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个安徽音乐与戏曲文化专题展览“唱响”国家大剧院

弘博网 2023-10-07


从商周的钟鼓之乐,至汉唐的乐舞百戏、说唱,再到宋元明清的戏曲艺术,数千年来江淮大地孕育了丰富的音乐戏曲文化。12月20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国内首个安徽音乐与戏曲文化专题展览——“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拉开帷幕,重现安徽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变迁。


展厅


此次展览是国家大剧院展览品牌“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系列展”之一,共分为两大板块——“乐舞江淮 百戏萌生”与“诸腔并陈 百花齐放”。


梳理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发展脉络


“乐舞江淮 百戏萌生”版块通过“上古之音”“金石乐悬”“雅俗共赏”“假面之戏”四个单元,以时代为线索展示出安徽地区音乐、戏曲文物发展的脉络。


上古之音


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凌家滩遗址、薛家岗遗址、禹会遗址等文化遗存是安徽地区上古文明的代表。这一时期,原始音乐和舞蹈伴随着文明发展而产生。原始歌舞大多与巫术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用这种有目的性的扮饰活动来祈求神灵,驱鬼逐疫。


单扉铜铃 

二里头文化时期(前2070-前1600年)安徽博物院藏


这件铜铃是安徽境内目前出土最早的空腔青铜器,铃体的合瓦形与商周青铜乐器铙、钟的形制一脉相承,在中国音乐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石乐悬


商周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以“金石乐悬”为代表的宫廷贵族乐舞在春秋战国之际达到极盛。乐舞表演主要用于祭祀、礼仪、庆典、宴飨等场合,并衍生出一定的娱乐性和叙事性。安徽地处江淮之间,出土的乐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文化交融特征明显,艺术元素丰富。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满足贵族阶层的需要,乐舞表演的娱乐功能得以加强。


龙虎纹鼓座 

春秋(前770-前476年) 安徽博物院藏


这件文物可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哦!鼓座是打击乐器建鼓的底座,此鼓座上沿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怒吼的猛虎与独角翘立的游龙,器身满饰蟠虺纹,造型奇特,体型巨大,气势浑厚。


雅俗共赏

秦汉以来,宫廷乐舞进一步丰富,民间乐舞也得到广泛普及,通过不断的交融与整合,汉唐宋元时期的乐舞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恢弘浪漫的音乐风格、多姿多彩的器乐艺术和综合多元的音乐艺术形式。安徽地区汉唐时期的歌舞艺术、散乐百戏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经历一系列继承发展,最终为宋元时期戏曲艺术的诞生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青白釉仙人吹笙壶 

宋(960-1279年) 宿松县博物馆藏


这件仙人吹笙壶的造型极为独特,它取材于《列仙传》王子乔吹笙凤鸣的神话故事。王子乔是春秋时期周灵王之子,擅长吹笙,每当吹笙学鸟鸣时,便会有凤鸟从天而降,随其笙鸣起舞。此壶展现了古人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是音乐艺术根植于民间生活的生动见证。


假面之戏

安徽池州自古深受吴、楚巫风影响,有“无傩不成村”一说。唐宋以降,池州傩开始吸收宋元杂剧、南戏、明代说唱等表演艺术形式,形成具有戏曲情节、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特征的成熟傩戏。


展厅


展示安徽戏曲的多彩风貌


第二个板块“诸腔并陈 百花齐放”则是通过“徽郡风化”“悲欢交响”“山野来风”三个单元,以明清徽州、凤阳、安庆地区戏曲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向观众展示目连戏、徽剧、花鼓戏、黄梅戏的多彩风貌。


明清时期,安徽戏曲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凤阳歌、凤阳花鼓广泛流行并被诸多表演艺术形式吸纳;“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成就国粹京剧发轫。周边及本土戏曲艺术在江淮大地上得到传承、发展,形成活力四射的新兴剧种,“开口即拉魂”的“泗州戏”、“清新浪漫”的黄梅戏、“活泼轻松”的花鼓戏无不体现安徽戏曲文化的多姿多彩。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剧种348个,其中安徽31个,位列全国第三。


郑之珍编《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明万历十年(1582年)刻本安徽博物院藏


《目连救母》讲述佛陀弟子目连为解救坠入地狱的母亲历经磨难的故事,向人们宣扬向善、孝道等道德观念,在民间广泛流传。明代中期,作家郑之珍重新整理编纂出了一部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书中带有大量插图,其木雕印版更是线条流畅、画风细腻,为阅读增添了乐趣。


“红梅记”图青花瓷碗 

清康熙(1661-1722年)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该瓷碗是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制作的民窑瓷器精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碗外壁用弦纹和锦纹间隔出四个空间,描绘戏曲《红梅记》中的几个故事。其中一个表现的正是“打花鼓”的情节,表明了花鼓深受当时民众的喜爱。


戏神阁 

清(1644-1911年) 安庆市博物馆藏


清代,黄梅戏班社拜师学艺需要举行仪式,被称为“铺堂”(拜“祖师爷”)。铺堂时,需摆上戏神阁,点香燃烛,叩首参拜。除拜师外,聚班结社、开戏封箱、惩罚违规弟子等也都会举行仪式,戏神阁正是黄梅戏班举行铺堂仪式时最为重要的一件道具。


展览集中展示了安徽博物院等省内外35家博物馆、艺术院团及相关机构藏近300件文物、资料。展品中,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凌家滩遗址、薛家岗遗址等文化遗存展现了上古时期的原始音乐;先秦金石则奏响周礼之乐、吴越之声;宋代仙人吹笙壶造型独特,取材于《列仙传》王子乔吹笙凤鸣的神话故事;元代戏曲人物瓷枕集建筑、瓷塑、舞台艺术为一体,构思精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展厅


展览开幕当天,安徽芜湖县黄梅戏剧团还带来黄梅戏表演,以淳朴流畅的唱腔、质朴细腻的表演,展现出黄梅戏的独特魅力。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5日。


展览: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

展期:2019/12/22——2020/03/15

展厅:国家大剧院东展厅


来源:国家大剧院

编辑:大侦探#miyagi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聚焦|博物馆开夜场,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会议|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已达到95家
通知|恭王府博物馆明年元旦起将调整开放时间并实行全网售票
聚焦|上海45家博物馆、景点接受信息化服务调查,总体水平究竟如何

新展|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将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
新展|故宫首次在民营博物馆办大展
聚焦|天津自然博物馆明年实行预约参观实名制
活动丨南通全市博物馆将举办16场活动庆元旦
联盟|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45家博物馆合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活动丨中国航海博物馆将开启2020年祈愿季主题活动
聚焦|河南省博物馆工作会议召开,就各地博物馆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在沪成立看展览,游上海!美术馆观展小程序上线!回顾往期精彩

博物馆文创蓬勃发展背后不能忽视的法律问题
全国首家省级教育数字博物馆上线,足不出户感受文化传承
金玉满堂,再现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生动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12.27-1.3)
沉浸式展览除了网红打卡外,还能呈现艺术思考吗?

面对特殊群体儿童,博物馆是否足够包容?

专访|透过董其昌书风展,表达社会文化的深层次诉求

培训与交流:共话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新理念与新实践

博物馆商店注重自我评估,力求自身价值最大化

读懂北京中轴线,读懂北京这座城

体悟 | 这一次在湘博,我去到了辛追彩绘帛画里的场景

现在,你必须去博物馆了!理由是......

打通“美美与共”与“有教无类”——中国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重要课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