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性判断近期风口策略CTA基金的机会成本?(底层逻辑+行业常识)

磐耀FOF李明鸿 磐耀资产 2022-12-01
前言
2020年3月随着疫情蔓延与原油战的双杀下,大宗商品期货快速下挫,波动率快速上升,不少量化CTA策略表现优异,多的翻一倍,少的也有10%以上的月度收益,不少非专业的投资者见此状况纷纷来咨询,究竟认购什么CTA基金产品会比较好......

过往我们发现,不够专业的主流或非主流媒体也会点燃市场上非理性的情绪(因记者写报告有阅读量的考核指标,所以优先会追热点或热门话题而传播,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识别判断能力,从而也可能容易受市场误导来推波助澜),造成非专业投资者的盲目追逐,毕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020年初公募基金的科技热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案例。
果然风口一来,猪就香了,对于外行而言,盲目追风的风险较大。笔者之前有10年左右的期货从业相关经历,也编写过简单地程序化,做过内外盘商品股指期货的交易,有私募基金的创业经历,希望能从相对专业(母基金)的角度,来系统性地介绍CTA管理期货相关策略的介绍,让市场更理性,更成熟,更正向。
一万多字个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心得,特别是最后的经验参考公式,对于非专业投资者绝对值得耐心细品与收藏,如觉得内容不错,欢迎转发,帮助与避免更多小白少交(不交)学费,少走(不走)弯路。(水平有限,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一、基金产品自下而上的表象
二、如何理性地看待CTA基金
三、CTA产品自上而下的机会
四、CTA产品主要的交易策略
五、CTA产品的筛选原则方法
六、CTA产品组合配置的参考
七、我们的认知观点经验总结



一         基金产品自下而上的表象 


对CTA业绩归因的思考


分品种来看,2020年3月共有18个品种指数的涨跌幅绝对值超过 10%,其中沥青指数、乙二醇指数、原油指数、TA 指数、燃油指数的涨跌幅绝对值超过20%,这些品种均与原油密切相关。


而大部分投资者都会习惯性地自下而上看问题,比如说,今年3月不少CTA策略整体表现优异媒体也趁机扩大报道宣传,所以——


1、非专业投资者——不知其所以然的朋友就会觉得部分CTA产品业绩表现好棒,也想参与进去,热衷于追短期明星产品策略,追短期明星基金经理,期待着未来也同步有相同的,甚至更好地收益表现。
所以在4月我们发现,咨询CTA策略,有强烈认购意向CTA基金产品的投资者迅速增长。这也说明了市场是不够成熟的(风口来时猪也能飞上去,忽视了市场在高波动下,风险极大,也可能有部分产品亏损较多,只是没有报道出来,但中行的原油宝确确实实地给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说明了一般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资本是逐利的,大部分人的目标是想快钱与大钱。

2、但在专业投资者眼里——看到高收益,高波动,首先会考虑高风险,因为这是基本常识,其次才是机会。


(1)参与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多高?(2)之前产生高收益的原因是什么?(3)未来是这个原因是否还能持续?(4)为何曲线斜率会突然上升?
(5)未来多大概率会回归原有斜率轨道?(6)收益表现为何会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
(7)是不是所参与的交易品种比较集中?(8)是不是期货保证金仓位占比较重?(9)是主观交易,量化交易还是人机结合?(10)基金产品的规模是否相对较小?(11)策略的失效环境或边界局限在哪里?(12)其他更多......
那么,作为非专业投资者——


