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原创】实践说:移动化如何满足现代护理的需求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方便、快捷,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保证了护理安全,规范了护理行为,越来越被管理者所接受。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创新引入移动护理系统和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经验以及应用效果,为其他医院开展护理优质服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络数据信息科
贺嘉嘉 李森源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业务需求不断扩大,为更好的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医院管理服务信息化,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流程再造为方法,以闭环管理为支撑,创新引入移动护理系统和护理管理系统,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数据的交换,将护理人员从繁琐的文字书写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患者的直接护理,实施成效显著,值得同行借鉴。
▨创新驱动移动护理建设
现代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患者信息的共享。
2010年10月,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对医疗卫生建设的特别指示提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十二五”计划的重要着力点。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医疗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IS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现代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患者信息的共享。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如何让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医护数据的查询与录入,创新实现院内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核心。未来,广东省内中医医院将紧抓发展机遇,以院内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采用基于无线移动技术、电子病历、PDA和腕带等技术,创新移动护理系统建设,将HIS和电子病历向病房扩展和延伸,真正将护理人员工作站延伸到患者的床边,实现了护理人员的床边护理操作,极大满足了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架构图。
▨移动护理引领下的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
移动护理系统采用了以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以条形码技术进行确认、以图形化的专用软件实现功能的总体思路。
在硬件方面,专门为医护人员配置了专用的掌上电脑PDA,PDA带有无线网卡和条形码扫描头,并具备扫描、摄影、摄像等多种功能,具有键盘输入和专用笔输入两种方式,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地放入医护人员口袋。同时引进了用于住院患者的一次性专用腕带,腕带通过条形码记录了患者基本身份信息。
在软件方面,采用了新一代的全图形化的移动床边护理软件,具体功能分为五个小模块,分别为:输液核对、输液巡视、体征记录、床位列表、护理记录。医护人员能在掌上电脑那方寸屏幕上,直观地看到病区的患者分布和基本情况;来到患者床边,用掌上电脑扫入患者腕带上的条形码,可以方便地确认患者身份;轻点屏幕,输入患者当前的各项生理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存入数据库,供电子病历系统调用。护理人员还可以在患者床边浏览医嘱的详细内容,得到护理任务的即时提醒,而医嘱项目在具体执行时可得到电子化确认,并可记录医嘱的执行人和实际执行时间等重要信息;条形码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尽可能地减少执行医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医疗差错,确保患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段得到正确的治疗。
移动护理系统的成功上线使用,颠覆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原貌,引领传统的护理工作走向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将条形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机相结合,实现了条形码身份识别和患者信息数据床旁采集,可确认患者给药(输液、口服药)标签、检验标本的条形码与患者腕带上的身份标识条形码的信息均相关联,可以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智能化加强了医护配合
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PDA扫描核对,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更有安全感;移动护理系统把护士站移到了患者床边,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缩短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护士巡视病房及时到位,降低了呼叫器的使用率,各项治疗、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均落实到位,健康指导更加具体有效,使患者真正感受到舒适、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有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3.精细化提高了护理质量
移动护理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合理,它完整地闭合医嘱的生命周期,使护理质量监控和护理工作量的量化成为可能,对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护理效率的提高,护士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临床患者的护理。腕带的采用、药品配液编码、标本编码的核对执行,大大提高了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各种操作的时间提醒,减少了医嘱执行的遗漏;由于患者信息共享,避免了手工作业时的转抄错误;护理文档结构化,减少了因护士个体水平差异而造成的混淆;能实现历史数据回顾,让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的发展变化,采取更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严谨、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促进了各种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如夜间巡视扫描,落实了级别护理巡视制度,实时扫描记录,督促了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有利于管理者进行跟踪督查、科学研究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4.精细化实现了数字化护理文书
床旁即时书写护理文书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本功能,责任护士在病房内随时可将对患者测量到的结果、所执行的操作、观察到的病情、治疗和护理等情况以精确的时间记录于PDA上,信息直接回传到HIS系统,呈现于医生及护士工作站。彻底实现了数字化护理,通过三级审核归档的护理病历,不仅清晰、美观、准确,并能及时归档;使护理文书的书写合格率提高了一个台阶。
5.精细化规范了护理行为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每条医嘱与实际执行人形成一对一的关系,除了记录医嘱的执行时间、用药途径,还即时录入病情观察的时间、观察数据,这不但可以规范护士的行为,也为护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避免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责任区分不清。
6.自动化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如避免了护士执行医嘱过程中的转抄,既节约了人力,又减少了差错。护士使用PDA在床旁进行记录体征数据、出入量、入院评估、医嘱执行等医疗行为的同时,也记录了医疗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到HIS系统。经过简单的校对,就完成了体温单、出入量计算、评估记录、医嘱执行单等大量繁琐的工作;据临床估算,使用PDA后可以减少日常熟悉重复的工作时间,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明显,基本无需抄写、打印和人工核对,日常护理文案的处理时间是原来的一半。
7.自动化实现了护理工作信息化管理
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克服了大量的手工计算及统计工作,实现了护士排班的电子化,自动统计工作时长、工作班次数量等信息,实现了自动统计处理护理工作指标及指标达标率,使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综合管理能力,推动了护理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加强了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力度,利于护理管理者掌握护理工作状态,使护理工作完全实现量化,加强了管理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了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数字
总的来说,移动护理系统的成功上线使用,是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前期调研总结发现,移动护理系统使用后医院日均可节省176.8小时护理执行时间,理论上日均可节省4420元,护士对系统应用效果的总体满意率达10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系统使用前的95.5%上升到98.8%,护士用药差错率从3.0%降至1.3%。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改革了原有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管理更加严谨、科学。其成功实施,对医护质量的提高,预防医疗失误,提高护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都起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护理学的角度说,移动护理系统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闭合了医嘱的生命周期,具有HIS系统无法替代的优势,而且真正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理念。可以说,将PDA、无线移动技术引入医院数字化建设意义深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效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必由之路,值得广大医院信息工作者研究探索。
特别报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专题系列文章点击阅读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8月刊
九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刊首语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8月刊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专题系列文章点击阅读:
【e医疗原创】门诊药房建设的新常态【e医疗原创】解放军总医院:多系统融合建设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典型案例
【e医疗原创】北京协和医院:“实时发药+预调配发药”模式下门诊药房自动化建设
【e医疗原创】北大人民医院:“后台摆药、前台发药”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e医疗原创】蝶和:“门诊药房信息化+”,从自动化到信息化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