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琪公寓里住着一个新诗人,与无数诗意的细节丨555 Project

若冰 三明治 2021-09-06



文、图 | 若冰

编辑 | 依蔓



什么样的建筑是可阅读的呢?


是对着墙壁上的二维码扫出一个历史故事,是听导游熟练地追溯几十年前的哪位名人曾经住在这里,是在每幢建筑的纪念品商店里买一个立体纸模型或者印着照片的日历本?


在走进布鲁家以前,我对麦琪公寓的印象也仅限于大门口绿色铁门旁刻着字的石牌,一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与555街区数不清的石牌无异。它在复兴中路与乌鲁木齐中路的交叉路口、伊朗总领事馆对面,和聂耳铜像遥相望;任何一个从上海图书馆地铁站出来,想要往乌中路、安福路、武康路去的游客,一定会经过这里。



游客的注意力大多被街区的商业掠夺了去,比如一块花哨的蛋糕、一杯冒着水汽的咖啡,鲜有人会注意到身边擦肩而过的戴着遮阳帽的女孩,她盲杖叩地的响声,笃、笃,淹没在顾客与店员的交谈中;也鲜有人抬头看看麦琪公寓的阳台上,一个Polo衫的老人,头发花白,就这样靠着,呆呆地盯着路人。


麦琪公寓的名字来源于乌鲁木齐中路的旧名“麦琪路”,在乌中路与复兴西路的十字路口。一楼曾租给季风书园,一家聚集了上海一代文青的老书店,当时老板就住在楼上。但无论是几十年前在楼里住过的资本家还是离开的季风书园,与住在里面的布鲁都没有关系了。


我们从“去你家看看”的报名表单联系到了布鲁。她从做了14年的广告行业辞职,住进麦琪公寓大半年,刚刚成为一位诗人。是555街区让写诗这件事变得日常。





01


搜索谷歌,它告诉你麦琪公寓由赉安洋行设计,中法营造厂在1934年承建,混凝土结构,十层楼,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


近2000平方米,究竟是什么概念呢?不知道。你只能抬头望,数一数有几层楼,1、2、3……到10。和浦东的大部分现代公寓相比,麦琪公寓都只能算是矮个,但在555街区却已经是高楼。


走到这栋老公寓里,进门,一楼堆放着用塑料帆布盖住的杂物,鞋子要沾上一层灰尘,到楼梯口,掸掸鞋子,脚步慢下来。光线从窗户中透进来,把浅黄色的水洗磨石子楼梯照亮。



楼梯不过一米出头宽,两面是白色墙壁,如盘山公路一般蜿蜒上去。走到布鲁家门口,看到一个烟灰缸放在楼梯扶手正中央,中间撇着一支灭掉的烟。




入门处是一个玄关,有两扇门,我敲了半天,才发现门铃在走廊里的邮箱上。布鲁给我们开了门,还没走进去,我一眼就望到了扇形阳台外,十字路口婆娑的梧桐树叶。


装柳大门、柚木拼花地板,贴墙做的木柜,橱窗里坐着高脚杯与茶杯,圆角开放台面,放了画,最底层是汽车模型,每个只有大拇指大小,排列整齐,像在停车场。客厅里,沙发围着一个铺了波西米亚地毯的榻榻米,侧面长椅上则铺了一条黄色花纹丝巾。到处都是植物,手臂长宽的叶子像四面八方伸展出来,做出随时要拥抱的姿势;开放式厨房的灶台上放着一株水仙,从岩石里生长出来,细长的叶子还沾着水珠。



抽象裸体女人的灰色地毯、金漆的人头雕塑、水粉插画、窗台上的28孔宽音域口琴、被两爿镜子复制成四只的网球拍、鱼缸里的圣母雕像……布鲁的家像一座私人博物馆。我的动作都变得缓慢下来,生怕碰坏了什么。相比之前去拜访过的几家555住户,包括我自己的家在内,布鲁100平米左右的家确实算得上是“豪宅”了。


