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新鲜出炉,你喜欢的那本有没有上榜呢?
2017年是我国文化遗产图书出版的又一丰收年,本此活动共有532种图书参评,与2016年相比增幅较大。经过初评和终评优中选优推出的十佳图书和优秀图书,在保持了高度的学术性、原创性的同时,在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考古学、博物馆展览、文物工作、文物研究、出土文献、普及读物等领域均有好书上榜。其中既有老一辈学者几十年研究和工作成果的精华,也有中青年学人思想激荡的火花,更有广大文物工作者长期辛勤耕耘的结晶,从一个侧面集中展示了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工作成果。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按出版时间排序)
1
子弹库帛书(上下)
李零 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子弹库帛书(套装共2册)》共分十章:一至四章为上编,详述库楚墓的盗掘和发掘,文物情况,帛书流转美国的过程,以及帛书收藏者赛克勒博士未能实现的归还帛书的遗愿等等;五至十章为下编,收录帛书彩色图版(包括《四时令》《五行令》和《攻守占》),释文,新摹本;帛书(《四时令》)的早期版本,摹本,帛书文字编及文献目录.是战国楚帛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2
纸上金石——小品善拓过眼录
仲威 编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金石小品拓本”160馀件,皆为笔者近年在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中之最新发现。入选标准有四:拓本珍贵稀见,题跋精彩丰富,品种齐全多样,彰显金石文化。本书收录共分为八大类:金类、石类、砖陶类、玉类、金石集拓类、杂类、博古图类、外国类。
3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
(辽金行记九种、辑本揽辔录,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辑本析津志,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残本))
徐苹芳 整理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5月
内容简介:
《辽金行记九种 辑本揽辔录》所收十种著作,是宋朝官吏出使辽、金的文字记录,史料价值丰富;这些文字原本散在诸书,徐苹芳予以辑录,并进行了标点、校勘。其中,通行本《揽辔录》仅为此辑本的十分之四,且辑本对史实的年月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兼有论及章怀太子墓“礼宾图”的短文一篇。
《辑本析津志》为元代熊梦祥的著作,是北京地区现存、尚可发现部分内容的最早的方志,对研究元代历史,特别是元大都,具有重要价值。本书有前言、凡例,所辑各条均标有详细出处。未加标点,但校勘详审。其中个别条目,《旧闻考》划入《元一统志》,徐先生定为《析津志》;亦有相反的情况。书后附有熊梦祥的事迹及其诗文,并一一加以分析评判。
《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起自辽太祖五年(911),至蒙古宪宗九(1259);《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起自蒙古宪宗九年(1259),至明洪武元年(1368)。二书以辽、金、元的正史为主要来源,辑录其中涉及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的史料,铺之文集、方志、碑刻等资料,统一以年代为序加以编排,并做了标点和校勘工作,系统说明了北京地区各类建筑的兴建、修复、存毁情况。
《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原书二十卷,惜已亡佚。通行本为缪荃孙艺风堂抄本八卷,即府志卷七至卷十四。徐苹芳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二卷(府志卷七、卷八,抄于缪氏之前)、傅增湘双鉴楼抄本,补充以徐维则旧藏抄本(约两卷,内容为府志卷七以前)及《日下旧闻考》和元《中州志》相关内容,并录入宿白、赵万里的校勘文字。
4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
河南博物院 编
文物出版社
2017年6月
内容简介:本书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六省区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丝路音乐的音声世界,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5
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续编(附日记)
李经国 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7年7月
6
中国新石器时代
严文明 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9月
7
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
山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9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支持,以及湖南省博物馆等国内二十余家文博单位共同协办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的图录,展品近千件(套/块)。展览内容涉及简帛时代的各个方面,力图透过简帛材料,对当时的社会进行全景展示。湖南省博物馆作为协办单位,共有遣策衣简、帛书《养生方》、《五十二病方》、《周易》等 13件(套)文物参与了此次展出。本次展览共分为九个单元,具体包括有序言、简帛时代、吏治与法制、精彩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世界、古典重现、齐地兵书甲天下、丝路边关、诸体之初。
8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刘莉、陈星灿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9月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王朝时代最基本的考古学材料,而且探讨了关于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某些基本问题。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9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阳江市博物馆 编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11月
内容简介:1989~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对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先后组织了7次水下考古调查,确定了沉船遗址概况,采集出水一大批文物。这批资料大部入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早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水之前的一批重要资料,对了解我国水下考古的早期发展和研究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具有重要价值和学术意义。
