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权力瓜分图鉴... | 硬派历史
这一个月的年讲有些热闹,我们轰轰烈烈地发布了年度中文社科出版巨献:企鹅欧洲史;讲了考古的故事,又介绍了最会讲故事的老婆婆盐野七生和大家认识。从本期起,让我们回到年讲欧洲传统的时间线。
之前讲到,拿破仑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们最后一次看到一统欧洲的期望。但是拿破仑还是失败了,显然法国以外的欧洲各国并不想“被统一”。拿破仑在1815年彻底失败之后,欧洲的革命浪潮也暂时告一段落,欧洲迎来新秩序。
1
竞逐权力
关键词:权力 VS 反权力
从1815年到1914年,这段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欧洲来说格外重要。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其为“漫长的十九世纪”。
18世纪初,全球各地的文明、文化成就、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国的大清帝国、非洲贝宁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发展水平和欧洲大体相同,但是到了1815年,欧洲的发展开始一马当先,遥遥领先于世界。
对权力的追求渗透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
国家争夺直接权力,追求帝国权力,军队加强军事权力,革命家密谋夺取权力,各政党竞逐执政权力,金融家和工业家追求经济权力......
当然,有权力的争夺就有反权力的斗争。十九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社会进程,就是受压迫的各阶级人民挣脱了压迫者权力的控制:
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女权主义者争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工业化的新世界,工会相继争取在薪酬和工作条件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起义罢工不断;
现代主义艺术家开始对学院派的权威提出挑战;
小说家把家庭等社会组织内围绕权力展开的斗争作为自己作品的核心内容。
对权力的追求,还延生到了自然界和科学界。医学人员在实验室内追求战胜疾病的权利。工程师和城市建设者们疏通河道、夷平森林、修建城镇、铺路架桥,把人类的权力延伸到了自然界。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新的动力源,从蒸汽到电力、从动力织机到内燃机,借科技之力赋予自身权力。
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和荣誉;而到了十九世纪,对权力的追求贯穿了整个时代。甚至在十九世纪末,权力的概念带上了种族主义的色彩,欧洲人开始变得傲慢,把自己称霸世界各地视为他们高人一等的佐证,这也为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用一期年讲的篇幅将欧洲的十九世纪说清楚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建议读者通过深度阅读大师的作品,来感受欧洲在特定的时期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
[英] 理查德·埃文斯 著
中信出版集团
1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德]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世界秩序》
[美] 亨利·基辛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4
《帝国》
[英] 尼尔·弗格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5
本期年讲筛选出四个最重要的欧洲国家的五位灵魂人物,讲讲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推动欧洲风云进程大事件。如果将这五位人物竞逐权力的过程串联起来理解,亦可一窥欧洲彼时面貌。
梅特涅
奥地利
欧洲“马车夫”
叶卡捷琳娜
俄国
野心勃勃的女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了不起的改革家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
日不落帝国的女主人
俾斯麦
德国
德意志的铁血首相
2
梅特涅和奥地利
关键词:新秩序
1814年,欧洲反法联盟成功迫使拿破仑退位,欧洲各国开始筹划欧洲的新秩序。
拿破仑横扫欧洲之后,欧洲各国王室被冲得七零八落,法国煽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火焰,也让欧洲各国王室急切想扑灭。这就是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历史背景。
这时候一位政治新星横空出世了——奥地利外交大臣克莱门斯·冯·梅特涅。
奥地利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1806年,拿破仑战胜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终结了这个有1000年历史的帝国。从此以后,欧洲政治舞台上就再无神圣罗马帝国,只剩下奥地利。
不过此时的奥地利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奥地利召集了重筑欧洲战后秩序的维也纳会议。年轻的外交大臣梅特涅力促几个欧洲大国放下争议,建立新的欧洲秩序。
他的成功使得很多历史学家将维也纳会议之后的几十年称为“梅特涅时代”。基辛格也在《世界秩序》中肯定了维也纳秩序的成功之处,认为1815—1914年间欧洲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可以部分地归因于维也纳会议定下的国际政治规则。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最大的“成果”就是在“四大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之间形成了一种共识乃至同盟关系。
