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如喜爱游戏般爱上阅读? | 益微论坛
很多的传统教孩子阅读的方式显得很“重”,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为了掌握什么知识去阅读,是这样的吗?
一篇演讲
at 第三届益微论坛
by 徐峰(双胞胎)
微笑图书室创始人
本文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而成
今天见到不少老朋友,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年或者这几年的一些思考,讲游戏阅读和它背后的游戏精神。
首先跟第一次见面的伙伴们再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双子座的龙凤胎,是一个行者,又是一个培训师,也是一个公益人,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状态。
《我们要去捉狗熊》,有多少人看过、给孩子讲过?有没有试过拿这个去带着孩子一起做晨操?然后你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
▲《我们要去捉狗熊》绘本活动
我的这个形象怎么样?大家猜我这样子可能是在干什么?
(台下互动:海盗、公主、公鸡……)
我们有个学员说,为了带我们这群好学的孩子,徐老师也是拼了。这一次我同事让我来做,我就顺手拿起原本做另一个项目用的道具绳,用来做什么呢?
因为动物法庭要开庭,我那天做法官,所以拿来做假发头套,这形象给其他伙伴的一个感受就是情绪激昂。我们在开展一场狼和猪的法庭辩论,那法庭上要用的证据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都是从我们提供的故事书科普书这些里面找出来。另外还要做角色转换,这会我们是狼族的,过会我们就是猪族的,所有之前的证据都会被推翻。这就很考验我们伙伴的思辨能力,表达和演讲能力。
这个过程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那些书。但正如大家看到的我的形象,很有娱乐性,但游戏精神真的只是娱乐精神吗?让大家嗨一下好玩一下?讲到游戏精神你们还能想到什么?
游戏 不只是好玩
我玩户外,虽然我不玩登雪山,但是并不妨碍我去探究一下现代登山的起源。所以当我有机会去法国的时候,就跑到法国和瑞士一个边界的小镇,也就是现在登山的起源。
这是最早两位登上阿尔卑斯山勃朗峰的村民,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猎手。到了那边之后我能了解到他们背后的故事。对户外来说登山也是一种游戏,但它不只是好玩,它的背后还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因为人类要对自然了解更多。
阿甲老师这几年有一个爱好,就是去探寻很多绘本作家的生平,他们小时候在哪里出生的,怎么成长的,以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历程。
当他在翻译这本《波特小姐和彼得兔》的时候,他就跑到英国的湖区,去琢磨湖区跟波特小姐的成长的关系,进而他想了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够成长为这么一个有趣、好玩、能创作出好作品的作家。
所以当你游戏的时候,你需要更多的好奇、想象和体验,这个也是我跟很多伙伴分享的我的生命原则。
儿童阅读三要素: 书、时间、人
最近微笑图书室在做一些内部的梳理,考虑把游戏作为我们机构的核心技术理念。我们的愿景从最初的“让没书的孩子有书看”,到最近几年“让有书的孩子爱上书”。儿童阅读推广三要素:书、时间、人。
前两天正好看到这么一个理论----书籍的五感,想一下你们曾经接触的书里有没有这些,给你们这样的感觉。
视觉:看到书的样式
触觉:摸到书的质感
听觉:翻书时书页或强烈或轻柔的响声
嗅觉:闻到纸和墨的味道
味觉:用心品味书的细节
书籍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艺术,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当我们想让孩子有兴趣有习惯的时候,纸质书是首选。
▲艺术品般的纸质书
在儿童阅读的成长路径中,最初书对孩子来说就是玩具,慢慢随着他们的年龄成长,我们可以有游戏阅读,然后进入到深度阅读,享受阅读,最后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我们看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从兴趣到习惯,选书、阅读和回应。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循环提升的过程,但是核心最重要的还是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想想当你在做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成为这么一个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怎样成为一个有协助能力的成人呢?
