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洞见】郭广昌:企业做大的同时,也要把企业做小
对话嘉宾:
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
杨国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转型的思考
杨国安:复星创业至今近20多年,公司的经营定位经历了企业经营、产业投资、专业投资这几个阶段的变化。能否分享一下这些转型背后的战略思考?
郭广昌: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寻找可行的路径或机会。如果复星在成立公司的第一天就决定做一个很大的投资型公司,那是不现实的。我们每一步走过来,都是随着自身的成长,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下一个选择。
刚起步时,复星是“三无企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对我们来说,唯一的资本就是学习能力,所以不断地去探索我们能做什么,去找到一条道路。复星从一开始就有多元投资的基因,当时我们找到了可以做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做生物医药产业中的诊断试剂盒,另一个就是做房地产的代理销售。
医药这块,先做销售代理,然后买别人的产品和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自己的技术,继而不断追加更大的研发投入,形成技术优势,直到1997年复星医药上市。房地产这块也是从销售代理起步,然后自己买地做开发,直到2004年复地上市,跟资本市场对接,这是第二步。
前面几年的积累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运营一个企业,懂得了怎么样做投资,又懂得怎么样跟资本市场对接,这就为后面的第三步奠定了基础。到今天,复星将自己定位成为一个着力于三个价值链的综合类投资公司,就是“持续地发现投资机会、持续地优化管理、持续地对接资本市场”。复星的整个发展逻辑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做“中国巴菲特”
杨国安:复星目前要全面打造专业投资能力,希望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未来几年要达成什么具体目标?转型中会遇到哪些关键困难和挑战?
郭广昌:复星的定位是综合类投资公司,所以我们的三个关注点分别是投资机会、价值提升和跟资本市场的对接。我们不断地向以投资为核心的一些企业学习,包括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李嘉诚的和黄、GE、凯雷、黑石等公司。为什么我们现在更倾向于学习巴菲特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跟复星本身有什么、最擅长做什么有关。从第一天开始,人就不能脱离他成长的基因,也不可能摆脱他已经走过的路。
其次,要看一下在这些对标企业里面哪些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能够在哪个方面做得更好。对一个综合类投资公司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两个方面:其一是资金的来源,其二就是投资领域和回报率。巴菲特为什么比别人做得好?就是在这两个核心点上他都比别人做得好。巴菲特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保险金,所以是负成本。一些投资基金,比如像凯雷、黑石,它们必须要创造非常高的回报给客户,才能拿到钱,所以资金成本很高。巴菲特为什么可以长期投资,可以一辈子不退出?前提就是他的资金来源是长期的,因此他可以很有纪律性地坚持价值投资,所以他的模型是最好的。复星也非常崇尚价值投资,现在主要靠自己的钱在做投资。我们有这种可能性,更多地靠拢巴菲特的模型去做。持续地找到投资机会,我觉得在中国不难。
人不和,财不聚
杨国安:中国市场目前既不缺资金,也不缺投资机会,要能实现目标投资回报率,依靠的是专业人才的判断和决策。复星怎么能够吸引、保留、激励这些你们称为有“单飞”能力的关键人才?
郭广昌:以强大品牌为依托的投资平台是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关键。在品牌建设上,我们取得了一点成效,未来发展也要继续紧紧围绕品牌建设。很多企业让我们去投资,看重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复星的品牌和品牌后面的能力。
复星怎样为这些被投资企业创造价值?我们立足于做一个好的股东,从一个股东的角度去支持这个企业的发展。这其实是很难的,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是非常核心的。比如说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比如说既要到位,又不要越位;比如说学会跟管理层沟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
投资就是投人,找到你认为这个产业里面最好的人去投资,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很好的支持:包括帮助他创造和获取一些必要的资源和能力,譬如社会资源,譬如有上市需求时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能力,譬如兼并收购时的融资能力等。好的股东,在不被需要的时候,可以一句话不说;在被需要的时候,又能全力以赴地提供支持。
复星一直是用发展来吸引人,不是完全靠待遇。同时,复星用工作来培养人。我们的目标人才可能本身就有些经验,因为有这个平台,有很多的工作给他去做,所以成长也会更快。我一直说,做投资看上去是把钱放在一起,其实是把人放在一起。如果人不和的话,财怎么聚呢?
