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天津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明清书法、绘画藏品,共举办了十个系列书画展览,涵盖明清时期各个重要流派和发展阶段。系列书画展览已然成为天津博物馆的“招牌菜”,这归功于全体工作人员的“坚守”,更得益于文化繁荣大环境的助力。
志丹奉宝,丹青齐聚津门
天津博物馆能够拥有丰富的书画收藏,离不开近代天津的人文环境。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港口城市,是近代最早开埠的口岸之一。从晚清到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天津物阜民丰,八方辐辏,成为皇族贵胄、军阀政要等绅商巨贾的寓居之所。他们携来大量珍贵的传世文物,把天津变作北方最大的文物流通集散中心。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25-1932年期间,溥仪寓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内,因开支浩大,急需款项,变卖了很多清宫旧藏文物,其中不乏《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著录的历代名贵书画。
电视剧《玉碎》反映溥仪寓居天津期间变卖清宫文物
天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许多文物收藏、鉴赏大家。他们对收藏笃好至深,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经验和学识,为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众多收藏家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政府的信赖,纷纷化私为公,慷慨捐赠,将大量的家藏文物和古籍图书捐献国家,这些瑰宝成为天津博物馆丰富典藏的重要基础。
为天津博物馆书画收藏作出杰出贡献的收藏家,有张叔诚、周叔弢、徐世章等。
周叔弢、张叔诚先生捐献文物表彰现场
张叔诚(1898-1995),名文孚,别名忍斋,著名实业家、文物鉴赏大家。
张叔诚自幼对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笃好书画。1981年,张叔诚将家藏文物455件全部捐赠,其中书画收藏几乎件件都是精品。如范宽《雪景寒林图》轴、边鲁《起居平安图》轴、钱选《花鸟图》卷、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仇英《桃源仙境图》轴、王翚《云山竞秀图》卷、恽寿平《瓯香馆写生》册等,都为各时代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是研究中国绘画发展史的典型之作。其中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目前大陆仅存的范宽画作,堪称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周叔弢周叔弢,(1891-1984),原名明扬,字叔弢。其祖父周馥是晚清重臣,叔父周学熙是著名民族实业家、民国初期财政总长。周叔弢本人是民族实业家、爱国人士、文物收藏及鉴赏大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天津市副市长等职。
周叔弢捐赠的书画精品荟萃,其中北宋治平四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明宋克《急就章》卷,明钱贡《城南雅逸图》卷、明项圣谟《且听寒响图》卷、《巢湖图》等,都是钤印有清内府收藏印玺的书画名迹。周叔弢多次告诫后人:“数十年精力所聚,实天下公物,不欲吾子孙私守之”。从1952年起,周叔弢先生多次将收藏的宋、元、明抄本、清代善本及其他珍贵古籍、图书捐献给国家,实现了多年夙愿。
3徐世章徐世章(1889-1954),字端甫,民国总统徐世昌胞弟,历任京汉、津浦铁路局局长,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大家。
1954年徐世章先生故去后,家属遵其遗愿,将其毕生收藏的古玉、法帖、古砚、字画、古籍等2750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其中书画法帖有宋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拓本,宋拓《西楼苏帖》,清傅山、傅眉父子画册,清黄鼎《万里长江图》,清乾隆缂丝《明皇试马图》轴,件件都是善本精拓,珍品孤品。
藏品优势,汇集系列画展
海量的书画典藏是天津博物馆的藏品优势,如何利用优势彰显天博特色,是每一个天博人思考的问题。
2012年5月,天津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设11项基本陈列。其中,“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系列”和“线走丰姿——馆藏明清书法系列”作为专题陈列展览,集中向观众展示了天津博物馆书画收藏的深度与精度。
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系列
线走丰姿——馆藏明清书法系列
天津博物馆绘画藏品以明清两代的作品为大宗,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是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绘画名家和流派。这些画派的作品因画家群体的特定风格而各具特色,或幽静闲适、文静秀雅,或古朴稚拙、平淡天真,或清峻冷逸、幽远苍茫。因此,天津博物馆“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系列”展览选取了“浙派”、“吴门”、“松江”、“武林”、“金陵”、“安徽”、“娄东”、“虞山”、“常州”、“扬州”、“海上”等十一个画派作品进行展示,希望将各流派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直观呈现的同时,勾勒出明清中国绘画的总体面貌。