游戏背后的形与神
我们会做诸如情绪绘本的演练,也会用数学绘本做一些设计,等等。这些成果让我们的小伙伴都很自豪,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项目带给孩子们,但是我们发现小朋友的反应并不是想的那样。
因此我们进行探讨,当我们把这个形式复制的同时,有没有去关注设计对象的差异,孩子个性的差异。
当我们调整之后,那位伙伴说这回孩子第二节课就进入状态了。所以简单的形式复制并不能呈现出你想要的结果,需要你去关注其背后的精神。所以当你能够做到在游戏阅读里神形兼备的时候,才有可能是一个具有游戏精神、有协助能力的成人。
我知道夏令营当中也都开始有些书,但是如果只是这些书,只是一些硬件的成本增加,够了吗?
当你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儿童这个教育感兴趣的时候,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一下《游戏力》这本书,游戏力是一种态度,它不只是形式上的,你有没有具备这个态度很重要,就得像孩子,有时候甚至可以傻一些憨一些,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当我们成为这个有能力的成年人的时候,想一想,其实这个好玩有两个念法,一个是你本身是不是一个好玩的人,另一个是你是不是喜欢玩、会不会玩。
想想当我在乡村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游戏做完了,好像就那样,那你有没有想过那样的背后问题在哪里?
如果只是讲形的话,它也不只是形式本身。不讲形式,我希望游戏和阅读区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是做一个游戏讲一个故事,我们其实可以用更多游戏化的形式,让孩子们一起进入到书本当中去,因为他现在有兴趣,进而去认知。
在我们做科普书时,我们原来一些简单枯燥的理论,对很多孩子来说他并不容易接受。但是当我们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引起他的好奇,他愿意去探究的时候,他就会更乐意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我们总结了游戏阅读的四个要素:环境,你有没有相对合适的环境帮助孩子静下心来;人,除了陪同的成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同伴效应;阅读的内容,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只是供参考;而形式上来说,这在不同的年龄也可以做一些参考,你可以带孩子去玩。
我们做数学绘本体验的时候,其实是把数学和自然相结合,也有伙伴在这个过程当中创造出非常漂亮精美的作品。所以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使游戏阅读真正具有生命力,怎么做到?
光听、光看是不够的,成长一定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和自省,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我相信Andy也会有这种感觉。
▲双胞胎和Andy在交谈
举重若轻的游戏精神
最后想讲什么叫举重若轻的游戏精神。
我们传统教育的方式,或者是很多的传统教孩子阅读的方式,就显得很重,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为了掌握什么知识去阅读,是这样的吗?很多时候我们还会加大课业量,用很多的形式上去强化所谓的阅读。
但是有没有可能,让孩子以一种轻松、愉悦的一个过程进入到书本当中,进而走到深度阅读的这个状态。有一位伙伴说,我感觉到好像游戏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我说你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你如果能做到形神合一的时候,或许就成为一个追求的境界了。
我一直会讲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让生命产生敏感,前几天顾远老师的一篇文章写他对教育和自由的理解,他说,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获得自由——学习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人生的自由。
那这个时候自由是从哪里来?我就会想到游戏精神和自由的关系,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感受获得对边界的认识。
熊孩子大家都遇到过吧,熊孩子也要自由啊,熊孩子要的自由是什么,我想干嘛就干嘛,那是你的希望他要的自由吗?他需要一定的边界,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这些边界。
所以我会觉得如果他能真正理解游戏精神,他才能真正知道自由的边界在哪。
怎样让孩子像喜爱游戏般爱上阅读?希望有更多的伙伴跟我们一起去探索。
最近有个很火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阅读还需要吗?你有哪些是人工智能不能被替代的,在阅读上面有哪些是不能被替代的?想一下这个问题。
我说三块积木(阅读、游戏和艺术)不是分裂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的,游戏可以跟阅读结合,可以跟艺术结合,阅读也可以用游戏、艺术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阅读。
编辑:大荆&哈仔
//第三届益微论坛详情//
//第二届益微论坛演讲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