二        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CTA基金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本质问题
为何市场会不够理性光凭高收益而盲目选择风口策略/产品
【这里我们的隐含假设是什么呢】? 聪明的小伙伴应该发现了这里有个比较大的BUG
大部分人的本质想通过投资赚钱特别是赚快钱赚大钱而不是购买CTA策略产品
【那为何会认为CTA产品能实现】?就因为近期CTA产品表现优异?我们就认为历史会重演?收益表现依然还会持续?
【为何我们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因为市场舆论?
因为从众心理?因为思维习惯?
还记得巴菲特那句名言吗?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3月份国内期货策略表现优异(8%+)但4月整体期货策略平均(-0.48%)高波动后低波动,这是常识
3月份量化CTA表现出色,但4月份量化CTA就明显分化所以盲目追风口,风险也很大
那到底期货市场还有没有机会?又应该如何科学地把握住当下的期货市场机会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
这里我们分享一句古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自下而上的看问题会不够客观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地
自上而下的推导分析客观地来看待影响CTA基金产品关键要素

三、天时
1  首先,我们要先去分析投资机会

以过去的历史规律与推导未来可能的市场趋势,从而挖掘其中确定性高的机会来参与。任何事物的判断我们都需要从本质来思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本质是什么?


一、中长期的本质是——供求关系


a.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关系

由于生产量与市场需求量阶段性不平衡所导致的价格波动变化。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于金融机构对货币供应量所采取的政策变化(宽松或紧缩),所导致的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有变化。



二、而短期的本质是什么?


——是市场的扰动因素与噪声对投资者预期的影响。这又怎么理解?


a.由于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对未来需求供给的预期变动影响,比如新冠疫情,龙头企业失火,产区地震,厄尔尼诺现象(农产品)。


b.由于政府管制对未来需求供给的预期变动影响,比如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比如最低收购价,最高限价等。


c.由于罢工,战争等矛盾冲突事件的发生造成的对未来市场消费与生产的担忧。


由于有些不可抗力事件我们无法提前预判,我们能做的,是在不确定的未来找到确定性的趋势,所以主要从宏观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周期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01—商品的宏观经济周期


目前宏观经济在长周期中处于从2016年初开始萧条期,平均这一周期会历经10年左右,且通常大宗商品在此期间的表现为冲高回落,前半段表现为滞涨(2016-2018),中期表现为经济衰退,需求减弱的去库存(2019-?),后期在政策刺激与阶段补库存的过程中反复震荡,逐步恢复经济、需求与信心。



全球经济走入到下一个复苏期可能还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内,商品期货应该会有一定的超跌反弹的投资机会,以及部分品种主动补库存的机会。


02—商品的货币政策周期


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各国皆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美国更是无限QE,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的贬值会导致商品价格的被动上升,特别是后期美元汇率的下降。



本次全球的大放水与2009年的目标各国皆有所不同,2009年与2020年美国的量化宽松都主要是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而我国2009与2020年的宽松是为了防止衰退,是为了刺激经济恢复增长。从目前国内的政策来看,其2020年的宽松力量比2009年要小,视后续是否还会进一步的宽松。


但出现像2009年这种由于货币增发刺激,再次使得商品大涨的概率不大,因为全球的总需求减少,即使目前全球大放水,但当前的宏观环境背景不同,光有货币超发的刺激,而没有需求改善的基本面,大宗商品的价格不会迎来太过于乐观的高度(类似2009年的快速推高)。


当然我们不排除年内可能会有一波比较明显的超跌反弹,特别是前期超跌的板块与品种,可能会发生在三季度前后(6-10月期间)。


周期小结

从商品期货中短周期来看,自2016年之后,2017-2019年,商品期货与股指期货的波动都比较小,所以量化类CTA趋势策略表现相对一般。




从概率上来说,2020年商品期货与股指期货的波动率可能会加大,当然主要还是跟经济周期规律与供求基本面有关,那么配置CTA趋势策略相对其他策略可能收益表现会更好些,我们年初在我们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有重点提及。【活动回顾】磐耀逆熵FOF证券投资策略配置参考分享


所以基本结论就是二季度以后,关注总需求的变化数据(而不是供给),等待商品期货可能的补库存机会。部分国内品种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政策引导下的供给侧改革,如果有,可能会改变供求关系。