“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系列”展览收到了良好的业内反响。考虑到藏品质地脆弱的特殊性,书画类专题展览不能长期展出不变,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系列”结束后,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后续专题展览的策划,深度挖掘,精度细化。
2014年至今,天津博物馆陆续推出了“海上风华——馆藏‘海派’绘画作品展”、“见‘怪’非怪——馆藏扬州画派精品展”、“江南双盛——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绘画作品联展”、“笔墨真趣——清代四王绘画作品特展”等以画派为主题的展览,以及“晚明绘画作品展”、“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清代前期绘画特展”“清代中期绘画特展”等以时代为主题的展览,这些体现着天博书画类展览从自发到自觉的策划过程。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
面面俱到,从典藏到展览
海量书画作品的展出,离不开典藏工作的支持。由于书画藏品的脆弱特性,对它们的修复和保管成为典藏工作的重中之重。
天津博物馆书画部资深修复师张章老师介绍到,天津博物馆最早的一批书画修复师,继承了故宫博物院的传统修复工艺,力求“修旧如旧”,在修复书画的同时尽量减少干预其原始状态。
书画修复师张章先生在装裱书画
对于状态较好的书画,一般只对其病害部分进行局部修复;
此外,在书画展出过程中,也会在展柜中放置预防性保护设备,检测光照、温度、湿度条件,第一时间避免伤害书画的情况发生。严谨的修复理念和科学的修复方法,使得天津博物馆的书画藏品能够常年保持良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书画装裱步骤
制浆糊、画心托底、托绫绢等
上浆托纸调试浆水、配托纸、润画心、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裁剪画心画心下墙,取正方裁、量裁镶嵌材料
镶嵌画心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头地脚、卷边或沿边、上钉角等
复画上背配复背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裱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
完成收尾下墙、打蜡、剪边、装天地杆轴,挂网结带
在系列展览展出的过程中,天津博物馆书画部策展团队十分注重从实践中吸取经验,运用到新的展览策划中。策展团队发现在展览的初期阶段,观赏书画的观众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一方面,为某幅书画作品“慕名而来”的观众会在展柜前驻足很久,仔细观赏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会“尽兴而归”;另一方面,对于书画艺术“一无所知”的观众会走马观花后很快离开,转而去其他展厅参观更容易了解的文物。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了解书画、欣赏书画、喜爱书画,策展团队在展览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
在展板展牌设计上,策展团队着重对明清时期书画流派进行梳理与介绍,力图让观众通过清晰的脉络了解各流派的艺术特色。同时,一些辅助展品也是必不可少。在“清代前期绘画特展”中,策展团队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展柜,用来展出传统中国书画所需的宣纸、绫、绢、矿物颜料,并提供了书画装裱的知识链接。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介绍画家仇英的展牌
此外,自2012年7月起,天津博物馆在每周六上午都举办“天博讲堂”大型系列公益讲座。为配合系列书画展的举办,“天博讲堂”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天津博物馆书画部的众多专家学者,为广大市民带来精彩、专业、深入浅出的系列讲座,涵盖绘画流派、画家生平、创作技法、书画收藏等各方面知识,广受市民好评。
天博讲堂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丹霞讲解”清初四僧“
天津博物馆书画系列展览的成功举办,既离不开策展团队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大环境。近年来,与书画有关的“现象级”展览层出不穷,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千里江山”大展的火爆,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和欣赏书画。天津博物馆系列书画展览的举办,顺应了文化普及、弘扬传统的趋势。由点及面,精度细化,充分发掘藏品的深度文化内涵,做好博物馆的“文化招牌”。
作者:心儿
编辑:西北锅巴#大侦探
相关链接:
专访 | 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鼓励公众参与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
通知 | 想要提高策展能力?博物馆展陈策划职业能力提升名师培训班开始招生了!
公众号、APP、小程序......博物馆运用新媒体时应当何去何从?
深入挖掘展品内涵,让博物馆观众不只“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