从此,欧洲国家开始学着把一些国际准则置于本国利益之上,通过多方磋商而非单方面战争来解决分歧。不过对于新秩序也有批判的声音:维也纳体系使欧洲国家的王室政权得以联合起来,压制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
在维也纳会议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梅特涅成了欧洲的“马车夫”,以一己之力约束着欧洲各国的野心家,不让他们成为一心扩大本国利益的脱缰野马。
不过显然他一个人也撑不了多久,随着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梅特涅一手缔造的维也纳体系也就此土崩瓦解了。(其实,克里米亚危机在最开始还是处于维也纳体系的轨道之内,俄国、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还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且也叫来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俄国的寸步不让最终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
▲克里米亚战争
3
女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俄国
关键词:野蛮生长、农奴解放
在梅涅特扮演者马车夫令率欧洲一路狂奔之时,一位女性角色开始冉冉登上欧洲竞逐权力的舞台。她就是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上欺负了奥斯曼,这只是俄罗斯霸权之路的一个缩影。如果说18世纪初的彼得大帝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之路,那么18世纪末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则开启了俄国的霸权之路。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
俄国在叶卡捷琳娜女皇在位的34年里,瓜分波兰、吞并克里米亚、进入黑海、殖民西伯利亚等,忙得不亦乐乎,俄国也真正成为和老牌欧洲国家平起平坐的新一代强权典范。
拿破仑时代,俄国人又有了新的自豪:是他们摧毁了拿破仑的大军,拯救了全欧洲。这让俄国在和其他欧洲国家对话时愈发理直气壮。一百多年后,他们再次从希特勒手中拯救了欧洲,更强化了他们自封的“欧洲拯救者”的人设。自然,这是后话了。
之后,“扩张”依然是俄罗斯帝国的主旋律。
维也纳体系实际上禁止了欧洲内部的扩张行为,但并不妨碍俄国在整个十九世纪和波斯打了2场战,和土耳其打了4场仗,通过与中国签订的《瑷珲条约》(1858)、《中俄北京条约》(186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等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和新疆以西的大片土地,到了1905年还和日本干了一架。
其间,因为手中地太多,俄国在1867年把阿拉斯加便宜卖给了美国,有多便宜呢?相当于每亩地2块人民币。俄国扩张了半圈地球,阿拉斯加太远了,实在是管不过来。后来,肠子都悔青了。自然,这也是后话了。
▲卖掉阿拉斯加
叶卡捷琳娜之后,十九世纪俄国并没有产生特别了不起的政治人物,不过由亚历山大二世发起的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可以说是该世纪俄国最重要的政治转变。
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爆发了广泛的革命,这正是马克思活跃的时代。同时期的俄国虽然诞生了超前于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但现实上广大俄国农民还处于农奴乃至奴隶的地位上。
废除农奴制不仅让俄国平民获得了新的权利,结束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给了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渠道,而且也开启了俄国司法体系、军事制度、市政和教育体系的革新。
但可惜,俄罗斯帝国没能经受改革的冲击。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本人被不满的革命党人刺杀,继位的沙皇立即开起了倒车。到了1905年,俄罗斯衰弱到甚至连日本都打不过。
4
维多利亚女王和日不落帝国
关键词:世界霸主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虽然强大,但是真正的世界霸主还是英国。
统治时间横跨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是本世纪英国的绝好缩影。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这段英国历史上最繁盛、最稳定的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女王
她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让英国从一个贸易帝国成长为一个工业帝国和“世界工厂”。原材料(棉花、矿产、羊毛和其他农业品)从殖民地流入英国,同时英国本土又出口了超过90%的工业制成品,积累了不可计数的财富。
英国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巅峰成就。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英国的一次炫富大展。
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把博览会的场馆构想成一个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巨大温室”。这一场馆方案恰当地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宏大成就,而玻璃和钢铁又恰好是英国工业的两种重要产品。
▲英国万国博览会