四、地利

2  其次我们要了解不同的期货类策略

它的优缺点,特性,适用环境以及有效边界分别是什么。一般管理期货策略主要包括:
1、CTA趋势策略(1)主观期货策略(2)量化CTA趋势策略
2、CTA套利策略(1)同品种的跨月套利策略(2)同板块产业链上的跨品种套利策略(3)同品种的内外盘套利策略(4)中高频统计套利策略
3、股指国债CTA趋势套利策略(1)股指期货日内中高频策略(2)股指期货趋势/套利策略(3)国债期货日内中高频策略(4)国债期货趋势/套利策略


不同的策略分别有不同的特点,就目前比较热的量化CTA来说吧,相对主观期货交易,量化CTA更稳健,更能在商品期货较大波动的情况下,获取到较高的收益。But 量化各CTA产品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里我们罗列一些细节的差异点供朋友参考:
1、交易频率不同:——高频/中频/低频
(1)越高频回撤风险越小,但策略容量越小,受交易量,波动率影响较大。(2)越低频稳定性相对越高,策略容量越大,受市场环境相对小。

2、品种参与数量不同——偏多/中等/偏少
目前整个期货商品品种数量已达70多个,在量化CTA策略中,一般参与品种数量超过30个以上,属于偏多,10-30之间属于中等,而小于10个属于相对偏少。
参与品种越多,策略可持续的稳定度相对越高,发生单一品种风险时,对收益表现影响有限;参与品种越少,策略可持续的稳定度相对越少,发生单一品种风险时,但收益表现影响较大。


3、保证金占用比例:——偏大/中等/较少
由于商品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方式,如果期货保证金占用比例较大,则说明业绩的上升的空间有限,一旦仓位降低,收益与回撤也可能会同比例下滑。如果期货保证金占用比例较小,说明提高仓位比例的话,策略的收益还能近一步提高,有可扩大的潜力。

4、隔夜交易的处理
有些策略属于日内交易,不隔夜,可以避免隔夜不可预判事件所造成的跳空交易不连续的止赢止损风险。

5、交易规则对策略的影响
有些高频策略,或跟踪外盘走势策略会受交易规则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2016年股指期货交易规则的调整,一时间,所有的股指日内策略瞬间失效,包括由于此次疫情而暂时不开期货夜盘,则可能导致了部分量化CTA的策略收益表现。
策略小结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主观期货策略表现明显弱于量化CTA策略,主要原因是疫情打破了合理预期内的供求平衡,使得一些基于基本面数据研究的主观趋势或套利交易者无从分析,且不少品种间的比价关系突破了历史极值。


不过是否会存在风水轮流转呢?

由于不同的策略有着不同的特点,匹配着不同的行情,对于投资者的难点在于行情与策略的同步选择。比如量化CTA,适合于有明显趋势较大波动的行情,而基本面分析,适合于出现供求平衡失调所导致的阶段性,或中长期策略机会。不同策略不再一一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与我们交流。


总之,研究策略的核心在于判断策略的生命周期与适用边界,结合天时(行情的波动规律)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用。




五、人和
3  最后是挑选合适的基金管理人与产品

之前我们发表过一篇文章“外行如何筛选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里面提到的投资配置基金产品需要从三大层面/十大维度来评判,现在我们就来对照一下CTA相关的策略与产品。

1、定性层面

定性层面考察核心主要是两大方面:
1、团队(1)磨合程度(2)能力圈范围(3)认知边界
2、交易策略(1)基础产生原理(2)所处生态链的位置
维度一:管理人与高管专业背景

首先,看管理人的背景与专业。他们的心认知与能力分别在哪里。
一般量化CTA管理人是技术出身居多,最早一批高频起家的管理人,现在都做的不错。如果计划投量化CTA,那建议了解清楚管理人的技术优势以及研究与投入的侧重点。
而主观期货管理人一般是基本面投研出身居多,基于基本面供求关系,行业常识,产业链对冲套利的都还不错。但出现极端市场行情时,可能回撤较大,例如此次突发的新冠疫情造成的阶段性极端行情。
维度二:企业家能力视角

其次,要看核心管理层是否具备较优秀的治理能力(从企业家视角)

维度三:投资理论底层逻辑



然后要看管理人所认可的投资逻辑是什么?赚什么钱?怎么思考的?对期货市场是怎么理解的?
组织架构与投研体系是如何针对性地搭建的?

