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性的困惑:全职妈妈是性价比最低的职业吗? | 三明治
文|黄双玉
在3月女性主题每日书中,除了我们设置的30个问题,也有不少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带来丰富的分享与延伸。全职妈妈黄双玉写下了她对女性话题的一些困惑和思考,在这里我们与大家分享其中四天的内容。
困惑01
那些曾经为胸大苦恼的女生后来如何了?
困惑01
那些曾经为胸大苦恼的女生后来如何了?
我始终记得那个女生的样子:
红红的脸,鼻子上总是冒着几颗痘痘,白色的上衣背部并不平坦,一个很明显的凸出的印子,不用猜,那是属于成长的标记:内衣。
初中时候的女生已经开始发育,也开始学会在背后比较,比如:谁长的比较漂亮,谁穿上了真正的内衣。
那时候绝大多数女生都是穿着少女内衣,这是一种更为柔软,过度型的,两个胸部布连在一起,加多了一层薄薄的海绵,盖住了已经发育微微凸起的胸部和乳头。但是因为它的柔软,所以通常穿起来胸部会比较平坦。而真正的内衣因为是一整块海绵,塑性会更强些,穿上衣服会有个微微的弧度,更挺括些,散发出一种女性的光辉,一下就把我们这些小屁孩比下去了。
那个女生她是广东人,矮矮的,跑步起来,里面的内衣和胸在里面一抖一抖,边上的女生,包括我都在默默地观察,仿佛发育起来的胸是一个过早成熟的秘密,所有人都在看笑话。
那时候我有个朋友,她虽然小小个字但是胸比较大。这个朋友不止对我抱怨:很讨厌上体育课和跑步,因为每次跑步都特别不好意思,胸前一晃一晃,有时候走路的时候都不得不含着腰,这样胸部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即使长期冒着驼背的危险。
后来看到许多电影里,女生都把自己的胸用白布束起来,抹去胸部的弧度,隐藏在男生的世界里。我才明白,对于胸部,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
对于少女来说,发育起来的胸就好像成年人的标签,我们曾经强烈渴望长大,当身体真的长起来的时候,羞怯却选择把它们悄悄地藏起来。
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成年人的社会,是喜欢大胸的,大胸穿衣服美,大胸意味着性感美丽,甚至被戏称为“事业线”,两个胸足够大,因为内衣的框乳房中间被挤出一条线,难受的意味却被世人羡慕和投以羡慕渴望的眼光。
不知道那些曾经为胸大苦恼的女生后来如何了?已经学会释怀了,还是发觉胸大其实是好事一件。
困惑02
妈妈为什么要伟大?
困惑02
妈妈为什么要伟大?
其实我挺讨厌这句话的,伟大的妈妈,英雄的医生之类。
有人说,他们不是英雄,只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赞颂英雄,就是等同赞颂苦难。对于支援武汉医疗的人员。深圳的标语牌打出了: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不知道医护人员自己什么感受,我觉得如果我是,肯定觉得别扭。就好像别人一听我是全职妈妈,就觉得我牺牲了多少,多伟大。
只是做了该做的,如此而已,利弊权衡全在自己,输了要认,赢了也可以微笑。
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人,她有很多毛病:强势、凶巴巴、干活利索,势利。
她很强势。
妈妈从来不戴口罩,自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我都只能模糊地说:你自己注意安全,小心点。虽然每次心里总在想,赶紧戴口罩啊,拜托,不要传染别人,不要这么鲁莽。一家人被你传染了,怎么办。
好几次和老妈打电话就因为戴口罩的事情都不欢而散,等我挂了电话,一边的小武说,你讲话好难听,说话就像命令一样。
我一听有点愕然,因为我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这样。我一直觉得妈妈强势不好沟通,没想到自己和妈妈打电话一样,都是命令,要干嘛,不要干嘛。平时对于孩子,我都知道不要命令,要引导。当我转头面对自己的妈妈的时候,却忘记了。
我觉得妈妈强势,但是无意间,我才发现原来有时候我也很强势。
妈妈总是喜欢说别人。比如某一天如果爸爸买菜买水果了,她就会说,你买的什么嘛?这么贵,我在哪里哪里才便宜。如果遇到菜坏了,那就更妙了。说词就变成:你看你爸爸,就知道买烂菜,就知道省钱。
