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丹丹:“读城”背后的故事——如何创新发现传统之美?

2017-08-19 Rida 心儿 City 弘博网


7月15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的《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览在首博地下一层展厅开幕。本次展览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和呈现了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四合院,探索她的美。同时,各种教育体验活动穿插其间,让观众在参与中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作为“读城”系列展览的第二期,本次展览有什么创新的单元?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思考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和“读城”的总策划杨丹丹老师一起,聊聊读城那些事儿。


“全视角”解读城市

在“读城”的第一期展览结束后,据杨丹丹老师介绍,公众对于认识博物馆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关联还是有一定偏差的,认为博物馆是个“高大上”的地方,究其原因还是不太了解博物馆。“读城”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借助博物馆的语境,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角度,将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内容传达给他们。


所以,本次展览并未从学术研究和博物馆传统的历史文化视角来解读,更多的是从艺术审美和生活的角度上进行诠释。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四合院也许反映的是等级制度等内容,亦可是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机会与挑战

本次展览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社教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杨丹丹老师对此是这样理解的:“作为社教人,真正做展览还是第一次,对于我以及团队来说都一次挑战。但实际上,社教人做展览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因为我们始终能够与观众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社教工作的需要,社教人在工作中最了解的就是观众,因而能把观众的需求和想法考虑进展览的策划与筹备中。”


因此,“读城”展览就更加注重观众的需求,使用博物馆的语言进行阐释解读,让藏品和展览与社教活动一起密切联动。在本次展览中,策展人利用社教活动将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以及后续的反响连接起来,让更多的观众通过一件展品,一次观展联想到更多内容。


创意点亮生活之美

本次展览的创意之处在于,一方面,将孩子们的创作融入展览中,让观众观展时有一种参与感;另一方面,展览后半部分的展品采取流动形式,随着展览的进行,将会补充进其他作品。



杨丹丹介绍说:“我们想创造一次动静结合的博物馆展览。传统的博物馆展览是静态的,本次展览通过流动式的展览形式和沉浸式的体验互动,做到‘动起来’,让观众感受到动静相结合。在呈现展品时,我们希望传递给观众的并不是单独的一个展品,而是在展品背后所蕴含的不一样的内容。比如说一幅书法或绘画作品,我们想呈现给观众的是作品背后的作者个人、作者生活以及与这幅作品的关系。”


本次展览的展品虽然不多,但对于每一件展品解读很深。比如说开幕式对首博牌楼的利用,从一个牌楼,引申到街道、城市,最后再进入人家,传递着这个城市特有的建筑美,以及这座城市中的生活美。在展览的结尾处,也是一个牌楼的造型来呼应。从牌楼里向外看,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从牌楼外向内看,能看到展览的内容,是一种留恋。借此营造流动之感,为后面的无限创意提供了舞台和空间,为观众营造一种氛围,打破以往博物馆就是静态的常规。通过动态的呈现,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到展览所表达的内容。


除了打破博物馆静态展览的传统外,本次展览还有意为观众打造了“穿越”的效果,让观众把爱融入家,让一个个家组成一个和谐的社区,众多的社区再组成和谐的城市和国家。将北京城放大到国家的层面,就会发现北京和北京人也不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北京作为都城有着800多年的发展历史,城内的人始终感觉到自豪和骄傲,其实都是源于城与城之间使命的差异。


集思广益“智囊团”

智囊团的参与也使本次展览熠熠生辉,更加丰富多样。而这种创新的策展参与方式,也为博物馆策展开辟了新思路。



“让智囊团参与进来,成员们有了归属感,借此建立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观众对博物馆的活动感兴趣,并且博物馆也为观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杨丹丹老师这样说到。


智囊团不仅付出了时间,还在展览筹备工作中发挥了他们的智慧。智囊团的成员们用各自特长和知识背景,为展览提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各自领域的不同,为展览提供不同的契机。据了解,本次智囊团的招募不只局限在中学生团体,也吸引了许多关注“读城”展览的北京人。他们将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对生活成长的这座城市的情感倾注进展览之中,丰富了展览的情感内涵。这也符合展览把建筑构造等表现出的艺术美升华的愿望。


