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一)


这个夏天,定位几本好书研读,静习之,深悟之。iResearch全新推出“学术书摘”栏目,为您呈上外语学术新著摘选,陪伴您在智慧的旅途。


本期精选《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一书中的部分内容,邀您共读!


新书推荐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点击链接了解本书)



作者:许家金

ISBN:978-7-5213-0888-4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定价:59.9元


内容简介


语料库研究与话语研究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力和兼容性。两者都将语义研究作为重要目标。将语料库视角融入话语研究,一方面能为解释话语意义提供丰富的语言例证和强大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语料库研究中的词语共现、语言特征共现等创新思路也为话语研究增添了理论维度。


全书共八章,第一章介绍语料库研究和话语研究的核心理念、研究议题等。第二章则以适合话语研究的语料库建设与加工、话语研究中通用和专用语料库工具的功能介绍为主。第三至七章通过不同的研究案例展示语料库研究与话语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成果。第八章对国际、国内语料库话语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从选题、理论和技术等方面,为本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建议。


本书既有理论梳理,又有方法示范,兼有趋势探究与研究引领的特色,适合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研究等领域的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以及研究者参考。


主要内容架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话语研究的语料库方法

第三章 语料库与话语建构研究

第四章 语料库与立场评价研究

第五章 语料库与衔接连贯研究

第六章 语料库与语域变异研究

第七章 体裁短语学与词典研编

第八章 语料库话语研究展望


引言


基于电子语料库开展的语言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渐成主流,并且还呈现出语料库研究与邻近学科广泛融合的局面。在国际范围内就成果数量和影响而论,语料库在与话语研究的结合方面,成绩最为突出。图1.1所示为2006—2016年的十年间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语料库研究热点。其中discourse居于画面正中,其所在的知识节点圆圈面积数倍于其他热点关键词,这反映出话语研究在语料库研究中的影响和地位。其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还包括语法(grammar)研究、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这些研究的数据和方法论基础都是频率(frequency)。若将观察的镜头推近,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更为丰富的语料库研究世界。图1.2的中观研究热点显示,除了图1.1中的宏观热点外,还可看到在过去十年间,约有20项其他热点研究话题。例如,conversation、speech、discourse marker、identity、politeness、genre、variation、conversation analysis和gender等(详见表1.1)。这些热点词明白无误地将语料库研究指向了对真实会话(conversation、speech、conversation analysis)的探究,具体包括会话中的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研究、身份认同和建构(identity)研究、礼貌现象(politeness)研究以及性别(gender)和体裁(genre)等方面的变异(variation)研究。上述这些热点词构成了英文语料库研究的主体,其数量明显高于隐喻(metaphor)、句法(syntax)、翻译(translation)和语义(semantics)等方面的研究。类似的知识热点分析,还可以深入到更为微观的层面。



我们对这些研究热点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英文发表的语料库研究成果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事实上,当前“话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拓展至原本属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领域。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已经很难截然分开。对于“话语”概念的界定,后文会专门讨论。


以上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观察到的语料库研究热点,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相关文献和学术走势较为吻合。比如,在语料库领域中的代表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Corpora上总能见到较多的话语研究论文,而在话语语用研究期刊Discourse StudiesJournal of Pragmatics上,也有相当比重的研究采用的是语料库方法。


语料库领域新近(拟)创办的三本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rpora and Discourse Studies(《语料库与话语研究学刊》,2018年出版创刊号,英国卡迪夫大学出版社)、Register Studies(《语域研究》,将于2019年出版创刊号,John Benjamins出版社)、Corpus Pragmatics(《语料库语用学》,2017年创刊,Springer出版社)也都与话语研究直接相关。Journal of Corpora and Discourse Studies杂志代表的是英国及欧洲大陆语料库与批判话语研究相结合的传统。Register Studies则是美国语料库研究有关语域变异的新阵地。Corpus Pragmatics刊载的文章多半属于话语研究范畴。其他一些刊物,如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学术用途英语学刊》)、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语言与政治学刊》)也时常刊登语料库话语研究论文。