10
文物管理现代化研究
彭蕾 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12月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按出版时间排序)
1
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袁广阔、秦小丽 著
科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早商文化的形成、早商城址的发展、早商时期的都城制度、早商时期城市的经济体系等相关问题,对早商城市的发展与研究课题具有重要启示。
2
善本碑帖论稿
施安昌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善本碑帖论稿》收录了当代著名碑帖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先生十余年来撰写的碑帖鉴定方面的学术论文三十六篇,其中包括对乾隆前后所拓《石鼓文》的研究、明拓《张迁碑》诸本的比较、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鉴定,以及对浙江省图书馆新发现《淳化阁帖》刻石的考察,对《汝帖》《绛帖》《星凤楼帖》《淳化阁帖》(清内府藏本)等旧拓善本的审定。对中国古代祆教的考察与研究,对故宫所藏善本碑帖的梳理,对黄易、朱文钧、马衡、马子云等金石学家的系统研究等等。
3
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013-201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13年-2014年对老司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包括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堂坊包出土的房屋建筑、城墙、排水沟渠、道路系统等,以及大量的建筑构件、陶瓷器、动物骨骼。这些材料不但是对2012年以前老司城考古发掘资料的补充,也是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需要具体了解的内容。
4
文物山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集萃
山东省文物局 编著
中华书局
2017年8月
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历史发展为脉络,遴选了普查新发现的文物和馆藏珍贵文物1000余件;下册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单元,辑选了200多家各类型博物馆,充分展示了本次普查重点收藏单位的工作成果,反映了山东先民创造的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的齐鲁文化遗产和我省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
5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
(1933年2月11日-1935年6月14日)
徐旭生著,罗宏才注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年8月
内容简介:《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是首次公布的徐旭生先生从1933年2月到1935年6月在陕西组建陕西考古会工作期间的日记,翔实记录了徐先生在艰苦环境下筹建陕西考古会,在陕西各地进行文物调查以及在宝鸡斗鸡台考古的真实情况,是考古先驱徐旭生先生留下的珍贵的陕西考古资料。罗宏才教授抢救性发掘并整理注释,首次刊布了徐氏珍贵图片资料。
6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
全10卷
人邻 等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9月
7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霍宏伟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0月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十四个关于古代铜镜的话题,从不同角度,对铜镜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举世瞩目的金村大墓出土铜镜,铜镜上的铭文诗词、图画,铸镜工艺,关乎铜镜使用方法的镜架和镜台及其映射出家具的发展,与铜镜相关的磨镜工艺和手艺人,以及和考古学有关的铜镜出土环境、盗墓问题。这些话题单独成篇,编排按照时代由早至晚。不仅为大家介绍了铜镜精美绝伦的外观,还对与之相关的人和历史进行了剖析,达到了考古学由物见人的研究目的。
8
益阳黄泥湖楚墓(全三册)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文物出版社
2017年11月
9
仪式圣地的兴衰:
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
李新伟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11月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描述,以高等级宗教中心、大型仪式建筑和高等级墓葬及精美玉器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兴衰是全书的核心。在研究方法上,将西方关于复杂社会和文明起源的理论与中国资料相结合,涉及家户、社区和区域三级聚落分析,墓葬分析,社会上层领导策略分析,包括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建立和宴饮活动、仪式活动。
10
先秦城邑考古(上下)
许宏 著
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2017年12月
内容简介:
该书是先秦城邑考古的集成之作,是作者博士论文《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的“升级版”。作者对70余年来的城邑考古材料和考古学史进行系统梳理,竭泽而渔地收录了1000余座城邑资料,对先秦城邑7000年的演变脉络进行了全景式的大扫描。
该书贯穿了作者明确的史观,有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界定和叙事框架(纵贯前仰韶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二里头—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在若干问题上有作者独到的认识。尤其是提出了包含环壕聚落在内的新的“城邑(enclosure)”概念,总结出了“大都无城”等早期城邑、都邑布局模式和文化传统。
全书近800页,精装上下两编。含80余页基础表,400幅精绘插图,每图专享二维码,让查图、用图更便利。另附“先秦城邑考古中文文献存目” 5000余条,囊括1929年至今的发现与研究成果。
本文整编自文博中国、人文考古书店公众号
图片来源:文博中国公众号
编辑:Double L#Double L
相关链接:
专访 | 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鼓励公众参与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
通知 | 想要提高策展能力?博物馆展陈策划职业能力提升名师培训班开始招生了!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