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不支持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

守语者 守语者 2022-09-17

       世界上能够识读手语的人还是少数,因此聋人的表达机会很少,也比较不被认识。守语者公众号开辟专栏,开放给所有人,只要你愿意说说自己身边和聋人有关的故事,可以用手语、书面语或任何形式来表达,欢迎来稿。


作者:北北

编辑:另翎

编审:守语者𠈌



小时候的我,是一名“重听人(hard of hearing)”。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几乎我身边每一位听人,都不太支持我学手语,总是不断强调“学了手语,你话就说不好了”,然后拿谁谁谁来做例子“你看那个谁,本来话说的还可以。后来学了手语,就不太会说话了。”最后郑重地再强调一遍“所以啊,你千万不要只打手语不说话。”


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天,我和一个好朋友用手语交谈,聊得十分开心。这时,有一位聋校老师经过,严肃地打断了我们,“你们俩都会说话,为什么要打手语?一定要边打手语边说话。”老师离去之后,我和好友继续刚刚的话题,却突然有种“连话都不会说了” 的感觉。


迄今,我坦诚而羞愧地说,我的中国手语仍然学得不好。有时候回想起来,忍不住觉得,哎,我当初开始学手语的时候,就不应该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


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英文中叫做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简称simcom。在中文里,我见过一些不同的叫法,比如“综合交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之称为“手口并用”。


关于手口并用,有褒有贬。褒的说法一般是,“Simcom is more inclusive.” (手口并用更加具有包容性)这是因为,当我们手口并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打手语和说话,这样聋人和听人群体都可以参与。


然而,有很多的学术研究都证明,交谈者手口并用时,接受信息的人对信息的理解会被负面地影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Maria C Hartman(2015)在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Mode on Story Recall一文中写道,“研究结果表明,手口并用会抢占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并影响聋人对信息的理解力。“这意思是,同时看手语和试图读唇,我们的脑子会忙不过来。就算那时候听懂或者看懂了,也很难形成深刻的理解,事后也会很容易忘记。


至于手口并用对表达者本身的影响,守语者的小强的解释,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有的手语手速快,有的口语语速快,手语和口语不能完全同步。这影响到了大脑的语言顺序。要么把口唇闭上,用手语说话,用手语表达;要么把手语放在一边,单纯用口语表达。这样才能让大脑的语言顺序通顺。”


视频、字幕:小强


是啊,想想看,如果我们想要讲一个故事,嘴巴上说着中文,手上拿着笔写英语,那中文还能说得好吗?英语还能写得好吗?中文同英语是这样,那么手语和口语也是这样。手语和口语的句子结构、叙述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二者是两门独立的语言。无数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两门语言。因此,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说道,如果一个人真正尊重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是不会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的。


好巧不巧,在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好友亚侬和我联系,说,她打算停止在工作场合中手口并用。亚侬在一个一半是聋人一半是听人的环境里工作,所以她习惯了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那天,她突然跟我说,觉得手口并用真是弊端多多,“害人不浅”。我将她的观点整理如下:


1. 人都会下意识模仿别人的行为

首先,当我们手口并用的时候,交谈对象也会手口并用,因为人都会下意识模仿别人的行为。我们手口并用,说着说着,手语越来越少,口语越来越多。那么作为“重听人”,亚侬感到交谈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读唇、越来越费劲、也越来越跟不上谈话的节奏、容易误解他人的意思。

其次,这也会给新来者树立错误的标杆。亚侬曾经尝试教新来的同事手语,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新同事一直是手口并用的状态。虽然掌握了很多手语词汇,但是手语能力并没有提升很多。细细反思,大概是自己做了错误的榜样。

2. 专注于某一个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和身边的人产生更亲密的连结

有一次,亚侬要发表一个报告。她过去每一次发表报告都手口并用,但是这一次她打算尝试一下分离手语和口语。先用手语发表,再用口语说一遍。报告结束后,参与进来讨论的聋人比往常多的多,亚侬也收到了很多有用的、过去没有听到过的反馈。她突然明白,过去一直手口并用发表报告,无形中给很多聋人带来压力,也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3. 停止手口并用之后,手语更好了

前文论述,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两门语言。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那么势必沟通质量会下降。手口并用时,亚侬总有种词不达意的无力感。而当她停止说话,专心打手语,便感到自己的手语能力大大增强。她和聋人同事们的关系也更好了

4. 聋人身份认同

亚侬说,“当我手口并用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有一团非常深刻的纠结。我到底是什么?我是会打手语的重听人(hard of hearing),还是会说话的聋人(Deaf)?然而,当我只打手语,或者只说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没有这样的纠结。”尊重自己的语言,才能尊重自己的身份认同。


当然,在很多特殊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手口并用。比如紧急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简短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出来,受众中同时有聋人和听人,而且没有其他在场的人能临时担任翻译,那么此时,手口并用的确是最省时、便利的表达方式。


谈话的最后,亚侬说的一句话令我深思:“Simcom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poken languages are 'better' or 'superior' languages.”(手口并用,暗示了人们的一个潜在观念,那就是口语是比手语更好、更重要的语言。)此言非虚,因为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同时使用两门语言,势必有一门语言会被“牺牲”——其语法结构、表达表意的质量会大大下降。当手口并用时,虽然口语的流畅性也会被影响,但是人们几乎总是主动选择“牺牲”手语(Tevenal et al., 2009)。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手口并用是如此普遍、如此被滥用,其歧视与偏见的色彩在我们的人生里洋洋洒洒,四处泼墨。我们的另翎在上一篇文章的编后语里(点进去即可阅览《一个普通听人遇见聋人文化》),描述了她所经历的聋校教育:


“聋校中所有课堂,没有一个老师不是‘手口并用’,无论是课堂互动还是课后交流,我们都被鼓励‘开口说话’。想起我们有个‘日记’这个作业,很大程度上的目的是纠正‘语病‘提升写作能力,随便摊开日记本都可以看到满满红笔笔迹。即使我们大多同学比较‘擅长’打’手势汉语‘(组织语言逻辑基于汉语语法结构的手势),却未必能帮助我们提升书面语水平,所以不少同学似乎有’学习障碍‘。这点问题被当初的我们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学习不够用功’。”


这段描述,非常诚恳真实,读来令人心酸。自认为不是一个愤青,但在这里,我想批判一下教育。在手口并用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下意识地重视口语,忽略手语、忽略我们的聋文化背景、身份认同,有多少是失败的聋校教育的“功劳”?这倒行逆施、不断否定我们、否定人性的教育,把我们逼上了漫长的自我探寻、自我认同、意识觉醒、充满挣扎和艰辛的征程。


美国有一个聋人明星,叫做Nyle DiMarco,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


YouTube视频: 什么是语言剥夺?


他的基金会曾经就“语言剥夺”(language deprivation)这一概念发表过一个视频。视频有力而深刻地点出,“Fact: the brain has no preference for language input as long as it has a strong language foundation.” 这意思是说,我们的大脑并不在意我们的第一语言是什么语言。它可以是中文,是中国手语,是英语,是美国手语。但是大脑必须在学习和成长的阶段结结实实地掌握一门语言。在这一门语言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学习更多的语言、更深的概念、更广的知识,拥有更自由的思想和灵魂。


我有一个朋友来自日本,是一位CODA(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他的父母都是聋人,父母的朋友们也都是聋人,所以虽然作为听人,但是他在三岁之前,所知的唯一的语言是日本手语。三岁之后,开始去幼稚园上学,他才慢慢开始学习说日语口语。然而,这个三岁之前从来没有开口说过话的男孩,却是我所知的语言天赋最高的人。他如今熟练地掌握八门语言:日语、韩语、中文、英语、日本手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波斯语。他的例子,让“学了手语就学不好说话”这一谣言不攻自破


点进去即可阅览2019国际聋人周推文:

WFD欧盟青年聋人副主席谈聋人父母教小孩手语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个不允许我们使用手语的老师,记得那些聋校的课堂:老师们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聋人学生们迷茫地望着他们。老师们说着流畅清晰的普通话,打着残破的不知所云的手势汉语。我看着学生们麻木的表情和空洞的双眼,感到心疼和愤怒;我看着老师们在讲台上张着大嘴,卖力的自说自话、自导自演,感到可怜和可悲。


最后,我仍然想要强调,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将手口并用一杆子打死。写文的初衷也是想就这一现象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一个聋听混合的环境里,手口并用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手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宽广与深邃,浑然天成、自为一体。它是联结聋人与广阔世界和星辰大海的桥梁。我愿它被了解、被正视、被尊重和认可;我愿它发展、茁壮、历经风雨而一尘不染。


感谢您的阅读。



Nyle的动图译文:我希望改变世界对聋的看法


向上滑动阅览Nyle DiMarco个人简介

Nyle DiMarco

是一位美国的模特、演员、和聋人活动家。

2015年,

他在第22季CW真人秀电视连续剧

《美国超模大赛》获得总冠军,

成为该项比赛第二位男性冠军

和第一位聋人冠军。

Nyle DiMarco是聋人,

使用美国手语。

他也是著名的聋人学府加劳德特大学

(Gallaudet University)的毕业生。

作为一名聋人活动家,

他创立了Nyle DiMarco基金会,

为聋童的语言平等与习得发声,

倡导聋人社群的语言权。

他坚定地相信,

聋是一种天赋,

而不是限制。

而他本人也是最好的例子。

他友好、亲切,能够轻松的交流。




参考资料

Hartman, M. C., Dr. (2015).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Mode on Story Recall [Abstract]. Physical Disabilities. doi:10.7916/D87S7N87
Tevenal, S., & Villanueva, M. (2009). Are You Getting the Message?: The Effects of SimCom on the Message Received by Deaf, Hard of Hearing, and Hearing Students. Sign Language Studies, 9(3), 266-286. doi:10.1353/sls.0.0015 The Nyle DiMarco Foundation (NDF). (2017, March 15). Parents' Corner. Retrieved October 15, 2020, from https://nyledimarcofoundation.com/parents-corner/



守语者曰

这里是守语者,我们致力于拉近聋听的距离。第一步是让大众发现聋人的双语能力:(自然)手语以及(汉语)书面语,体会这个世界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最终你会发现无论聋听都可以是手语者。




往期 · 干货

CODA——聋人子女是个宝呀!

“手势汉语”聋人为什么看不懂呢?

聋人学说话真的能融入主流社会吗?

学手语真的会影响学说话吗?

当从小拒绝上学的“听觉特殊者”遇到主流社会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守语者历史文章大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