杨国安:复星的文化怎么能够帮助员工形成和保持好的投资行为,遵守行业规范,避免出现贪心、贪婪、不择手段的心态,让他们为被投资方创造价值呢?
郭广昌:复星在企业文化方面比较注重两个方面。
■第一,复星非常欣赏巴菲特讲的投资纪律性,投资的纪律性背后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投资者到底是怀着投机的心态去做投资,还是以为被投资企业、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的心态做投资,结果大相径庭。如果怀着后一种心态进行投资,就不会浮躁、不会急,能够有纪律地约束自己的投资冲动。如果老板坚持这么做了,然后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继而形成良好的投资文化,那么价值投资的纪律就能够在企业中贯彻下去。
■第二,复星非常强调坦诚沟通。很多企业存在假沟通,看上去一团和气,其实钩心斗角。做投资的人,不仅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而且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如果沟通无效,就会提高内部交易成本。当内部交易成本高于外部交易成本,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复星非常强调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坦诚沟通。对投资的每一家企业,无论持股数多寡,复星始终很明白地告诉对方自己是怎么想的,能够为对方做什么,怎么做,觉得哪一个是最佳方案,以及复星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等等。
组织体系的控制与协同
杨国安:复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制和流程,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和投资之后的运营成功率。能不能介绍一下这套机制的重点和背后的理念?
郭广昌: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信赖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评判不同风险。复星集团的董事会里有财务专才、法务专才、人力资源专才,也有产业方面的专才,他们需要对风险做出评估——风险如何发生,概率有多少,影响有多大。作为核心决策层,不是来代替他们进行实际操作,而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来达成一致。原则上我们是一票否决制。
复星的风险控制强调专业能力,先把风险看清楚,然后强调投资纪律性,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是靠一个人的保证,而是依靠整个组织体系的保证。在过程当中不断建设你的品牌,这样一来,别人愿意与你合作,有了共同价值的创造,有了价值的提升,被投资的企业也觉得让你赚钱是应该的,因为你真的为它创造了价值。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的考虑。
杨国安:刚才你提到,复星选择专业投资,跟过去积累的经验、走的路是相关的。那么对于一些被投资的企业,你们是怎么整合集团的一些资源优势来帮助它们成功的?协同综效的发挥是怎么创造的?
郭广昌:每个企业跟复星合作,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具体的企业,我们没有明确地说复星要为它做什么。比如说医药行业的被投资企业,它可能是看重复星在医药行业的背景;有些企业更看重的是你能够给它组织一些社会力量,获得一份社会认同感;有些企业马上要上市,需要你具备跟资本市场对接的专业能力;有些企业看重的是复星的综合管理能力。我们不是为了协同而协同,我们紧紧围绕的还是能够创造什么价值,能够做什么。
复星投资的每个企业都有一个“百日对口服务计划”。在一百天里,我们先紧密合作,对方需要复星做的事情,我们全面对接上去,以后就很清楚,哪些方面它可以找我,哪些方面它自己就能去做,我们只做能提升价值的东西。作为一个好的股东,复星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就够了,在协同性方面我们更多地从这方面来考虑。
其次,复星会做一些产业方面的协同,集团层面可能不是一对一的。譬如说我们投了和睦家医院,未来是不是可以跟我们的健康保险业务有协同?比如说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项目,可以跟旅游地产的开发协同。
再次,我们强调投资获利能力的协同。复星投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最需要两种能力:
其一,作为保险产品的运营商,成本越低越好;
其二,作为企业,获得的投资回报率越高越好。
复星虽然不能把保险公司的钱拿来给集团使用,但集团却能把投资能力嫁接到保险公司去,提升它资本运作的能力,帮它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主要就是这三个层面的整合与协同,而复星作为集团,更多的是贯彻一种服务的观念。
杨国安:复星能做成功很多别的企业做不成的投资案例,例如海南矿业,凭借的是什么?作为一家本土的民营投资公司,我们感觉复星对中国经营环境的理解更深刻和到位,能否谈谈?
