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石话|不要迷信皇帝——丁文父《御苑赏石》读后
取乎法上,仅得其中;取乎法中,仅得其下。当代人关于石头的著述,很少看。偶尔翻翻,瞅瞅图片而已。很多艺术、思想,一出道就是巅峰。后人只能在前人的身影后面解释打转,难有出息。
因为要出本石谱,特地找了几本很受市场追捧的书。其目的,无外乎看看别人都说了些啥。别人说过的观点我尽量不说或是少说。
高逸图
两本书,《御苑赏石》、《中国古代赏石》,孔夫子旧书网上,一个标价3500,一个标价8888。原定价500多块,溢价如此之高,洛阳纸贵可以想见。作者丁文父,名字好,有战国范,想必至迟也是民国中人。孰料竟是当代人,自言早年浪迹北大,主修费氏社会学。《御苑赏石》,朱家溍题签,许倬云作序,香港三联出版发行。《中国古代赏石》,王世襄题签。捧场的名家,来头都不少,想必丁文父论石专著必有可观。
石一
判断一个学人水平高下,无非才、学、识三个方面。才华这东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口味不同,姑置不论。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资料的检索量,存储量。古人查阅收集资料不易,当下信息化时代,谚云: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度娘。资料的收集交给助理即可。识见,有没有独立的、原创性的思想和观点,这是我最看重的。这也是一个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否则,文字飞舞得如绣花鞋,资料堆砌如博物馆,意义终究不大。
秋庭婴戏图
限于篇幅、时间,今天只谈丁文父的《御苑赏石》。于我个人而言,丁的这部著作,撇开底座(我不研究底座,对丁底座学问没有发言权),单纯谈及赏石,丁少有独立的学术观点,多是前人说古人说洋人说。廖廖几个观点,往往立而不论,,或者立论之间因果不明晰,逻辑不成立。甚至因为缺少一线的田野考察,犯了不少常识上的错误。作为学术专著,严谨是起码的要求。
石二
“御苑赏石”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成立,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不成立。撇开底座,丁文持论皇家赏石风格独具。是啥风格?故宫石头跟江南四大名石风格有啥明显区别?皇家选石有啥特别之处?有无文献支持皇家选石的原则?丁文都没有交代。此说是为立而不论。不能因为到宫里拍了几张老石头的图片,要出书,就把皇帝的石头拔高到集大成这个地步。这是不客观的。
兹试举数例。
1、前段说,唐宋以降,灵璧石入室登堂,已成正统主体。紧接着说故宫乾隆花园模拟文人风格,立意“隐逸”,故园内赏石以灵璧为众。——“故”字用的蹊跷。前文说正统后文说隐逸,灵璧石是隐逸文化的代表?有典故有出处有发现?太湖石英石在表现隐逸这方面有差距有不同?如果回答不是肯定的,说明二者不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用“故”不妥。
按乐图
2、关于英石是否发声,声音是大是小。文献一打架,作者就犯迷糊了——古人片语只言如盲人摸象有谅可原。作者作为一个资深玩家,如果去过英石一线产地,上手多些把玩体验,应该不难得出结论。而不是把英石是否发声的问题推给古人。
石三
3、宁寿宫符望阁前一对赏石,不以质取而以势胜,反应了乾嘉时期赏石意趣的深化。一一这种深化是指不重质重势?就这两块就能得出这结论,这结论下得未免太早太草率。紧接着下一句,作者自言:宁寿宫还有玉石的陈列……
撵茶图
4、唐代孙位《高逸图》,共计有三块石头。其中两块可断定为太湖石,中间高大立者说是灵璧石牵强,灵璧石的线条没有这么整齐也没有这么硬。恕我孤陋,我翻遍历代石谱石诗石文,没发现唐代有关于赏玩灵璧石的记载。
石四
作为学者,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不知作者从何断定图3为灵璧石?另,五代《按乐图》里是太湖石不是灵璧石。石面遍多坳坎、弹子窝,是太湖石的鲜明特征。《撵茶图》和《秋庭戏婴图》中都不是灵璧石。同上,灵璧石的外轮廓线没这么直硬。《十八学士图》中倒不是笋石,是太湖石。依据依然是弹子窝。辨识石种是基本功。就像玩玉,不能把和田、绿松混为一谈。甚至不能把籽料、山料、山流水、俄料韩料混为一谈。