此外,国际上出版的与语料库研究相关的论著,着眼于话语研究的成果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近十多年的国际语料库学术会议上,话语研究热度不减。比如,2004年美国应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Corpus Linguistics)主办了“第五届北美语料库语言学研讨会”(The Fifth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Corpus Linguistics),会后出版的名为Corpus Linguistics Beyond the Word: Corpus Research from Phrase to Discourse(2007)的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料库研究需要拓展至话语层面。2008年第29届ICAME(The 29th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rchive of Modern and Medieval English)会议更是将大会主题明确定为“Corpora: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rpus Linguistics Conference),最近几届的大会主旨发言所请专家超半数都是话语语用学者,比如2011年的Susan Hunston(主攻话语评价)和Paul Baker(主攻话语与性别建构);2013年的Karin Aijmer(主攻话语标记)、Michael Hoey(主攻衔接和词汇触发理论)和Ute Römer(主攻学术话语分析及短语学);2015年的Douglas Biber(主攻语域变异)、Michaela Mahlberg(主攻语料库文体学)和Alan Partington(主攻批判话语研究);2017年的Susan Hunston(主攻话语评价)和Dan McIntyre(主攻语料库文体学)。在这一趋势之下,Alan Partington于2016年创办了一个新的语料库会议系列,名为“语料库与话语国际会议”(The Corpora and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首次会议于2016年在意大利锡耶纳举行,会议每两年一次。会议的六大主题为:话语组织(discourse organisations);政治、机构和媒体话语(political, institutional and media/social media texts);社会科学及社会政策议题话语研究(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issues);文化及跨文化话题(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topics);翻译研究的话语含义(discourse im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 studies);文学文本中的话语效应(discourse effects in literary texts)。


综上所述,话语研究是近年语料库研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事实上,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话语研究一直是语料库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Hoey & Shao 2015:15;马晓雷、陈颖芳 2016:44-50)。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的结合有其内外因,后文我们会专门探讨。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学术成果,其研究热点和趋势呈现出相当不同的面貌。三十多年来,我国语料库学者并未跟风,而是立足本土研究选题,运用语料库资源和方法,着重解决语言习得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见图1.3,参阅刘霞等 2014:75)。



在我国,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研究、学术英语话语研究、教学与教师话语研究、中介语话语研究、多模态话语研究等,虽然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在整体数量上并不占优势。


以下我们将分别就语料库研究的核心特征、话语研究的核心特征以及两者融合研究的现状及特色加以阐述。


语料库研究的核心特征


语料库研究的基本内涵指的是针对大规模口笔语真实语言材料,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在一定的理论视角下,发掘语言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典型性规律。这种语言研究理念在国内外早已存在,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Xu 2015;许家金 2017a)。它反映的是一种描写语言观,即尊重真实的语言使用,主张语言的基本规律蕴藏在语言使用之中。当然,在计算机产生之后,如今谈论语料库研究,则专指借助计算机软件,对电子语料库进行分析,并揭示语言运作模式的研究领域。


综合以往文献,我们将语料库研究的核心特征概括为“用”“量”“器”“聚”(许家金 2014:35-36,2017a:52-53)四个方面。“用”即尊重语言事实和关注用法。语料库研究以对语言使用的充分描写为根本。其次,语料库研究在“量”上的要求指的是通过“量化”分析手段研究语言。“量”在统计上,主要通过频率得以体现。语料库研究主张语言是概率性现象(Halliday 1991;Bod et al. 2003)。Halliday(1992)指出概率性既是对语言实例(instance)的描摹,同时也是一种理论构念(construct)。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构念体现为一种“聚合”或是“共现”关系,我们称之为“聚”。弗斯语言学的“语境论”和社会语言学都是“聚”的理论体现。新弗斯语料库语言学学者们有关共现的研究思路,反映的是词汇、语法范畴、语义和语用等不同语言层面之间的共选关系;而基于语料库的语域变异、批判话语研究,反映的是语言同社会语言学变量之间的共选关系。不论是语言成分之间的关联,还是语言成分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都要通过概率统计以及语料库分析工具来揭示,即“器”。语料库研究的这四项设计特征是我们区分语料库研究和非语料库研究的基本要素。其中,“用”是基础,“量”是关键,“器”是途径,“聚”是语言学理论归宿。如果某项研究全部满足上述四项特征,则可以被认为是典型的语料库研究,可称为“大写的语料库语言学”(big C Corpus Linguistics,即狭义语料库研究)。如果只满足了上述四项特征中的部分特征,我们不妨称之为“小写的语料库语言学”(little c corpus linguistics,即广义的语料库研究)。前者是典型的语料库研究,后者是宽泛意义上的语料库研究。


