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案例】顺丰王卫:“千亿俱乐部”新成员

2016-11-24 砺石商业评论 洞见资本


顺丰的借壳上市,是过去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000亿的市值将创始人王卫送上了中国财富俱乐部的巅峰,但在零售+物流两个十万亿市场中,这个数字仍只是“弱水三千取一瓢”,上市只会是顺丰真正参与到这场 “大物流”军备竞赛的起点。

十二个涨停没能成为鼎泰新材(002352.SZ)行情的终点,这个来自安徽马鞍山、原本籍籍无名的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暴涨几倍之后,仍然在延续着强劲的上涨态势。

鼎泰新材的强势表现,成为了中国疲软资本市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公司顺丰控股,就以这样夺人眼球的姿态站到了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448亿元的估值、21.8亿元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脱去身上一贯众说纷纭的低调、神秘外衣,它蜕变为一家亿万人聚焦的公众公司。


按如今其50元股价计算,未来新发股份上市后,顺丰控股市值将突破2000亿元,持股比例高达55.04%(配套融资后)的王卫,身价突破1000亿元,仅位列王健林、马云、马化腾之后。

股价暴涨、关注度暴增、股东暴富。从一个众人眼中白手起家,为人低调,拒绝上市的“模范总裁”,变成了资本暴风中的漩涡核心。有人说王卫变了,他从未反驳。

2016年双十一战火硝烟还未消散,快递物流的运载能力再次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马云曾经不止一次的提及,中国电商仍然只占到全国总体零售市场的10%,未来仍将有海量的发展空间。

对于快递行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假设。上市的顺丰,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抓住这10%以上提升出的市场空间?做出改变的王卫,是否真的像有些人所担心的,成为了资本操控的傀儡,失去经营顺丰的初心?聚光灯下,有关王卫与顺丰的全部,都将被无限放大。

1

当“坚决不上市”遭遇市场瓶颈

曾经表态坚决不上市的王卫,最终选择向资本“屈服”,不仅接受了来自招商局、中信等国家级基金的投资,还亲手将他们送到了更加光芒耀眼的山峰之上。

2013年8月19日晚上,顺丰确认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古玉资本签署了协议,三者总计向顺丰投资80亿元,以25%的股份占比,成为顺丰新股东,这是顺丰历史上的首轮融资,当时的整体估值是320亿元。

融资案甫一发出,众多业内人士和投资界人士迅速做出了明确的判断:顺丰要上市了。

不少人将顺丰的融资归结为“缺钱”,或者是攀附红色资本背景。但是他们大多忽略了彼时整个行业所处的历史背景:单单在2013年,全国邮政业就取得了32%的同比增长,其中快递业务增长量更是令人震惊,达到了同比增长60%这样令人咋舌的数据。在此前,这个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2012年增长54.8%,2011年增长57%。

行业规模两年翻一倍,这样的增长速度之下,大量的人力、物力、网点铺设费用,会迅速吞噬到账不久的利润,企业对于资本的渴求程度可想而知。四通一达尚且可以采用加盟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为其所用,但坚持自营的顺丰,则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网点的布局,以及货运车辆、飞机的购买和租用。


更令顺丰如履薄冰的是,在迅猛的扩张时期,稍有不慎,其多年来积累下来安全、快速、便捷的口碑就将毁于一旦。想要在扩张的同时保持高质量的服务,意味着王卫必须比四通一达的“桐庐帮”付出更多。

保持高质量的运输速度和效率,最佳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购置飞机,保持空运水平的领先。截止2015年年底,顺丰集团下属的顺丰航空运营管理着40架运输机,占国内运输机总量的40%,其中自有货机26架。这些货机的购买、运营、维护都需要大笔的资金。顺丰所获得的80亿元融资,大部分投入其中。

相比之下,截至目前除阿里支持的圆通之外,申通、中通、韵达都还没有自己的货机。

市场证明了王卫在2013年抉择的正确。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急促增长50%以上,达到51.9%,2015年,业务量再次增长48.07%,短短两年,整个市场再度扩张了一倍。

80亿元的融资,不仅让顺丰在行业超常规的速度增长中,保住了优质的服务口碑,也让其彻底拉开了与“四通一达”的竞争身位。在借壳后的80亿元配套融资规划中,顺丰还将继续对空运相关资产进行大量购置。

2

遥遥领先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思维

顺丰对于自身服务能力的高标准要求有口皆碑,但从整个快递行业的角度来看,距离成熟仍然有相当长的距离。

受益于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自2014年开始,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但如果将目光拉升至整个物流行业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仍然有着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成本高。

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国物流占据GDP的比重过高。2015年,这一数字是16%,达到了美国与日本的两倍。另外,在中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irr)为1%,而物流发达的国家irr为8%以上。

这两组数据,充分的说明了中国物流管理模式的落后、效率的低下程度。信息化程度不足、自动化起步太晚,是其中关键的两个因素。


在快递行业,人工一直是成本的重中之重,海量的投入和极具难度的管理,让马云也望而却步,他从来没有挽起袖子自己做过快递生意,并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快递从业人员管理难度巨大,不适合阿里巴巴。