石五
5、“御苑赏石是按照最佳的审美境界……”,等等,什么叫最佳审美境界?作者先下个定义呗。“御苑赏石高度的艺术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形、表、色、质四个方面。”——这段话看着冠冕堂皇,其实都是套话废话。形、质、纹、声、色,是现在人所共知的所谓的观赏石的五大标准,这又不是御苑赏石所独有。就像人有五官——耳目口鼻舌,不能说皇帝长得帅,因为他五官齐活。
石六
6、“将奇石置于底座上,便是将奇石尊为艺术。”——根据这个逻辑,把馒头捧在手心尊为食物,把枪放进枪套才算武器,把脚塞进鞋子才算足?“御苑赏石的艺术表现正是以底座的存在为前提的”——不敢苟同。石头的欣赏是以底座的存在为前提?到底是先有石头还是先有座?本末倒置了吧!把底座拔得太高了。
石七
7、作者几乎对每块灵璧石都会详细注解。是否为纯天然原石,具体加工部位。例:石二背面切削平整;石三正面孔洞为人工开凿;石四弓状,显为雕凿而成;石五无人工加工痕迹;石六背面雕凿明显;石七前面天然形成,背面人工雕凿;石八依节理判断,出自天然。独独石一,被作者列为灵璧石中的极品。这石头至少有三处,从图上都可清晰看出人为加工的痕迹,不知为何偏偏不注明是天然还是人工。对于玩石头的资深人士来说,石一属于一眼假,不知是作者看不出来呢还是另有说辞。
石八
8、“灵璧石往往含有方解石石脉,尽管这种灵璧石被认为出土年代较晚。”——这种认为出处何在?较晚具体指的是什么朝代?周密《癸辛杂识》载:“杭省广济库出售官物,有灵璧石小峰,长仅六寸,高半之,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折胡桃文皆具于山。峰之顶有白石,正圆莹如玉。徽宗御题八小字于石背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迹,真奇物也。”这个“峰之顶有白石,正圆莹如玉”,即为方解石石脉。可见北宋徽宗时期,带方解石的灵璧石就出土面世了。而唐代,据我所知,并无文献确切记载赏玩灵璧石。北宋还算晚吗?那早应该早到什么时候?
石九
9、这石头,从图上判断,应该是广西墨石无疑(石九),亦称广西太湖石。作者言之凿凿说得自灵璧县磬云山旧坑。这里我想友情提醒一下,既然新闻报道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的马桶盖是杭州生产的,那么您到灵璧产地买到广西的石头,就不用大惊小怪了吧。自古以来,只有外地石种冒称灵璧石,没有灵璧石冒称别的石头的。相似造型,广西墨石与灵璧石,市场价值悬殊不止十倍。
十八学士图
丁文概述中提出“御苑赏石”的概念,并认为皇家赏石博才众长、兼容并蓄、风格独具,是赏石文化的集大成者。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不能因为搬到皇宫了,就成了皇家风格了。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英州石山,……有数家专以取石为生。其佳者质温润苍翠,叩之声如金玉,然匠者颇秘之。常时官司所得,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皆下材也。”据陆游笔记,好东西皇帝都未必看得到,遑论集大成者。
在后文中作者自己也承认:如云辉玉宇牌楼前十二石中的十尊湖石……估计是清代早期广开石源时期的经济之作。
不要迷信皇帝。
版式:严丽娟
《中华奇石》杂志联系方式
电话:0951-5036888 0951-5030437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格水路59地址地址:号龙园内客家楼
地址:宁夏银川市湖滨西街281号宁夏奇地址地址:石馆
邮箱:
微信:zhonghuaqishizazhi
展会
● 展讯|“中国戈壁石之乡”乌拉特后旗第六届观赏石旅游文化博览会暨小品石、筋脉石精品展
● 展讯|中国(郑州)第二届观赏石博览会——2018首届“艺茂仓杯”观赏石文化艺术节
美石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