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令人鼓舞
本文回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次在天津中学落地实施的情景,清晰地还原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和学生带来的改变以及师生的难忘体验,展示了天津中学以此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实践历程。
2000年,我到天津中学任校长。天津中学是为新的居民小区配套的新建校,地理位置远离市区。建校之初,举步维艰。头两届学生招的是高中收底线的学生,问题学生多,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的事情层出不穷。干部教师疲于应付。如何扭转被动的局面,让学校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我们选择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001年,我们在天津蓟县建立了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为活动而准备
为筹备第一次赴基地一周的实践活动,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筹划。
(1)确定了七天的活动内容。
安排学生在中智农场劳动三天,入户劳动、社会调查两天。中智农场是蓟县和智利合资建设的农场,引进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品种,如以色列的滴灌节水技术、智利的优良果树品种等。农户劳动则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我们设想,让学生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中感受什么是现代化。
(2)安排学生参观农村学校的教室、宿舍、实验室,并让学生在农村学校教室里上晚自习。
通过体验,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优越条件。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政治教师结合教材准备了学生调查提纲。
(4)建立科普橱窗,让学生收集农村致富信息提供给农民。
学生是第一次集体外出。这届学生的入学成绩在天津几近高中录取的收底线,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散漫。为此我们制定了集合、集会等所有活动的准则。我们对学生说,天津中学是新建校,社会不了解我们,人们是通过你们的表现来认识学校的,你们就是天津中学的形象。在天津站集合出发时,学生都能遵守纪律,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从天津城区到蓟县有3个半小时的火车车程。我提议在火车上组织学生上自习。有人说这样的要求恐怕脱离实际。学生初次集体出门,在一起很兴奋,不可能稳稳当当坐下来看书,我说咱们试一试。给学生动员时,我这样讲:“在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相同。谁能比别人多挤出时间学习,谁就比别人多一份才能,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你们不比南开、耀华的学生笨,你们所差的是在非智力因素上。这次在火车上能否上好自习,对你们是一次考验。能过好这一关,高考没问题。”
第二天,在火车上,老师宣布开始自习,所有的同学都拿出了课本,认真地学习。其实这一小时的学习对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制力的培养,这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
到达蓟县后,我们举行了基地揭牌仪式。仪式简短但具有教育意义。所有的发言都围绕着“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这一主题。在中学教育远离社会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这样的会议能够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5月1日早上,我们开始入户。我和杜芸、王进新老师带着四个小组去联合村。这里离基地最远。联合村紧邻盘山景区,公路上奔驰着接送游客的吉普车。这些车都是淘汰的旧车或“病车”。为了多挣钱,司机开得风驰电掣,速度非常快。山路狭窄,弯路很多,令道上的行人胆战心惊,而我们的学生却全然没有安全意识。他们从城市来到了山区,从拘束的课堂来到了这么自由的天地,兴奋不已,四处看着风景,大声地说笑。我们三位教师精神十分紧张,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在中间。我们不断地大声喊着:“车下来了!”“往右靠!”“站住,别动!”直到离开了公路,我们三人紧绷的神经才得到放松。然后,我们将四个小组一一送到了老乡家,这期间我们整整走了两个半小时。
第一天晚饭后,我召开了组长会议,约请他们汇报入户调查的收获。一个小组抱怨说:“我们去的这家只有一位老奶奶,80多岁了,问什么她都不知道。”我问:“你们都问了些什么?”学生回答说:“我问老奶奶,你们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如何进行?”我不禁哑然失笑。我给学生们讲了如何做调查,首先要看对象,要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80多岁的老奶奶很难听得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专业术语。其次要从生活琐事入手,先和老百姓拉近距离,再逐渐靠近调查主题。比如询问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劳力?干些什么活?一年收入多少?几个孩子?上学了吗?上几年级?等等。这些事对我们成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对学生来说竟然也是颇有难度的学问。
