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九儿 2018-05-29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5月25日晚上,“未来-我来”国际少儿绘画展在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开幕,展览集纳了FAC(Future Art China)国际少儿绘画大赛的200 余幅少儿绘画作品,展期至6月30日。FAC国际少儿绘画大赛由FAC国际少儿绘画大赛组委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发现和帮助更多的孩子展现艺术天赋,普及少儿美学启蒙教育,提高社会审美基础,这也决定了此展的基本属性——“教育性”展览。



“未来-我来”国际少儿绘画展从展品的肇始、创作,到展览的形成,及博物馆对展览的诠释,是一个完整的儿童美育实施过程。FAC以比赛为契机,鼓励孩童在语言之外,用绘画创作方式个性化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时引导、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看点

01

孩子眼中的世界


展览从第一板块“我”开始,以孩童“自我”为中心,通过“我”的眼睛认识世界,表达“我”的直接想法,继而到“童话”、“绿色家园”、“未来机器人”、“智能城市”、“海洋城”、“太空城”等“我”的延伸,是儿童对于大赛主题“城市梦想,未来我来”的“自我”表达,以及对社会,对未来世界发展的关注和自我思考。


“我”


《未来的我》——陈启泽  4岁


五颜六色和各式小人儿就是我眼中的世界



世界


《北京城市》——冯煜画


北京太大 ,我希望北京种满花草树木,把环路装饰起来


展品中有少儿在碰触世界、手执画笔时的本真表达,“黄瓜美术馆”等,也有“不怕地震的房子”、“沙漠中的城堡”等对社会问题关注的作品,还有对未来城市的畅想“美丽的太空城”等。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展线以青少年为主导,展品均设置在1.3米的高度,每单元的说明文字以第一人称的语言整合作品内容,并辅以“我说”呈现儿童自身的创作想法和动机。


未来


《沙漠中的城堡》——史远舟


近几年,频繁的沙尘天气已经让人们无法躲避春风里风沙的侵袭,走在路上人们都要用口罩和纱巾来武装自己。城市沙化特别严重,终有一天我们的城市将会变成“撒哈拉”。童话般的迪斯尼也将成为童话故事中的城堡。警钟已经敲响,我们不能让风沙再肆意地侵蚀我们的家园!


《不怕地震的房子》——丁如一


我不喜欢看到地震后的小朋友,就设计了不怕地震的房子!当大地震动的时候,抗震屋就像着了魔一样,底部的弹簧快速升起,成为“空中之家”。抗震屋利用了地震波的力量,地震得越厉害,房子就升得越高,小朋友们也更加安全。想玩的时候我们可以爬到房子外面的秋千上,看着世界慢慢平静下来。


《美丽的太空城》——赵子航


我的未来城市是在外太空,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各种太空城市成为了我们生活、生存的聚集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各种主题城市之中。那里再也没有拥堵,再也没有雾霾和各种狂风暴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美丽的天象和触手可及的繁星。孩子们乘坐各种飞行器前往太空学校学习太空文化,我们的操场就是整个太空。同学们躲在星星后面捉迷藏,坐在月亮上面聊天。


看点

02

丰富精彩的教育活动


在展厅最后,展览设置了近300平方米的教育体验专区,实施教育活动,并设置了“太空嘉年华”儿童绘画多媒体互动装置,观众可以将自己绘画涂色的飞船、探索车、宇航员等图像进行扫描,让自己绘画的作品变成可以运动的立体图形在投影墙上动起来,通过触摸投影跟自己绘画的内容进行有趣互动。


除了展览自带的教育属性,湘博还设计了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相比于展览,教育活动承载了博物馆教育更大的使命和责任。如旨在鼓励所有观众自信表达,并体验“像儿童一样快乐地画画”的“涂鸦:我的画”主题创作墙,体会艺术创作和非语言表达的感觉。



分别面向儿童和亲子家庭的“艺术语言:我的线条与色彩”和“你的画里有秘密”主题工作坊在每周末实施。前者希冀借助绘画和游戏方式,带领孩子们认识不一样的线条与色彩,发掘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后者则致力于通过亲子体验式创作,体会非语言交流的特殊亲子互动与交流,这也是此次展览的另一层意义:成年人如何读懂儿童——面对同一幅作品,成年人和孩童的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反映出当下家庭教育或者说成人和青少年沟通交流障碍的问题。


王炳众 《下雨啦》

下雨了,大人们都露出了不悦的神情,或是撑开伞急匆匆的赶路,或是一路小跑到墙角边屋檐下躲雨,焦急的盼望着雨水赶快停歇。而小朋友们却很开心,很享受这一份清凉,在雨中尽情玩耍嬉戏。作品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状态。


普通观众可能欣赏不了艺术大师的名作,同样也未必能理解年幼少儿的稚嫩涂鸦。在开幕式现场,未来之星王卓雅向观众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基于自己对植物的爱好和世界知名文化遗产的结合,并用眼睛寓意对神秘宇宙的探索,年仅13岁的她却已有10年画龄,这得益于她家庭教育的影响。


王卓雅《未来我来》


相对于自己基于现实经历的创作,她认为另外一个小伙伴的作品“瓦尔登湖的树屋”,是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幻想,是不可能现实的白日梦,由此联想到背后的创作动机——或许能他现实中不那么快乐;对此,笔者只能肤浅地看到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画面表现出来的喜悦,无法触及作者更深层次的创作思想。


《瓦尔登湖的书屋》


在王卓雅的启发下,笔者尝试深入肌理地去看待旁边的一幅作品《围城》,是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类豢养宠物猫的控诉,人类残忍地用围城束缚住了猫的自由?(仅为笔者猜想,你也有自己的理解。)毕加索也曾言:“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像孩子一样创作并不容易,理解亦然。


《围城》


而“对话小艺术家”主题“展示区”,则借助教育项目成果特色展示空间,让孩童们实现艺术创作的“对话”,体验艺术所带来的快乐和趣味,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


看点

03

与青少年建立沟通未来的桥梁


518国际博物馆日已远去,但其主题“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的博物馆”却是博物馆一直要去思考践行的。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表示,湘博作为一座历史艺术博物馆,同时注重探索博物馆的当代意义;青少年作为博物馆的新观众,博物馆该如何与之连接,二者是怎样的关系,这正是当下博物馆应当去探索的。


但在展览之外,5月26日—27日,湘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博物馆与少儿美术教育”高峰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大英博物馆、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美协少儿艺术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少儿美育机构和博物馆的教育专家,共同探讨当下及未来。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该如何相互配合,共同打造良好的儿童美育氛围,更好地实现少儿艺术教育启蒙,对此弘博网将会有持续报道。


作者:小九儿

编辑:闲凝眄

资料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相关链接:

天博百年|如何利用海量书画典藏打造优质展览

专访 | 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鼓励公众参与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

策略与使命,填充“超级连接博物馆”的内涵

当“缪斯”来到古老的东方:中国博物馆创立小史

通知 | 想要提高策展能力?博物馆展陈策划职业能力提升名师培训班开始招生了!

不与流行为伍——关于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一些个人思考

新时代的博物馆学培养:突破“博物”之馆的新尝试

公众号、APP、小程序......博物馆运用新媒体时应当何去何从?

深入挖掘展品内涵,让博物馆观众不只“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展览失误无须惊慌失措,循序渐进的解决之道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