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沉:管窥威尼斯——欧洲五国之旅札记之三
管 窥 威 尼 斯
——欧洲五国之旅札记之三
图文 老沉
告别因斯布鲁克那幽静而迷人的山谷,向南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踏入了意大利的国土。雪峰南侧的气候,温暖了许多,意大利山区的缓坡地带更为盎然与葱茏。其实,意大利的自然风光与德国、奥地利有许多相似之处,植被茂盛,森林遍布,只是气候偏暖些,有大片的葡萄园与果园呈现在公路的两旁。
进入平原地带,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厂房,在临近威尼斯一带,更为密集些。那些厂房,占地面积不大,厂房的四周环绕着柏油路,没有围墙。厂房多为单层轻型钢结构,外饰多为乳白色或淡蓝色的彩钢。厂房毗连着茵茵的草场或绿油油的麦田,显得绿色而清洁。从厂房上的文字标识可以判断出,每个厂房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企业或公司。其规模小,布局单一、简洁,没有富裕空闲的场地。显然,工厂的办公与生产,产成品与废料的堆放都在狭小的厂房里。看来,国外先进企业倡导的无库、订单管理与运营的经营模式,与其厂房规模的制约相关联。这一切似乎又受到土地的制约。反观国内的一些企业,高大而封闭的围墙,众多保安,宽敞的料场与闲置的土地,反差较大。
当亚得里亚海出现在视野时,似乎感觉不到它是海,更像一湾平静的湖泊。深绿色的海水显得有些浑浊,而远处那一片橘红色的鳞栉脊瓦,却格外的显眼。当游船穿过一道跨海大桥抵达码头时,两岸的建筑明晰起来。蜿蜒的水巷两侧,紧密排列着一幢幢古老的建筑。各式各样的教堂,钟楼以及宫殿,展示出威尼斯建筑的多元与多彩;那些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荟萃着文艺复兴的精华,迎面扑来。
当游船停泊在威尼斯圣马可中心广场时,负责当地的导游,便直接领我们穿过中心广场,走进一个小巷子,进入一个楼门。通过狭窄的楼梯,来到三楼,原来是一家住宅改造成的玻璃制品销售店。在侧室里,一位男性手工艺人等待着我们。人们纷纷落座后,开始演示手工制作玻璃器皿的过程。他先是从墙角的烘烧炉里取出一团火红的玻璃,在操作台上演示。这时,一位女游客举着相机靠向前去拍照,及其危险,惹脑了老外。通过与“地导”沟通,那位女游客又回到原座。“地导”是台湾人,女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演示又继续进行,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一匹栩栩如生的玻璃马便做成了。制作时,“地导”在一旁操着台湾口音揶揄着艺人,那老外听不懂汉语,挨了一顿贬损还笑脸相迎,以为别人在夸赞他。观赏罢演示,“地导”将游客带到一旁的玻璃器皿室参观。那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玻璃器皿,确实漂亮。导游在琳琅满目的玻璃柜台前,边介绍边鼓动大家购买。
从玻璃店出来后,游客自由活动,导游也不见了。于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圣马可大教堂,中心广场,宫殿,总督府,叹息桥以及水道两侧的建筑。
中心广场上,观光的人很多,也十分热闹。一些街头艺人在现场表演作画,兜售着自己的作品,还有一些人在广场中心临摹着圣马可大教堂及周边的精美的建筑。显示出这里的人对绘画艺术的偏好与氛围。游客来至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或拍照留影,或倚在廊亭的壁柱下休息、纳凉。而广场一侧的露天餐馆与咖啡馆,则坐满了欧洲人,他们慢慢地就餐,喝咖啡,聊天,显得格外悠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中国人居多,而且多半是中老年妇女,几乎占据一半。出国旅游的华人队伍如此庞大,几乎占据整个游客人数的一半。
教堂门前的广场上,有许多鸽子在游客间觅食,纷飞,似乎增添了几分祥和的气氛与嬉趣。而几个荷抢实弹的警察来回巡逻着,让人觉得气氛似乎有点紧张。据导游讲,意大利的小偷多,抢劫的事时有发生,并反复叮嘱要看好自己的财物。看来此处治安状况并不理想。
圣马可大教堂在广场的一侧,它在基督教世界久负盛名,有“金色大教堂”之称,可惜教堂内不允许进入。它那金碧辉煌的内饰与珍贵的馆藏,却无缘观览,只能在外面看看它那精美的建筑造型。大教堂那拜占庭式的穹窿顶,歌德式的尖拱门,古希腊式的十字架,以及外墙上的优美壁画,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令人感叹不已。而广场的两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气势恢宏而精美华丽,同样令人感叹。
观赏过中心广场,徜徉于岸畔景观大道,浏览着风格迥异的建筑,享受着那些建筑艺术杰作的盛宴,真有一饱眼福的感觉,为那精湛的工艺与匠心所赞叹。虽然,也知道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水道与桥梁,是其特色与景观;众多的展览馆里珍藏着大量的绘画珍品,值得浏览。可惜,短暂的时间与仓促的行程,已法尽览。尽管如此,还是感到些许欣慰。因为这座著名的水上之城,我们观赏到了那美轮美奂的玻璃器皿与制作过程,浏览了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乘着游艇沐浴了亚得里亚海风,观赏到了运河两岸的风景。
当我登上返程的船炫时,不经意的回首,看到了那些建筑一层斑驳脱落的锈蚀。海水的浸泡与侵蚀,浸润出霉烂与腐朽的暗斑。楼房一层的窗口上是道水平的痕迹,那是海水荡涤留下的印记。难怪楼房的一层无居住的迹象。一度辉煌与富庶的威尼斯,它的根基正经受到无情的冲击。据说,威尼斯的居住费用昂贵,政府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用来修缮与维护这座泡在海水里的城市建筑。
其实,意大利之精华,不在于它的自然景观与地亚得里亚海的海风,而是它那古老的历史遗迹与珍贵文化艺术的留存。那些精美的雕刻,优美的绘画,风格迥异而气势恢弘的建筑,处处弥漫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气息。所以,意大利之旅应当是历史文化与艺术之旅。
短暂的威尼斯观光,虽然不能一窥全豹,毕竟还是有所收获,因为它还我一个期盼已久的夙愿。
威尼斯,祈祷吧,愿上帝保佑你!
作者简介:老沉, 原名:岑文硕,网名:草上风 ,现居内蒙古包头。曾在《丰镇文艺》《包头日报》《中华诗歌网》《文学沙龙》《涛声诗社》等报刊平台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等作品。
作者往期作品欣赏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为老沉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老沉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版权问题请咨询张立山律师,微信:1535240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