郭广昌:做海南矿业的项目,我们的投资决策判断主要基于三点:第一,当年铁矿石价格还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我们看好铁矿石的价格走势;第二,海南矿山的成本在中国相对比较低;第三,我们认为一旦复星成为股东,通过优化管理,它的运营成本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做出了投资的决定。后来矿价提得那么高,出乎意料,是额外的收获。
也有人认为复星接手海南矿业后,在调整工作岗位、协调政府关系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其实,海南矿业在这些方面不是唯一的案例,复星作为价值投资者,长期立足于与方方面面建立利益共享的关系。如果预期获利是靠苛刻、降低工人的工资作为实现前提的,这样的投资复星是不会做的。复星一定是寻找那些能够在政府、企业、员工、客户之间,通过创造价值,实现共赢的项目去做。复星投资海南矿业不是靠开除员工,而是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来降低成本。譬如当原有工人达到退休年龄后,不再招聘新员工替补,通过提升效率,把原来的工作量进行内部消化,降低人工成本。
把企业做大,也把企业做小
杨国安:复星四位创办人从开始到现在股权都一样,大家一直合作。很多企业,打拼的时候在一起,但是发财后,利益分配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你们怎样一方面坦诚沟通,另一方面又不会吵架呢?
郭广昌:吵架是坦诚沟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坦诚不是说一团和气,而是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说不吵架。我们有时候可能意见分歧是很大的,但大家为了把事情做好,不掺和私人利益,既不为维护面子,也不是为了显示个人权威,都是就事论事地充分表达,才能做到坦诚。如果我为了显示股份比你多,要压倒你一下,或者一句话都已说出去了,改的话会很没有面子,这统统叫不坦诚,就没有意义了。
杨国安:虽然大家都很坦诚,但遇到观点不一致时,怎么达成共识呢?
郭广昌:沟通,一个一个谈。让对方把想法说出来,先了解、再理解。如果实在达不到一致意见的话,那就放弃,为什么一定要做呢?这和坚持价值投资、坚持投资的纪律性是相关的。另一方面,我也是非常幸运的,合作伙伴都非常容忍我所有的缺点,这可能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杨国安: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企业,复星如何克服惰性,避免官僚,保持创业时的激情与奋斗精神?
郭广昌:核心管理层很重要,如果核心管理层本身都没有激情了,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要继续保持激情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大家真的是想做事情,把做一个好的企业作为最大的人生享受。每个人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做企业是干什么用的?如果做企业的用处就是为了钱,钱赚到一定的时候,你一定会停止。
其次,核心团队价值观要通过一种文化、一种组织体系固化下来,能够让整个公司的员工分享。如果你是这么想的,但下面的人不这么想,或者别人不这么想,那也没用。
再次,我们一直强调要把企业做大。大企业拥有品牌和资金实力,可以站得更高,看到更多的目标,捕捉更大的机会。但大企业一定是会有官僚病的,一定会降低效率。所以我们把企业做大的同时,也要把企业做小。在建立组织体系时,尽量让每个人的薪资计划、管控模式、考核模式跟他的业绩直接正相关。复星集团每个产业核心团队也就七八个人,再加上二三十个人组成中层核心。我们把每块核心团队的考核与激励做好,然后再通过他们把整个企业管理做好。
杨国安:您觉得复星未来几年将面临哪些主要的机遇与挑战?
郭广昌:我觉得如果我们能看到的,肯定都不是危机。所谓危机一定是我们没看到、没有预期的。所以,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就是要在碰到意想不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得更好。从这个角度说,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壮。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病毒,为什么你没有生病呢?不是说你把病毒消灭掉了,而是你把免疫系统建得更强壮一点。所以复星要做的还是紧紧围绕我们的三个价值链,把它们打造得更坚实一些。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文章
关注洞见知行,回复以上关键字,可查看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