说:“不是房租的事情。我在伦敦,不知道继续呆在这里干什么。没有工作,朋友也在一个个回国。我的状态特别不好,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她拍拍我的手背,拉着我进她的房间:“来,我给你看看我的故事。”
玛蒂的房间里充满了花朵的元素。欧式的四柱床挂着白色麻质床幔,被套和墙纸都是浅底小花。橱柜上放着花纹图案的花瓶,上面插着一大束鲜花,应该是才离开花园的母体不久。
她从床头柜里拿出相册,翻开一页页黑白老照片,向我介绍她的家人,只是介绍得都很简略。看到一个新人物出场,往往头一张照片是婚礼,下一张照片就是葬礼。
大概,我们和生命里出现的每个人的缘分和相处时间,冥冥中皆有定数。
玛蒂说:“我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你下次回伦敦,如果我还活着的话,一定要来看看我。”
那天,我们破天荒地聊了很久的天,玛蒂帮我清理出带不走的衣物餐具,捐给了慈善商店。她还把一只玩具小狗送给我,作为回国的礼物。
离开那天,是一个浓重的雨夜,我吃力地拖着庞大的登机箱,走出狭小的门廊,屋外是一片黑暗,风雨交加,看不清花园最后的模样。
我想起玛蒂在临行前,曾深深拥抱并亲吻我的脸颊,说:“再见,我的中国小女儿。哪天你要是有了自己的家,也要有自己的一座花园。”
本文经由三明治短故事学院辅导下完成
3月11日,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再度启程,用十二天时间给你定制一趟讲故事的旅程。每位学员都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地和你保持沟通,从主题、开头、故事爬升,再到人物描写、高潮和结尾等环节,为你的写作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
► 课程期间,你将获得:
一份精心挑选的推荐阅读
在完成每一天的写作任务后,导师将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并从编辑的角度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深度挖掘你的潜在写作能力
完成所有写作任务的学员,将获得一份【毕业证书】,并得到一份特别礼物
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发表在三明治公众号上
► 心动福利,成为三明治的作者:
如果你的故事入选为优秀作品,并在三明治公众号上作为头条发表,你将成为三明治的培养期写作者,享受优惠继续参加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或每日书(点击了解每日书)。三明治编辑会与你讨论选题、指导你独立完成完整的长文章。
培养期写作者将有机会晋升成为我们的正式签约作者,拥有免费参与每日书、领取稿酬、参与三明治MOOK策划等诸多福利。
本期特别礼物
Writer's dreamer 写作主题帆布袋
随时随地的写,需要好工具的陪伴。这款布袋包能轻松放下13寸的MacBook,加上一本书和笔记本,耳机、防晒霜、钥匙扣也有了收纳处。背上它上地铁,带它去公园、咖啡馆、公司,方便日常的阅读和写作。原价68元。在当期“非虚构短故事”学院课程期间按时完成写作任务的同学即可在结课后获得。
Day 1
写作的人不再孤独,在“非虚构短故事”学院,你将遇到和你灵魂相似的个体,他们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却和你一样,对写作同样热血沸腾。
在开始写作之前,你会得到三明治提供的写作学习资料一份,阅读和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是开始锻炼故事肌肉的必要准备。
提交你的写作主题。是写两年前旅途中遇到的那个陌生人?是写自己最熟知的父母、爱人,还是勇敢地解剖自己?这些主题都可以讨论咀嚼。选择能把你带得最远的那一个。
Day 2
导师授课:如何确定故事主题,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故事
每一个人身上都暗藏故事。但你未必知道哪一个最动人,哪一个最有潜力成为你的好作品。在这一天,我们将和你一起确定故事主题。
和主题一起被确定的,还有故事的主人公,既想写叛逆期产生隔阂的父亲,又想写那个絮叨隐忍的母亲,想写懵懂的初恋,又想写让自己肝肠寸断的那场分手......
