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提升国际影响力,英国博物馆自内而外做出哪些改变?

蓓蓓 弘博网 2021-09-26


此前,弘博网有幸采访到英国诺丁汉建筑学院副教授王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史系助理教授Gabriele Neher,就策展背后的人文关怀以及中国博物馆如何与世界对话(链接:专访 | 聚焦策展背后的人文关怀,让中国博物馆与世界对话),以及英国博物馆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链接:专访 | 博物馆打破围墙、扩大展览影响力背后的英国经验)展开交流。今天,我们再次采访到前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商务策略主任、前大英博物馆商务发展与国际关系副馆长Lizzy Moriarty,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英国博物馆与观众关系是如何改变,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博物馆如何开展国际合作。


Lizzy Moriarty


“以观众为中心”到“鼓励观众参与”


Lizzy Moriarty介绍,随着20世纪的发展,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如何使观众从中有所收获成为英国博物馆的首要任务。对此,英国博物馆人开始更为关注他们所服务的社会,并通过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与活动,吸引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而在不断的探索中,英国博物馆人发现经济压力、交流不畅,文化差异、时间有限以及身心残障等因素正阻止着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使不同观众群体对博物馆更有参与感,博物馆改变了以往展览策划的方式,特别组建了释展团队,通过一系列观众调查与研究,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展品、解读展览、设计形式以及开展活动。在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释展团队还会配合专家学者、策展人以及科学家共同完成展览工作,以确保展览的相关性、参与性以及以观众为中心。其中,释展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本叙述、陈列展示、无障碍参观、展览动线以及其对目标观众的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需求,释展团队主动接近观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与调查,诸如观众研究研讨会、焦点小组活动,邀请公众对展览主题进行评估,以了解公众对该展览主题的知识水平,从而使展览能够面向更多的群体。


近几年来,为了让观众更为深入地参与到博物馆中,英国博物馆与观众的接触以及对其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有一些项目更是针对特殊群体,以促进社会更具包容性。而这些项目也反映了当前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即鼓励公众参与,由“以观众为中心”转变为鼓励“观众共同创作/策划”。Lizzy Moriarty也就这一趋势分享了几个案例,即西方博物馆是如何更为深入地与社区、观众互动。


在荷兰,Kijk Depot(荷兰语,"浏览仓库")这一项目便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多机会,以欣赏常年被保存于仓库、鲜少展示的那些"被隐藏的宝藏"。为此,项目团队邀请公众从当地博物馆的线上藏品数据库中,选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件藏品,并阐明理由。这些被选出的展品将在博物馆展厅中进行展示,并邀请申请者前来参观,其展期一般为两周,展示说明为申请陈述。这种参与式的策展实验无疑为观众了解、理解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幕后工作提供了机会,也拉近了博物馆与社区公众的距离,切身体会博物馆所保存的珍贵藏品是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用。


Kijk Depot项目


位于英国伦敦的医学博物馆惠康典藏博物馆,则更进一步地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彻底改变了展览这一概念。惠康典藏博物馆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征集他们身边体现人与自然紧密关系的物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并从中挑选出56件,举办“现代自然博物馆”展览,并以“挑战”“想象”“维持”“仪式”四个主题去展示人与自然的联系。比如下图这一座雕像,便来自于其拥有者祖父的花园。该拥有者表示,在孩提时代,她常常会去花园与这座雕像玩耍,也使得她渐渐爱上了花园里的一草一木、爱上了与自然相处。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群体非常广泛,其中更是包括那些几乎从未踏足惠康典藏博物馆的群体,但他们都怀有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希望可以通过展览与更多人分享。


(装饰花园的) 守护精灵像


“现代自然博物馆”展览现场


另外一个案例则发生在博物馆之外的机构——监狱。《武器王座》是一位莫桑比克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由莫桑比克内战的枪支制成,为大英博物馆所收藏。作为本次囚犯参与项目的重要一部分,《武器王座》被带入彭顿维尔监狱中,开始为期两周的展示。同时,在艺术家、博物馆策展人的协助下,此次项目还围绕《武器王座》举办了一系列讲座与工作坊,通过音乐、绘画、摄影和影像等方式让囚犯得以全面了解这件艺术品,并展开了对暴力、权力、和平、和解等主题的讨论,去思考社会及个人的改变。尽管在监狱里发挥创造力并非易事,但囚犯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创造力,以及深刻的反思。


武器王座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介绍了英国等西方博物馆如何从内部进行改变之外,Lizzy Moriarty从英国视角出发,进一步介绍西方博物馆是如何开展国际交往与对外交流工作。