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正式开幕,向游客展出了超过10万件展品。英国和英属殖民地的展品就占了场馆的一半空间。除了英国之外,德国和法国的工业产品也广受好评。博览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产自印度、属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光之山”钻石。
军事方面,解决掉拿破仑以后,英国海军在整个十九世纪没有对手。再加上广袤的海外领土,使英国能够理直气壮地自称“日不落帝国”。
十九世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状况迥异:欧洲内部的扩张战争被限制,但是欧洲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却大大加剧了。
▲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海军与拿破仑海军的决战)中的英国舰队
这个世纪英国在非洲、南亚、太平洋等地区都有着活跃的殖民行动。我们只需回忆一下,十九世纪英国和中国发生过几次战争,然后推想世界,就知道英国十九世纪的霸权活动有多么频繁。单单在非洲,我们就不难列举一些英国主导的重大事件:马赫迪起义、布尔战争、祖鲁战争、获得苏伊士运河经营权……
关于英国的故事,之前的年讲欧洲有讲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再复习一下。
5
俾斯麦和德国
关键词:德意志帝国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组成部分的39个国家宣布成立了一个名为“德意志邦联”的组织。这个组织因为内部的离心离德,在其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
▲神圣罗马帝国
德意志帝国缔造者奥托·冯·俾斯麦的崛起,伴随着颠覆1815年维也纳体系的一句石破天惊的宣言:
“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普鲁士在俾斯麦的主导下发动了三场局部战争。也就是:
1864年普丹战争,打丹麦。
1866年普奥战争,打奥地利。
1870年普法战争,打法国。
1871年,随着三场战争的胜利,德意志帝国宣布建立。仪式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站在被打趴的法国身上,宣布了自己黄金时代的到来。
▲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之后的德国是一场工业革命的奇迹。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德国崛起的主要动力,著名的鲁尔区就是在这个时代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崛起的德国公司,前有西门子,后有梅赛德斯-奔驰、制药巨头拜耳公司、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军火大亨克虏伯等等。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后来纠正了俾斯麦的话,说德意志的统一靠的不是“铁和血”,而是煤和钢。工业的力量造就了典型的“内部拉动的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俾斯麦的主持下,欧洲各国在1884—1885年召开了柏林会议,这场会议的同义词便是“瓜分非洲”,欧洲各国划定了各自在非洲的势力范围。着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也从海岸深入到了内陆。
▲柏林会议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随着俾斯麦的退场,德国改变了俾斯麦的保持克制的对外政策,开始渴求“阳光下的地盘”。在欧洲列强的全球争夺中,德国的入场促成其对手英、法、俄结成“三国协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的导火线。
一起来吃瓜
19世纪的黑历史
19世纪欧洲列强的繁荣昌盛,通常都与一些黑历史联系在一起。
斯里兰卡遭受英国残酷统治:斯里兰卡是一个居住着斯里兰卡是一个居住着僧伽罗人(78%)、泰米尔人(18%)、摩尔人等的多民族国家。19 世纪初,斯里兰卡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在此之前,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习惯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划分界线。可是,英国废除了这一做法,对整个斯里兰卡岛执行统一管理。
英国令人口占少数的泰米尔人担任政府官员,管理人口占大多数的僧伽罗人。此外,英国还给予泰米尔人优先享受教育等权利,这使斯里兰卡官员、商人中的大多数都变成了泰米尔人。僧伽罗人则多成了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
1948 年,斯里兰卡正式宣布独立。这时,人口占大多数的僧伽罗人才掌握了政权的核心,为了排解因长年不平等待遇积累的仇恨,僧伽罗人采取了优待本族人的统治政策。也正因为如此,“二战”后,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之间爆发了长期内战。
当然,种种狡猾的殖民地政策并非英国的专利,而是许多欧洲国家都使用过的统治策略。近些年,在亚洲、非洲发生的多数内战几乎都受到了欧美国家殖民地政策的影响。所以,19 世纪帝国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其实是在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上建立起来的。
#互动小话题#
我们将在答对的盆友中随机挑选三位,赠送《企鹅欧洲史》试读本一本。
开奖时间:2018.12.13 10:00am
硬派历史 · 年讲欧洲
往期回顾:
更多往期内容,请点击菜单栏
【阿信宝藏】-【年讲欧洲专栏】查看哦~
-End-
编辑:Yoyo 责编:YQ
2018.12.6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