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馆藏赝品后的几种态度
“盖蒂青年”的赝品风波
近年来,艺术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曾经引起轰动的新闻,大家似乎也都司空见惯了。没有人能够担保不看走眼,而很多造假者的技术相当高超,甚至都骗过了权威博物馆的大拿们。所以,当馆藏序列中出现了赝品时,博物馆都是怎么做的?
最近,美国盖蒂博物馆(Getty Museum)撤下了藏品《盖蒂青年雕像》(Getty Kouros)。经历了多年的争议和研究,博物馆官方在上个月正式宣布此古希腊风格雕像为现代仿制品。自1985年以900万美元的价格被博物馆购买后,它已经出现在公众面前30多个年头。
盖蒂博物馆,《盖蒂青年雕像》, Photo by Gabriel Bouys / AFP / Getty Images.
作品从进入公众视野就一直受到艺术史家们的质疑。1992年,为了消除造假疑虑,博物馆召集学者和科学家们开了专题座谈会。一些专家坚称雕像有明显的近现代特征。批评家们也指出雕像的头部和脚部的塑造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其无法归类到某一个古希腊的雕像风格中。也有的人认为这件作品是真的,折中的风格并不能完全说明这件作品就是假的。由于学者们并没有达成共识,作品的真实性依然有待商榷。
当艺术史家对一件作品产生不同意见时,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确定作品的创作时期。不过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在博物馆购买作品之前,研究者对《盖蒂青年雕像》进行过科学分析。由于在雕塑上发现了只有经过几个世纪的沉淀才会出现的特征,他们认为作品是真的。直到后来,科学家才意识到此过程在实验室中也可以完成。技艺高超的造假者可以使用有年头的材料来制作赝品,而在这个例子中,造假者通过人工方法,让大理石的年代看上去更久远。
雕像的出处同样迷雾重重。雕像是由艺术品交易商詹弗兰科·波切那(Gianfranco Becchina)在1983年带入市场的(此人后来因卖被掠夺的作品而臭名昭著)。他提供了可以证明作品在20世纪初才出土的文件。但事实是,并不知道挖掘地在哪里,也没有人为他的“证明”而证明。最后,人们证实他的文件是伪造的。
《盖蒂青年雕像》前不久还在展出,旁边的展签是这样的:“公元前530年,希腊,或者现代仿制品”。直到今年4月份,盖蒂别墅博物馆装修之后,它才不见了。博物馆的馆长迪莫斯·波兹(Timothy Potts)对《纽约时报》说:“它是假的,所以没有必要再和其他真品一起展出了。”
鉴别的不稳定性
这不是博物馆第一次赝品疑云了。收藏家们被骗了上千年——很多文物都是从造假开始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当收藏家们开始收藏古代艺术品时,赝品的数量就已经在稳步增长了。
正如此次事件显示的那样,难题之一是鉴别赝品时有些特征是不固定的。专家们对于作者是谁达不成共识,意见又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而技术的发展也会提供新的信息。于是,很多真正的宝物受到质疑也变得不奇怪,除非能有非常确切的证据。
大都会的真假尴尬
著名的一个例子是,1979年大都会博物馆将一件委拉斯贵支的作品降级,对其真伪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作品是1949年捐赠给博物馆的——它可能是画家的真迹,也有可能出自委拉斯贵支画室的其他画家之手)。40年后,也就是2009年,大都会宣布此画为真迹——在对画布上画家的签名进行了技术化分析后,专家认为作品是真的。
委拉斯贵支,《男人肖像》,ca. 1630-35. 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不幸的是,大都会也曾展出过赝品,比如一组伊特鲁里亚陶制兵俑雕像。这三个人物雕像购于1915-1921年,声称发掘于意大利的某田间,其实是工厂制造的产品。1933年作品开始展出,直到30年后有学者提出质疑,作品才被撤下。
科学分析最终确定了这份质疑的正当性。研究者发现,大都会博物馆的雕像包含着一种伊特鲁里亚人不用的颜料。1961年,博物馆正式宣布作品为赝品。
1933年,伊特鲁里亚陶制兵俑群雕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时的场景。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水晶头骨的意外“收获”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很吸引人的赝品:一个水晶头骨,被称为“阿兹特克的死亡象征”(Aztec symbol of death)。因为对神秘起源的好奇和对超现实力量的崇拜,公共机构和独立藏家都很喜欢收藏水晶头骨。有人认为这些头骨是在几千年之前就出现了,并且具有治疗效果。还有人认为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外星人曾到达过阿兹特克地区。
尽管听上去挺美的,科学证明这些头骨既不创作于远古时期,也没有超凡神力。电子显微镜证明这些头骨是在19世纪用现代工具制成的,并且因为在官方的考古记录中并没有检索到任何一件头骨的发掘资料,大英博物馆认为它们都是赝品。
“阿兹特克的死亡象征”头骨,大英博物馆。Photo by James Mitchell, via Flickr.
尽管博物馆认为作品是假的,他们还是在官方网站上保留了对头骨的介绍。网页上并没有出现“假”或者“伪造”之类的字眼,只是说头骨“不是一个真正的前哥伦布时期的艺术品”,以及“不是来自和墨西哥的古代交易系统有关的资源”。博物馆还说明,这件头骨并没有超现实作用,并希望观者通过头骨了解更多的阿兹特克文化。
是的。在造型以及价值上,赝品都不能和真品相提并论,但它们仍旧能吸引人们到博物馆中去,吸引人们去关注真实的历史和古代的文化。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APP
原标题:《当馆藏中发现赝品时,博物馆都是如何处理的?》
本文译自Artsy 杂志 “How Museums Handle Forgeries in Their Collections”
作者:Leila Amineddoleh(翻译:阿弥)
编辑:Mark仔Mark仔
相关链接:
百年天博 | 从官营陈列所到现代博物馆,一部近代中国博物馆的浓缩史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获奖的人——河南博物院“第六届中原文物网上有奖竞答”获奖公告
精彩纷呈,乐满京城:看北京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你送上哪些活动?
专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师严迅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香港现代都市融合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新鲜出炉,你喜欢的那本有没有上榜呢?
专访 | 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鼓励公众参与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