维度四:交易策略的特点与边界

最后,要对策略的生存环境,生命周期,匹配的行情有所了解。运用工具前,至少得把工具研究透。沉甸在期货市场的总资金也只有4000多亿,总资金容量相对股票市场会小不少,特别是部分不活跃的交易品种,所能承载的资金量非常有限。

定性小结



一般而言,有高频期货背景的管理人团队业绩较为出色与稳定。有基本面数据优势,深入产业链上下游的管理人业绩较为出色与稳定。定性分析是需要走进企业,通过线下尽调的方式获取的。




2、定量层面

定量层面主要考察的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主动超额管理能力体现在哪?二是相比同行,其特征差异主要在哪?三是业绩表现与市场环境主要关联在哪?
维度五:投资偏好风格分析

比如说量化类CTA团队一般只做流动性高,交易量大的活跃品种,不喜欢参与一些小品种。而主观类团队则会根据自身对产业链品种的覆盖程度,而选择性地参与部分认为有更好投资或套利机会的品种。
维度六:主动管理能力分析

核心是要理解基金经理是如何产生过往优秀业绩的,比如通过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他在这个领域的积累和认知是不是和他的方法相匹配,是不是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投资和研究体系,是否在细节上的处理比较优秀等。
比如说,早期做量化趋势策略的一些CTA管理人,目前收益明显下滑,因为其策略的细节处理一般,相对比较简单,在行业发展早期还能有效,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进步,如无法随着行业不断地迭代升级,其匹配有效性会大大降低。
而对于主观类管理人,其核心在于准确数据的收集能力与市场逻辑的推导能力以及资金管理能力。
维度七:过往业绩表现分析

核心是通过历史业绩推导其投资逻辑与成绩是否相符,推导市场结构,波动环境,制度规则,突发事件与策略的相关性规律,从而判断出产品策略的边界点,适用点,介入点和优缺点。
有些策略对交易规则敏感度高,有些策略对黑天鹅敏感度高,有些策略对价格变动速率敏感度高,
比如说:期货行情走势有时是震荡走高与走低,有时是V型反转,有时是明显的单边快速上涨或下跌趋势。而不同的量化CTA策略对于不同的表现也有着不同的收益风险表现。
分析的方法一般要看结算单底仓或通过估值表来分析其策略的稳定度,持久度,风险收益特征以及与行情,与其他类策略的相关性。
如果是针对量化策略的分析,一般从两大维度来判断市场行情特征:1、从时间序列维度   2、从横截面维度



对国内农产品、金属、化工、黑色版块的20余个商品期货进行横截面动量策略的回测,等权做多动量最大的前25%品种,做空动量最小的后25%品种,得到回测结果:   
中短期的横截面动量(20日动量),有较好的回测效果,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为0.56长期横截面动量(100日动量)可能由于国内数据不长,以及近几年行情原因,没有明显盈利,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为-0.06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海内外宏观市场中横截面动量的表现都差于时间序列动量,同时两者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致组合后并没有比单独时间序列动量策略的效果更好

定量小结



定量分析是通过过往历史业绩,交易明细或估值表来分析判断基金管理人的能力、策略的特性,以及预判未来可能收益风险的分布。
定量分析依托自身或第三方平台的系统支持工具,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一般投资者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定量分析的局限在于自下而上,因为用过去推导未来(归纳法)并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3、常识层面(浅规则)

