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两种心态——索达吉堪布开示生活和修行都成功的窍诀
从佛教修行的层面讲,任何一个修行的前面都需要发一个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不管做什么善事,这种心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了它,虽然在修行当中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工夫,但实际上效果不明、作用不大,没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发心殊胜。
所谓发心,不仅仅是在佛教的修行当中很重要,实际上我们世间当中成办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在我们常用的文字当中叫作“动机”,也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在意乐上有一种想成办这件事情的源动力,或者说是一种最初的思维。
从现代心理学层面分析的话,这个动机它有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因素叫作“激励”,也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刚开始有一种鼓励自己的、很有热情的心态;第二种因素我们称之为“毅力”,也就是在成办事情的过程当中,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坚定的意志;第三个因素叫作“专注”,就是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去成办整个过程。所以这个“动机”,按照心理学的要求来讲,可以说是由三个不同的层面组成。
我在想,其实大乘佛教的菩提心当中也可以有这三个因素吧。首先,我们要修行的话,需要有一种鼓励自己、激励自己的决心;中间呢,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不怕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力;最后,修行一定要有一种不能三心二意而应该专心致志的心态。
发心,或者说是动机,从本体上分有三种差别。一个是不善的发心,一个是无记的发心,还有一个叫作善妙的发心。
我们做任何修行,首先不能杂有不善的心——贪心、嗔心、痴心等等,如果杂有这种心的话,那么这个修行是不会成功的。世间的任何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有非常严重的自私自利的心,如果有严重的自私自利心,会直接损害我们想成办的事情。
不仅是修行上,发心或者动机上有一个不善的意念,实际上都会对个人、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吧,前一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毒点滴”事件。有些人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对社会负责,但实际上呢——因为日本老龄化比较严重吧,很多80岁的人都在上班,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有个别人在点滴里面加毒药,后来死了四十多个人吧。这是全球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就是杂有不善的心。同样的,如果这样的心态用在我们的修行当中,那这个动机叫不善,也称为不善的修行。
第二个是无记的心态,就是没有一个主动的或者善或者恶的心,是一种平庸的状态,也就是一种盲目的心态。因为有些人受周围人的影响,别人怎么做,也跟着怎么做。
现在很多消费者也是这样的,别人买什么东西,我也跟着买,人云亦云,这叫作“羊群效应”。因为别人在做,我也跟着做;别人修行,我也跟着修行,但我没有什么好的动机,也没有不好的动机,随波逐流,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这样的心态,虽然它对社会、对个人没有危害,但实际上依靠这种心态,从修行上讲,成办不了修行真正的结果;从世间上讲,这种心态完全是一种盲目,所以我们也要放弃它。
第三个就是善心,善心也有下中上。我们佛教里面讲: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所谓的下士道,就是自己为了获得名声、健康、财富,或者是暂时的一些利益而修行。从世间层面讲,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会想别人,不会想国家,也不会想整个人类,所做的完全是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这种心态实际上不是很高尚,是比较下等的。
虽然有些西方人认为考虑自己是最伟大、最勇敢的心态,但这是从个人层面讲的,如果从整个社会层面、国家层面讲,我们要选一个国家总统的话,恐怕不会需要特别自私、只想自己家庭的人,那样的国家领导对这个国家不一定有利。所以说,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修行的时候不要一直在意自己所谓的荣华富贵。
第二个是中士道,就是修行为了自己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也就是佛教里面讲的声闻缘觉,暂时自己得到涅槃的境界,最终来讲并不究竟。我最近讲的《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舍利弗,他刚开始是学习大乘佛教的,后来退失信心学小乘,但最终又转回大乘来。这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在《妙法莲华经》当中有。
所以,从修行层面来说,我们可能想自己永久的解脱,但是实际上这种解脱不究竟的,因此要想到众生。从世间层面讲,一个人一直只是想着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事情的话,这种心态实际上也不算很究竟。因此对于中士道的修行,作为大乘佛教来讲并不是特别提倡。
第三个是最好的,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接受的,叫上士道,也就是最高尚的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个非常重要。
在座的很多人应该学过大乘佛教,那么大乘佛教的利他心,做任何一个善事之前——包括放生、讲经说法,或者自己念经、修行,甚至去朝拜神山等等,前面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心“我要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做这样一个心里的规划,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它是最有意义、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心态。
这种心态从世间心理学角度讲也是很重要的。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影响最大的两种心态,一个是希望,一个是恐惧。有了希望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失去希望,没有失望、没有绝望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很容易成办,即使有一些负面的——你的身体不好、身上有一些疾病,但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有希望,只要有这个心态,实际上它对你的生活正面的影响非常大。
因为我们的“心”是可以逐渐逐渐扩大的,扩大之后,身上和心理的一些负面成分都可以消除。所以利他心,也就是菩提心从心理学上讲,它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对个人来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像妙药一般的心态,可以这么说。
相反刚才说的绝望,或者说恐惧的话,本来你可以成办的事情,因为自己有恐惧的心态或者是绝望,最后“心”就慢慢慢慢萎缩,然后本来可以成办的一些事情,包括你的健康、包括很多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成办的事情,反而不能成功。因此,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讲,我们自己要有自信,同时还要想帮助别人,这样的话,对我们自己以及他人带来双重的、真实的利益。
佛经里面讲,如果我们去利益众生的话,自己会获得喜乐,实际上现在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证。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诺顿,还有哥伦比亚大学伊丽莎白·邓恩教授,他们经过多年研究以后,写了一本书叫《花钱带来的幸福感》,也有中文版的。这里面说:我给别人花钱、消费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花在自己身上的这种快乐。也就是说,我如果自己消费、使用很多很多金钱的话,实际上我会有很多痛苦的成分在里面;我如果把金钱用于其他人的身上,那么让很多群体得了利益的时候,我得到的快乐是更有意义的。这是在130多个国家进行调研后得到的结论,确实是我们佛教里面所讲到的布施带来的快乐。
当然,现在他们这种研究只能局限于今世的,对来世的快乐现在可能他们测不出来。但是,的确利他心的这种快乐,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也可以享用的。
其实这样的发心,把心量扩大,很多人可以做得到,一般的普通人,心量扩大的方式体现在行为当中。如果有一些势力,有金钱、权力,他可以……我记得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一个叫作是扎克伯格,他将自己的资产30亿美金留给基金会,建立一些健康方面的基金,进行医疗救助。
从我们佛教的角度讲,他的这种发愿——他想在这个世纪末的时候将所有的疾病控制,或者预防甚至消灭,以这样的一种发心将自己的资产留施给余人,而他自己过着非常非常普通的、很简单的一种生活。人世间,持这种精神的也是大有人在。如果我们把这个理念用在修行当中的话,实际上这叫作大乘的菩提心。
因此大家要记住,应该有刚开始的这种源动力:发心想要帮助别人。我自己修行也是这样的,做事情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包括我们今天听课,要想我今天的1个小时的课,希望能对其他的众生有利。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发心殊胜。
敬摘录 索达吉堪布第11次UC双语开示
觉得对方很美就想占有,觉得对方很坏就想杀死——别让痛苦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