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教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习
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藏着太多的故事,盛纳着文化的血脉。我们接触的民间故事、我们追寻的英雄足迹,都能在众多的展品前找到蛛丝马迹。而各种实物相比书本上的文字,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清明上河图》局部
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前,那酒肆茶楼、雕梁画栋、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不比书本里“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样生硬的描述更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和冲击?站在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剑前,看到那炫目的青光、精美的纹饰,伍子胥的一夜白头、范蠡的兔死狗烹、勾践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统统都鲜活、立体起来,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因此,我们要改变展品与青少年间的生疏关系,通过穿插一系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两者“亲密”起来。
以讲解来说,对青少年尤其是儿童的讲解不能单纯灌输藏品展现的内容,而是要挖掘藏品与展览之中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东西,再通过启蒙式的互动,触类旁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将好奇心与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联系起来。一件金缕衣的兴趣点可以延伸为对古代服饰演变的线,更能培养为对美的感受和审视的面。也许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简单互动,奠定了青少年日后对艺术、音乐、历史、建筑等感兴趣的基础,进而指引了他们的研究方向,诞生几个大家鸿儒也未不可知。
要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首先要“动”起来。只有通过动态的活动,去激活静态的展品,才能释放博物馆教育的魅力所在。
西安半坡博物馆“史前工场”
如西安半坡博物馆,就通过“史前工场”项目,拉近了青少年与中华民族最早的那段记忆的距离。比如钻木取火,就是把用绳子缠绕住的圆木来回摇摆,引发快速旋转,从而引燃木头下面垫着的火绒。而通过亲自动手,孩子们不仅享受到了努力的果实,而且体会到了原始文化的多彩斑斓。
通过遗址复原、情景重建等手段使遥远时空中的一些重要情景再现已经成为现代大多数博物馆运用频率颇高的展示形式。尤其像民俗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等主题性的博物馆,简单的罗列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好奇心,而重塑旧时情景、展现宏观的历史文化场面则不失为一个可取的方法。苏州民俗博物馆有炊具餐具、厨房模型,有复原的一百年前清代末年的婚礼模式,有五路财神出宫巡行仪仗队,将吴地的特色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又产生了由衷的城市认同感。
苏州民俗博物馆内模型
除此之外,实地的游览、户外的考察更是沟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塑造孩子“用脚步去丈量大地”意识的重要途径。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就曾组织过运河之旅夏令营,通过对运河码头、水闸、分水坝的实地游览,照片文字与实景现况的结合,孩子们主动积极的思考船闸的通航原理,想象繁华时千帆竞流的场景,这对加强孩子对书本晦涩知识的理解,提高启发性学习的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都大有裨益。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而博物馆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就要摒弃“文物仓库”的旧观点,改变“重物重展”的老观念,把教育当做博物馆的立馆之基,不断丰富和创造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孩子们在成长,博物馆的教育在路上。
编者按
博物馆教育不是单纯以灌输文物基本信息为主的教育行为,而更应该是一种引导受众进行深入思考的非正式教育的形式。其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较之于正式教育的课堂而言,更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模式和方法。在思考博物馆教育方法的同时,编者认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我不在讲授知识,而是在引导学习”。
来源:聊城日报
原标题:“博物馆:不该被忽视的课堂”
作者:朱鹏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对原文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Mark仔;大萌萌#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