概而言之,“用”“量”“器”“聚”前三个字涉及语料采集、语言特征的量化统计分析以及语料库工具的运用,它们都与研究方法紧密相关。可见,语料库研究总体上是“具有很强方法论导向的语言学分支”(a methodologically-oriented branch of linguistics)(Leech 2011:158)。


语料库研究的四项核心特征,其语言学价值,或者说理论落脚点在于“聚”,即挖掘语言成分之间以及语言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共选或共聚关系。用语境论的术语来说,“聚”即“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对真实语料的逐层分析,尽力还原语言实际发生时的语境含义。具体来说,语料库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字词检索开始,进而通过索引分析(concordancing)获得字词的句级上下文语境(又称“共文”,co-text),还可以扩展到段落、篇章和整个作品或会话场景。语料库方法还能够观察到语言特征的文本间复现情况,即所谓互文现象。语料文本附带的社会文化语境信息,如性别、说话人年龄、场景等,往往通过元信息(metadata)的形式随同语料库文本一起存储。这种将语料库研究视为“语境化”的观点,在Scott & Tribble(2006:9)中,以语境范围(contextual scope)的提法得以更条理化地展示,如下所示:


Contextual Scope(语境范围)

SCOPE 1: a few words to left and right(范围一:检索词左右若干词)

SCOPE 2: the whole sentence(范围二:整句)

SCOPE 3: the paragraph(范围三:段落)

SCOPE 4: the story so far(范围四:当前故事片段)

SCOPE 5: the section or chapter(范围五:章节)

SCOPE 6: the whole text(范围六:整个文本)

SCOPE 7: the colony of texts to which this one belongs(范围七:当前文本与所属文本群落)

SCOPE 8: other related texts(范围八:其他相关文本)

SCOPE 9: the context of culture(范围九:文化语境)

EXTRA-LINGUISTIC SCOPE: where you are when you meet the text(非语言范围:接触该文本时的场景)


Scott & Tribble(2006)的表述非常详细,但通常不是每个文本分析都需要经历这些步骤;再者,有些语境范围层级可以合并。比如范围七和范围八。我们把上述语境化的分析思路称为“点—线—面语境扩展法”。这种由点及面不断挖掘语境意义的做法,是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中的常见思路。


语境是话语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Malinowski(1923:310-311)将人类学研究中的语境分为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而在语言分析中,这一语境二分法还要包括语言单位间的上下文语境、更大的语言单位(段落与段落、前后篇章、不同文本等)之间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等。


语料库研究方法和技术擅长词汇短语层面的分析,但作为话语研究,词汇检索和分析只是研究的切入点,最终还应回归到词汇所在的上下文和社会文化语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词汇、短语和一些句法结构的检索结果以及他们在不同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往往体现为量化数据。因此,通常语料库研究方法被视作是一种典型的量化研究方法。然而,通过语料库检索得到的大量例证,仍然需要研究人员通过思辨或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可见,完整的语料库研究应能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话语研究的核心特征

话语及话语研究


话语(discourse)这一概念,何时从一个通用名词发展成语言学术语,已很难考证。从话语研究发展之初,与之相生相伴的另一英文术语是text。在中文文献中,text被更多地译成“语篇”或“篇章”。部分文献倾向于将text理解为书面语概念,将discourse理解为口语概念;将text理解为语言结构特征,而将discourse理解为语言结构特征的同时,还附带有社会文化属性。text和discourse相对应的中文术语“语篇/篇章”和“话语”,在文献中混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就英文术语而言,时至今日,discourse已逐渐占据优势。text(及其形容词形式textual)虽然时常见到,但多限于表达语篇衔接等语言结构特征。而discourse已成为话语研究领域更为通用的术语。其形容词形式有两种,一个是discoursal,另一个是discursive。前者常与lexical、grammatical 和syntactic 并用,指的是话语的结构维度;而discursive则更多表示话语的社会维度,常出现在discursive construction(话语建构)这样的短语中。在中文文献中,有人将discourse译为“话语”,有人译为“语篇”。本书统一采用“话语”这一表述。