维度八:资金来源的限制要求

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收益定位,有些期货高频策略产品表面上看不赚什么钱,但可能管理人所获得的交易佣金收入不少,赚取的是返息与返还手续费的钱。有的则是代销渠道要求经纪业务比重或交易量更高一些,或者是实现其他相关目的,要避免参与此类基金产品。
维度九:产品规模容量限制要求

有些期货产品,如果规模过大,比如高频交易策略,收益一定会有所下滑,而有些产品如果规模过小,只能配置部分策略,则可能会加剧风险。
大部分量化CTA策略依靠市场的高波动率来获利,如果市场波动率低于一定比例,比如2017年的某些时段,则很可能会持续亏损。
维度十:基金管理人道德层面

基金管理人的道德从中长期来看,比专业能力更加重要,资产管理的基础是信任+专业,如果没有了信任基础,就好比没有1,有再多0也无用。


公募基金受行业监管与内部治理要求所披露的信息较全,道德层面的风险相对较低,而私募基金披露有限,故道德层面的风格相对较高。包括:


1、净值数据可能会作假;(影响最大)

2、管理规模可能会作假;

3、交易策略可能会作假;(影响其次)

4、实际控制人可能会作假;

5、基金经理可能会作假;

6、其他......



常识小结



要防犯人性常识的潜规则风险,需要多看,多听,多问。


1、多看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以及对基金管理人的评价判断,包括券商对基金管理人或基金产品的分类评价,包括一些专业基金评价的数据平台:晨星网、天天基金网,私募排排网,通联数据,蚂蚁金服等。


以及一般相对无法作假的材料:托管的估值数据表,社保登记信息,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基本信息等。


2、多听一些专业机构,特别是投资过该基金管理人或基金产品的意见与看法,包括他们的代销机构,投资机构,FOF/MOM。
3、多问基金管理人核心管理层及相关基层,关于基金经理,关于股东,关于公司日常管理,组织架构,运营风控,产品业绩等方面的信息,再综合自己的判断来决策。



其他维度
当然,除了这10大维度外,还有不少方面对基金产品业绩会有间接的影响,包括:

1、股东方面的影响(比如私募机构的正常运营资金被挪用,造成潜在运营风险的加大,比如股东干涉正常交易管理或涉及不正当,不合规业务)
2、重要合作方的影响(比如代销机构或战略合作机构涉及虚假宣传,造成产品纠纷,影响产品正常运作。
3、其他或更多其他行业潜规则......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创更良好地基金行业氛围。
链接:如何正确挑选基金产品的避坑步骤与方法
六、组合配置


要利用工具进行定量组合分析


  举例:测试CTA基金组合配置效果
定量组合配置分析参考

选取若干个CTA不同的策略产品,这里选取4个产品,各25%仓位来举例


我们要对组合的主要收益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也要对组合的主要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专业测量



同时也要考虑各基金产品之间的相关度(一般不要相关度太高)

组合小结



不同策略与产品的组合核心要点是:优势互补,分散风险,稳健复利。


1、优势互补——系统性风险来临时的相关性,对冲性;震荡与趋势行情下的相关性,对冲性。
2、分散风险——避免单一策略的不稳定性。避免单一管理人的定性风险。分散对不可抗力突发情况下对产品的冲击。提高流动性风险。
3、稳健复利——组合的回撤较小,有利于心理的良好,不容易犯人性中过度恐慌,过度贪婪造成的资金管理风险。
七、认知经验参考
个人观点总结

1、投资应从底层逻辑有条理的设计:


第一步,本质目的定位

第二步,实现途径拆解

第三步,关键要素解构

第四步,重要风险防控

第五步,借力整合短板

第六步,数据信息积累


整个循环的目标是环环相扣的,上一步确定后,下一步才能推进,需要用科学地运营方式“观测,学习,对标,解构,重构”的投资配置方法来实现期初的目标。(简单点说,用对的逻辑与科学流程在控制重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稳定的复利


