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听人遇见聋人文化
世界上能够识读手语的人还是少数,因此聋人的表达机会很少,也比较不被认识。守语者公众号开辟专栏,开放给所有人,只要你愿意说说自己身边和聋人有关的故事,可以用手语、书面语或任何形式来表达,欢迎来稿。
说自己普通,并不是谦虚。我来自四线城市、上的三流大学、目前在某一线城市、还没有找到一个二流的工作。
大学时学校有手语社,也有“魅力班级”这类比赛,一些参赛的班级会表演手语歌。所以,我是知道有“手语”这个概念的。手语是什么,是没有听力的人使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吧。当时我感觉,和真正的语言相比,它是低等的,很多概念手语肯定没办法表达。大学时要求有二外课程学分才能毕业,我选修的西班牙语。
大学期间,一次在外地旅游,一个学生模样的男生拿着纸告诉我他是某大学手语社团的聋哑人,请我爱心捐款,我捐了50,后来同学告诉我那是骗子。
一次在家乡省会城市的一家麦当劳看到有几个人在打手语,感觉很新奇。
以上就是我之前所有的聋人经历吧。直到大学毕业快10年后的今年,我才首次真正认识和接触到聋人。
缘起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一条活动信息,是一个残障公益机构策划的融合活动,内容是残障和非残障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布置的任务。我报名了,我的搭档是一名听障人士/聋人,我们用笔谈沟通,活动结束后加了微信(加微信说明活动很开心,但是此处省略活动细节^_^)。
ta的微信朋友圈分享了ta的手语诗歌表演,我觉得与其说“诗歌”,不如说是一种优美的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舞蹈(因为我看不懂手语)。如果钢琴家的音乐作品令人敬佩,那么手语使用者的手语视觉作品,也值得佩服。ta是我微信好友中第一个聋人,估计ta的外形也吸引到我,我对ta产生兴趣的同时顺便对手语和聋人文化也产生兴趣了,哈哈。这份对他人的好奇,是基于我对ta的标签化:ta是一个聋人、手语使用者。就像我曾经想学好西班牙语,我现在想学手语,但是我不应该把ta当成学习手语的工具。或许,是因为我自己的不自信,所以才这么多内心戏,自那次活动,我们没再见过,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约ta、去多了解ta。
通过看ta的微信朋友圈,我开始关注“守语者”“你看起来好动听”等微信公众号,看了一些线上分享直播活动。比如 守语者参与制作的视频《聋女独白:请听见我们的声音》(点击去即可阅览)既有审美价值,又有科普价值。用手语去表达戏剧,形象的手语名字,同样的词汇不同地域的手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对我都是很新奇的知识点。
手语是一门语言,和声音语言有很多奇特的不同。语言塑造思维和文化。(这两句是我认同的观点。具体怎么论证它们,不是本文的范畴)以手语为第一语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听人有明显不同吗?他们在阅读书本中的文字时,心内会默读(inner speech)吗?手语语法和文字语言的语法有不一样吗,为什么?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反省自己,我是想当一个语言学或人类学研究者,把聋人当作研究对象?我对聋人和聋人文化的好奇,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我的动机会影响我和聋人相处吗?把对方标签化是不是不合适?这些问题,可能有些多余,不过也在提醒我自己,我有尊重对方吗?
“守语者”公众号文章《俯拍与平拍: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点进去即可阅览)讨论了使用的词汇和使用者心态的关系。从“残疾”到“残障”,反映不再单纯用个人医疗模式看待所谓缺陷,而是个人和社会互动的过程。关于“聋人”“聋哑”“听障者”,在今年之前,可以说这些词汇几乎从没有在我脑海中出现,因为我生活中没有使用它们的需要,我不认识任何聋人。就像“圣马力诺”对于没出过国、不钟爱旅游或世界地图的人,“聋人”等词汇对过去的我十分遥远和陌生。没有使用过,就更别说思考词汇背后的价值观了。如今,我的思考和观察是,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身份认同,认同“聋人”或者“听障人士”,都是个人自由吧,前者对应英文中首字母大写的Deaf,表示认同和归属聋人文化,但是国内有些人会认为前者有贬义。
我有听说(使用“听说”会不尊重聋人社群吗?是不是不应该使用这个词汇?)聋人社群关于“手语族”和“口语族”(分别代表偏好使用手语、偏好使用口语的两个亚群体)的分歧和争论。我觉得每个人使用什么方式沟通,他人即使看不惯,也不应该攻击或鄙视。不同的群体可能对应不同的听力状况或价值观。我个人的观点是,希望每个少数群体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和社会“主流”平等的地位。手语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更少的污名化、更多的文化认同,会有更多人想要学习手语、使用手语、和聋人站在一起。
作者简介
WCY,或者叫小Y,听人,性别不详,性取向不详,自称酷儿,但是其实并不是很酷。希望飞快的世界可以慢一点,希望吵闹的世界可以安静一点。喜欢猫,但是不养。
编后语 另翎
收到听人读者的投稿是意外且惊喜的,整篇是一个很实在的听人视角。
小编出生于聋人家庭,学前教育直至毕业都就读于聋人学校。说实在的,和WCY相反,我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完全没有“手语是一门语言”这个概念,也只觉得它是用于没有听力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还认为它在表达方面有很多局限的地方。
聋校中所有课堂,没有一个老师不是“手口并用”,无论是课堂互动还是课后交流,我们都被鼓励“开口说话”。想起我们有个“日记”这个作业,很大程度上的目的是纠正“语病”提升写作能力,随便摊开日记本都可以看到满满红笔笔迹。即使我们大多同学比较“擅长”打“手势汉语(组织语言逻辑基于汉语语法结构的手势)”,却未必能帮助我们提升书面语水平,所以不少同学似乎有“学习障碍”。这点问题被当初的我们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学习不够用功”。
被这样教育过来的我,我带着奇怪的标准去对待其它聋人,比如我父母,当我看到“前后颠倒”等问题,不论是手语还是书面语,我会不遗余力地“纠正”。当同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地提醒却没有改正,我会心生埋怨,同时也纳闷不解。
直到我看到守语者提出的“手语文章”这个词汇(点进去即可阅览),我醍醐灌顶,原来那些老师一直在帮我们“翻译”。回想起我们在接受教育中,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手语如此被蹂躏误读,如此矫枉过正。我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愧疚。手语这门语言在我的成长使用中,在许许多多的场合下,并没有被摆在它应该有的位置上,以至于我的语言思维受制于书面语,对手语抱持轻蔑的态度,也就影响我客观真实地了解聋文化。如此一来,也会让非聋人留下很多刻板印象。
小编第一眼看到守语者公众号的时候,热血沸腾,原来我们只是“需要平等沟通机会”的少数群体啊,这不正是我们聋人该知道该了解的吗!为什么从来没人告诉我们这些……现在很高兴自己也成为发声者之一,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如WCY一起扩大阵容,真的很激动!
WCY担心使用“听说”是否不尊重聋人社群,其实手语表达中也会用“听说”这个词,就像上面我说发声,不是字面意思的发声,用手语可以发声,写文章也可以发声。很多聋人包括我在打手语中会用“你刚说啥”、“××说”,有个擅长手语的聋人对此有不同的打法:“你刚打啥”、“××打”。语言就是这样灵活、有趣。
不论聋人还是听人,“了解”自己和他人是一个漫长有趣的过程。把思绪整理、表达出来的过程能让一切更清晰,欢迎你一起来!稿~
往期 · 干货连载
Alex Lu | 聋人不需要新的沟通工具——其他人才需要!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守语者历史文章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