话语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称为“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其跨学科性质越来越突出,话语研究已远远超出一种语言学分析方法的范畴,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于是,部分学者,特别是批判话语分析学者,倡导使用“话语研究”(discourse studies)这一概念。本书将采用这一新的学科名称。当然,在谈及旧有文献时,为尊重史实,还会采用话语分析这一表述。在新近的文献中,话语分析和话语研究两者仍然并存,但两者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话语研究之所以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广阔,原因在于其理论源头众多。因此,如今话语研究的分支和流派众多,各家对话语研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文献中一般将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Discourse analysis”一文作为现代话语研究的起点。在此之前的西方经典修辞学和我国古代辞章学可视作古典意义上的话语研究。Harris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他在Bloomfield等学者奠定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基础上,努力拓展语言结构描写的层面和维度。但传统的结构主义考察范围仅限于句以下单位。一个完整的理论应当能够对更长单位内的语言现象加以解释。有关“话语分析”的倡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Harris(1952)的文章中,他指出话语是超出句子边界的结构单位,可以是一个段落或一本书(Harris 1952:5)。话语分析能够解决两大问题(Harris 1952:4):一是有助于分析句子和句子间的分布组合关系(distributional relations among sentences);二是可以解决语言和社会情境之间的相关性问题(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al situation)。在Harris的分析示例中,他并未涉及有关社会情境的分析。Harris旨在提出一套描写连续话语中具有相似上下文的对等结构的方法。比如在前文句子中出现的the middle of autumn和后文出现的the end of October,它们的使用语境相似,因此属于对等结构。Harris通过一套形式化的方式,分析话语中出现的此类对等结构,从而描写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虽然这种话语分析方式跟后来的话语照应和主位推进等概念有相通之处,但仍然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特点,是Harris“分布假说”(distributional hypothesis,Harris 1954)在话语层面的体现。总体而言,Harris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也没有得到继承,与后来蓬勃发展的话语研究传统也并无直接联系。Harris对于话语研究的贡献在于:他作为当时语言学界的旗帜人物,明确地指出了研究超句语言现象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有学者开始系统开展话语研究。De Beaugrande 和 Dressler于1981年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篇章语言学引论》)一书集中总结了欧洲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认识。其中概括了话语的若干核心特征,例如,形式衔接(formal cohesion)、主题连贯(thematic coherence)、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境性(situationality)以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而Dressler(1978)的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s(《篇章语言学的当前趋势》)一书则涵盖了欧洲篇章语言学传统之外世界范围内话语研究各流派的研究动向,包括符号学(代表学者为Nöth和Petöfi)、会话分析(代表学者为Schegloff)、认知心理研究(代表学者为Van Dijk 和 Kintsch)、叙事分析(代表学者为Grimes)、文体学(代表学者为Enkvist)、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学者为Hasan)等。20世纪60、70年代蓬勃发展的其他一些学科领域对话语研究的发展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例如,与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和面子等相关的语用学议题,Foucault关于话语和权力的讨论,Fowler等人倡导的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韩礼德关于语域(register)的讨论,Labov倡导的变异社会语言学(variational sociolinguistics)以及Goffman倡导的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等。这些领域更多关注的是话语的社会属性,而20世纪70年代的话语研究重点更多在于语言内部特征,因此Dressler(1978)并没有将Fowler、Foucault、Labov、Goffman等人的研究纳入考察视野。


综上所述,话语研究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期开始萌芽,在20世纪70年代博采众多学科之长,蓄势发展,成了如今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如此众多的理论滋养也给话语研究的学科界定带来了挑战。


在相当长时间里,Stubbs(1983:1)对话语研究的界定是本领域较为通行的认识。他对话语研究的定义如下:


[Discourse analysis]…refer[s] mainly to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connected speech or wrien discourse. Roughly speaking, it refers to aempts to study the organisation of language above the sentence or above the clause, and therefore to study larger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conversational exchanges or written texts. It follows that discourse analysis is also concerned with language use in social contexts, and in particular with interaction or dialogue between speakers. (Stubbs 1983 : 1 )

译文:话语分析主要指的是对自然发生的连续口语和书面语的语言学分析。笼统来说,话语分析旨在研究超越句子或小句单位的语言组织情况,因此它研究的是更大的语言单位,比如会话交流或书面语篇。另外,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特别是说话人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核心含义:1)话语研究的对象是真实交际中的语言;2)其研究重点是超句语言单位的前后关联机制;3)话语、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Schiffrin et al. (2001:1)在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手册》)一书的《导言》中对话语研究的概括被更多地引述。Schiffrin将以往种种话语及话语研究的定义凝练后得到如下认识:话语研究是1)有关超句单位的研究;2)有关语言使用的研究;3)有关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相关联的广泛社会实践行为方面的考察。原文如下:


[The definitions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however, fall into the three main categories…: 1 ) anything beyond the sentence, 2 ) language use, and 3 ) a broader range of social practice that includes nonlinguistic and nonspeci-c instances of language.(Schirin et al. 2001)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第二版)(Tannen et al. 2015:1)并未提出新的话语研究定义,而是沿用了第一版对话语研究的三点认识。然而,在内容编排上,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第二版)中近半数章节都作了替换,未替换的其他章节内容也都有所更新。新补充的章节大多跟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有关。可见近二十年来,增长最快的话语研究领域正是话语的社会维度。这也是当前的话语研究定义不同于Stubbs(1983)的最主要方面。如今话语研究着眼于社会交际的方方面面,如机构话语、政治话语、(新)媒体话语、法律话语、医疗话语、教育话语和职场话语等。在新增的话语研究选题中,讨论较多的议题是话语中表现出的权力关系和身份认同。


可见,话语研究的领域,在语言之外更多关切的是与语言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使得话语研究与相关领域有了更多的交融,比如语用学中的很多议题也都从话语视角加以探究。社会语言学中的性别、身份认同、权势、语域变异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很多现象如今也都大量出现在话语研究文献中。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第二版)所概括的三类话语研究焦点中,第一类研究的关注点是话语的结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话语涉及的长度和跨度,即话语不限于一词一句,而更强调词句间的连缀协同,从而完成意义的连贯表达。第二类强调话语研究考察的是自然发生、真实交际中的口语和书面语。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话语研究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使用这一点上,话语研究和语用学有共同的研究焦点,它们都关注使用中和语境中的言语交际,都关注言语行为、指称、情态、评价等研究选题,所以如今话语研究和语用学两者已很难截然分开。第三类研究取向在话语研究中相对较新,它强调话语在更广的社会文化情境中解读才够充分完整。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也主张通过话语来探究社会文化的现状及其变化发展,甚至寄希望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即所谓的“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将进一步阐释话语所具备的核心特征。我们将常见的话语研究的切入点,按前述话语研究核心内容分为三方面,即话语的结构特征、话语的语义特征以及话语的社会属性。在一些文献中(如Van Dijk 2017),也能见到从认知角度讨论话语现象的成果。这种认知观念很大程度上属于社会认知,主要是基于语言产出考察知识、态度、思维方式或认识观念等。我们倾向于把这类认知现象也归入话语的社会属性。


*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相关阅读

学术书摘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信奉和践行的故事》(一)

学术书摘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信奉和践行的故事》(二)

学术书摘 | 《跨文化能力研究》(导论 上)

学术书摘 | 《跨文化能力研究》(导论下及各章简介)

学术书摘 | 《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

学术书摘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一)

学术书摘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二)

学术书摘 | 《作者》(一)

学术书摘 | 《作者》(二)

学术书摘 | 《民族》(一)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一)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二)


猜你喜欢

新书推荐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生态女性主义》(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作者》刁克利 著,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跨文化能力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民族》(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