2、筛选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产品,可以运用上述定性定量常识3大层面十大维度的方法论来控制潜在风险。

如果觉得十大纬度依旧太复杂,想更简单些,那就推荐投资者只研究交易策略的”生命周期“与基金管理人的核心能力(包括天赋)吧,这是我个人认为的核心中的核心,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能够增强与延长策略的生命周期,并且可以开发出新的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3、评判的核心在于未来投资期限内的机会风险,而不是过去已存在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前瞻性眼光来预判,所以需要从自上而下去推导分析。我们认为没有交易上不好的策略或投顾(除了人品问题外),只有不好的策略生命周期与匹配行情的时机与时点。


4、筛选基金管理市场行情是不确定的,但总有相对确定性的东西,这也是深度认知需要推导出来的。专业性就在于是否能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确定性的机会。


5、大的基金管理人有大机构的优势与劣势,小的基金管理人有小机构的机会与风险,核心在于是否有足够的信息源/数据/认知/人脉来识别他们的特性,并与市场潜在的机会与风险相匹配。



6、大道至简,影响基金管理人业绩的因素众多,但一般核心影响因素不会超过3个,他们分别是天时、地利、人和,再专业的机构,没有天时行情的配合,也不会有太好的表现,比如2017年的期权,2018年的股票,2019年的期货,2020的债券。


如果没有比同行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信息,数据,工具,认知,渠道。也无法持续笑傲江湖。关键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出核心影响潜在投资期内的关键要素来决策。比如优秀的”管理人“(人和)、先进的交易”策略“(地利)、宏观的”周期与事件“机会(天时)。

7、光凭单一的定量分析,用历史业绩这种归纳法来推导未来收益风险相对片面,也不够科学与系统需要用底层思维框架(演绎法)定性定量并结合人性常识来综合分析判断。


8、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因为存在热力学的熵增定律,资本市场没有绝对的长胜将军与策略。像巴菲特,芒格这样的基金管理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还是需要根据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相适应的调整。


9、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还属于非成熟市场,不能用国外成熟市场的那套方法论或策略完全照搬套用,因为这样接不了地气。目前机构与散户的比例差不多是3:7左右,相信10年后,这个比例有望倒过来,届时再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模型/策略/方法论来结合,可能会更有效。


10、磐耀FOF对基金产品的筛选总公式:

(1)市场生命周期(环境成熟度)+

(2)策略生命周期(适应匹配度)+

(3)企业生命周期迭代升级度)+

(4)行情波动周期(逆人性规律)+

(5)资金管理原则(多策略组合)+



一、市场生命周期


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其交易规则,法规制度,社会文化,参与者结构,融资主体,服务平台,发行服务方,中介方,监管方等整个市场参与各方的成熟度与长久以来形成的潜规则所处的一个发展状态。
我国90年代开启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经历了30年,还处于成长期的过程中,过去还存在许多体制内或地方保护或信息不够透明的客观情况,2020年新一轮的金融业改革开放将使得市场的生命周期近一步加快发展,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处于向成熟期快速靠拢的阶段。

二、策略生命周期

指的是一家基金管理人为获取证券市场波动价差利润,针对行情走势规律,从而开发出来的交易策略,并进行不断地改良迭代,直至策略成熟到完全失效的这一整个过程。包括:


策略的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的机会与风险,关键核心在于如何识别其中的机遇与风险,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分析判断能力才能更高的控制风险,获取超额收益。一般而言(仅供参考):

(1)策略实盘小规模验证期适合跟踪基金管理人

(2)策略实盘迭代升级期适合专业机构投资者选择性的参与

(3)策略实盘大规模扩张期适合一般投资者有选择地参与

比如目前大部分的期货高频CTA策略同质化相对较高,已处于策略实盘成熟稳定期,加大投入资金规模的话,就会进入策略效用逐步递减期,因为其策略容量已有限。一般性价比越高的策略,容量越小,风险越高的策略,规模容量越大。