在本次智囊团招募和活动的过程中,杨丹丹老师看到了公众参与的热情与博物馆活动容量的矛盾:“与公众的需求相比,现在的一百名智囊团,还是杯水车薪的。想要满足更多观众的参与需求,在举办展览的过程中,还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开展智囊团活动的同时,博物馆工作队伍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团队的吸纳能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智囊团参与到展览的筹备工作中,也许会创造出超过自身团队的智慧,这对博物馆团队也是一种挑战。



博物馆不单是要做教育,还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与社会进行近距离沟通,分享工作的快乐,吸引公众借此走进博物馆。观众除了以参观者的身份走进博物馆,还可以以参与者和贡献者的身份进入博物馆,所以,“读城”展览的智囊团是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怎样更好地建设智囊团队伍,为智囊团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都是需要博物馆工作者思考的。同时,也不能将智囊团的作用夸大化,并给予过大的期待。


读城:爱与未来

“读城”一期的主题为城池,二期的主题为建筑,建筑则是凝聚在四合院这个小的范畴之内的。不同的建筑结构和层次组成了四合院,一座四合院构成了一个家,多个四合院则构成了街道,一条条街道形成了城市的脉络。由此推及到情感方面,将家庭内外、院门内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升到了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和睦的关系。


“读城”这一展览目的是想让观众从更广泛的角度上去思考自己所处的家庭和城市。这种情节的投入,在无形中拉近了观众对家的情感。通过对胡同、街道邻里的了解,上升为对地域乡土的热爱。“读城”只是一个很小的题目,最终却把大爱融入到四合院中。对于首博来说,这是一个永久的主题,对于北京的观众来说,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把“读城”放到国家的概念上,就是一种家国情怀


“通过博物馆,我们可以穿越历史看待今天和明天。通过此次‘读城’展览,我们可以看到往昔的四合院以及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给参展公众一个提醒。这个城市昨日的变化发展,在展览是可以看到的,同时,在展览的最后又向观众抛出了问题。”杨丹丹在介绍如何思考展览的策划时说道。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想撬动观众对未来的思考,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历史角度。在展览的最后所展示的那些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对城市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创新,甚至是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这个城市发的爱和梦想。其实,就是借助这种穿越,燃起参观者和参与者的这种情感。通过展览中所展现的情景,激发观众与家人对话的欲望。”当谈到展览如何从思想层面与观众互动时,杨丹丹说道,“策展团队也希望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看到昨日历史,思考今天我们能为这座城市做什么,如何推动这座城市今日的发展。


杨丹丹提到,“读城”展除了影响观众外,展览对策展团队也产生了影响:“解读主题的过程和策划展览的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以往举办展览,可能就只是一个展览,但现在策划展览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成长。通过“读城”展览不断完善我们的团队,并吸引更多的力量融入我们,让她成为一个支点,产生更大的一个辐射力和吸引力,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感触。”


杨丹丹老师所经历的策展过程正如我们参观“读城”这个展览的过程一样,参观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以此为纽带,联系起我们与所生活的城市的情感,触发我们对城市与未来,爱与未来的思考。


结语

座座四合院构成城市的肌理,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就是城市中流动的血液。解构这座城市的过程,也是正视生活的过程,这种情感无关乎地域,无关乎身份,是对自身的一次回顾,生活过的城市保存有属于个人的记忆,读城的过程也就是回味的过程。北京,这座承载着千万人南来北往足迹的城市,值得每个过往驻足、生活或是成长在这里的人停下脚步,细细听她诉说。



文字来源:首都博物馆读城展览采访录音

部分图片:来源于首都博物馆网站

采访:City

编辑:Rida&心儿


相关链接:

首博杨丹丹:“读城”不仅是展览,更是对话

首博开启新模式,颠覆你的策展印象

2016博物馆盘点|社教篇

如何策划社教活动?听听来自基层工作者的案例分享

读城——聊聊京“城”的那些事儿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