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藏品征集之后,博物馆如何构建关于疫情的集体记忆?

大侦探 弘博网 2023-10-07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22日,国内25个省(区、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00余例;1月23日,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原本热闹的新春,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就此打响!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见证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见证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支持,见证了“逆行者“的义无反顾,也见证了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但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思考我们所处的自然与世界。


秉持着“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2月18日,江西省博物馆率先在其馆方社交媒体上向社会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随后,上海、天津、陕西、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多地博物馆公开征集与抗击疫情有关的各种物证,征集范围包括请战书、倡议书、捐赠凭证、工作日志、小区进出证、登记表、测温仪、宣传横幅、摄影影像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记录疫情中的点点滴滴,保留下这段特殊的记忆。(相关链接:传递“抗疫”正能量,全国多家博物馆向社会发起征集令


江西省博物馆征集公告


一直以来,博物馆都是致力于收藏它们认为有价值、能代表过去的物品,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并努力维持这一体系。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当今世界的运作方式已经改变,很多重要的全球性事件都对我们当下所生活的社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相关物件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即使它们只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却见证着我们社会的变化,成为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博物馆对它们进行及时记录、收集和分享,以确保这些事件人们的集体记忆中持续存在,从而帮助人们从历史中有所收获,以期待建设更为美好的未来。


实际上,近二十年,对当下所使用的物品进行快速反应并收藏,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即博物馆对获得大众关注的物品快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出手获藏,以反映瞬息万变的全球事件对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例如,纽约历史协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至现场收集相关对象、组织历史小队(history brigade)到各大型抗争现场收集物件;爱尔兰国家博物馆在2018年爱尔兰支持堕胎合法化公投后,开始收集与此次公民投票有关的“具有艺术意图和价值的任何东西”;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更是全球首家实施“快速反应收藏”( 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战略的博物馆,以收藏在时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物品,陈述并响应重要的社会议题与事件。而此次国内各博物馆纷纷对疫情见证物进行征集,也正是对于这一全球趋势的响应。


V&A“快速反应收藏”战略下的藏品


此次征集消息一经发布,便立刻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获得了广大网友的支持。


各地博物馆在征集抗疫资料,类似请战书、通行证之类的,才真正明白,我们真的是在见证历史!若干年后,会有一群群人到博物馆去,讲解员给他们讲,那年春节,所有的中国人经历了什么,又有多少人冲在一线努力!


共同的记忆!我们在一起!加油!我们一定会胜利!”


“很好,永远铭记这个特殊的时期!


……



对于征集的物品,网友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可以,希望能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医护人员的防护服消毒后征集。他们的防护服也培他们经历了战场和奋斗;或者是一些患者的家书及一些病前病后对比的治理证明;或者一些请战书……尽可能的叙述完整,让后世的人牢记这次教训。


要是火神山雷神山关门大吉了,也可以把他们改成博物馆,记录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瘟疫,也可以把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消毒留下来,这段时间好的不好的故事都可以收集留下来,之后做更详细的计划。希望大家都不健忘,希望疫情过后,真的能做到严于律己、关爱自然!


……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专业人士对此次征集提出了些许顾虑。有学者认为,一些博物馆的抗疫物件征集仍以政治事件、文物、英雄主义为思路。但此次疫情作为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文化事件、生活事件,是每个人的经历与记忆,也将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因此,在征集的同时,博物馆同样需要思考如何讲述更多普通人的故事,如何回应当下公众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如何构建公众关于此次疫情的集体记忆。


在国内各博物馆进行征集的同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也正在收集澳洲丛林大火相关见证物。2019年年底至今,创纪录的气温和数月的严重干旱导致了澳大利亚各地史无前例的森林大火,对全球生态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为了向后代讲述这场灾难及其危害,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从火灾发生后,便开始通过网络渠道向公众征集图片、视频、物品和故事,并希望通过讲故事和分享经验的力量实现精神上的治愈。