三、企业生命周期     指的是站在一家企业的成长角度来拆解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叫交易团队周期,因为一家基金管理人可能下辖多个交易团队,如果每个交易团队是单独独立运行的话,也有必要了解核心基金经理或团队核心成员的成长发展周期)1、初创期——组建团队,开发策略实盘自测,风险大,不稳定2、发展期——策略迭代升级,加大路演宣传3、高速成长期——业绩好,团队人才与管理规模同步扩张4、成熟期——人才队伍与管理规模相对稳定,成长速度放慢5、衰退期——遇到熵增定律,人员流失,管理规模下降6、艰难维持或打破瓶颈再次转入发展期7、企业结束期

不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也好,都存在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其相对的发展规模,大部分企业逃脱不了熵增的命运(极少部分可以)。一般而言——


(1)企业初创期适合跟踪基金管理人(2)企业发展期适合专业机构投资者选择性的参与(3)企业高速成长期适合要重点判断规模与业绩的相关性,因为可能正相关,也有可能负相关。

四、行情波动周期

1、震荡行情——低波动

存在大/中/小不同震荡幅度,适合统计套利策略,波动率一般偏低,极端行情下有时亏损较大。

2、趋势行情——多头排列

存在缓慢/中等/快速涨跌趋势,适合趋势策略,波动率一般偏中高。

3、极端行情——高波动

会造成V字反转或异常跳空,价格波动方向存在巨大不确定性,适合日内量化高频,交易量阶段性会明显提升,人性弱点会让极端行情明显放大。

一般规律——

(1)高波动后逐步会进入中低波动,周而复始;(2)短周期受新消息影响,中长期受供求平衡表影响。(3)低波动时多观察,耐心等待机会,高波动时注意。



附1:对期货市场后市基本判断:

1、全年期货大部分品种先抑后扬2、去全球化趋势很可能导致物价上涨3、大宗商品总需求大概率近一步回落4、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次明显反弹5、高频CTA容量已满,产业套利可期6、疫情中后期产业CTA策略相对更稳7、量化CTA重点判断波动率回升时机8、基本面CTA重点等补库存的来临点9、全球放水对大宗商品作用相对有限


附2:CTA 策略规模增速显著截至2019年末,海外CTA基金的总管理规模已高达3500亿美元,40 年间增幅达到1100倍。国内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共有1856只尚在存续期的管理期货产品。以私募证券基金发行数量占比最多,高达74.67%,其次为期货资管,占比为19.29%,公募专户、信托和券商资管发行占剩下的6.03%。 


(完)

其他原创链接参考:
外行如何筛选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产品
【月度专题】4月内弱外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科技资管新时代,散户已被逼到绝路二季度该如何做好财富管理的基金配置?如何正确挑选基金产品的避坑步骤与方法【磐耀FOF学01期】解读证券投资机会和风险的内涵逻辑
【磐耀FOF学02期】拆解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来源【磐耀FOF学03期】从胜率角度拆解如何做好证券投资【磐耀FOF学04期】专业机构投资者的5大收益来源【磐耀FOF学05期】如何做好个性化证券投资的组合配置【磐耀FOF学06期】专业机构投资择时决策的参考框架【磐耀FOF学07期】基金产品投资组合配置的6大步骤


备注:如果您觉得本公众号内容对您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转载(磐耀资产转载合作说明您的支持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上海磐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4日,于2015年3月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认定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编号:P1009064)。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FOF策略、期权策略为辅的私募基金公司,目前累计发行产品数量超过40只,在基金业协会累积备案规模超过30亿。

链接:磐耀资产FOF发展历程与服务范围

磐耀资产FOF基金服务

做投资人最安心的买方顾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