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我时我也正在找你|九位咨询师专访(上)
一直以来,北京同志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群体都是社群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到今天为止,公益咨询已经服务了几千人次,咨询师们付出了上万小时的时间,但是他们的工作依旧默默无闻。如今,我们希望以采访的形式,展现心理咨询师更真实的一面,同时也向这些和我们一同站在生活的战壕中的同伴们,表达我们的感谢。
刘晶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目前全职从业于私人工作室、同志中心及高校。
提供面向成人的个体心理咨询及团体咨询并持续接受相关训练,临床工作为心理动力学、人际动力学及人本-存在主义流派,团体工作方式为欧文.亚隆人际模式。
关注情绪障碍、人际关系困扰、亲密关系问题、个人存在与发展、性别及价值观多元化等议题,并面对抑郁、焦虑、自由与责任、孤独与无意义感、社交困难与适应不良、依赖与成瘾等话题开展工作。
长期接受动力学方向的连续培训、督导和个人咨询。
2013年加入北京同志中心咨询师团队,
曾任2015-2016年度中心心理部门官员。
刘澳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
曾任北京大学兼职咨询师,北京语言大学简直咨询师,北京回龙观医院危机干预中心第七期热线咨询员;
参加过三侪动力学长程培训,心田工作室咨询师成长计划长程培训等多个项目;
咨询时数累积1000余小时,接受个体和团体督导时数累计300余小时,个人体验累计100余小时。
江兰
临床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会员,
欧文亚隆认证团体咨询师。
主要受训背景:
已完成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组、欧文亚隆人际团体治疗、IPI(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伴侣治疗训练。
目前正在接受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和西雅图精神分析学院精神分析取向儿童心理治疗培训(两年制)
咨询流派:心理动力学取向
咨询对象:提供面向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动力学取向的个体心理咨询,以及欧文.亚隆模式的团体心理咨询;
中心的日常
Q
老师您好,请问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日常是怎么样的?
刘晶晶:
内心台词(困惑脸):心理咨询师的日常是得有什么特别的嘛?
工作,休息,发呆(白日梦)……写报告,看书,偷懒,吃吃喝喝……
严肃点严肃点。咨询前,需要一些思考和准备(好比预习);咨询之后,需要思考、记录、整理个案(这好比复习);还有督导和参与个体咨询(也可叫做治疗和分析),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相对地,心理咨询师时间利用和生活安排自主调节的部分更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但同时需要计划性比较强,随机性比较少。
你看,工作时,不工作时,和其他人类也是很像的。
刘澳:
其实也挺简单的,平常上班的时间上班,下班的时间下班,因为是自由执业。所以会有更多的一些时间自己安排。回去看看书,学习一下。该玩的时候就去玩儿。
江兰:
工作、学习、休息。工作和学习占得时间蛮多的。
Q
您是在哪个时刻决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
刘晶晶:
很难说我是“在哪一个时刻”决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就好像同样的,在咨询中很难说有某一个时刻,来访者一下子“领悟了,变好了”,不一定能寻找到那么一个清晰的地标石。
在推进的生活中,渐渐地展现成了目前这个样子,并且发现还不错,可以推进下去。
刘澳:
好像也没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因为我研究生的时候学的就是心理学,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后来机缘巧合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组织的关于咨询师的培训。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觉得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所以就想在这个方面多发展。后来发现自己还挺享受完成这个工作的。所以就一直做下来了。
江兰:
很久之前。
中心在召唤我
Q
是什么让您决定成为北京同志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的?
刘晶晶:
我是在2013年偶然知道同志中心有一个性少数友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消息,几天的议题丰富有趣让人好奇,和我感兴趣的社会学里一些话题很有关,还价格极低,我就报名参加了。随后,幸运地通过当时还有点让人紧张的面试,成为了咨询师团队的一员,直到今天。在2015-2016年度,我还以兼职的身份担任了一年的中心心理部门官员,那真是超级紧张、不堪回首的一年!抱歉说错了,真是有挑战的一年!我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现在再回想起来,还是非常值得和有意义。
刘澳:
我之前在北京同志中心做过志愿者。大概是在13、14年。那个时候认识了一些朋友,感到整个工作过程还是挺快乐的。后来就参加了中心举办的友善咨询师培训,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到中心做咨询。我一直以来对中心的印象都很好,并且我对于这个方面也很感兴趣。那个时候很愿意多去看到一些社群的状态。所以当时就应聘成为了中心的咨询师。
江兰:
机缘巧合。这之前我曾给中心做过LGBT群体心理健康的调查,之后,了解到中心有心理咨询的服务,我本身也是咨询师,因此就在中心这边也做心理咨询了。
Q
您觉得在北京同志中心工作,和您其他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吗?
刘晶晶:
我目前全职在私人工作室、中心以及一所高校里做咨询师的工作,这三种方式各有特色,我都喜欢。我不认为在同志中心工作和其他地方有任何实质的区别。
刘澳:
我感到区别不是很大,我除了个人执业以外,之前也在学校做过咨询。感觉上中心和其他地方分别不是很大。
对于中心会感到更亲近一点,感到对于和工作人员的沟通会更多一些。中心也愿意更多地听取咨询师的建议和想法,在沟通上会比其他地方多一些。
江兰:
对我来讲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做咨询师的工作。
Q
在中心工作中有没有一些常见的困难?