当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完成一部《冰与火之歌》的时候,不如摈弃多主角的故事,选择写独独一位主人公的短故事。
这一天,我们将搜集主人公的素材碎片,告诉我们在你记忆中盘旋不去的那些片段。
Day 3
导师授课:怎样开一个好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不是你听了无数遍却始终模仿不出的开头?写出一个好的开头建立在你对全篇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它甚至像表白一样,不是冲锋陷阵的号角,而是鸣金收兵的钟声。别担心,我们会帮助你打赢这场仗。
开头有几十种方法,但最直指人心的可能只有一个。
Day 4
导师授课:如何带着带着你的故事爬升
渐进铺垫。“人物的生活正如山顶上摇摇欲坠的巨石”。上升曲线上摇摆着故事和人物的希望、悬念、困惑和隐忍。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丰富人物的形象,行动和情感在这里积蓄着。
Day 5
完成爬升
Day 6
导师授课:怎样写冲突,将故事推向高潮
一个故事不是被作者推着向前发展的,推动它的应该是矛盾。矛盾是故事的灵魂。在第七天,叙事弧线在这时来到了顶峰。我们会和你一起化身“灵魂炼金术士”,直面生活最真实的矛盾。
Day 7、8
完成高潮部分的写作
Day 9
导师授课:给你的故事一个漂亮的结尾
到了收尾的时候,是该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还是接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又或者,春秋笔法,写一句简单而含蓄的结尾,在字的缝隙间填上无数留白?让我们根据你的故事而定。
Day 10
导师授课:如何从编辑的角度删减文字、润色修改和调整结构
删减和修改。把删减单列出来,是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一个好看的故事,必须“字字看来皆是血”,或者未必是血,也该是精华液、精酿啤酒和浓缩咖啡,万不能是咸丰酒店的黄酒,掺着尽可能多的水。而修改,则是结构上和语言上那“交卷前的验算”,我们有语言感觉极好的编辑为你精确再精确,也有最擅长“把握大局”的写作者,甚至可能重整你的结构。
Day 11
最后的修改,完成故事
Day 12
好了,现在你拿到了你的故事(字数通常在2000字以上),我们可以开始那一场“围炉夜话”了。我们会组织每一个学员分享自己的故事成品,并交流这十二天来的、故事背后的故事。而这时候,你也得以跳出前六天的环环相扣、用上帝视角观察你写作的整个过程了。我们相信,这样的观察审视能帮助你,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满故事。
总导师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
近20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曾多次现场采访过英美法俄等国大选,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独家专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总统候选人等名人。著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2011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培养了数千名普通写作者逐步成长为专业写作者。
特邀导师
童言
三明治签约作者,破茧计划1.0作者。
2006年到2015年,搬离过6个不同国家:瑞典,埃及,拉脱维亚,英国,日本和中国。游历了很多个城市,和一个蓝眼睛男人结了婚,生了两个谁也不像的娃。
作品被收入《破茧001》书中。主要作品有《人生的警告信,有时候不需要拆开》、《在新加坡过春节是怎样的?》、《和阿尔兹海默症斗争的Vera,以及她的秘密》。
导师
李依蔓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硕士,三明治作者、破茧计划1.0作者,关注城市文化题材,作品被收入《破茧001》等书中,主要作品有《“北京深漂群”:雾霾移民群体写照》、《SNH48粉丝的“偶像养成”游戏》、《年轻“猫奴”的日常:他们都为猫付出了什么?》。
万千
三明治作者,关注青年群体的故事,采访过多位业内经验丰富的写作者。个人主要作品有《网红背后的影子写手》、《让外国人产生依赖的中国App》、《覃里雯:前半生的“游荡者”》。
龚晗倩
三明治作者、破茧计划2.0作者,关注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主要作品有《身为陆家嘴的金融猎头,她的生活是这样的》、《我曾是一名涉外导游,这个行业太特殊了》、《江夏里:一座上海老房子见证的知青两代》。
赵景宜
三明治作者,喜欢散步、看书,觉得观察要先于写作。主要作品有《五花八门的城市营销号背后,是怎样一群年轻人在卖命?》、《为什么年轻人会沉迷于Rooftopping这样的危险游戏?》、《武汉朋克在恩施:大峡谷、摩托,青年旅舍》。
兰莲超
三明治作者,兴趣在亚非拉,好奇心大到劈叉,想象力难以填补。曾经是个半吊子商业公司观察者,现在想写更多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主要作品有《袜子是如何成为一种时尚调味品的?》、《一个卖三明治和简餐的公司如何做到上市?反应足够快才行》、《健康简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先行者 Wagas 为何没有大扩张?》。
► “短故事”学院课程时间和参与方式:
自即日起可开始报名,3月11日正式开始写作之旅。
► 上课方式:
线上授课
► 费用:
499元 / 人
特别优惠:
1. 参加过每日书及三明治写作课程学员优惠价 459 元;
2. 往期短故事学院学员推荐好友参加,好友也可享福利价 459 元。(只需直接将好友微信名片推荐给三明治明仔的微信,留言“推荐好友报名”即可);
► 报名方式:
扫描下面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支付费用。
备注:
1. 支付成功后添加三明治明仔(ming30s)确认报名信息。
2.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20%的手续费。
每日书像是一场“直播”的文字游戏,它具有一种陪伴的力量,让你坚持写作。参与写作,可获得三明治主编签名版《生活不在别处》和其他精美礼品,点击了解详情
▽ 点击进入“写作灵感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