第二天晚上,我们组织学生在村教室上晚自习。从晚上7点到9点,我坐在教室后边。5月中旬,学生们将参加计算机会考。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参加了一天的劳动很疲劳,但都在认真地看书做题。这些学生平时都不是用功学习的学生,但如果我们营造了一个用功学习的环境,每个人都会被这一环境所感染,都会成为用功学习的孩子。下课了,我问一名学生:“学得怎么样?”他很认真地回答我:“学得是不错,但这样的教室是不适合上晚自习的。教室昏暗,光线不足,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视力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说:“农村的孩子们三年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自习的。”学生听后无语。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会产生激荡。
按照计划,5月7日要进行登山比赛。开始本来打算在山下集合,全体学生同时出发,按照登山速度取个人前十名,但一名学生的“意见”改变了我的想法。
在5月4日收工的途中,一名男生找我提意见,他说男生的活太重,女生的活太轻,明天应该交换,否则太不公平。在中智农场劳动,男生的活是用镐和铁锹挖沟,沟宽50厘米,高一米。从未干过农活的学生们满头大汗,手上都打起了血泡。而女生的活儿是拔草,5月的草不多,比起挖沟来说,活轻松了许多。我的回答只一句话:“知道吗?你是男子汉!”那位男生立即沉默了。
这番对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呵护,不懂得照顾别人,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灵机一动,我想,应该把登山比赛作为培养学生关心同学的一个契机,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变个人登山比赛为小组登山比赛,由取个人名次改成取集体名次。晚上,我和班主任详细地研究了活动计划和规则。比如,以社会调查小组为单位登山,在小组里,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身体强壮的,也有身体弱小的,小组同学全部上去了才记录成绩。我们又把教师做了分工,有带领裁判组先期登山的,有在途中照应的,有在最后断后的。比赛的细节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安全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老师们说,到了山上特别调皮的学生有可能脱离集体,我们对他们没有任何控制的手段。我提议成立一个安全监察小组,把各班的调皮学生集中起来,由教师带着做先遣队,并布置给他们在危险地带安全监察的任务。有人说:“调皮的学生都被集中在一起,会让他们明显感觉是被管的。”我说:“那就让学生会主席当监察小组的组长。”
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没有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监察小组功不可没。在每一“危险”地段,都能够看到他们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身影。他们当了一回干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受到了表扬和鼓励。在途中,让我高兴的是,随处可以看到男同学照顾女同学,身体强壮的同学照顾身体弱小的同学。
短短的6天实践活动结束了,官庄镇、官庄镇中学和基地的领导还有接受入户学生的一些老乡都来为我们送行。学生的优秀表现为年轻的天津中学争得了荣誉。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登上了返程的列车。
在列车上,学生们自觉地上自习。我在车上安排了各小组的汇报。每组由两名同学汇报社会调查的情况,限时10分钟,一共24个小组,我原以为3个半小时可以基本听完,但事实上连一半都没有。学生们连珠炮式的汇报洋溢着激情。
环境问题的小组汇报:“在80年代,官庄镇好几个村子砍掉了成片的树林,刮掉表土层,挖沙子出卖资源,当时一个个村子暴富。但现在沙子挖没了,只剩下一个个大沙坑,形成了当地局域性的沙尘暴。一刮风漫天黄沙滚滚,很多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几年,又大量开采地下水,仅官庄镇就有70家矿泉水厂在疯狂地掠夺着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水位下降一百多米,现在农民种地都赔钱。”我们每周都组织学生看《焦点访谈》,语文课和政治课还有学生的即兴点评,学生们看《焦点访谈》的兴趣很高,但以为《焦点访谈》的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到农村后,他们发现许多事就在身边。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责任感,他们说:“我们要学习如何调查,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解决身边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尽一份责任。”这个小组汇报的结束语我至今记忆犹新,学生说:“国校长,我现在明白了,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学习。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来要靠我们去解决。”
这次活动的成功,创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锻炼了队伍,也积累了组织活动的宝贵经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将一所新学校引上了课程改革之路。
(作者:国赫孚,天津中学原校长)
版权声明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8年第3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
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