刘晶晶:
最常见的困难,这和在其他地方开展咨询师工作是类似的,那就是面对一个你之外的人类的理解。理解永远是不容易的,又是重要的。
刘澳:
好像没有特别觉得困难的地方。
江兰:
不太一样的是中心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工作或是活动。因为有其它活动在外面进行,会比较难以保证咨询环境的私密和安静。活动期间会有很多人来中心,对于一些咨客来说,穿过人群,走到咨询室的这个过程会感到私密性不够。尤其是尚未出柜的咨客,或者不希望其他人-哪怕是陌生人-知道自己来做咨询的咨客来说,会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
另一个方面是现在遇到的LGBT群体的青少年咨客渐渐增多,而中心无法针对未成年人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Q
哪些时刻会是工作中很快乐的时刻?
刘晶晶:
工作中会有很珍贵的“相遇时刻”出现,是两个不同个体之间深刻的连接感,这非常美好。持续地训练、实践,一些挫败、考验都是值得的。(嘿嘿,言语无法描述,美好感觉你要体验了才会知道哦。)
江兰:
看到咨客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对他们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活有了进展,这个时候还是蛮开心的。
Q
哪些时刻会是工作中很快乐的时刻?
刘晶晶:
关于“坚持做公益咨询”,坚持,好怕怕啊这个词。我想在这里工作是我熟悉的,我可以接受付出一段时间的同时、可以接受它支付给我的费用。它是有趣的、有意义的,除非我实在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不然为什么不继续呢?
刘澳:
我感到和中心还是挺有感情的,因为我是之前的志愿者,后来也在中心认识了一些朋友,看到大家交流的挺多的,这个氛围也挺好。在中心做咨询工作的感觉也挺好的。所以好像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让我一直在中心做了下来。
个体是如此的相同而又不同
Q
您觉得社群和其他来访有什么区别吗?
刘晶晶: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越了解,我越倾向于尽量少一点区分、少一点标签化社群来访者和非LGBT来访者。当然,有关社群的基础信息、特殊性和重要议题,理解地全面丰富些工作起来会比较有帮助。
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么地丰富、有趣、独特和让人难忘。家庭养育环境、成长经历、先天个性和气质特点,等等,都会深刻塑造一个人,性倾向是人诸多特性当中的一个而已。关键在于,去理解这一个特质和随之带来的内在冲突如何深刻地、持久和广泛地影响了TA。
刘澳:
我觉得大致上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我们作为人,被困扰的内容都是挺一致的。比如说工作的困扰、学习的困扰、情感的困扰或者是和父母的困扰。大体都是这样的一些方面。让我感到本质上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江兰:
总体上大家都是因为内心的痛苦,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咨询。本质上区别不大。LGBT群体在咨询目标上会有一点点不同,比如如何出柜、如何在没有婚姻的情况下维持一个长时间的亲密关系;在没有子女的情况下,老年生活要如何安顿等等。这些议题,可能在其他群体会稍微少见一些。
Q
在中心遇到的常见咨询问题有哪些?
刘晶晶:
我个人比较关注的咨询议题,往往同志中心咨询中也是常见的。比如情绪困扰(抑郁,焦虑等),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家庭关系话题,对于自我的探知发现,道路选择和未来发展困扰,成长中的创伤经历,活着意义的寻找,空虚感和孤独感,依恋和分离,自由意志和环境的冲突,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确认,等等。
许多社群盆友来到咨询室亟待解决的如何出柜、性取向如何确认、向父母(亲友、职场等)如何交代、婚姻问题如何摆平等,其实都脱离不开上述问题。是确认自己和理解自己与外部世界(他人,环境)关系的一部分。
刘澳:
常见问题,就像之前所说,比如情感问题,学习或者工作上的问题。这两类问题比较多。
江兰:
情绪困扰、自我认识、原生家庭关系处理、亲密关系处理和职业发展等等。
对中心想说的话
Q
对中心有哪些期待吗?
刘晶晶:
最大愿望是希望中心心理咨询宣传和相应的公众教育更加投入、有效、有力度,来访者如潮水一般涌过来。
刘澳:
期待中心越来越好。希望中心能够为社群做出更多的帮助和贡献。我觉得北京同志中心在北京的这个圈子里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期待大家有更好的作为,变得越来越好。
江兰:
希望能够更好的确保咨客的隐私性和环境的安静。希望中心能够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科普介绍,多推送一些普通的LGBT群体的生活故事,介绍更多样的生活方式,从而让大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结束对三位老师的采访后,让我对心理咨询师们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呢?
来访者与咨询师是旅途上的伙伴,也许在相遇的那一刻你们会说:“当你遇到我的时候,我也正在找你”。
北京同志中心与我们的咨询师,同样,也是旅途上的的伙伴。感谢让我们找到彼此。
最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同志中心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或预约咨询师,欢迎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活动推荐】
7月23日|电影私享会《迷恋荷尔蒙》
要是去这家,说不定我就跟你走了|7月29日Dining Out
《If Body Could Tell》| Hot Pink首场摄影展
2017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研
【文章精选】
在发展部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