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介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
沉船发掘记
朱岚清
1973年,在泉州湾后渚港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一艘宋末时期的沉船。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与数年的调查研究,古船发掘小组将一段古代泉州港的航海与商贸历史呈现于众人面前。这艘宋末沉船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帆船,在向人们展示中国古代高超的造船工艺的同时,沉船上遗留的物品也成为了当时繁荣的当地制造业与对外贸易的直接证据。沉船作为一个指引,指向了一段已知历史的方方面面,也为这里的人们指向了更多的未知。
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泉州港仍旧是引人注目的地区,凭借着海港的优势,泉州地区迅速进行着现代化与工业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然而这里为我们保存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历史又在今天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是我从四十多年前的那次沉船发掘再次出发,想要去找寻的泉州现实。我将自己看作沉船发掘小组的一员,重访那段泉州港历史中的地点,考察那些自古代的泉州港便存在的重要的当地制造业,呈现一个充满差异性的泉州地区,一个历史与现代并存、农业与工业共存的地方性景观。作品将两次“发掘”并置,它帮助我再现一个港口的地方史,实现一次也许素未谋面的对话。
展览现场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 |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朱岚清,《前泉州国营地方造船厂厂长黄乌锥与他的后渚港沉船船模》,选自《沉船发掘记》,2017,艺术微喷,作品由艺术家和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朱岚清
1991年生于福建漳州东山岛,现居住与工作于厦门。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后前往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研究所学习。她的作品通常与家、地方有关,已被很多杂志、网站报道,并在不同的美术馆、摄影节上出现过。她对于摄影的呈现方式的可能性感兴趣,尤其是以手工书的形式。她曾被提名2012年“Photoeye”的年度最佳摄影书,并在2014年获得了“三影堂”摄影大奖与2015年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在2015年她获得巴塞罗那国际摄影奖并在2016年入选Photo Boite 30 UNDER 30。2016年在瑞士山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金会(FDDM)的支持下前往瑞士驻地三个月。
正在展出
作品推介 |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作品推介 | 董宇翔《T01_[01.1a-37.1c]-T04_[01.1-80.1]》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