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客家人生孩子,为何要把胎盘埋在自家厨房的门槛下?

2016-09-26 刘醒龙 客家圈




推荐阅

中秋国庆转老家:客家人需做两件事

客家人的“ 胞衣迹”

客家风情在身边

客家人的官场文化与潮汕人,广府人的差异

客家妇女的客家基因

客家女找寻历史记忆

客家风情在江西

评价客家人,广府人和潮汕人是这样说的

曾志伟率众现场演唱客家话神曲

诗画乡村 大美大埔

赣南客家民俗

梅州这么屌,你知道吗!

黄华华的情怀

客家风情在广西

客家人,你懂吗?

四川客家风情

梅州:客家风情逐个数

客家古村客家歌(太精彩,笑喷~)




广东人有很多客家人,客家人有一种习惯,我前几年去福建的永定土楼,那次我来听说,客家人生孩子,从母亲分娩出来的,除了孩子之外,还有胎盘,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客家人,或者是否知道这个习俗,他把孩子养起来,多余的胎盘就会埋在自家厨房的门槛下。我在永定土楼听到当地的文化,我心里咯噔一下,为什么?我小时候在湖北鄂东的大片山区也有这种习俗,但是不是埋在自家厨房后面,而是埋在后门的门槛下面,但异曲同工,等到孩子长大,要出远门,比如出去当兵、上大学、工作,反正就是离家的时候,客家的长辈就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厨房门口,告诉孩子,你妈妈生你的胎盘就埋在这里。我在鄂东那边就这样告诉孩子,你妈妈生你的胎盘埋在后门门槛下。中国人里的客家人最讲根,他住得老远都会回来看一看,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文化讲究血脉相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学要放在血脉之中才能体现中国文学所特定的意义。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西方某位名人的出生记录、出生证明在某个教堂或者说某个医院里被发现了,确实在西方有文学研究的时候,他们非常注重出生资料。中国文化讲什么?我们要研究,去哪儿找,去家谱里面找,所以中国一找就是上千年,找到的时候才发现是几百年、上千年,传承方式不一样。如果抛弃中国文化的这种血脉传承,就事论事的价值判断是没有意义的。文学之所以会称为一切艺术之母,就在于文学承载着其他艺术所难以承担的血脉传承。


作者:刘醒龙: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8月,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节选自2016南国书香节上刘醒龙关于“小说的奥秘”的演讲实录。




【客家人的胞衣迹】

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每个人身上都有“精”、“气”、“神”,神就是指元神,所谓元神也就是灵魂的意思。当一个女人怀孕时,胎盘(胞衣)上就有了元神,或者说有了胎神,有些人生下来后身上会留有胎记,这便是胎神留下的印记。胎盘是胎神的代表物。家中孕妇如生下孩子后,胎盘要加倍珍惜,用草纸包好,深埋在产房的角落或厨房里的水缸底下,他们认为胎盘是人的生命之根,埋藏入土后才能根深叶茂,故以前的老祖屋有些房间是不用“三合土”(石灰、沙、黄泥按一定比例合成的混凝土)铺筑地底,只将泥土夯实即可,以方便日后挖掘。这样的房间叫“落地间”,产妇一般都住“落地间”,意即落地生根。







客家人习惯上把出生地叫作“胞衣迹”


  “胞衣迹”?为什么不叫“故乡”而叫“胞衣迹”呢?原因并不复杂,客家人是一个流动的民系,真正的故乡在中原,失去了故乡的人哪里还有故乡?客家者,处处为客处处为家。


  客家人虽然对“胞衣迹”情深意笃,但只要有可能,不管路途有多远,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离开“胞衣迹”。客家男人多以厮守家园为耻,以出门在外闯荡天下为荣。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在不断的迁徙中继续迁徙,在不断的流浪中继续流浪;“家而客焉”,在故土上为客;又“客而家焉”,在异乡构筑起新的家园,时至今日,形成了梅州客乡海外侨民多出“胞衣迹”人口一倍多的结局。流寓客子,走得愈远,心中与“胞衣迹”的距离就愈近;人越是在外边,心却跟“胞衣迹”贴得更近。远方的游子,永远都不会忘记围龙屋里的故事,梦中常常是“胞衣迹”的山水田庄,耳际常常回响着“胞衣迹”的山歌乡音,眼前常常浮现出“胞衣迹”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



  不忘“胞衣迹”,心系“胞衣迹”,情动“胞衣迹”。当年漂洋过海谋生,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后的海外华侨,凭借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摆脱困境后,特别是那些获得成功的人士,对“胞衣迹”更是情有独钟、乐于回报、舍得投资,由他们捐资、斥资兴建的大工厂、大企业、大商场、大交通、大学校、大医院等随处可见,在“胞衣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






点击最下端推广广告,免费浏览生活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