总之,菜贵了不行,菜便宜了,也不行。言下之意是,我买的菜最好。久而久之,家务事越来越多地堆积在她的身上,多了的时候,她也开始往外倒了。
周末日子,六七点钟,妈妈起的很早,整理房间,窸窸窣窣,有时候就在客厅边洗衣服边开骂了,骂的内容大致是,一大家人都在这么懒,让她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情,懒虫。四川骂人的词汇翻来变去。一家四口,我,姐姐,弟弟,爸爸在重压和吵闹声中不得不起床,那些污浊的词汇,愤懑的语调,让本来慵懒的周末空气都充满 了不情愿,不高兴的味道。一个不高兴的早上就这么开始了。
每次我都和姐姐谈起妈妈的忙碌,总是感慨,其实妈妈做家务,大家本来挺感激的,不过边骂边做家务,所有人的情绪都不好了,慢慢地,抱怨攻击变成了抵触和冷漠。
她在谩骂声中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一幅牺牲殉道者的模样,但是没有人买她的账。
妈妈的强势有时也有好处,那也是她常常引以为傲的地方:比如为我们家争取利益。
那时候我们家在二楼,旁边连着的是商业楼宇,我和姐姐的卧室就和商业楼宇紧挨着。深圳的夏天很热,商业楼宇外面的墙壁上挂满了空调外挂机,一个两个,三个,连成一排。从早上到晚上,那些热乎乎的空调外挂机就对着我们的卧室直吹。
深圳是个南方城市,常常半年多的空调日子,每天从早到晚,卧室对面就传来轰隆隆,热乎乎的风,永不间断。爸爸去找物业反映了几次都未果。后来还是妈妈解决了,据说她跑到物业那里大闹了几次,后来发现对方还是迟迟不动手,直接在我们家的二楼的窗口大骂,整个大院子都听得见,边上甚至很快聚集了许多人看热闹。
妈妈的嗓子很大,一骂起来,她的马达就开始了工作,吧嗒吧嗒,她自带节奏,用特别难听的话,翻来覆去,普通话,四川话轮流上阵,从道理,到人生,到生活,一切她能想到的字句在窗口来回播放。
管理处的人实在受不了,赶紧拿来梯子把空调外挂机被调整了方向,我和姐姐的卧室这才恢复了宁静。
妈妈对自己的战绩得意不已,她说,他们太欺负人了,还敢欺负我们就再开骂,骂到他们永无宁日。
我们总觉得骂人是件不好的事情,有些字句我们永远不愿意使用,但是她毫无顾忌,并且肆意撒用,像大雨一样向环境泼洒属于自己的畅快。有时候我有点觉得羞耻,耻于她的毫无顾忌和低俗,我厌恶自己是她的女儿,好像身上的每一块都有和她一样的词语。
有时挺讨厌她的强势,甚至有点泼辣,有时候又庆幸有这样的妈妈。她那种豁出去的勇气,那些我永远不愿意用到的字眼,那种生命的力量,是我远远不能达到的。
困惑03
家务到底谁做?
困惑03
家务到底谁做?
一个家里,最多争议的事情莫过于:家务。
以前我和小武也是经常吵。有时候看到家里太乱了,收拾一番,正腰酸背痛,我黑着脸对他说:怎样样,感谢我吧?我把家里打扫整理了一番。
谁知道他竟然哭丧着脸说,哎呀,我的东西又都找不到了。
我没有讨到感谢,反而变成了一次变成我的声讨。一次次的吵架就由此开始。后来我和小武协商:如何我又觉得舒服?家里太乱太容易爆炸。小武东西又可以保持自己的方式存放。
最后的结果是:小武的房间自己收拾,其他地方我来整理。他的房间再乱都不要动。
自从协商后,争端少了很多,每个人依靠自己的方式,尽量彼此接纳。
不过对于家务,始终是吵架的爆点区域,一不小心一点就爆。
比如有时候我一边拖地一边心里埋怨,怎么都是我在拖地,没看见他拖地。不过想起我以前最讨厌妈妈在家边洗衣服,边骂人,只要想起妈妈的状况,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嘴就闭上,但是心里的怨气依旧在。
困惑依旧在心头。是谁说的男女半边天,为什么家务都是我?
有一次听心理课,里面有句话打动我,说男女得平等,其实是错的,家有些时候就是单方面撑起来的。
如果换做家务这个事情,如果说本来就是我做的,事情好像完全就不一样。没有了对别人的期待,也就是没有了失望,不知道是不是算阿Q的精神疗法。至少心里顺了很多。
对于家务的另一种看法,来自于前两年去湖北求医遇到的:养心山庄余医生。
这个信道教精通中医的余先生,除了治病开方,有时候也会给我们讲人生道理,调理我们的心。有一次他就说了,你们谁在家里是做家务的?
我在家就经常主动做家务。现代的人做农活,身体的运动量特别少。做家务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健身,动则生阳,身体动起来,自然气色会好些。所以在家里诊所里,我们医生和工作人员只要有有时间,都会去做。天天看病,都是坐着静的时间多,遇到的都是病人,身体很容易搞差。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可以让身体动起来的机会,让自己健康一点,为什么不去做?