电视旁放着一张墨黑色的画作,用画框裱起,画面上星星点点。



这是布鲁曾为奥迪做的一个广告产品。当时接到的客户需求是针对奥迪与Google合作的一款艺术车“月球车”,“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做一款作为客户礼品的日历产品。布鲁想着,如果只是给客户桌子上多一本日历,它的命运或许是在未来的一年里偶尔被翻翻,然后扔掉。她和团队一起在NASA官网上买了小陨石,磨成粉末,混到油墨里,印成日历,500张。



还有圆形钢窗下面一幅画,英式漫画风格,画里一只猫女和熊猫探长在酒吧里对饮。这是布鲁2013年在英国工作时带回来的。那家藏在伦敦一个地下室的漫画书店,拥挤地坐着穿格子衬衫、牛仔裤、戴圆眼镜的“英国宅男”,从地板到天花板堆满的漫画快要从书架里溢出来,但老板总能从中找出你想要的那本。



过去14年的生活经历给布鲁留下了无穷的细节,布鲁把它们一一收在这间屋子里,仿佛海水褪去,海滩上散落着形状颜色各异的贝壳碎片。




02


布鲁有一个叫做“半路出诗”的公众号,不过除了写诗以外,她还画些插画。说“半路”,是从2007年实习到现在,职业生涯的前14年,她一直在广告行业,从一个新人做到创意总监,写广告影片、广告语、广告词,为品牌做案例;直到2018年,她报名了一个法国艺术家驻留项目。


这个项目在全球16个国家招募了来自声音设计、游戏设计、艺术策展、平面设计等创意领域的20个人。在法国的七个月里,她与来自16个国家的20个人在乡下的一栋大别墅里,同吃同住,自由组队,三三两两,实现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搬进来之前,布鲁住在长宁区有电梯的现代公寓里。从法国回来了以后,她一边推广自己在项目中完成的艺术项目,一边以自由职业的身份接些兼职广告工作。


在广告行业工作了14年,布鲁才意识到,生活是可以更贴近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设计的。她想要住进这片街区。即使老公寓的水管老了,掉落的头发要常常清理,即使马桶不能扔卫生纸,以避免堵塞,她还是和丈夫笑笑一起搬了进来。


这座房子里的暖气片不太管用,刚过去的冬天,留在记忆里的只有刺骨的寒。这种寒带着水汽,钻进毛线衣里,让人觉得好像活在旧社会里,如冬天枝头的一片枯叶摇摇欲坠。圣诞派对是整个冬天最暖和的,一群朋友挤在榻榻米上,热烘烘的红酒,脸也绯红。


我们和布鲁在客厅里聊天的时候,笑笑一个人在工作室里把父亲的毛笔字转换成自己新书的封面标题——“坟墓与爱情”。笑笑是布鲁的高中同班同学,当时就坐在布鲁前面。他们一直是好朋友,大学并不在一处,但后来一起进了广告创意行业,后来才结了婚。不过,现在他们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布鲁偏艺术,写诗;笑笑偏历史,写纪实人文。他喜欢逛地陵,根据历史再新编成历史小说。电视下的书架里塞满了他的历史书。



“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好像圆规。”布鲁把自己当做圆心,两只手臂像指针一样摆动起来——12点钟方向是动感单车健身房,3点钟方向是印刷工作室,从12点到12点则360度分布着她在艺术书展上认识的很多朋友。


她早上起床,根据健身房的课表去上课,回来写作;在乌中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不想做饭的时候便去对面的振鼎鸡吃一碗面,偶尔也去附近新开的西餐馆试试。乌鲁木齐中路上的Madelena面包晚上6点半以后买一送一,有时她6点35去上操课,6点出头路过面包店,也央求店员买一送一。比起乌中市集的花店,她更多时候会买住楼下的奶奶家的花店。奶奶的花很少,只不过是讨一份生活。布鲁想多照顾照顾她的生意。


现在的生活变得慢慢的。前14年,她在全球各地跑。搬进这栋房子以后,布鲁开始整理过去14年写的东西,到今年春天有了第一稿,跑完在杭州4月的第一次书展,就到了夏天。阳台外的叶子逐日变得繁茂。布鲁时常被细节所吸引,比如从客厅圆形窗户看出去,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形成斑驳剪影的样子。