最近,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入藏了一台冰箱。此台冰箱原为住在新南威尔士州邦根多的霍珀夫妇所有。火灾发生后,他们将这台冰箱放在位于国王公路旁的家门口,并在里面装满饮料、冰棍和零食,供往返于附近火场的消防员进行补充。在随后的几周里,其他人也不断为冰箱中添加补给品,并写下了支持信息。而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消防员们也在冰箱上写满了自己的留言。2月21日,这台平平无奇的冰箱,作为澳大利亚人民在此次丛林大火中相互支持的象征,被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正式收入馆藏。


对于征集获得的物品,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表示,他们将在2021年建成的环境历史展厅进行展出,并将在当地社区的协助下,为观众讲述此次丛林大火中发生的故事。


被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正式收入馆藏的冰箱

(来源: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官网)


目前,国内各博物馆的征集工作仍在进行中。其中,浙江省博物馆与上海科技馆则在征集公告中向外公布了后续的相关展览计划。浙江省博物馆表示,将特别策划推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通过五个单元,即“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医者仁心 妙手回春”“驰援武汉 最美逆行”“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绿码出行 有序复工”,以展示本次战“疫”中涌现出的无数动人瞬间,来讲述画面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铭记历史,激励人民;上海科技馆则拟策划以《舞动的幽灵》(暂定名)为题的病毒科普展,将以本次疫情作为切入点,从病毒学、传染病学、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引导公众深入了解病毒及其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独特作用,探讨病毒如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人类未来应该如何与病毒共处。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便可以走出家门,走进博物馆,在展览重新对这一段记忆进行思考与审视。


 结语 


每个人的“个体记忆”纷繁复杂。不同个体通过分享共同记忆,获得深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又形成 “集体记忆”。但无论“个体记忆”或是“集体记忆”,其形成方式都是各种各样的,这也导致其极易散失。年代越久远,“记忆”散失程度越高。因此,我们需要,作为人类记忆载体的博物馆,及时收集这些原始而直接的物证,为我们及后代保留这段记忆。


而对于如何呈现这次疫情带来的集体创伤,正如加缪在《鼠疫》中提到,“一个人能在鼠疫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如何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下,交融历史的记忆与反思,扩大关注灾难的形成与原因,探讨天灾背后的人文涵义与环境生态议题,引导社会大众深思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义,或许是博物馆在征集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思考与探讨的。




对于博物馆的征集工作及之后的展览计划,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或来稿,与我们进行讨论!


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作者:大侦探

编辑:毛毛#毛毛


开馆在即,防疫关键时期如何保障观众参观?

(戳图了解一下)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2019年度“十大精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疫情加速博物馆“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展览是未来大势所趋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初现雏形,洛杉矶再添艺术地标

国家文物局即将印发相关指导意见,对文博单位有序开放提出四项要求

体验类文博短剧《国宝很有戏》上线,首期 “九鼎八簋”为湖北加油

国家文物局推送第五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

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让人们在家学习博物馆知识

202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八项重点任务

史密森学会向公众免费开放280万张图片

疫情影响下,意大利、韩国、日本的多家博物馆宣布闭馆

文化和旅游部:不存在所谓“北京小汤山国家非遗博物馆”

调整完善评估制度,博物馆发展有了新指南

十二生肖展线上开启,29家博物馆展示文物之美

回顾往期精彩

观展|把握真实性与科学性的策展,良渚遗址在哪里?

合影、观展、听讲解,博物馆线上开幕式还可以这样玩!

对话沈辰《众妙之门》:试谈如何践行当代博物馆精神

2019年度“十大精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一项新的调查发现,几代美国人对于历史的好奇心在不断增长

国家文物局印发相关意见,指导文博单位有序复工

第五批网上博物馆展览汇总,带你展览、展馆、3D文物一览无余

致敬战“疫”中的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与新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全民参与,大咖加持,古琴IP形象共创大赛正式启动

博物馆里的面孔墙: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双向构建

文旅部发布两项指南,指导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稳步恢复开放

疫情扩散!意、日、韩多国博物馆宣布闭馆

用50个关键词俯瞰中国史,这个大龄学术青年不简单

说展 | 我们从上百个线上展览中选了这六个,想和你聊聊看完的感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