所以新的医馆装修的后期,几百平米的清扫,拖地,清理,余医生都是带着病人去做清洁。我报名几次,每次医生也和大家一样,搬东西,扫地,拖地,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
家务从一个躲避的事情,变成一个主动和正面的事情,这是我从这位湖北医生身上学到的。
现在我们家,我承担大部分家务:买菜做饭洗碗,拖地扫地,每天我都尽量把安排好,时间堆积在一起,同时带着三岁的问问一起做。
最近还和小武协调,每周六是放假的时间,我不带娃,不做饭不做家务,彻底休息。
把家务看成是工作 ,如此而已。中午十二点吃饭,下午六点吃饭,按时出产产品,没有奉献牺牲也就没有怨气。大家都是一份子,彼此承担各自力所能及的责任。
有时候累了,我也会跟小武说,要不你帮我做饭?有时小武拒绝,有时他也乐呵呵接受。
虽然我们也没有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对于小武混乱的房间,我继续保持沉默。
有时候想想,家务这个事情在现代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些细分做精的人已经成为专家:比如收纳达人、美食达人 。
现代社会,家务从比较卑微,又苦又累的角色其实已经慢慢在转变,用更多的工具和观念去管理自己的生活。
家务,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
困惑04
全职妈妈是性价比最低的职业?
困惑04
全职妈妈是性价比最低的职业?
昨天不开心了一天,因为偶然看见群里在讨论全职妈妈的事情,有人说,觉得全职妈妈是性价比最低的职业。
是的,因为我就是一位全职妈妈,的确因此自卑过,撞到痛点的确会进入阴暗的状况。也的确有过许多困扰,比如手上没有钱,用的钱都是先生赚的,如果离婚了,会不会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以前就听过几个朋友说过,比如一个说,我是一个全职妈妈,真担心以后小朋友长大了,发现我是全职妈妈,什么用都没有。或者,对于长期不上班的问题,有人说,工作日的时间,我都不敢出门,因为在外面闲晃的人一看就是没有工作的。
长期不上班,没有钱,社交的勇气都大打折扣,有时门都不敢出更是常有的事情。
记得每次参加线下活动,当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会说,我是全职妈妈……有时总是想要不要现场编一个,不过每次都还是照实说,因为只有面对才会解脱和踏实。每次都担心自己的关注都是生活,孩子,会不会特别局限。
有一次练习写句子,当别人都写的是花香之类,我写的是:当热油浇上葱姜蒜的时候,噼里啪啦,传来一股香味。现场的同学居然反应不错,烟火气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候真实的情感反而打动人。
对于我的困惑,小武则说:那你出去干活,我在家带娃,带娃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么?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这不是我们一直渴求的生活么?
每天上班回来,朝七晚九,回来只剩下躺在手上玩手机,精力体力都在上班过程中被抽光。卖了脑力换回点吃的,喝的。
昨天晚上听《圆桌派》,也谈起了这个全职妈妈的问题,如何才能安心的问题。
马家辉说刚结婚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商量,千万不要一直在家里,要出去工作。怕两个人在两天条线越走越远。但是同为作家的妻子反对,她说,如果在家里,她看书,看电影,等先生工作回家,就可以推荐比较好的电影给他,先生在外面工作,养活家里。而妻子在家里,给先生提供精神的支持。
后来更有人谈到,其实有些男的,退休以后根本无所事事,不知道日子怎么打发。
有工作,就是解决安心这个问题?
那些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她们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社区志愿者,自己组团去旅游,活得自由自在。
是否工作其实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的生活到底要如何安排?
一份工作就意味着安心?分分钟可能会面临解雇。
如何要获得安心?从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如何获得平衡,就像自行车一样,只有骑上去,往前走才会获得平衡。
恰恰是由于生活里的不稳定因素,才会让我们继续向前。
我觉得对于全职妈妈来说也是,因为面对着不稳定的未来,所以更需要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在这个时代其实不是一个必选,很多全职妈妈同样用零碎的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出书,做公众号,同样收获了金钱和事业。
其实就好像三八节的问题一样,不是尊重女性,高举女权的问题,而是尊重每一个人。全职妈妈也是,不是一定要出去工作,取舍家庭,或者事业,而是要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
每日书女性主题班(2020年3月),旨在通过写作,让多年龄层、多元职业、不同性别的人都可以参与性别议题的讨论,呈现出真实鲜活的,而不是刻板化、意象化的女性故事,并希望以此为光源可以照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待“我们应该怎么活着”。
推荐阅读
《亲爱的你,曾经被要求剪短头发吗?》
《都2020年了,当我们谈论“男女有别”是在谈论什么》
本文来自每日书,记录你的情绪,表达你的观点。点击了解:每日书是怎样一个世界,或前往“三明治写作学院”小程序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