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推介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


《T01_[01.1a-37.1c]-T04_[01.1-80.1]》

董宇翔


一张照片可同时作为艺术、物件、证据和历史记录而存在,无数照片构成了一个与客观世界并行的拟像世界——一个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世界。本作品基于近年风靡电视和网络的抗战剧,直接拍摄屏幕中的画面后通过复制、分类和索引等方式组成一个看似可信,实则荒诞的档案,省思荧屏所描述的现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落差。 


整个档案目前由4个类型构成,《I类_1932至1945年间周卫国的37张照片》截取了周卫国一生中的37个画面并将它们制成照片,依托于影像保存实验室这一虚构的研究组织将37张照片的标准数字翻拍与信息表和实验室报告一一对应,构成同义反复的体系。在由影及物的过程中,数字媒介的复制性和嬗变性使传统意义的“原作”不复存在。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I类_1932至1945年间周卫国的37张照片》,选自《T01_[Z.32.45.37]-T04_[UN.1-7]》,2015

当互联网不再新奇,当影像所描述的世界比真实世界被更广泛的传播和观看,摄影不再只是捕捉,更是生成。《II类_关于小王庄战役17件套文物的研究》以《武义日报》对抗战期间小王庄战役遗址考古发现的报道展开,包括9张剪报、17件套出土文物和1本考古图录。这些剪报和物件都是根据荧幕世界中的事件制作或从网络购买的,本身是无序、无交集、无内在联系的,影像与物件的并置产生了一种看似“客观”的科学记录,也形成了相互证明、相互解读和相互否定的复杂境语。


  •  董宇翔,《关于小王庄战役17件套文物的研究》,选自《T01_[Z.32.45.37]-T04_[UN.1-7]》,2015

《III类_72件武器剪贴》从维基百科中搜罗信息,通过拼贴组成剪贴簿,涵盖从功夫、冷兵器到枪支和大炮等剧中使用的武器。其中图片和文字信息的大量堆砌使这本剪贴簿不仅只是粗糙的记录和展示而具有了教化功能——我们更乐意相信,因为这更简单。但只有质疑才能让我们避免溺于影像的海洋之中。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III类_72件武器剪贴》,选自《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


《IV类_未命名》这一类别包含7张近乎全黑的照片。同一画面在一张相纸上重复多次打印后,多层墨水的物理叠加产生了晦涩、反射甚至镜面的效果使照片中关于历史、真实和身份的信息变得难以言说。在今天互联网文化中,影像是摆布的,事件是虚构的,但掀起的话题和讨论却道出了这个时代共有的焦虑。


  • 董宇翔,《IV类_未命名》选自《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2015-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董宇翔 


1990年生于江苏吴江。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获艺术学士和艺术硕士学位。现在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媒介、艺术和文本,研究方向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法兰克福学派与现代技术以及中国互联网文化等。





正在展出

展览开幕 & 研讨会 | 记忆寓所

展览活动 | 艺术家分享会 : 记忆回廊 I

开幕回顾 | 记忆寓所

作品推介 | 黎朗《1974》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一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记忆寓所”研讨会 | 视觉叙事的再想象:历史、记忆与档案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二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作品推介 | 唐景锋 《女王、主席与我》

OCAT研究中心 | 艺术家分享会:记忆回廊II

OCAT研究中心 | 叙事工作坊:探索摄影与文字的虚构写作

作品推介 |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作品推介 | 陈旻 《JATP集合体》

展览活动 | 视觉叙事讲座&策展人导览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