英国博物馆与政府关系的转变


由于涉及国际交流,Lizzy Moriarty首先介绍了英国博物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据介绍,英国博物馆主要分为私立博物馆(政府无法对其进行控制)与公立博物馆。其中,公立博物馆又可分为国家级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是由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直接资助,因此它们与中央政府是直属关系。地方博物馆则由地方政府部门和艺术委员会(资金来源于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提供资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级博物馆与政府的关系发展为“一臂之距”,这则意味着政府不直接管理博物馆的日常运作,这种关系的转变在于政府希望减少来自博物馆的资金负担。而资助的减少直接削减了中央政府对博物馆的影响力,使得博物馆的内部管理与政策制定直接由理事会以及馆长负责。同时,随着政府资助的进一步减少,博物馆也变得愈加独立。馆长只需要向理事会(成员无薪资酬劳,一般任期为5-7年)进行工作报告,而这些理事会成员往往来自各行各业,如律师、艺术家、作家、商人和金融家等(如大英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部分成员由政府任命,其余由理事会或机构自行任命)。理事会作为博物馆的咨询委员会,决定着博物馆的原则方向,并在关键领域拥有决策权,例如:发展战略、运营计划(年度业务计划)、预算和资本投资、任命理事会成员、收购、合作。


这种博物馆与政府关系的转变,直接对英国博物馆参与国际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寻找更多机会、获得更多资金,开始密切关注行业的国际动态与发展。


积极寻找国际合作机会


尽管政府对博物馆的控制有限,但仍对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有一定影响。对此,Lizzy Moriarty介绍了与英国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政府部门。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门作为英国的文化部门,决定了英国政府对于博物馆的资助导向以及国际战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作为英国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获得来自英国外交部的资助,用于支持英国博物馆展览的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国际贸易部门,则承担着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其中更是包括博物馆展览交流。


除了政府的支持,一些国际活动同样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博览会以及文化年等。对此,Lizzy Moriarty便介绍了伦敦科学博物馆是如何利用“英俄文化年”扩大其自身国际影响力。2014年正值“英俄文化年”,伦敦科学博物馆便利用这一时机,与俄罗斯积极沟通,向其借出前苏联太空任务中所使用的航天器和人工器件,用于筹备2015年开幕的“宇航员:太空时代的诞生”。此次展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并在随后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科学博物馆新空间发展了极为重要的长期借展伙伴。


“宇航员:太空时代的诞生”展览


近些年来,中英两国在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交流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举措。对此,Lizzy Moriarty表示,在2013年和2015年中英互访期间,她有幸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并见证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这一期间,在大英博物馆带领下,众多英国主要文化机构纷纷与中国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实现一系列合作项目,如大英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大英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开展人才交流培养计划;泰特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M+博物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以及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举办博物馆对话沙龙等。


众多英国主要文化与中国相关机构开展对话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新项目的实现,一些较大的机构更是跨国参与新博物馆的建设和设计,如阿布扎比扎耶德国家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和阿布扎比古根海姆便是西方机构参与国际博物馆建设的成果。其中,英国的多家博物馆也纷纷与中国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如深圳设计互联、浦东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平台,推动两国文化、艺术交流。


深圳蛇口 设计互联


通过巡展扩大自身影响力


展览交流作为博物馆国际合作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为英国博物馆所重视。对此,Lizzy Moriarty分享了英国博物馆举办交流展览的相关经验与思考。


·为国际交流而打造的巡展


Lizzy Moriarty介绍,大型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一般有专门为国际交流而打造的巡展。当她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时,一般会根据馆内的临时展览计划进行国际巡展项目规划。当一项临时展览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闭幕,Lizzy Moriarty所在的团队就会将它打包,开启巡展。同时,他们还会通过国际同行的反馈以对主题进行“市场测试”,以便在博物馆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前确保巡展的可行性。


·确保主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由于博物馆巡展常常要承担巨大的成本,包括场地租借费用、运输费用、安装费用、营销费用以及展览运营费用等,迫使博物馆不得不向观众收取门票,以维持成本。这便意味着展览所呈现的主题能够吸引目标观众付费参观。对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爱好者,恐龙主题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文化遗址类博物馆的受众,埃及学无疑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对于热衷参观艺术类博物馆的观众,他们对印象派往往有着强烈的兴趣;当然,提到中国,当之无愧的便是故宫珍宝与兵马俑,后者于2008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时吸引了80万观众,2018年在利物浦展出时的观众数量也高达61万。除此之外,有些博物馆甚至以电影IP(如哈利波特、泰坦尼克等)为主题开发巡展,并获得不错的反响。


