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知识库】新质生产力

刘典 刘典
2024-09-16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Follow & Favourite



前言

“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提出的全新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此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意义重大,值得深入研究。由此,我们为大家建立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总结相关政策,分享最新研究。
欢迎各位转发收藏。数据库持续更新中,点击上方关注持续了解。


★ 目录 ★

Part.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

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

2.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两个历史交汇期

3.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历次表述

Part.2

主要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发展新动能

1. 新质生产力相关概念关系图

2. 新质生产力核心概念解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3. 未来产业:《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4. 从发展新动能的表述变化,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破”和“立”

Part.3

重要意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 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关系

4.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5. 新质生产力的早期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Part.4

如何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1.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 布局产业链、推动绿色发展

3.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4. 把握三个关键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 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关系 

3. 新质生产力的早期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附 件

“新质生产力”相关解读文章


0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

“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

1. 定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权威且完整的定义: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同时,此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给出战略定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更早的,在2023年12月17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首次提到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较为完整的定义: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点击上图,查看“新质生产力”概念定义更详细的内容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2.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两个历史交汇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两个历史交汇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从孕育兴起到深入发展的表述变化。


3.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历次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02

主要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

1. 相关概念关系图

点击上图,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概念更详细的内容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新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也是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和提升未来竞争力的颠覆性产业。
发展新动能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属于新动能。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电子核心产业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航空装备产业

卫星及应用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

前沿新材料

新材料相关服务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

生物质能产业

其他生物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

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

新能源产业

核电产业

风能产业

太阳能产业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先进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数字创意产业

数字创意技术备制造

数字文化创意活动

设计服务

数字创意与融合融务

相关服务业

新技术与创新创业服务

其他相关服务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

2023年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下发通知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方案指出新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方案聚焦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
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8大新兴产业

以及

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
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
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

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未来产业的“三步走”目标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下称《实施方案》)发布,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为兼顾新产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分别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工程化推进实施。
——2025年
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10000家以上,以标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支撑和引领新产业国际化发展。
——2030年
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更加显著。
——2035年
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供给更加充分,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形成。新产业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全面显现,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3. 未来产业:《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了对于未来产业的定义: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实施意见》图解




4. 从发展新动能的表述变化,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破”和“立”







发展新动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新质生产力


在整理习总书记讲话中我们发现

在2016-2017年“发展新动能”更多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一起说的;

而在2021年以后“发展新动能”更多是与“创新驱动发展”放在一起说的。

2016年10月28日习近平首次“发展新动能”“产业”放在一起讲。

2023年以来,这“产业”“发展新动能”两个词如影随形,只要提到“发展新动能”大多都会提到“产业”一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破”和“立”
“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从整体上看更接近于“破”的阶段,通过改革打破原有的供给侧结构,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则更像是“立”的阶段,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种“新型生产工具”,加之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最终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而这种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破”和“立”,最终也将成为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容。(详见第三部分)


03

“新质生产力”提出的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


1.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发表中央讲话中,首次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进行战略定性。他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2.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指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提出重要论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的命题,也是共产主义的核心命题。  

点击上图,查看“新质生产力”重要意义更详细的内容

2. 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关系

与生产力概念关系较近的概念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一词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当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2018 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对“伟大的社会革命”进行系统的阐释,他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相关概念内容请见→超链接

作为一种社会革命,“伟大的社会革命”也需要从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角度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就曾引述过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不仅仅是一种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运动。

在研究“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一命题,必须把握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上来看,每个革命阶段都是在打破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新民主主义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解放了生产力,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 新中国成立初期,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创造了制度条件,打下了物质基础,探索了有益经验。
  • 改革开放打破了过去封闭的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


那么新时代要建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什么呢?



3.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习近平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求1: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求2: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求3: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4. 新质生产力的早期讨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曾就“新质生产力”引发了一些讨论。

最早的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是1981年石征发表于《国内哲学动态》的《也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初期的决定作用》。

除此之外,80至90年代还有不少学者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论生产力流动的功能与效应》《关于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从生产力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逻辑和演化规律》《也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初期的决定作用》等。



04

如何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理论关键词知识库

一、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

加强科技创新的3个要求:

要求1: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要求2: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求3: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二、布局产业链、推动绿色发展
1. 布局产业链:

习近平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布局产业链的3个要求:

要求1: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要求2: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要求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 绿色发展: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的4个要求:

要求1: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要求2: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要求3: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 做强绿色制造业

  • 发展绿色服务业,

  •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

  •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要求4: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要求1: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要求2: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四、把握三个关键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论述新质生产力时,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特别提出了要把握“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三个点,并对应提出了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的两次讲话中提到“新质生产力”时,提到“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两大产业主要是从“新型生产工具”的角度出发,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属于“生产工具”,可见在之前的讲话中并未对“劳动者队伍”和“生产关系”做出表述。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本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这是习总书记在提到这一概念时,首次涉及新型劳动者队伍相关内容。
而在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完整概念进行了论述。

点击上图,查看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更详细的内容






本号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解读文章: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理论解读、概念梳理,看这篇就懂了。

科技创新为引擎、新产业为主导、产业升级为方向,经济日报刊文解读“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何要提出“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文读懂“新质生产力”,把握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是关键!

重磅!释放大量经济政策信号,10个要点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房地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如何开展?5个要点详解中央财办答记者问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多达4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整理





“新质生产力”政策知识库是我们正在策划的政策知识库计划中涉及“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的一个部分。政策知识库计划将依托先进的政策分析方法,梳理中国各领域重点政策和政治概念,为深入了解中国政治,正确理解中央决策精神,快速查找相关政策内容,提供全新的工具。

目前计划正在进行中,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或私信多提宝贵意见。

——END——


加入全球政经观察员
加微信“x-923604517”拉你入群


政策关键词词库(完善中)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总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