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读书:再少一点,再精一点

顾家男 读书看电影 2019-01-03

今年只读了十几本书,到这个岁数,读一本是一本,再也不会花时间冒险读一些不知道质量如何的书了。


重读了北岛的几本散文《午夜之门》《青灯》《古老的敌意》《时间的玫瑰》,忽然重读北岛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读了几年英语文字,很久没有好好读中文了,二是因为现在中文被污染的日益严重,越近的文字越垃圾,北岛的散文是诗歌的语言诗人的叙事,无论内容与形式都适合用来变换语境,从英语阅读中回归。


考完英语试,做完移民申请,终于可以歇息一下,刚好孩子也放暑假,我就选了8点钟上班5点下班的档,八点钟办公室只有两三个人,没有电话打扰,也没有工作打扰,每天8:00-9:00读一个小时书再开始工作,大概一周多,读完了米塞斯《反对资本主义的心境》,其实这本书非常薄,只有一百多页,但可以说每一句都值得回味,我读的是台湾版,夏道平译本,译的非常好。准确而专业。这本一百多页的书我写了四篇读后感想。它和托马斯.佩恩写的《常识》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珍品。佩恩在那本小册子里简单清晰的讲了人类社会如何到了今天以及为何这么运作,讲了国家,社会,个人以及法院军队政府等的角色,句句都引人思考。中国的铅笔社一群半瓶醋以米塞斯奥派自称真是玷污了奥派更玷污了米塞斯。不过这也没办法,唯有劝大家不要读这群二手假奥派的东西吧。


读完《反对资本主义者的心境》原打算再接再厉读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这本书不敢读英文版,中文版读了三分一,放弃了。但还是很震撼,例如里面有这么一段:


当第一次使用断头机时,《巴黎纪事》报道说,民众抱怨他们什么都看不到,他们高唱“还我绞刑架”



读完了考前暂停阅读的《Becoming Steve Jobs》写了摘录和评论,读完这两本乔布斯传(艾萨克森那本钦点传记和这本朋友写的传记)现在互联网上关于乔帮主的文章和信息,基本都不用看了。我经常在开工作会议时提到这两本书以及里面的一些事,发现其实好多同事或者以读书多著称的老板们,都没读到第一章后面的部分。



因为看了电影,去读了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非常有意思的小说。写了简单的评论。


读了盖.特里斯的《邻人之妻》,应该是今年读过最好的一本中文书了,这本书宣传上可以说非常低调,翻译时只是略有删节,非常值得读和收藏。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特里斯的优秀。


读了若干本漫画,陪孩子读的,最后孩子没读,我自己读完了,哈哈。包括漫画版的宗教书《天路历程》。以前也是看了两个漫画版本的儿童圣经。读这些书让我头大,但漫画画的非常不错(日漫风格,尤其是那些诱惑,画的非常香艳)。《天路历程》内容也挺不错的,说到底,基督教讲的这些东西和我自己从各处总结来的自己的信念,心路历程,都是一回事。只是依附的哲学体系不同罢了。



特别想提一提的一本摄影集《City of Darkness》Greg Giard拍的九龙城寨,他还拍过温哥华,上海。



读了David Hare《Skylight》(《天窗》)的剧本,又看了话剧NT Live版,我觉得NT Live这个模式挺好的,对我而言,很多东西不需要看现场的,包括演唱会,感受一两次可以了。NT live 是现场录制的话剧。Skylight已经是新的经典了,演了二十年,因为这部剧的矛盾太有普世性了。剧本写的也很好,我看的是Cary Mulligan 和Bill Nighy的版本。




岁末重读了《晚来寂静》写了评论,这是我第三次写这本书的评论,到如今,我写东西已经很难被一种风格影响,唯一能把我网罗其中好几天的,就是李海鹏了,每次读完他写的东西,好多天不写东西,因为那种强烈的风格挥之不去。



这几年读英文书,我有个很奇特的发现,读英文书时因为是另一种文化,所以非常小心,不是百分百拿得准的,都查查字典,翻遍所有条目才知道原来一个普通的词放在这儿是这个意思,可以说是逐字逐句读书了,非常花时间,所以选读英文书时一定会选经得起考验的书。读中文书,一目十行,自信满满,不会这么仔细。记得读了一年多读完乔布斯传后,写了篇感受,有人在后面留言说:读的中文版,觉得和你读的不是一本书。读中文版,可能我眼睛直奔自己想看的信息而去,做不到逐字逐句,最后的感受自然也会大不同。



前天补听光明顶,陶杰请甘国亮做了一期,对今天的孩子们而言,甘国亮是侏罗纪的人物了,他讲了一件小事,他说想看一部年轻时看过的印象非常深的非常小众的电影,让公司一个小弟去找,才半天小弟就拿U盘拷给他了,并且把那个导演另外九部电影也找了给他。他非常感慨的说:这么容易就得到,怎么会珍惜呢?搁三五年前我会觉得他滑稽可笑守旧不前(甘国亮是以前卫大胆著称的演员和编剧)。如今回味,觉得他说的对。 



饥渴年代阅读和看电影,因为来之不易对作者作品会有份尊重。现在这份尊重没有了(当然,写和出也容易,良莠不齐,大部分都不值得尊重了)。我记得第一次看张扬的《昨天》,闻名已久,一直找不到资源,终于电影频道播,在凌晨4点,我定了闹钟,从4点看到六点多,起床去上班。后来买到了盗版碟又看了一次,下载后就没再看过。



所以,跨年在读的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原版),这本出版于1951年的书二百多页,充满了大量的俚语和脏话,很多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光翻查牛津字典是不够的,我几乎是一边Google一边查字典翻遍一个词的所有条目才能明白一句话的意思,一个月左右,每天就地铁时间,看了一半。现在我明白塞林格为何写这么一本书,塞林格算是个比较优雅的作家,看他《九故事》里的那些短篇,干净,伤感,充满了纯真。其实这本充满脏话的长篇也一样,我觉得之所以让霍尔顿满口脏话,是为了衬托他骨子里的真诚,起码在这一半里,只有他是个真诚的人,真诚的去理解和体谅所有满口仁义道德但虚伪虚假的人物。他为那些真诚的人物伤感羞愧,嘲笑但是理解那些假模假式的人。过去我读过不同译者翻译的中文版却没有这样的感触,也许是因为年纪,也许更可能因为我不得不读的仔细。


生苦短,太阳底下无新事,大部分出版物都是垃圾,光是人类已经生产的,经过岁月考验的精品,就够人读几辈子了。以后的日子,我会少读一些,读的仔细一些。




不完全列表:

米塞斯:《反对资本主义的心境》

福柯:《规训与惩罚》(半本)

Brent Schlender and Rick Tetzeli:《Becoming Steve Jobs》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盖.特里斯:《邻人之妻》

Greg Giard:《Dark City》

David Hare:《Skylight》

李海鹏:《晚来寂静》

北岛:

《午夜之门》《青灯》《古老的敌意》《时间的玫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