利物浦世界博物馆“中国第一位帝王和兵马俑大展” 


对于这些极具轰动性的主题展览,Lizzy Moriarty认为博物馆应持有谨慎的态度去进行开发。博物馆不是游乐园,不能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而大肆利用热门IP“博眼球”、“赚流量”,导致博物馆原有观众群体流失。但这也不意味着博物馆要墨守成规,忽视大量潜在观众的需求,将博物馆陷于难以经营的困境。那么,如何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如何让不同需求的观众在走进博物馆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对此,Lizzy Moriarty表示,为了解观众的诉求,西方博物馆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观众调查工作,并基于观众调查进行展览的规划,以确保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使得展览可以面向更多人、吸引更多人。因此,面对中国博物馆想要吸引更多公众的诉求,她建议,博物馆应主动与公众开启更多对话、开展更多观众研究,明确自身目标观众,了解观众的需求,从而吸引他们走进来。


·一站式方案


为了确保巡展的可操作性与便利性,英国在巡展设计上往往采用一站式方案,包括展墙、展柜、互动设施、语音导览、灯光甚至是地板都是巡展的一部分,并通过模块化设计确保展览可以适应任何空间。这类巡展往往会有商业机构的参与,特别是在美国,他们有时会协助没有相关经验或者没有专业团队的博物馆去开发巡展。


“尽管博物馆为了方便巡展设计了一站式方案,但由于观众的不同,对展览进行本土化同样重要”,Lizzy Moriarty说道。因此,在她所参与的国际巡展中,她常常鼓励策展团队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改变,或增加一些本土展品,类似大英百物展的第101件展品。对于中国博物馆在引进展中参与度有限的问题,Lizzy Moriarty表示,中英两国博物馆的合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英国博物馆正在学习如何与中国博物馆展开对话、工作,会存在一定的磨合时间,但随着二者的合作越发频繁,她相信很多改变也会随之发生。



·争取外部资金支持


由于资金有限,英国博物馆在举办巡展时一般会选择争取外部资金以提供支持。例如,伦敦科学博物馆曾以抗生素滥用为主题,举办了“超级细菌:为我们的生命而战”,介绍了伦敦当地居民的抗生素滥用问题。在英国惠康基金会的资助下,这一展览得以走进中国、印度等国家,并以这些国家为背景重新编写案例、设计展览说明,为当地观众量身定做打造了全新展览。Lizzy Moriarty表示,此次巡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惠康基金会的支持,因此,如何吸引外部资源、如何利用其办好展览也是博物馆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伦敦科学博物馆 “超级细菌:为我们的生命而战”


广东科学中心 “超级细菌:为我们的生命而战”


相较于西方博物馆普遍接受商业公司的赞助,中国博物馆对这一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对此,Lizzy Moriarty表示,博物馆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行为与价值观是否与博物馆相契合。博物馆有责任对潜在及目前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以了解其道德标准,从而确保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不被辜负,以及机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博物馆还应该在开始合作时,对自己所付出的品牌效应与从企业所获得支持进行衡量,以确保博物馆的利益不受损害


·前期沟通时间准备充足


在政府对文化事业具有较强影响的国家,由于国家级博物馆往往需要承办政府之间文化交流展览,无法随时安排临时展览,与其进行展览交流往往需要提前3-4年进行对接与准备。这就意味着博物馆需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对接与谈判,以促进交流展览的最终落成。“当你想要和美国的一家博物馆商定2022年的展览计划,那么你现在就要和他们进行展览排期的沟通。”Lizzy Moriarty说道。


美国迪美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学院旗下的国立佛利尔与赛克勒亚洲艺术博物馆携手,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三方合办的“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在美举办,前后准备了四年时间


最后,Lizzy Moriarty表示,除了展览交流之外,人才的交流培养,对于中英两国博物馆开展进一步合作同样重要。通过开展学术论坛、培训课程等活动,为中英人才交流和对接搭建平台,促进中英两国博物馆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实现博物馆展览“请进来,走出去”。



整理自Lizzy Moriarty的演讲及采访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蓓蓓

编辑:大侦探


往期精彩回顾

社交媒体是否改变博物馆的运作方式

国博全面夜间开放,实时互动给观众更多惊喜

招聘 | 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7-5)

全国博物馆集体发声,用声音打造“掌上博物馆”

展讯丨这个夏天,跟着精美文物和趣味活动探索考古科普展

项目|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7-4)

观展 | “身临”考古现场,感受中都生活

志愿者不断流失的背后,博物馆应该反思什么?

未来,博物馆如何定义?(第五期)

展讯丨访三晋之地,探吉金光华,感受山西青铜器的魅力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