03


客厅地板上铺着散落的样纸,红色、黄色、蓝色,占去小半个客厅。纸是厂家Fedrigoni送给她的。布鲁打算用这些纸印她画的头像插画,参加秋季的上海abC艺术书展。



过去14年的生活凝固在这栋老房子里,过去14年的文字与照片沉入了这本叫做“Why Blue”的诗集里。《Why Blue》第一个版本用的是RISO丝网印刷,定价238元,163页,只印了80本。丝网印刷工作室PNPRESS就在复兴路上,走路不过2分钟,她和三个朋友,一张纸一张纸从打印机里抽出来,抽了163次。刚开始,布鲁打算卖38元一本,朋友硬是把价格抬到不让整个团队亏本的状态。


“手工的、小小的、有趣的”,诗是一件太隐秘的物件。读不懂,没兴趣的,大有人在。布鲁相信只有懂的人懂。跑了一趟书展,布鲁加了很多人微信,沈阳的万花筒书店和成都的无早书店订了一部分去。布鲁自己留下三十本。


当初在广告行业,她三天可以写100个影视脚本。但在这本诗集上,布鲁还在修修改改,并打算用更简单的印刷方式,降低价格。这多少是一种迎合大众的妥协策略。布鲁本以为自己做完第一本,就会找个全职工作,没想到工作没找到心仪的,诗集还是打算做下去。或许改到天气转凉,新的版本就会出来了,还是《Why Blue》。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已批复了五批优秀历史建筑,黄浦区共计290处,徐汇区共计253处。论到555街区,从黄浦淮海中路上的康绥公寓、国泰公寓、淮海坊、上海别墅,到徐汇长乐路上的长乐坊、储康里,到淮海中路上的康平公寓、延庆路的大福里,随意问起一个住在555里的朋友,便住在一幢历史建筑里。


布鲁告诉我,麦琪公寓楼上住着设计黑石公寓的建筑师、一对年纪近百的老夫妇,还有一名叫小宝的海派作家。我后来查到,小宝就是季风书店的创始人之一,办过报纸,做过节目主持人,在上海的文化批评界一度具有影响力。麦琪公寓不知还住过哪位建筑师、作家、艺术家,多少人在这里出生,又有多少人在这里死去。以后,他们的生命也会被书写进麦琪公寓的历史中吗?


时间在这栋楼里慢下来。尽管楼外的景致变得越来越像设置好的,但楼里仍然藏着无数诗意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会沉淀下来,成为历史。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文章:


1、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开寄存处的第一步:把存款用完

2、在上海小马路上可以偶遇什么“怪力乱神”?|555小报四月第一期

3、上海网红地理的“宇宙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4、我们研究了400家店铺的数据,发现上海小马路的生活真相

5、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6、王建硕:一个自称“典型的新上海人”眼里的安福路及周边

7、当菜场变得“网红”了之后,我和乌中市集摊主们聊了聊 

8、555 Project :四年后,我们重新书写上海五原路

9、上海的小马路为什么会让生活“有点不一样”?

10、你还会去裁缝铺子修衣服修鞋吗

11、五原路街头卖花的男子与他错过的三个机遇

12、长乐路的“吉普赛女孩”,用1500元房租和3位九旬老人同住

13、在宇宙中心连开四家店,素然是555“街霸”吗?

14、拿游标卡尺测量小笼包的老外美食作家,正在555街区写一个非虚构故事

15、改变1995:喻荣军和话剧中心在安福路的26年

16、在555街区骑车,我遇见的罚单、梧桐与流浪汉 | 555 Project

17、每天在安福路遛五条狗的家政女工丨555 Project



 555 Project参与者招募 


如果你在这个区域的其他街道开店,或是你现在或曾经居住、工作在“555”街区,想要加入这个项目,成为这个街区的“生活家”或者“研究员”,欢迎扫码报名。如合适,我们会尽快和你联系。




 

 7月每日书新增摄影班 

 还有返场的虚构班、共写班、常规班 

 7月1日开班 等你来记录 




三明治 x 钱佳楠小说创作工作坊

7.17-8.14邀请你来打开视角

书写无限的世界





 加入我们,成为看见“人”的写作者

 三明治招聘进行中 




把生活变成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
三明治是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