但对于“四通一达”和顺丰来说,这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充斥着人力劳动的分拣、搬运、仓储管理工作,不仅让整个体系的效率无法提升,也制约着企业规模的扩展。

想要改进这种环境,就必须跳出“人工省钱而机器昂贵”这样的思维窠臼,在这一点上,王卫比“桐庐帮”有着更多的思考、更清晰的判断和更大的决心。他行业中最早给派件员配上了手持终端“HHT”,完成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大幅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

最终的事实证明了,员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业务增量,完全可以覆盖掉这部分投入成本。2016年初,依托于快递全流程充分的信息化和控制力,顺丰第一次建成了全自动仓储中转场。


根据报道,在这个全自动的分拣中心中,分拣带将快件分门别类处理清晰,并通过机器扫面迅速完成快件的入仓。分拣过程中的人工使用量被降至最低,整个快递过程的速度获得了进一步提升,人工成本也相应下降。

实际上在2013年之后,快递行业持续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大多数行业企业仍然保持着落后的生产方式:大量人力劳动、参差不齐的加盟服务商,难有保证的服务水平。

申通等行业知名企业,大多数是在阿里的要求和帮助之下,才勉强上线了快递全程跟踪系统,在阿里所主导的物流信息化项目“菜鸟网络”中,也仅仅是扮演着被动参与者的角色。

申通董事长陈德军在2013年菜鸟网络成立时,曾经表示投资只是“给个面子”,“我们的理念和方案完全不一样”。

相比王卫,“桐庐帮”几乎从未意识到信息化、自动化在物流行业中关键的作用。

3

拥抱资本:布局“大物流”的唯一车票

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快递就是物流,物流就是仓储和运输,事实上物流有着远比快递和仓库更加深厚的内涵。

广义上的物流是商品的所有流通环节,从大宗商品流转一直到成品之间的所有环节,除去生产,都是物流的组成部分,销售是物流的一部分,工业物流是物流的骨干,快递是物流的神经末梢。销售——物流派送,从长远来看,是一体化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大物流”。

一个发达的配送体系,意味着商品可以更加便捷的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为所有商品流通的必经之路,因此这个渠道本身就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也是刘强东为何要疯狂烧钱,构筑遍布全国五、六线城市的渠道体系,赔进所有利润也在所不惜。


经过多年的深耕与布局,顺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构筑了一个成熟完善的物流体系,从骨干到神经末梢一应俱全,最关键的,是由于成功的高端品牌定位,顺丰所掌握的,都是高质量的消费人群渠道体系,单客价值非常高。

C端的巨大渠道优势,让王卫一度对扩展上游供给环节,最终打通销售——配送一体化抱有了很大的期望,顺丰优选和基本宣告失败进入冬眠期的“嘿客”,都是积极的尝试。

截至目前,顺丰的尝试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和突破,王卫也因为嘿客项目的失败而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但可以看到,他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判断非常清晰,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过于超前。

在配套融资的投向方面,王卫显然吸取了经验,继续将大量的融资投到空运、自动化等提升规模与效率的环节之中,而不是急于完成一体化的布局。

马云曾经有个类似的判断,他曾表示阿里最近十年的发展空间看蚂蚁金服,随后十年的发展看阿里云,再十年之后,就要看菜鸟网络。

只有当社会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充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之后,物流的巨大价值才能彻底显现出来,顺丰、菜鸟网络、京东都是在不同的侧重方面,规划、运作着各自的布局。

整个阿里集团的精心呵护之下,菜鸟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善它的“天网”,由信息化与数据化出发,去整合线下的生产与物流环节,京东也在各路资本的支持与京东商城的持续增长中,顺利将物流渠道下探至四五线城市。

顺丰呢?如果仍然坚持一贯的低调、与资本绝缘的做法,有限的财力会让其业务变得小而精,无法大规模提升用户数量和运营效率,最终永远失去布局“大物流”的机会,不仅与菜鸟、京东拉开距离,甚至会被积极登陆资本市场的四通一达“桐庐帮”反超。

过去的二十年间,王卫早早掘得自己的第一桶金,顺丰发展至今也已经拥有了2000亿的市值。但在零售+物流两个十万亿市场中,2000亿这个数字,仍只是“弱水三千取一瓢”。

没有参照物,难知其大小几何。只打破观察的时间与行业局限,我们才能够看到,上市只会是顺丰真正参与到这场 “大物流”军备竞赛的起点。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相关阅读

【商业案例】 解密乐视:它不是妖魔鬼怪!

【商业案例】星巴克为什么从不做广告还能如此成功?

【商业案例】中国钢笔大王之痛:曾经资产超7亿,如今抵不上上海一套房


点击关键词查看对应文章

BP天使估值股权分配股权架构

估值对赌商业计划书财务模型上市流程

市值管理股权激励优先股借壳股权融资

新三板三板讲堂董秘并购定增做市

PEVCIPOFOFP2PPPPDD

关注洞见知行,回复以上关键字,可查看系列文章


如有投融资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